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七里河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页数:328  

内容概要

  七里河遗址是一处原始社会聚落址,文化内涵以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末石家河文化和三房湾文化(距今
4600——4100年)遗存为主体。共发现石家河文化房屋、基址遗迹21处,灰坑18个,窑址1座,墓葬24座;三房湾文化灰坑1个,墓葬6座。在上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上,还发现东周灰沟1条,房屋基址遗迹2处,墓葬1座,还有汉墓9座。此报告发表的是1976——1978年考古发掘的全部资料,对探索汉水以南大片地区的石家河文化、三房湾文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报告配有大量的线图、彩图和黑白图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第四章 东周文化遗存
第五章 汉代文化遗存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编后记
英文提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生活用具 生活用器全为陶器。本期选用陶器标本102件,其中完整器和复原器的标本22件,大部分出自文化层和灰坑中。 七里河遗址石家河文化一期前段的陶器质地分泥质、夹细砂陶两大类,个别陶夹陶末。陶质与部分器形保留屈家岭文化遗风,以泥质为主,夹细砂陶次之,有部分为夹细陶末的粗陶。泥质陶器的陶土一般经过淘洗,质地较细腻、纯净。依H10、H12两个灰坑统计(表一二),陶色大多不太纯正,以灰黑色陶为主,灰陶次之,少量红、黄陶。红、黄色陶多属杯、钵类器,少量彩陶。陶器多为素面,部分泥质陶器外表打磨光亮(俗称磨光陶)。常见的纹饰陶以篮纹为多,还有方格纹、宽带凸弦纹和镂孔,少量划纹、弦纹、戳印纹和指窝纹,极少刻划符号等。各种纹饰装饰陶器情况如下:篮纹大多为拍印,分横篮纹和竖篮纹,多饰于罐、擂磨盆等器表。弦纹可分为凹弦纹和凸弦纹,多饰于豆、罐、盆和瓮等器表。方格纹可分为方格状和网状,纹饰较规整,多拍印于盆等器表。镂孔分圆形和三角形,多在高圈足豆座上镂饰。篦纹、戳印纹和指窝纹,多混合成组装饰在鼎足正面。磨光装饰,多用于陶钵、碗、豆等饮食器的外表。划纹,多饰于纺轮、擂磨盆等器表。彩陶,数量较少,一般为红彩或黑色陶衣,纹样皆为晕彩、带彩,多施于斜腹杯等器表或口沿上。 刻划符号,个别罐底出现简单的刻划符号。 轮制陶器较少,大多陶器的制作方法以泥条盘筑为主,辅以慢轮修整,器口、腹表多留下轮痕,器内有泥条盘痕,此类器多为罐、盆、瓮等较大器型,器形大多不甚规整。器物多为手制。

编辑推荐

《房县七里河》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房县七里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