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8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国家图书馆 编  页数:383  

内容概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有继承,才有创新。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创造历史。领导干部应不断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拓宽人文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8》是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8年全年讲稿的结集。包括16篇文章,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

书籍目录

何振梁 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人文精神李文海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龚和德 传承通向创造传统关乎未来范迪安 敦煌艺术与中国艺术的传统余敦康 《周易》的决策智慧冯其庸 红楼论要李致忠 珍品琳琅论古今邓小南 宋代历史再认识王尧 西藏与藏传佛教王天有 明代国家权力的运作孙华 古蜀文明的新认识湛如 佛教要旨辨析陈高华 元朝的兴衰及其历史启示钱逊 《论语》精要及其文化内涵许家松 从《内经》走近中医余永定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章节摘录

  李文海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  谢谢大家来听这个讲座。我讲的题目是: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实际上是回顾一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着重分析一下学术界对于这段历史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争论和分歧,以及怎样看待这些所谓“热点”问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它的重要性反映在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里面的这样两段话。一句话是:“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有一句话是:“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锦涛同志这里讲的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三个信念。一个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一个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一个就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可见,这是两个历史使命之一,又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三个信念之一。  但是我想,如果不把历史搞清楚,对这一段历史如果不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就很难对历史使命有深刻认识,也不可能树立自觉的坚定信念,所以今天跟大家讲讲历史。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众说纷纭的历史迷雾  第一,民族的沉沦  我们这个民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著名的汉唐文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到清代听谓的“康乾盛世”,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总之综合国力在全世界还是名列前茅的。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落日的辉煌”,夕阳无限好,只是已经接近黄昏了。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方面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僵化的、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封建政权没有力量去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另外一方面,英国、美国、法国等几个主要的西方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挣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实行并且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远远地落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鸦片战争之后,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加重,加深了中国的落后,使得中国一天天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沉沦从此开始。  对于这样一个从先进转化成落后的过程,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里有这么一段描述。他说:“十九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的条款,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这一衰败的现实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发生着猛烈的冲突。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甚至就在不久以前,他们在文化上和政治上,还都比那伙蛮横的侵略者们富有和强大得多。事实上,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发生大滑坡只是近代的事。”“这些事实驳斥了西方流行的看法:中国是一个停滞和颓废的帝国,而更加生机勃勃和更富进取精神的欧洲人可以随时欺侮它。”这本书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预言到本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的,所以它决不是“共产党的宣传”,决不是“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随着中国的衰落,世界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看法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吴义雄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一书中做过这样的描述:16世纪到18世纪这一段时期,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繁荣富强、物产丰富、政治清明,拥有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化,最优雅的艺术,最先进的技术的美好国家。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对一度被视为样板,的中华帝国产生了轻蔑和敌视的态度,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了以前的尊敬和颂扬。贫穷而野蛮,落后而停滞,闭塞而傲慢,道德败坏,极度虚弱。再加上腐败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构成了新的、但显然是否定性的西方人的中国观。”  从鸦片战争开始,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日益沉沦的同时,中国人民就开展了顽强的、执著的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苦斗争。一直到党的十五大,我们庄严地宣布,“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经历了从19世纪到21世纪整整200年的时间。在这200年的时间里,我们民族的经历大概可以概括成3句话12个字:一是多灾多难;二是不屈不挠;三是自立自强。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中国近现代史。最重要的是客观地、真实地、实事求是地了解、认识我们的民族到底曾经经历了怎样的难以想象的灾难,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  我认为研究这段历史主要是要抓住两个问题,一个是辛酸史,即我们民族经历了怎样的灾难;一个是斗争史,即我们民族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苦斗争,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这个领域里存在着许多的混乱。可以这样说,几乎没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没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存在着重大的意见分歧。这种意见分歧不仅反映在学术界,也反映到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各种日常生活里面。我想思想活跃是好事情,但是其中夹杂着许多错误的观点。这种错误的观点形成了一股思潮,这股思潮又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对青少年影响巨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今天要对这一段历史里面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太重要了。  第二,从“革命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转变  在介绍我们国家学术界的状况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俄罗斯的情况,这或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点借鉴,也加深一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07年6月,俄罗斯召开了一次全国社会科学教师会议,专门研讨教科书和学校的历史教育问题,普京参加了会议并且发表了讲话。普京严肃地批评了由于过去人文科学和历史教育领域的混乱,造成了社会的思想像“一锅粥”,教师的头脑里面也是“一锅粥”。他特别批评了历史虚无主义和媚外思想。他说,过去史学家过于强调前苏联历史的污点,造成书刊和教材中有大量的糟粕和泡沫,现在必须剔除这些糟粕,去伪存真。虽然前苏联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曾经有过辉煌显著的成就,前苏联历史绝不单单是肃反和劳改营。完全否定前苏联的历史,说前苏联历史一团漆黑,一无是处,这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普京还说:“俄罗斯必须抵制国外教师爷的干涉”,“不容许他人以教师爷的身份指挥我们。俄罗斯应加强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扭转历史教育和思想领域的混乱局面,俄罗斯将从改革历史教学和重编历史教科书人手,从青少年抓起,带动全社会珍惜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和媚外思想,形成俄罗斯的民族思想。  我觉得俄罗斯正在讨论的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国内的历史教学和历史教科书里面有没有历史虚无主义,有没有媚外思想?有一些问题是不是本来已经很清楚了,现在也弄成“一锅粥”了?  普京为什么对历史问题(包括中学、大学的历史教学)如此敏感,如此重视呢?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接受了前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对于前苏联解体、苏共瓦解的原因,学术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很多分歧。但是有一点大家基本都承认,就是前苏联解体、苏共瓦解的切入点首先是从对历史的扭曲开始的。  龚自珍曾说过, “欲灭其国者,必先去其史”。要想颠覆这个国家,首先要重新改造它的历史。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时候,日本统治台湾的时候,都是首先篡改历史。一置到今天,日本的教科书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陈水扁搞“台独”,也首先篡改历史,所谓“去中国化”。大家都知道最近台湾发生的事情,连中正堂的匾也要取掉,蒋氏父子的墓也要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8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