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文化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彭明瀚  页数:204  
Tag标签:无  

前言

  俗称“锄头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鉴玩观赏著录向科学的文物学的转变,是22世纪中国学术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与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不断地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區⒌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

内容概要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吴城文化是江西省境内的一种商代文化。它以樟树吴城遗址为代表,并涉及同类考古遗址二百多处。本书作者对吴城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撰写了这本反映20世纪吴城文化研究概况的专著。全书约15万字,配有彩图8幅及插图50幅。此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是这一学术领域内较为权威的著作。

作者简介

彭明瀚,1966年出生于江西省星子县,198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江西省博物馆馆长,被主席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列入“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已出版学术著作7种,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一、吴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一)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二)吴城遗址发掘的意义二、吴城文化研究的初步发展 (一)吴城文化的命名 (二)吴城文化遗址和墓葬的大规模调查与发掘  1.樟树筑卫城遗址  2.樟树吴城遗址  3.德安石灰山遗址  4.九江神墩遗址 (三)吴城文化铸铜石范与青铜器的零星发现  1.铸铜石范的主要发现  2.青铜器的零星发现 (四)吴城文化的初步研究  1.吴城文化的性质  2.吴城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吴城文化的族属  4.吴城文化的制陶业三、吴城文化研究的深入 (一)两次重大考古发现  1.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2.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现与研究 (二)吴城文化遗址的进一步调查与发掘  1.樟树吴城遗址  2.九江龙王岭遗址  3.瑞昌檀树咀商周遗址  4.德安陈家墩商周遗址 (三)吴城文化专题研究  1.吴城文化分期与年代再探讨  2.吴城文化的特征与类型  3.吴城文化的农业经济  4.关于吴城文化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问题  5.吴城文化的畜牧业  6.吴城文化青铜器铸造技术  7.吴城文化原始瓷研究  8.吴城文化陶文研究  9.吴城文化水井研究四、吴城文化研究前瞻 (一)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加强 (二)吴城文化渊源与去向的探索 (三)吴城文化王陵与宗庙的寻找 (四)吴城文化诸聚落间关系的研究 (五)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吴城文化分期与年代再探讨  龙王岭遗址的发掘,为我们认识赣江、鄱阳湖流域早于吴城遗址一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该遗址发掘的主持者李家和先生以此为契机,将过去发现的一些青铜文化遗址重新加以排比,认定诸如德安石灰山遗址一、二期,九江神墩遗址2号水井、万载仙源墓葬和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第11号竖井等,都应为早商文化遗址。不过,李家和先生并没有据此重新对吴城文化进行分期。应该说,九江龙王岭遗址的发掘,向人们展示了赣江、鄱阳湖流域早于吴城一期的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掘,则大大丰富了吴城三期文化的内涵,使人们对赣江、鄱阳湖地区晚商时期的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得我们有条件对80年代提出的吴城文化分期进行再探讨。

编辑推荐

  20世纪是中国文物与考古界开始科学探索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翻开这本书,重温那些重大发现不断、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动人心的岁月,也许就能看奋斗的足迹,也许就能触动智慧的火花,也许就可以在学术前沿开始一轮新的接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吴城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