新石器时代考古

出版时间:2004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张江凯,魏峻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前言

  俗称“锄头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鉴玩观赏著录向科学的文物学的转变,是20世纪中国学术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与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不断地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

内容概要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综述了20世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并探讨了一些前沿性的学术问题。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44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者简介

  张江凯,一九二九年生于山东烟台,一九六五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研究与教学,曾参与或主持发掘山东泰安大汶日、湖北天门邓家湾、河南邓州八里岗等新石器时代考占遗址,撰写发掘报告《邹县野店》(合著)、《大汶口续集》(合著),发表《略论北辛文化及其相关问题》、《北庄类型前期的房屋建筑与聚落结构》等论文数十篇。  魏峻,一九七二年生于安徽宣州,一○○二年毕业丁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修。现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发表《鄂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石城的初步分析》、《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文化聚落与社会》等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 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2. 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展简史    1. 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端期    2. 早期阶段的主要成果    3. 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    1. 分期    2. 文化分区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1. 沙苑遗址    2. 鹅毛口石器制造场    3. 南庄头遗址    4. 南方地区的洞穴遗址    5. 岭南的贝丘遗址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诸文化   (一)裴李岗文化与磁山文化    1. 裴李岗文化    2. 磁山文化   (二)老官台文化   (三)北辛文化   (四)兴隆洼等文化    1. 兴隆洼文化    2. 新乐下层遗存    3. 小珠山下层遗存   (五)皂市文化   (六)河姆渡文化    1. 河姆渡遗址    2. 罗家角下层遗存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诸文化   (一)仰韶文化   (二)马家窑文化   (三)大汶口文化   (四)长江中游的大溪与屈家岭文化    1. 大溪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2. 大溪文化的特点概说    3. 屈家岭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4. 屈家岭文化的特点概说    5. 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    6. 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   (五)长江下游的马家浜与良渚等文化    1. 马家浜文化    2. 崧泽遗存    3. 北阴阳营与薛家岗遗存    4. 龙虬庄遗存    5. 良渚文化   (六)辽河流域诸文化    1. 赵宝沟遗存    2. 红山文化    3. 富河文化    4. 小河沿文化    5. 小珠山中层遗存  四铜石并用时代诸文化   (一)龙山文化   (二)铜石并用时代的中原地区    1. 王湾三期文化    2. 后岗二期文化    3. 造律台文化    4. 陶寺文化    5. 三里桥二期遗存    6. 客省庄文化   (三)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   (四)长江中游的龙山时代文化    1. 石家河文化    2. 龙山时代后期的文化遗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六)河姆渡文化  1. 河姆渡遗址  该文化得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此遗址的古代文化堆积可分为四层,发掘报告认为,上面的两层遗存分别属于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下面的两层堆积均较厚,除伴出有大量房屋建筑的木质构件外,其他遗物如陶器、石器及骨、角、牙和木质等器具也都比较丰富,皆属河姆渡文化。从最下面那层木构件的形式及出土情况看来,它们都应该属于房屋类建筑的散件,其建造和使用年代当早于这层堆积的形成年代。  建筑木构件总数达千件以上,主要有桩木、圆木和木板三大类。桩木有圆柱形、方柱形和木板三种。圆柱形桩直径多较小,方柱形桩较粗壮,板材桩通常宽在10~50厘米,厚在2.4~4厘米之间。所有桩木一端皆加工成尖头,然后分排将尖头一端垂直打人生土层中。每排现存长度不一,桩木数量不等,排列或密集或稀疏,最长的一排约23米,包括方柱形、圆柱形和木板三种桩共78根,较短一些的残长不足7米,现有桩木仅9根。圆木构件上面往往都带有榫卯结构,推测当属房屋的梁、柱类。有的圆木长达2.6米,两端都加工成小榫,可能属于立柱类,两端的榫头应该是分别用来同上方的屋梁及下面地龙骨上的卯孔进行套接的,有的榫头上还凿有穿透的销钉孔,显然是为防构件脱榫,以销钉进行固定的。木板类构件除用作桩木外,还有一些则是企口板。

后记

  由于篇幅所限,这本小册子仅就我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腹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基本面貌、主要特征以及研究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作了概述,其中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因在文物出版社组织编撰的这套系列丛书中已分别安排了专著进行介绍和论述,我们这里只将这些文化的面貌和特点做扼要阐述,研究史部分则一律从略或尽量从简,对于我国边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诸如黑龙江东部的新开流、松嫩平原的昂昂溪、内蒙古中南部的海生不浪和老虎山、福建闽江流域的昙石山、广东南岭一带的石峡、台湾的大坌坑和圆山、云南宾川的白羊村、元谋大墩子以及西藏昌都地区的卡若等类遗存均未能详加介绍,为弥补不足,将这些遗存的相关资料与前述其他文化的主要资料及论述书目一并列于此书之后,以备有意探究者参考。

编辑推荐

20世纪是中国文物与考古界开始科学探索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翻开这套书,重温那些重大发现不断、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动人心的岁月,也许就能看到奋斗的足迹,也许就能触动智慧的火花,也许就可以在学术前沿开始一轮新的接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石器时代考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这是我见过的写新石器文化最简洁清晰的书了
  •   所以买来看看,资料比较全面,按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晚期这样写,相比较其它的按考古发掘的年代来分看起来对体系把握更清晰。
  •   专业性很强的一本书,如果不是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很难看下去,不过对于有志于在考古方面发展的人来说,是必备的书
  •   专业性比较强,我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同好的朋友推荐了这套书,阅读之后确实很有帮助,对哪些想看故事的人来说此书就不太合适了!
  •   对于初学考古的人来说,看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好像是北大编的教材,相对南京大学张之恒编的那本有了很大的改进。书店里现在貌似好很难买到了。
  •   偶然发现后就赶紧拍了 挺好的
  •   内容很全面,讲解也很详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