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源(中文版)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上海黄浦区档案局编  页数:299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上海外滩源(中文版)》讲述上海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近代化程度最高,工商业最发达的特大型城市。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今天的上海,仍能找到许多反映西方外来文化建筑,遗址以及痕迹。“外滩源”是凝聚了这些文化积淀的重要区域。

书籍目录

前言 综述 1 地理交通篇   地理交通篇   黄浦江  苏州河  南苏州路  香港路  倍尔福路  北京东路  滇池路  四川中路  虎丘路  圆明园路  中山东一路  腾凤里  四川路桥  乍浦路桥  吴淞路闸桥  外白渡桥2 建筑篇  建筑篇  外滩源优秀历史建筑标志图  颐中大楼  光陆大楼  青年协会大楼  广学大楼  真光大楼  银行公会大楼  兰心大楼  女青年会大楼  英国领事馆  亚洲文会大楼  安培洋行大楼  益丰洋行大楼  业广地产公司大楼  仁记洋行大楼  协进大楼  中实大楼  哈密大楼  圆明园公寓3 政治外交篇  政治外交篇  英国领事馆  奥地利总领事馆  瑞典总领事馆  巴西总领事馆  墨西哥总领事馆  捷克总领事馆  俄侨通商事务局  德国领事馆  希腊总领事馆  瑞士侨民协会  外交部驻沪办事处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沪办事处  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  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储运局  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4 金融服务业篇5 洋行企业篇6 公共文化篇7 西学机构篇8 开发篇9 大事记10 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地理交通篇:外白渡桥。跨苏州河入黄浦江处的一座桥梁。旧称“韦尔斯桥”“花园桥”“公园桥”“外摆渡桥”。近代以前,苏州河上除了以拦泥沙 为主要功能的“老闸桥”和“新闸桥”外,没有用于人行的桥梁。1856年英国人韦尔斯(wills)的“韦尔斯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Soochow Greek Bridge Co.)在苏州河摆渡处建成木桥一座,为不妨碍苏州河船舶正常航运,桥中间设吊桥。该桥由韦尔斯公司修建,故称“韦尔斯桥”。又以地近外摆渡而称“外摆渡桥”。该桥系商事公司申请承建,非公益性质,规定不论中外人士过桥一律收费,车辆加倍;同时也提供“年票”,年内通用,中国公共性交通有“月票”“季票”“年票”即始于此。该桥建成方便了苏州河两岸之交通,但民众对过桥收费非常不满。由于当时建桥水平和能力较差,数年后,桥梁出现倾圮险情。1875年(光绪元年)工部局收购并拆除该桥,出资在其东面另建一座木桥,桥长385英尺(117.35米),宽40英尺(12.19米),两边各有7英尺(2.11米)宽的人行道。该桥紧靠“公园”(即“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故被叫做Garden Bridge,即花园桥。重建后的桥增加了高度,因此不再设吊桥;同时,因该桥由工部局出资重建,不再收过桥费,俗称“外白渡桥”(沪语“白”有不付费而享受之义)。20世纪初,上海拟建有轨电车,原木桥不能铺设轨道,遂由工部局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将旧桥拆除重建为钢桥,次年建成并正式通行电车。外白渡桥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座全钢质桥,曾为上海标志性建筑,已被列为保护性桥梁。2008年,外白渡桥钢桥建成百年之际进行了大修,可继续使用50年。                                                                                                    ……

编辑推荐

《上海外滩源(中文版)》外滩源必将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成为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外滩源(中文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