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墓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何继英主编  页数:262  
Tag标签:无  

前言

上海是一个后起的城镇(城市)。唐代天宝十年(751年),上海才成为华亭县治所在。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成为府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有了第二个县——上海县。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上海在几十年间就由黄埔江畔的小县城迅速成为大都市,因此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上海是无古可考的。然而1949年以来的六十年间,上海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数十处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其中崧泽、广富林、马桥都是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重要遗址,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006年,普陀区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从全国2000余项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8年,松江广富林遗址又进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上海还发现了各时期的墓葬。从遗址中发现墓葬最多的崧泽一处,就有马家浜文化墓葬17座,崧泽文化墓葬148座。秦汉以下的墓葬出土更多。明代墓葬是上海境内发现最多的,它们是了解上海明代社会的实物资料。然而,多年来这数百座明代墓葬只有少数随葬品特别丰富的发表了发掘简报,大量材料仍被锁在资料柜内、睡在文物库房中。研究者对上海有这么多的明墓知之不多,社会各界的了解就更少了。从近六十年来的考古实践看,上海最丰富的考古成果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前后两端,前端是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已经发表了《崧泽》、《福泉山》、《马桥》等三部报告;后端是明代墓葬,只比较零散地发表了为数不多的简报,或从鉴赏的角度挑选,有小部分珍贵文物散见于一些图录之中。两相对照,很不对称。将这数百座墓葬的材料全部公布,是考古研究的需要,也是学术界的期盼,更是历史赋予上海考古人的责任。

内容概要

本书前面三章是公布材料,首先将纪年墓和佚年墓分开,纪年墓按照家族分类、年代先后排列;佚年墓以现在的行政区域分类,再按照墓葬的发现时间早晚排列。对于那些征集墓志但未发现墓葬的,另列一章,将墓志全部发表,排列顺序与纪年墓相同。看似零散还有点杂乱的材料经这么一编织,顿时觉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在系统整理、完整公布材料的基础上,还结合文献对上海明墓的葬俗和重要随葬品深层次分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集中在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六章介绍那些有文字记载的墓主,顺序按照墓主的官职品位排列,对于第一章纪年墓按照年代排序是一个补充,也为有兴趣于上海明代人物的读者提供了方便,增加了了解上海明墓的又一个途径。

书籍目录


概述
第一章 纪年墓
1.嘉定四先生唐时升家族墓
2.上海城隍爷秦裕伯家族墓祠
3.奉训大夫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朱熙家族墓
4.武略将军杨四山家族墓
5.李氏墓
6.陆秋严家族墓
7.大兴县丞韩思聪墓
8.处士黄孟碹夫妇墓
9.刑部郎中奚时亨家族墓
10.翟安人印妙真墓
11.昭信校尉徐勉墓
12.处士方宾桂家族墓
13.南京吏部尚书朱恩家族墓
14.西安府同知宣昶家族墓
15.湖广参议张萱家族墓
16.都察院右都御使唐殉墓
17.南京兵部尚书张悦家族墓
18.广昌县知县岳山家族墓
19.双孝沈辅家族墓
20.陆醒心家族墓
21.礼部尚书张骏家族墓
22.南安知府张弼家族墓
23.南安知府张弼祖坟
24.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庄杰墓
25.刑部员外郎唐欢家族墓
26.光禄寺少卿顾从礼家族墓
27.宰辅徐阶家族墓
28.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赠尚宝司司函严贞度家族墓
29.道士顾守清、张永馨墓
30.鸿胪序班何文瑞家族墓
31.礼部尚书董其昌家族墓
32.赠奉政大夫朱察卿家族墓
33.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赠礼部右侍郎陆深家族墓
34.倪镛家族墓
35.崇明知县唐一岑墓
36.平倭墓
37.广西道监察御史宋蕙家族墓
38.兵部车驾司郎中赠奉政大夫唐自化家族墓
39.光禄寺少卿杨允绳家族墓
40.礼部尚书徐学谟家族墓
41.光禄寺掌醢署监事潘允徵家族墓
42.云南道监察御使徐宗鲁家族墓
43.南京太仆寺卿林景畅家族墓
44.刑部员外郎顾斌家族墓
45.云南道按察副使杨道亨家族墓
46.登州府同知李新斋家族墓
47.赵氏墓
48.兵部左侍郎张任家族墓
49.朱守城夫妇墓
50.宛平南路三品官员夫妇墓
51.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钟宇淳家族墓
52.南京通政使司艾可久家族墓
53.云南按察司副使乔木家族墓
54.南京太仆寺少卿陈所蕴夫妇墓
55.河南府推官诸纯臣夫妇墓
56.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家族墓
57.礼部尚书陆树声家族墓
58.陆深后裔家族墓
59.国子监监生褚永祚夫妇墓
60.萧山县主薄沈兹夫妇墓
61.任孝信父母墓
62.陆思轩家族墓
63.华东政法学院墓
64.武英殿中书文林朗王彻夫妇墓
65.礼部尚书徐光启墓
66.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家族墓
第二章 佚年墓(以区排序)
第三章 征集墓志
第四章 墓葬形制初探
第五章 出土文物初探
第六章 主要墓主人简介
附表
英文提要
后记
图版

章节摘录

插图:位于闵行区浦江镇陈行题桥老镇南长寿寺西侧,原陈行镇勤劳村十组。占地面积2亩余,墓前原排列石翁仲、石马、石羊、石碑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1959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糯米浆三合土浇筑石板墓1座,3穴室,地面尚存石牌坊1座,匾额书“秦公墓祠”。石碑2通,一通为清同治十三年“重修长寿里秦公墓祠记”,一通字迹漫漶不清。石方鼎1件;1963年出土存放遗骨的青石函1件;后又先后出土清同治年间秦裕伯、秦良颢墓碑各1通。

后记

《上海明墓》付梓之时,我仿佛又闻到明代墓葬考古现场那特有的令人呕吐的“檀香味”,眼前又浮现出被发掘墓葬中积渗的“酱油汤”,耳边又响起施工方辟邪的鞭炮声。我的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和上海各区县文博战线的前辈们、同事们,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工作条件下,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调查、发掘和清理了400余座明代墓葬。回首本书资料整理撰写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从开始的满怀信心到几乎放弃。如果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却是看着数以千计的出土物无从下手。丰富的随葬品同简单零散的文字记录形成强烈反差,无论我是多么想以清晰的条理、一座座墓葬按考古报告有条不紊的整理出来,最终只能将几百座墓及相关资料罗列出来,彼此互补。作为一批基础资料,期待它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诚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在行文风格和体例上难免存在问题,望能得到文物考古界同行和读者的不吝赐教。在此感谢上海考古界的所有文博前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甚至没有白行车、照相机的艰苦条件下,爬山涉水,走街串村,对上海明代墓葬进行了最初的调查登记,为本报告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上海明墓》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明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推荐上海人购买了看!几百万的房小心睡在坟堆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