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高凯军  页数:3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论中华民族: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综合运用地理学、气象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资料,从地域特点和长城兴废的角度,探讨了中华各族内向发展、互补依存和逐渐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揭示了华夏-汉族-中华-中华民族演进的阶段性和表现为“先多效应”的内在规律。书中资料翔实,表述简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并配有丰富的相关图表,对关心中华民族历史由来和前途命运的读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高凯军,男,汉族,1955年1月7日生于哈尔滨,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首都博物馆副馆长。
  主要著述如下:《中国行政管理学》(副主编,主要撰稿人),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1版,1996年修订第2版;《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职能应遵循的三条基本规律》(The
Three Basic Laws Government Should Follow in Its Change of
Function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国际行政科学学会第三届行政科学大会入选论文(北京,1996年);《中国的行政改革与经济发展》(The
administration reform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f
China),国际行政科学学会行政改革圆桌会议论文(新德里,1997年);《关于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中国软科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永乐大钟铭文真迹》(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发现永乐大钟》(合著),中华书局2006年;《通古斯族系的兴起》,中华书局2006年;《高凯军历史文博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论中华民族一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文物出版社2010年。

书籍目录

一 导言:地域特点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
1.中华大地的外部屏障
2.中华各族发展的内陆条件
3.少数民族内向发展的选择与中华各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4.华夏、汉族、少数民族和中华、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
二 影响华夏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1.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华夏族的农耕经济和物质文化特征
2.农耕经济传统与华夏族语言、文化的起源及其特点
3.“三代”王朝的建立、替代和发展与华夏民族特征的巩固
4.部落或族群间的文化趋同与华夏族的发展壮大
三 从秦、汉的统一和政策、措施看华夏向汉族的发展
1.政治统一和疆域拓展为华夏向汉族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2.移民政策为华夏一汉族的自身发展和吸收少数民族成份创造了条件
3.文化政策巩固了华夏一汉族原有的语言、文化基础
4.重农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汉族人口的增长
四 中华各族互补依存关系形成的自然条件和主要表现形式
1.汉族的扩张和影响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
2.边疆少数民族寻求内向交流或内向发展的几种主要形式
3.气候差异和气候波动与南、北方少数民族对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
五 先秦两汉时期华夏——汉族的心理和实体防线
1.心理防线:华夷之辩与“内诸夏外夷狄”
2.实体防线:从南仲城到万里长城
3.长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六 长城的废弃与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
1.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及其与汉族的融合
2.汉人的南迁及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3.隋、唐在民族融合基础上的统一与中华民族雏形的诞生
七 契丹、女真、蒙古的入主中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
1.契丹族的起源、创建辽朝及其封建化租汉化
2.女真族的兴起、统一北方及其封建化和汉化
3.蒙古族的起源、创建元朝及内迁蒙古、色目人的汉化
八长城的突破与外国列强的入侵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1.元末汉人重返政治舞台和长城的重建
2.长城的突破与中华各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3.内地移民与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4.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与中华各族共同民族意识的形成
5.满族的汉化加强了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的特征
九 结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未来
1.天人之际: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向特征和主要趋势
2.古今之变:中华民族演进的阶段性及其规律
3.现状与未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

索引

章节摘录

  华夏一汉族早期的发展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族群间经济交流有密切关系。《荀子·王制篇》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往来时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结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秦汉时期及其以后的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互市贸易以及积极开拓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商路如秦修“驰道”、汉开通“丝绸之路”等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除了和平的经济交流之外,华夏一汉族为获得少数民族的土地、资源和人口统治权的战争,历史记载就更多了。如商王武丁伐鬼方,周昭王南征荆楚,秦和西汉北逐匈奴,南併巴、蜀、楚、越,西伐诸羌、开河西四郡和征西南夷等。到东汉时期,大体占据了400毫米降水线以内的宜农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征服、同化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成份,使汉族发展壮大起来。  由于汉族的发展和扩张,未被同化的少数民族被排挤到周边的高原、山地或更加寒冷的边疆地带,久而久之,他们不得不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和族群的特色。正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地理环境的差别是生存于不同地域内人们所从事的生产类型差别的基础,它使得人们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中华民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希望能再次看到这样的好书。
  •   每次看这本书就想睡了,真真儿的睡前读物,太难理解了,到现在也没看几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