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贾莹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山西南部春秋时期居民种系构成及其演变研究的补充研究。结合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山西南部几处墓地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发现,其对研究晋国居民种系构成及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春秋时期山西南部戎狄人群的种系类型的确定。本书运用体质形态比较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眶上孔与二分舌下神经管遗传性状的发生率比较方法,对颅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体质人类学角度证实了林沄先生“戎狄非胡”推断的合理性。

作者简介

贾莹,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工学学士,2002年考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在朱泓教授指导下,攻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撰写的体质人类学研究论文主要有:《镇赉县黄家围子金代人头骨的研究报告》、《通化万发拨子遗址春秋至西汉早中期墓葬出土颅骨人种类型的探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吐末辽墓出土人骨研究》等,分别发表在《考古》、《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史地研究》等学术刊物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山西南部的自然地理位置
第二节 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墓地的考古学研究概况
第三节 相关地区出土的人骨材料概述
第二章 性别、年龄鉴定及人口寿命研究
第一节 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
一 性别鉴定
二 年龄鉴定
第二节 人口寿命研究
一 死亡率统计分析
二 平均寿命
第三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特征研究
第一节 颅骨的连续性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第二节 颅骨的连续性形态特征分析
一 颅型
二 眉弓突度
三 眉弓范围
四 眉间突度
五 额部
六 额中缝
七 颅顶缝
八 乳突
九 枕外隆突
十 眶型
十一 梨状孔
十二 梨状孔下缘
十三 鼻前棘
十四 上颌门齿
十五 鼻根凹
十六 翼区
十七 顶孔
十八 矢状嵴
十九 腭形
二十 颏形
二十一 下颌角形
第三节 颅骨的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一 研究现状和项目的筛选
二 眶上孔及二分舌下神经管性状的统计学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颅骨的测量学研究
第一节 颅骨测量特征分析
第二节 颅骨测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第三节 种系关系和种系纯度检验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人种类型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性类型的比较
一 浮山桥北组
二 乡宁内阳垣组
第二节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与先秦时期相关人群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先秦时期古代人种类型及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与新石器时代相关人群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与夏至战国晚期相关人群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山西南部商代晚期至战国晚期相关人群比较研究
第一节 颅面特征比较分析
第二节 种系纯度比较分析
第三节 鼻颧角的演变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身高的推算
第一节 肢骨测量结果
第二节 身高推算及讨论
第九章 骨骼的病理及异常研究
第一节 观察的材料及研究依据
第二节 骨骼的病理
一 股骨头坏死
二 脊椎骨质增生和局部融合
三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四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
五脊椎骨质增生
第三节 骨骼异常
一 鼻中隔弯曲
二 股骨畸形
三 骶骨上关节突不对称
四 先天性腰椎骶化
五 副骶髂关节
第四节 口腔病理
一 龋齿
二 根尖脓肿
三 牙周炎
第五节 口腔异常
一 第三臼齿阻生、横向与退化
二 牙齿异位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余论
——山西南部戎狄的种系类型
附表
图版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朱泓以体质特征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将先秦时期居民划分为五个大的类型:“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西北类型”、“古华南类型”以及“古东北类型”。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居民基本属于同一体质类型,这一类居民具有高而偏狭的颅型,中等的面部扁平程度,偏低的眶型以及低面和阔鼻倾向,将其命名为“古中原类型”,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两个亚型,黄河中游亚型和黄河下游亚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居民有很大差异,代表了一种以偏长的颅型、高颅、偏狭的颅型、中等偏狭的面宽、高而狭的面型、中等的上面部扁平度、中眶型、狭鼻型和正颌型为特征的群体,定义为“古西北类型”。这种类型向北扩展至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向东在稍晚时期渗透至陕西省关中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居民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庙子沟组为代表,具有高颅、窄面的特征与仰韶文化各组比较相似,但其中等的上面高度、偏低的中眶型、中鼻型以及很大的上面部扁平度等却与仰韶文化居民的低面、低眶、阔鼻倾向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这些性状“或许就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原住居民所固有的性状”,姜家梁组居民也具有此类体质特征。这些居民的体质特征以“古华北类型”来表征。其中心分布区可能是在内蒙古中南部到晋北、翼北一带的长城沿线。福建闽侯昙石山组和广东佛山河宕组居民具有长颅、低面、阔鼻、低眶、突颌特征,此外,广东南海鱿鱼岗居民、广西桂林甑皮岩居民、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或许还包括广东增城金兰寺组居民也表现出相近的体质特征,并且与现代华南地区汉族亦有差别,可称为“古华南类型”,先秦时期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

编辑推荐

《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