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谈读书

出版时间:2002-01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肖东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第一任北京大学校长严复居首,然后依每位学者出生的年代为序,直至目前作为骨干力量尚在母校任教的知名学者,共收集了五十八位作者的谈读书的文章。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介绍自己读书治学的心得体会的。除了具有缅怀前辈学者的纪念意义外,还可以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读书求知起到启迪指导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大体认识这一百年来北大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总的趋向。
  作为学者,一般总是从读书治学开始,逐步达到学有所成而著书立说。不仅为科研领域添砖加瓦,而且其中一部分出类技萃者更发表了具有真知灼见、创解卓识的论著,以跻于世界学术之林。尽管他们所走的途径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所切入的突破口不同,所要抵达的彼岸(最终目的)更是各不相同;但总的看来,其成功的关键都离不开勤奋努力、好学深思这八个字。我们过去说每个人先天禀赋不同,今天也承认人与人智商各异。但凡是在学术方面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并不只限于少数天才人物。有些学者看上去并无过人颖慧,而终于熊以其毕生不懈的努力,结出了人所不及的丰硕的学术成果。古人说“勤能补拙”,我看只要一个人肯勤奋努力,不惜下笨功夫,所谓“人一之,己百之”,不但能“补拙”,而且还能“益智”而“生巧”。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再加上勤奋努力与好学深思,自然会成为学术上的名家巨擘。近、现代的学术界,被公认为大师的前辈学者,稍远者如王国维、鲁迅,晚近如陈寅恪、钱钟书,除了先天禀赋已非人所能及的自然条件之外,他们无不刻苦勤奋,一生在坚持着“读书破万卷”的实践功夫;否则必不能卓荦不群,成为一代宗师。盖所谓“天才”,偿无“学力”以副之,有些还未必真能超过“人一之,己百之”那种以“勤”补“拙”的“凡”人、“笨”人。当然,所谓“勤”初不限于博览与记诵,还要勤于思考,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人说:“思之思之,思之不得,鬼神通之。”实际上使之“通”者并非“鬼神”,而是在不断思考中使智商有所提高,然后回过头来增助于自己对问题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思考,成为良性循环,最终乃臻于彼岸。希望亲爱的读者能从本书所收的几十篇文章中有所领会,并在自己的学术实践方面得到裨益,则编选者的点滴心血就不算白费,同时也了却作为北大人的一桩心愿。

书籍目录

吴小如:序言
严复:西学门径功用
辜鸿铭:读书人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鲁迅:读书杂谈
熊十力:《读经示要》自序
周作人:读书的经验
李四光:读书与读自然书
胡适:读书
梁漱溟:认真读书改造世界观
顾颌刚:初进学问界
毛子水:书籍与修养
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
钱穆:读书漫谈
林语堂:论读书
郁达夫:说开卷有益
傅斯年:论学校读经
陈西滢:再论线装书
曹靖华:坚持自学学无止境
朱光潜:谈读书
宗白华:读书与自动的研究
徐志摩:致孙伏园信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
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
王力:谈谈怎样读书
冰心:忆读书
俞平伯:读书的意义
梁实秋:读书苦?读书乐?
叶公超:买书
李霁野:读书与生活
冯至:书和读书
傅振伦:广博与专精
谢兴尧:读书有味聊忘老
商鸿逵:北平旧书肆
张岱年:《读书文萃》序
张中行:由旧书想起的
萧乾:关于书
季羡林:我和书
侯仁之:书缘
何其芳:尽信书,不如无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大学者谈读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