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分子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新华出版  作者:何力迈  页数:182  字数:1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卷关于几位智识分子人生故事的档案,也是一本讲述他们与档案之间故事的书。他们没有知道分子的“时尚”,也不限于知识分子的“学识”,浓浓的人文情怀是智识分子最可敬的品质。他们是用一本《城记》保护了北京城记忆的王军、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王选、寻找威海卫丢失记忆的张建国……他们结缘于档案,实现着人生与事业的追求;他们凭借档案,进行着现实与历史的对话。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王军:在故纸堆里和梁思成交谈沈志华:不解的档案情结张建国:寻找家园缺失的记忆王选:吹响生命尊严的号角陈徒手:在真实中品味历史的丰富李辉:让历史与细节生动对接齐得平:毛泽东手迹的鉴定专家李玉虎:有一种情怀是执著夏白鸽:拂去历史的尘埃张书才:不仅是红学票友

章节摘录

书摘播种在春天    1987年,贵州籍青年王军迈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大门,1991年从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做记者,并被安排去了城建这条线。从此,他的生活与一座老城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自称是享乐主义者的他跟悲怆、酸楚和无奈打上了交道。    住进位于东城区菊儿胡同的新华社宿舍,王军看着满眼望不尽的古老胡同,觉得自己“一下子掉进了一个特别落后的地方。”那时的王军称自己为瞎子,完全不懂这个城市。也曾登过几次景山,俯瞰北京城,但可以说眼睛完全是“瞎”的,什么也没看见,还以为像故宫这样的建筑,不就是让一个老地主住的吗?怎么比得上现代化的建筑呢?直到发现自己住处的两个汉白玉门墩,接着,又听说这座房子曾经是荣禄的花园,终于,他的好奇心萌动了。此后,王军结识了老舍先生的长子舒乙,知道了老舍小说里的人物是虚构的,而房子却都是真的。他找到了大赤包的房子、祁老太爷的房子;念着俞平伯的“转角龙头井,朱门半里长”;又来到八道湾11号鲁迅的故居,聆听周家老仆人的叙说。    之后不久,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大门轰然敞开,各地巨商名贾纷至沓来,北京城内成片成片的胡同和四合院被硬生生地写上了触目的“拆”字。《北京晚报》惊呼,北京的胡同正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在挖土机的轰鸣声中,王军仿佛看到北京正在重演古城墙消亡的历史悲剧。    最早触动王军研究北京古城的是同事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二环路是在拆除古城墙废墟上铺设而成的。王军吓了一跳,也非常震惊。难道仅仅为了一条二环路,就拆除了作为一座古城标志的古城墙?一名职业记者的责任感,使他走上了一条探寻古城变迁的路。    “北京古城的建造被称为世界奇迹,中国从元代以来的都城历史仍真实地活在这个城市的空间里,可是我们能看到的却越来越少了。”现实的无奈让王军把目光投向了历史。他翻阅了各种典籍,采访了当年叱咤英伦、在国际建筑与规划学界大名鼎鼎的查理.陈,也是建国初同梁思成一起制定北京城市规划“梁陈方案”的主角之一。他要知道城墙拆除后修起的二环路,是怎么拆的,又是怎么修的,这1O来年的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还采访了当时还健在的单士元、莫宗江、周永源,随着梁思成、“梁陈方案”频频出现,王军明白了,梁思成和北京城的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当年他的一句“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还在影响着北京的今天。P3-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人类不能没有记忆。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套丛书,是我国档案学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以新角度、多视野打开记忆之门,揭开档案领域一幕幕鲜为人知的往事是可读性很强的档案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智识分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看了该书,就知道“智识分子”比一般的“知识分子”高不少层次。只要知道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就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但是要成为有自己思想的“智识分子”,那还得多努力、多思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