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日] 竹中平藏,[日] 船桥洋一  页数:229  译者:林光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防灾、复兴、经济、政治、能源等角度,梳理了日本“3·11”大地震的教训。同时,这也是对那些为日本提供了热情援助的人的一种回报,让国际社会分享这些经验教训。《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复合型灾害与危机管理》中文版的出版,初衷也正是让中国读者分享和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

作者简介

  竹中平藏,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一桥大学毕业后,在日本开发银行工作。历任日本大藏省主任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客座准教授等职。2001-2006年在小泉内阁担任经济财政政策大臣、金融大臣、邮政民营化担当大臣和总务大臣。兼任世界经济论坛的董事会成员、AcademyHills理事长、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顾问、保圣那株式会社取缔役会长和财团法人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所长等职。
  船桥洋一,庆应义塾大学特别招聘教授,法学博士。东京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朝日新闻》社,历任该社驻北京记者、驻华盛顿记者、驻美总部部长、主笔等职。此期间,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员、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特邀学者。兼任InternationalCrisis
Group(ICG)执行理事、“日本重建倡议”财团理事长。
  林光江,东京大学特任教授,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博士。1989年到北京大学留学,在该校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担任外国专家。目前从事中日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著作《国家,独生子女·儿童观》和译著《竹中平藏解读日本经济与改革:日本原财相与北大学生面对面》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导言 大灾害与复合连锁型危机
 1.“3?11”发生了什么?
 2.“复合连锁型危机”的风险
 3.本书的结构和概要
第一章 国土和防灾
 大地震的灾害与教训
 1.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
 2.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主要灾害
 3.日本国土和灾害的历史
 4.日本对地震、海啸的事前准备
 5.事前准备的效果
 6.交通基础设施的及时恢复
 小结
第二章 复兴与再生
 消失的地方政府、被捉弄的地方政府
 1.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造成的灾害
 2.消失的地方政府——岩手县陆前高田市
 3.被捉弄的地方政府——福岛县南相马市
 4.受灾地重建的课题
 小结
第三章 东京受灾
 对其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的检验以及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自然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
 2.东京的受灾状况
 3.灾害中民众的行为
 4.“受灾东京”要存续下去将会面临的威胁
 5.今后东京的政策
 小结
第四章 宏观经济
 大地震的教训与日本经济
 1.日本经济的动向
 2.三大风险要素
 3.灾后重建的经济政策
 4.东日本大地震后的经济政策
 5.重大灾害的教训和日本经济
第五章 企业经营
 供应链与持续经营
 1.近年的企业经营与供应链
 2.东日本大地震中企业的受灾情况及特征
 3.企业防灾及保障持续经营的对策
 4.为了BCP的普及和改善
第六章 核电站事故
 为何未能避免福岛核电站事故
 1.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概况与扩大
 2.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核泄漏
 3.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国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4.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比较
 5.为何未能避免核电站事故
 小结
第七章 电力供应
 大地震与日本的电力供应体制
 1.地震造成的电力破坏
 2.电力自由化与“计划值差额清算制度”
 3.现货市场交易与节电意愿
 4.日本电力自由化产生的效果
 5.为了建立电力新体制
第八章 政治的作用
 对治理危机的剖析
 1.核电站灾害
 2.治理危机的机构
 3.自卫队出动和日美同盟
 4.生命安全保障
 5.“漫长的战后”的落幕
第九章 消费行为
 从自我克制所导致的消费萎缩到新常态的恢复
 1.消费意愿变化之梗概
 2.地震中消费意愿的变化
 3.作为对策恢复日常生活的感觉
 4.消费者意识的变化
 5.参加援助的人们
 6.消费的新常态
 7.对今后消费的预测
第十章 信息通信
 受灾时信息通信基础管理
 1.过去的地震灾害中技术情况的巨大差异
 2.对信息通信基础的打击
 3.移动设备和互联网发挥了大作用
 4.灾后重建
 5.为了复兴
 6.下次灾害之前
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3)对地震和海啸灾害的程度预计不足。 福岛第一核电站对海啸和地震灾害的程度预计不足。尤其是针对海啸,设计的最大浪高仅为5.7米,而现实中却遭到了高达14米的海啸袭击。此次地震也超过了电站的设计强度。地震与海啸的双重打击对反应堆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早在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这里存在遭遇大地震和大海啸的风险。尽管明明可以选择其他建设地点,最终却仍是在这里修建了核电站,令人不禁想要追问此举措的是非对错。同时,刻意将标高30米的土地削至10米高度,令人怀疑这一做法是否明智。将柴油发电机放置在涡轮机房的地下而非反应堆厂房内,其冷却用海水泵也处于无防护状态,这些都属于安全对策方面的问题。此外,在东日本大地震中,输电塔等大量输电、变电、配电设施受到损坏,显然在制定这些设施的安全标准中,并未对核电站进行特殊考量。 (4)未估计到压力容器和安全壳的破损问题。 电力公司方面未对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受损的过程展开过模拟分析,因此,缺乏应对该问题的对策。反应堆等核设施的选址工作必须通过选址审查,而要通过该审查,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使发生了现实中极为罕见的“假想事故”,也必须将周边居民遭受的辐射控制在微量程度。为了满足这一条件,电力公司方面未对“假想事故”作出充分估计,宣称即使发生那样的事故,压力容器和安全壳也不会出现破损。当然,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因此,尽管应该针对压力容器和安全壳的破损过程及相关对策实施模拟分析,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电力公司曾开展过该项工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指出,电力公司方面未采取“深层防护”对策防范安全壳破损,这也是一个问题。(注1) (5)未估计到丧失全部电源的局面。 电力公司方面未考虑反应堆设施整体长时间丧失全部电源情况下的对策。尽管从外地紧急调集了电源车及泵车以作为柴油发电机的替代电源,却未起到任何作用,也没有准备供泵车使用的淡水。而且,一味关注运转中的3座反应堆主体,完全没有考虑乏燃料池的状态。话说回来,如果考虑到了丧失全部电源的可能性,就根本不会在反应堆厂房内的反应堆顶部建造核燃料池,甚至在池中存放大量乏燃料。

编辑推荐

  2011年3月11日,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地震和海啸使日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灾害,世界各地人民都为日本送来了巨大的鼓励与援助。我们认为,将通过此次灾害得到的经验教训与全世界分享,就是一种回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比较全面地再现了日本“3.11”地震海啸的灾害全景和救援状况,对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南部的抗震以及应对海啸有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不错。
  •   送货速度比较快,可能是天气原因,书的质量很好,看上去大气,希望看了有收获。送货速度比较快,可能是天气原因,书的质量很好,看上去大气,希望看了有收获。
  •   文中涵盖了日本3.11大地震的各种素材,很详细,很具体,但系多人成果合集,体系性较差,可读性不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