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那些人那些事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王家声  页数:200  字数:16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苏联那些人那些事》由《同舟共进》杂志社策划,主编:王家声、应春山、孙宏光、郭芙秀。
  《同舟共进》杂志1988年创刊,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时政文化月刊,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近年来,《同舟共进》团结和汇聚一批高端作者,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10月,《同舟共进》获“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之“年度媒体奖”。大奖组委会的颁奖词中说《同舟共进》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树立起了不可动摇的言论旗帜。《同舟共进》坚持理想,特立独行,对中国转型期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论说,特点最为鲜明,立场最为清晰。

书籍目录

十月革命二三事
十月革命过去了90多年,现在俄罗斯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用)100年画了一个圆,从原点出发又走向了原点。”现在苏联大量的档案公布,使我们看到了更加复杂的俄国历史。人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现在看,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之间有太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和十月革命有很大关系。
俄罗斯为末代沙皇恢复名誉
托洛茨基在放逐期间,曾于1935年4月9日的日记中记录了他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的一次谈话。托洛茨基提到沙皇现在何处。斯维尔德洛夫回答:“当然被处决了。”“那他的家人呢?”托洛茨基问道。“同他一起被处决了”。“所有人?”托洛茨基话里流露出一丝惊讶。“所有人!”斯维尔德洛夫回答,“那又怎么样?”他想看托洛茨基的反应。托洛茨基没有说什么,只问了一句:“谁决定的?”斯维尔德洛夫回答道:“我们在这里决定的。伊里奇认为不能给敌人留下活的旗帜,特别是在我们今天最困难的时候。”这是两位布尔什维克领袖之间的谈话,对外人,包括其他老布尔什维克,枪杀沙皇全家一事则被严格保密,连对苏俄驻柏林的全权代表越飞也保密。枪杀沙皇一家开始了不经审讯处决人的先例。到了斯大林时代,不经审讯的枪决成为家常便饭。
斯达汉诺夫:被组装的“典型”
在一般语境中,“典型”通常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泛称。但主政者为了推动某种施政行为,彰显某种业绩,掩盖某种失误,往往通过树典型的办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类型的“模特儿”,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如在政策启动之时,推出某个应时的典型,可作领军大纛;又如,在局势衰微之秋,推出少数旺象的典型,可使“一叶障目”;再如,在贪墨成风之际,推出个别清廉的典型,可封悠悠众口,如此等等。
苏波战争与《骑兵军》
苏联的著名作家巴别尔1939年被捕,1940年被处决。他的《骑兵军》是苏联唯一一本描写苏波战争的小说,而苏联当局对苏波战争一直讳莫如深,因为红军被波兰军队打败,是件丢脸的事,不希望人民知道,严禁出版与苏波战争有关的书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巴别尔的作品才
在苏联出版。
1917-1918年的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
对于十月革命,俄国曾有两个著名的反对者——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他们很早就认识列宁,并对其早期革命活动和著作出版给予过帮助和支持,但后来他们都与列宁产生了严重分歧。
两个索尔仁尼琴?
真实的“保尔·柯察金”
从“保尔”说到法捷耶夫
“第三国际”的一笔糊涂账
骇人听闻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
托洛茨基被清洗的前前后后
布哈林如何沦为阶下囚
赫鲁晓夫执政初年一次重要的对华决策
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宫廷政变”后的勃列日涅夫
安德罗波夫和他的“改革三板斧”
叶利钦:斯芬克司之谜
苏联特权阶层的奢华触目惊心
苏俄诺贝尔文学奖四位得主命运比较
一生荣辱话索翁
看看苏、朝文艺的生活气息
苏联红军入疆作战始末
战争也会生发异国情
苏联解体是否戈尔巴乔夫的责任
俄罗斯人怀了一下旧

章节摘录

“组装典型”斯达汉诺夫安立志在我们的语境里,“典型”通常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泛称。但主政者为了推动某种施政行为,彰显某种业绩,掩盖某种失误,往往通过树典型的办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类型的“模特儿”,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当然,这种“合法性”的内涵并不单一,比如在政策启动之时,推出某个应时的典型,可作领军大纛;又如,在局势衰微之秋,推出少数旺象的典型,可使“一叶障目”;再如,在贪墨成风之际,推出个别清廉的典型,可封悠悠众口,如此等等。树立典型,其实相当简单,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要不避牵强附会,不惜削足适履,总能找出某类典型,即使没有合榫合卯、可身可体的类型,也不必为难——无中生有的“虚构式”,揠苗助长的“拔高式”,东拼西凑的“组装式”,都是树立典型的好方法。劳动英雄斯达汉诺夫就是一个“组装”起来的典型。斯达汉诺夫曾是苏联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写入苏联史册的典型。被称为“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综合和总结”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有载:“这个运动之所以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因为它的发起者是中央伊尔敏诺矿井(顿巴斯)的采煤工人阿列克塞・斯达汉诺夫。”斯氏作为一名普通采煤工人,1935年8月31日在一班工作时间里采煤102吨,超过普通定额13倍。至于斯氏是否“超过了世界上至今所知道的成绩和纪录”,是否“把大洋彼岸工人们的最高指标抛在了后面”,不得而知。但有一点,他确实得到了苏联最高当局的大力宣传和赞扬。斯大林就曾指出:“斯达汉诺夫运动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高涨,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的更高的阶段”。斯氏所在单位曾就此召开特别党委会,并通过特别决议,对斯氏本人进行高额物质奖励:大幅增加工资,发放高额奖金;提供高级住宅,配备电话和家具;颁发特别疗养证,在影院剧场指定专座。政治荣誉也接踵而来,首先“把斯达汉诺夫同志的名字登上矿井优秀人物的光荣榜”,并号召所有人员向斯氏学习,在全矿开展争当优秀采煤工人的劳动竞赛。一旦成为典型,马上产生“马太效应”,各种荣誉与好处纷至沓来——斯氏打破纪录时还不是党员,1936年苏共政治局即特批为苏共党员,让他搬进滨河街公寓,即莫斯科著名的政府大楼;受到斯大林几次亲自接见;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蓝英年《劳动英雄斯达汉诺夫》)在苏联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荣誉和待遇,只有风云直上的国家大员和政治精英才有权享受。斯氏意外地进入了这个社会的特权阶层。然而,他所创造的“世界纪录”完全是组装而成的。此事由矿党委书记彼得罗夫一手策划。中央伊尔敏诺是一个矿区破旧、设备简陋的煤矿。由于经常完不成定额,彼得罗夫多次受到指责,险些被关进劳改营。为改变这一困境,他决定制造轰动效应。他知道,斯达汉诺夫这个小伙子能干,但在设备极为落后的矿井里,一个人再能干也破不了纪录,于是他派鲍里先科和谢戈廖夫两个青年矿工“帮助”他,并给他们下达死命令,一定要在9月1日前打破世界纪录,并许以高额奖金。8月31日他们3人挑灯夜战创造了102吨的采煤纪录(彼得罗夫书记甚至亲自提灯为之照明)。如果这纪录一分为三,就不会震惊世界了。两个“帮助”斯氏的矿工只能成为牺牲品,在许多年里鲍里先科和谢戈廖夫在与斯氏有关的文字中失踪了——3个人的成绩全部算到了斯氏一人头上。斯氏的“事迹”次日即刊登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斯大林接到报告,当即决定在全国发动斯达汉诺夫运动。显然,斯氏这个典型“组装”成功了。在中央特派员的指令下,斯氏所在煤矿作出特别决议:斯氏的“纪录”是不能质疑的,所有持不同意见者,都被视为“最凶恶的敌人”。在这一运动中,斯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标兵,而成了一尊神圣的政治偶像。其实,如何看待斯氏创造的世界纪录,当时就有许多异议和疑问,只是慑于斯大林的高压统治,没人敢于提出。法国作家纪德在著名的《访苏归来》一书中称,访问期间,主人向他介绍一位斯达汉诺夫工作者,说他5小时干了8天的活,“我冒昧问了一句,他先前是不是8天干了5小时的活?”纪德在书中写道。一批法国矿工到苏联访问,出于友谊代替苏联矿工干了一班活,轻而易举便达到了斯氏创造的纪录。由此可见,斯氏所谓的“世界纪录”,“含金量”显然是不高的。 由于这一运动是以高指标、高速度作为旗帜,一方面运动在苏联如火如荼地开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竞赛闹剧:芭蕾舞演员学习斯氏,要提高单足尖旋转的圈数,如同陀螺一般;酒厂学习斯氏,就要提高伏特加的度数,以“增加无产阶级烈度”;内务部学习斯氏,就要提高逮捕、判刑和处决的数量,没有敌人也要制造出敌人来。一位伟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榜样也有正负之分。伪造出的正面典型,其负面作用更甚于负面典型。斯氏这样的假典型直到苏联解体才被披露出来,并非该国缺乏“董狐诺夫”、“太史斯基”之类的史笔,而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使然。苏联的事情我们知之不详,而50年前我国的“大跃进”,“亩产十万”的“卫星”不断上天,不也曾是举国上下、热火朝天的现实么?在操作层面上,斯氏这个典型是“组装式”的,他不过是按照组织的要求,将3人的成就窃为一己所有。但典型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虚构式”、“拔高式”还是“组装式”,都不过是政治工具。笔者之所以对这个过气人物耗费笔墨,正是感于鲁迅先生“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缘故,正如先生所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晚年的斯达汉诺夫从“幸运”跌回“不幸”。他被从莫斯科赶回顿巴斯,年轻的后妻拒绝与他同行,于是形单影只,变成酒徒一个,甚至家具也被换成杯中之物,同事们戏谑地将他称为“‘斯达坎’(酒杯)诺夫”。由于多年在政治风波中动荡颠簸,他的神经出了毛病,1977年死在一个难以置信的所在——精神病院。人生际遇如此,殊为可悲。苏波战争与《骑兵军》蓝英年《骑兵军》是苏联唯一一本描写苏波战争的小说,而苏联当局对苏波战争一直讳莫如深,严禁出版与苏波战争有关的书……我知道苏波战争在先,读《骑兵军》在后,所以在标题里把苏波战争放在前面,其实两者难分前后。1951年学《联共(布)党史》,教师讲到苏波战争,脑子里留下一点印象。我这门课没学好,考了3分。《骑兵军》是1989年在苏联读的,囫囵吞枣,如今只模糊记得哥萨克与波兰人打仗,骑兵军不像革命部队。斗转星移,不觉到了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接连出版了巴别尔的《骑兵军》、《马背日记》(巴别尔为创作所记的日记)和《敖德萨故事》。这时我才认真重读巴别尔的作品,并审视8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苏波战争的真相巴别尔是苏联的著名作家,可中国读者对他十分陌生,连我这个在大学听过一年苏联文学史课的人都不知道他。他1939年被捕,1940年被处决。我们读的文学史都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编写的,自然不会提到他。他的短篇小说1926年结集出版后没再版过,所以很多苏联人也不知道苏联有个叫巴别尔的作家。《骑兵军》是苏联唯一一本描写苏波战争的小说,而苏联当局对苏波战争一直讳莫如深,因为这次战争中红军被波兰军队打败,是件丢脸的事,不希望人民知道,严禁出版与苏波战争有关的书。直到20世纪80年代,巴别尔的作品才在苏联出版。《联共(布)党史》把苏波战争看成一次外国武装干涉,波兰被红军打败,原¬可乘胜追击攻下利沃夫和华沙,但由于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计划未能实现——这种说法与事实大相径庭。但两人均无反驳能力,斯大林怎么说都可以。托洛茨基1929年被驱逐出境,图哈切夫斯基1937年被处决。1920年苏俄内战基本结束,红军已疲惫不堪,波兰总统毕苏斯基利用这一时机,联合乌克兰彼得留拉¬的军队,向苏俄发动进攻。毕苏斯基妄图恢复1772年以前的波兰边界。这次战争是波兰挑起的,红军奋起迎战。红军分为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分别由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两人1935年均晋升为苏联元帅。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隶属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骑兵军政委是伏罗希洛夫。在托洛茨基的坚持下,斯大林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的政委。1920年4月25日波兰军队发起进攻,5月6日占领了基辅。毕苏斯基利用红军主力尚未从西南战线调到西战线的时机,占领了苏俄大片土地。波兰的侵略激起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连并不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前沙皇军队的将军们也纷纷请战。5月14日图哈切夫斯基开始在西线反攻。骑兵军切断占据基辅的波军的补给线,波军被迫撤离基辅。红军乘胜追击,越战越勇,7月初已把波兰军队赶回波兰境内。7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出面调停,建议红军不要越过波兰东部边境,就此停战,签订和约。但苏俄人民委员会拒绝了英国的照会。布尔什维克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列宁坚决主张继续打下去,拿下华沙。列宁认为,红军是解放波兰人民的军队,必定受到波兰人民的欢迎¬,攻入华沙后,波兰工人必将起来推翻毕苏斯基政府。波兰与德国毗连,波兰工人起义又将影响德国工人。德国工人起义将在欧洲各国引起连锁反应,那时世界革命就成功了。列宁的乐观情绪影响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局委员们,除托洛茨基外,他们一致支持列宁的观点。托洛茨基直接指挥红军,了解红军的真实状况。他认为应当与波兰签订和约,再打下去红军将被打败。托洛茨基说:“……我认为我们已经¬达到胜利的顶峰,如不考虑自己的实力,继续前进,就很可能丧失到手的胜利,走向失败……¬现在列宁要求我们的部队继续进攻,从而使波兰的无产阶级有时间揭竿而起。”列宁想“用红军的刺刀对欧洲进行试探”,拒绝与波兰签订和约。列宁对波兰国内的形势和波军的实力都估计不足。协约国对波兰军事上的支援使波军的战斗力大大加强。波兰政府实行了对农民有利的土地改革,巩固了政权。波兰舆论把红军的进入视为布尔什维克企图占领波兰,再次把波兰变成俄国的附属国。像波兰入侵苏俄激起俄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一样,红军进攻波兰同样激起波兰人的爱国主义情绪。成千上万的波兰志愿者加入波兰军队。红军向前挺进,拉¬长了运输线,消耗了自己。西线与西南线之间发生裂痕。图哈切夫斯基要求把布琼尼的骑兵军从西南线调往西线。但斯大林怕图哈切夫斯基拿下华沙抢了头功,想在此之前攻占利沃夫,迟迟不把骑兵军派往西线,贻误了战机。毕苏斯基秘密地把西南战线的主力集中到西线,攻击图哈切夫斯基的右翼。1920年8月16日,波兰军队在两条战线发起进攻,红军被击溃。图哈切夫斯基的一部分官兵被波兰人俘虏,他指挥的第四军和加伊的骑兵军团被迫撤到东普鲁士,被德国人扣留。苏波战争中共102000名红军官兵被俘。西方面军已溃不成军,西南方面军虽然遭到重创,但建制保存下来。关于红军战败的原因,托洛茨基在《我的生平》中说得更为详尽:“当图哈切夫斯基即将开进华沙时,斯大林无论如何也要打进利沃夫。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野心!当图哈切夫斯基部队的危机已经完全暴露出来时,总指挥部命令西南方面军立即转变进攻方向,攻击华沙波兰军队的侧翼。然而西南方面军却在斯大林的鼓动下继续向西挺进:难道自己攻占利沃夫不比帮别人攻取华沙更重要吗?经过再三的命令和威胁,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才改变主攻方向。但几天的耽搁造成了致命的后果。”10年后,斯大林的战友伏罗希洛夫对西南方面军不执行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命令解释为:攻打利沃夫就是搅乱波军后方,吸引毕苏斯基的军力,从而支援了西方面军。但利沃夫距离华沙300公里,怎能算后方呢。后来对红军失败的原¬因还有各种解释,但对苏俄坚持攻打波兰、向波兰输出革命这一点,没有人否认。红军战败后,布尔什维克政治局形成发动第二次苏波战争的看法:“既然开始了,就应该打到底。”列宁支持这种看法,但并不坚决。托洛茨基反对发动第二次苏波战争:“在这支队伍振作起来之前,要想在它丢盔卸甲的道路上胜利进军,纯属异想天开。”托洛茨基表示,如果重复错误,红军将付出10倍的代价。假如政治局形成这样的决议,并用多数票压他,他将呼吁全党反对政治局。列宁是清醒的革命家,认识到不能再打了,转过来支持托洛茨基,开始大声疾呼反对用刺刀输出革命,从而影响了政治局。布尔什维克领袖们一致同意与波兰议和。但这次毕苏斯基的条件不同了,他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大片领土,包括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划入波兰版图。《骑兵军》记录历史隐秘现在谈谈苏波战争中的主力部队骑兵军。自1919年第一骑兵军组建后(后还组建第二骑兵军,但提到骑兵军,均指第一骑兵军),在内战中发挥过极大的作用。在苏波战争中骑兵军骁勇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但骑兵军打仗有个特点:没有后勤补给,打到哪儿吃到哪儿;成员复杂,一部分是布琼尼等将领招募来的。骑兵军的官兵绝大多数是哥萨克。铁木辛哥是骑兵军第六师师长,巴别尔就在这个师服役。卫国战争时期铁木辛哥晋升为苏联元帅。哥萨克最大的优点是骁勇善战,但抢劫、奸淫、屠杀犹太人和俘虏是家常便饭。白军如此,红军也如此,也许后者更甚。因为白军军官多半是职业军人,懂得军纪对军队的重要,而骑兵军的军官有不少人是哥萨克首领。1920年6月,骑兵军政治部副主任日林斯基向西南方面军政治部递交了一份记录骑兵军屠犹、抢劫、屠杀俘虏和平民的材料。政治部认为日林斯基的材料是对骑兵军的污蔑,不予处理。日林斯基说:“我指的是第六师。九百名共产党员毫无觉悟。他们扒去俘虏的衣服,屠杀了在一座小城里抓获的150名俘虏。洗劫了日托米尔市和别尔得切夫市。”第六师师长铁木辛哥予以驳斥:“日林斯基的报告是对骑兵军的污蔑。我没发现骑兵军的抢劫行为……¬但是形势有时迫使你成为强盗,如果在前线四天不吃饭,任何人的面包都会抢……¬”他实际上承认了抢劫。日林斯基对骑兵军的指控没有得到处理。苏波战争的重要文件如往来的电文均被销毁,所以巴别尔留下的《骑兵军》和《马背日记》就成了研究这段历史的珍贵材料。红军向国外输出革命,帮他们建立苏维埃政权,但军纪如此败坏,如何完成神圣的使命?巴别尔写道:“我们的哥萨克是什么样的人?多面体:爱吵闹,胆大包天,职业风范,革命精神,野兽般残忍。我们是先锋队,但是什么样的先锋队呢?老百姓盼望救星,犹太人盼望自由——结果盼来的是库班哥萨克。”解放者变成掠夺者。“可怕的事件——天主教教堂被抢劫了,撕毁神父的法衣,价值昂贵、闪闪发光的衣服撕得粉碎,扔在地上,一名护士偷走了三捆,拆下衬里,偷走蜡烛,砸开箱子,取出教皇训喻,抢走金钱……¬”波兰人怎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解放者呢?骑兵军在火车站抓获10名俘虏,他们已经脱掉军衣,分不出官兵。骑兵军连长叫俘虏们招认,一个老兵说:“结束战争吧,军官们逃跑了,结束战争吧……¬”骑兵军连长把一顶军帽扣在老人头上,“‘正合适,正合适,’随即举起马刀,一刀捅进俘虏的咽喉。老人仰面朝天倒下,两只脚乱踹,红似珊瑚的鲜血冒着气泡从他喉咙里像河水般涌出来”……布琼尼严令禁止杀害俘虏,但哥萨克不执行。哥萨克奸淫妇女是普遍现象,因此“所有士兵都得了梅毒”。巴别尔在《骑兵军》和《马背日记》中所记载的抢劫、屠杀、奸淫妇女的暴行很多,我只举以上几个例子。国内战争结束后,20世纪20年代,布琼尼成为国内战争中的英雄,有不少歌颂他的歌曲,我还记得《我们是布琼尼的红色骑兵》这首歌。但到了卫国战争时期,布琼尼的骑兵军就不起作用了,没什么战绩。1956年朱可夫与布琼尼相遇,布琼尼说:“您获得四枚勋章,我一枚也没有。”朱可夫回答:“没有歌颂我的歌曲,可有歌颂您的歌曲。”但巴别尔的《骑兵军》1924年陆续在《红色处女地》杂志上发表的时候,正是布琼尼光芒万丈的年代。布琼尼看了《骑兵军》怒不可遏,同年在《十月》杂志上发表一篇猛烈抨击《骑兵军》的文章,指责巴别尔写的不是第一骑兵军,而是马赫诺匪帮;指责巴别尔向人民撒谎,仿佛革命是由一小撮土匪和篡权者搞出来的,因为巴别尔本人就是营垒那一边的人。布琼尼的指责立即遭到以《红色处女地》主编为首的一批有声望的批评家的反驳。高尔基的支持与斯大林的“交底”1928年高尔基从索伦托回国观光,9月30日在《真理报》和《消息报》上同时发表了《我是怎样学习写作的》一文。高尔基在文章中谈到巴别尔的《骑兵军》:“布琼尼同志曾痛骂巴别尔的《骑兵军》,我觉得这是没有道理的……”布琼尼不服,在同年12月26日的《真理报》上发表《致马・高尔基的公开信》。这位骑兵军老总承认在文学问题上无法与高尔基争论,但骂《骑兵军》却并非“没有道理”。布琼尼写道:“巴别尔胡说八道,简直是扯谎。他小说的情节充满色情,这是一个发疯的犹太佬的胡言乱语。”布琼尼的文章流露出哥萨克对犹太人传统的仇视。第二天《真理报》发表了高尔基的反驳:“我不同意您对巴别尔《骑兵军》的看法,并对您对这位作家的评断表示坚决抗议……我在巴别尔书中并未发现‘讽刺与诽谤的东西’,相反,他的书激起我对骑兵军战士的热爱和尊敬……¬在俄罗斯文学史中我还未见到过对个别战士如此鲜明和生动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能使我清晰地想象出整个集体——骑兵军全体将士的神态……¬”布琼尼没有再同高尔基辩论,仿佛听从了高尔基的劝告。然而情形并非如此。布琼尼到死都痛恨巴别尔,对高尔基的文章不予反驳另有原因。1967年《红星报》记者访问他,提到《骑兵军》时,年迈的布琼尼仍一肚子火气。布琼尼说:“我不认识巴别尔这个家伙,尽管他自称参加过骑兵军。他好像在我们那儿卖过报纸。高尔基支持过他,我们展开一场笔仗……我没同他辩论下去,是想听听斯大林的意见。斯大林说我对高尔基的批评完全正确,但又说,现在不是同他打笔仗的时候。我们正在争取他,把他完全拉到我们这一边来。”斯大林向老部下交了底,布琼尼不敢再同高尔基争辩了。《骑兵军》出版80多年后,今天我们阅读这本书,不会像高尔基那样评价。高尔基为保护巴别尔,说了过分赞美的话。《骑兵军》的价值就在于作者写出他亲眼目睹的一切,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上的一页。真实是文艺作品的生命。我们可以举一个反证。1929年,也曾参加过骑兵军的维什涅夫斯基看到布琼尼痛骂《骑兵军》,认为表现自己立场坚定的机会来了,写了一个《第一骑兵军》的剧本。剧本场面恢宏,描写指挥员沉着冷静,战士们骁勇无比,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人物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没有血肉。布琼尼看了大喜过望,马上让莫斯科剧院上演,并邀请骑兵军的老战士们观看。但不知为何,演了几场就停了。大概太虚假了,没人爱看。维什涅夫斯基的《第一骑兵军》的生命力只有几天,因为他笔下的哥萨克已经不是哥萨克了。相反,巴别尔的《骑兵军》被译成各国文字,中国就有两个译本,至今在俄罗斯畅销不衰。2007年夏天,我与朋友们到俄罗斯旅行,到新阿尔巴特街莫斯科最大的书店去了一趟,看见书架上摆着新版《骑兵军》。顺便提一句,维什涅夫斯基在苏联文坛上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剧本《乐观的悲剧》译成中文,1950年代初曾在北京上演。他为庆贺斯大林七十寿辰而写的《难忘的1919年》拍成电影,我们这代人都看过。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年以上的读者几乎无人不熟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几乎无人不知晓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此文告诉我们:实际情况与我们所熟知的不完全一样。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钢铁》被定位为有严重错误的作品而遭广大读者冷落。    ——《真实的“保尔-柯察金”》盛禹九        熟知苏联政治内幕的阿尔巴托夫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陆南泉        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绝对不止一种模式,就如资本主义也不止一种模式一样。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首相制,中国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样板。社会主义必须开放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而如何通过改革逐步走向法治、走向民主,是很重要的课题。    ——《苏联解体是否戈尔巴乔夫的责任》王幼辉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历程。几年前已到处流传勃列日涅夫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甚至有几次还煞有介事地传出他已死亡的消息。后来医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后几年,他虽还活着,已不太清楚周围发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顽固地把一个超级大国的权力执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回首历史,真会让人产生一种荒诞感。    ——《“宫廷政变”后的勃列日涅夫》陈为人

编辑推荐

《苏联那些人那些事》编辑推荐:川流不息的伏尔加河映衬着一代又一代苏联领导人的更替;亘古不变的乌拉尔山脉见证着苏联历史上的辉煌与颓败;让我们透过山与水,去体味苏联历史深处的那些人那些事。第一、解密苏联历史背后的故事:熟悉的事件,不一样的切入点;熟悉的人物,不一样的形象塑造;熟悉的历史,不一样的讲述方式。以不一样的角度为读者讲述苏联历史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第二、苏联领导高层秘闻:本书以真实的语言、详实的资料,以及独特的视角将苏联领导高层间秘而不宣的事件向读者道出。涉及苏联高层领导人,如: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第三、颠覆历史人物形象:历史上曾经备受追捧的模范典型,真实“面目”究竟为何?苏联政府又为何费尽心力塑造如此典型?本书将为读者揭示一个与历史上的典型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第四、诺贝尔文学奖四位得主命运比较:即便是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也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真挚恋情的产生。连续的战争使苏联失去了千万男性公民,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劳役生活中劳改犯与看押犯人的苏联妇女之间迸发了难以遏制的恋情。第五、战争也会发生异国情: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一个世纪以来,苏俄前后共有四人获此殊荣:蒲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四人同位世界公认大师,在苏俄的遭遇却又霄壤之别,对他们略作比较,对写作者和读者不无启迪作用。

名人推荐

中年以上的读者几乎无人不熟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几乎无人不知晓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此文告诉我们:实际情况与我们所熟知的不完全一样。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钢铁》被定位为有严重错误的作品而遭广大读者冷落。——《真实的“保尔•柯察金”》 盛禹九熟知苏联政治内幕的阿尔巴托夫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陆南泉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绝对不止一种模式,就如资本主义也不止一种模式一样。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首相制,中国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样板。社会主义必须开放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而如何通过改革逐步走向法治、走向民主,是很重要的课题。——《苏联解体是否戈尔巴乔夫的责任》 王幼辉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历程。几年前已到处流传勃列日涅夫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甚至有几次还煞有介事地传出他已死亡的消息。后来医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后几年,他虽还活着,已不太清楚周围发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顽固地把一个超级大国的权力执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回首历史,真会让人产生一种荒诞感。——《“宫廷政变”后的勃列日涅夫》陈为人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绝对不止一种模式,就如资本主义也不止一种模式一样。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首相制,中国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样板。社会主义必须开放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而如何通过改革逐步走向法治、走向民主,是很重要的课题。——《苏联解体是否戈尔巴乔夫的责任》 王幼辉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历程。几年前已到处流传勃列日涅夫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甚至有几次还煞有介事地传出他已死亡的消息。后来医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后几年,他虽还活着,已不太清楚周围发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顽固地把一个超级大国的权力执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回首历史,真会让人产生一种荒诞感。——《“宫廷政变”后的勃列日涅夫》 陈为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联那些人那些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不读苏联,不了解中国。
  •   苏联那些人的真相
  •   那个年代、那个国度的历史真实!
  •   这几本书都是我喜欢的
  •   中国人必读,戒之慎之。
  •   它山之石
  •   直面历史,深度观察
  •   书的包箱很好,下单到收到书速度快,选择你们是正确的!谢谢!
  •   送货超快的,上午下单,下午就送到了。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内容简介:这是与广东省政协的《同舟共进》杂志共同策划的新史学系列丛书之一,基于苏联的背景选取比较有新意和锋芒的文章集结。《苏联那些人那些事》洗去了苏联在人们记忆中的一抹淡黄,将历史中的人物重新涂上了鲜明的颜色。从十月革命枪杀沙皇的血腥,到真实的保尔柯察金,再到谜团般的赫鲁晓夫、叶利钦……
  •   想知道中国近现代真实的历史,请看北京杜导正、吴思主持的《炎黄春秋》杂志;想知道苏联近现代真实的历史,请看广东王家声等主持的《同舟共进》杂志。本书应是后者的精品选。开卷第一篇,引用当今俄罗斯人的话,说时间过了一百年终于又回到了起点。印象最深的就是布尔什维克不经审判,屠杀末代沙皇夫妇及其四个年轻的女儿一个年幼的儿子,甚至连他们的医生仆人也不放过。当时列宁是一把手。为什么恩格斯看重的伯恩施坦、考茨基、普列汉诺夫、查苏利奇都强烈抨击十月革命,其原因值得深思。
  •   内容不错,可惜校对工作欠佳。
  •   了解一些不曾知道的事情,有深度,可借鉴。
  •   如题 看了觉得没内容
  •   纸张质量不是很好,价格很合适
  •   读物里边算科普的。不孬
  •   最重要的是——便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