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人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作者:崔北方  页数:344  

前言

这是读《小窗幽记》这本中国古人智慧结晶时的现代式思考。以古可以鉴今,相反,今天的许多社会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印证古人智慧的最好模板。    《小窗幽记》,十二卷,明人陈继儒撰(一说为明代陆绍珩著),是一部汇集中国古代人生智慧,教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修身养性的书。十二卷书每卷以 “醒、情、峭、灵、索、景、韵、奇、绮、豪、法、倩”为题,发千古之幽思,尽得人生三味。其中,“醒”一集可以算作全书的概括,其它各集,为对不同类别社会现象各有侧重的解读。作者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读懂“醒”,可以对古今大体的社会现象,以及古人及今人应该如何认识这些现象有大致的了解。故其它各集不一一阐述。    读此书,正如透过一扇窗,洞察社会百态,对于现代人更好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愿读者在读书过程中,在以古人的视角看当今社会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在阅读过程中,让我们的心闲下来,得到一种心灵的休憩。    作者    2011年12月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高招人嫉, 颠倒见英雄、借一双慧眼看风景、真心感恩,
小心交友、扬善与惩恶、世事洞明皆学问等。

作者简介

崔北方,社会学者、研究员。有著作《犯罪文化学》、《中国人的关系》、《警民关系学》、《话说黑社会》,随笔集《梦为蝴蝶》等。主持或参与编撰《中国人权辞书》、《中国公安业务全书》、《公安派出所业务全书》等专业工具书多部。

书籍目录

小序
一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二 才高招人嫉,颠倒见英雄
三 借一双慧眼看风景
四 真心感恩,小心交友
五 扬善与惩恶
六 世事洞明皆学问
七 知人要知心,律己先防口
八 遇事从权,不可拘泥
九 节俭亦应有度
十 曲与伸的学问
十一 当令利交尽,穷交兴
十二 改不了命但可以改运
十三 淡泊方可明志,宁静才能致远
十四 揣着聪明装糊涂
十五 帮人帮在点子上
十六 还要啥自行车呀
十七 跳不出去的红尘
十八 为贫困学子翻身开条路
十九 舌头与说话
二十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

章节摘录

陈继儒是屈原的知音。屈原在他的《渔父》中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可见,古往今来,真正政治清明的时代很少。于是,屈原不得不在一片不理解声中,在一片谩骂声中,远离他热爱着的家国,远走他乡,最后自沉于泪罗江中。    屈原,一个千古长存的英灵,正用他的悲伤,替陈继儒作一个注脚。    醉有多种表现。    在古代,趋名的人闹哄哄往朝中挤,明知伴君如伴虎,随时有生命危险,也削尖了脑袋往为官的路上挤。在今天,已经没有了伴君如伴虎的危险,有了权,极尽贪污之能事,明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活着有钱有权的滋味真好,所以昧了良心,醉心于投机钻营,当了科长想当处长,当了处长想当厅长,当了厅长想当……名利之心醉得一些人红了眼睛,为了往上爬,什么下作肮脏的招子也用得出来。    有的人醉心于仕途,有的人醉心于金钱。金钱真是好东西,现在俗云,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又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为了钱,人们可以笑贫不笑娼,为了钱,可以想方设法让鱼爬上树。因为有了钱,就等于有了香车美女,也可以与高官厚禄结缘。却不知,钱哪,本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是一个经济因素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这是一个没有钱什么也玩不转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酒精的作用和铜臭掺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都笼罩在酒色财气的世界里了。于是,没有人不整日沉缅于醉乡。面对此情此景,陈继儒恨不得用一剂清凉散让人们都清醒过来。    可能吗?不可能。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愿意醒来的是少数,多数人都自愿在醉中去寻找自己的乐趣、自己的价值。    但愿即使是吃了千日醉也总有醒来的那一天,于是几百年前的陈继儒替今人着急。醒来吧,醒来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我们的故乡还会有尧舜时代的清新。    但愿……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是说给天下那些有点小才气的文人听的。因为文人到底就是文人,总有清高的时候,总有骄傲的资本,总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当有些才气的文人和普通人在一起站的时候,就是鹤立鸡群,鸡们看着你顺眼那才叫一个怪呢。和朋友聊起过,当真文人和小人共事的时候,即使你什么也不做,你的气质对小人们也会构成一种威胁,尽管这种威胁只是别人的心理作用而已,而你本身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所以,文人永远是别人的靶子,永远是别人诟病的对象,永远是别人为了抬高自己而嘲笑的对象。贬低也好,嘲笑也罢,也还不是用刀子杀人。可是,当有才情的人和小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有小人恨不得真用刀子捅死你,真的是时时刻刻都想对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而且,古代也好,当今也好,要想杀文人容易得很,躲在背后玩点阴谋就足够了。含沙射影的典故人人都知道,还有一句话大家也要牢牢的记住。这句话不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庸才才没有人忌恨你。当你成了人才,你就该死。”所以说,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能够把自己变成庸才的人才。    读史,我们可以发现,英雄之死,很少死在和他实力相当的对手面前,而往往是倒在小人的阴谋诡计面前。何谓小人?小人之小谓心眼小,动作小,目标小。不过,此处的小可以由量的积累而为质的变化,最后形成巨大的杀伤力。尽管小人很坏,社会化程度很低,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最小的利益最大化,但他们总还不是完全的人,是披着人皮的兽。因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严重不足,他们的本性一半是人,一半是兽,而且兽性要多过人性,这个时候,他们就只能算是披着人皮的兽。    我们恨小人也应该感谢小人。唯有小人不停地折磨我们,我们才在被折磨的过程中成熟起来。所以,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成长起来,让小人们折腾得更猛烈些吧。        我们这个世界是个花花世界。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里生活,我们要面对的诱惑太多了。而花繁柳密的风景,正是人对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强烈需求。北宋词人柳永有一首词,叫作《望海潮》写尽了当时杭州的繁华。    据说,金主完颜亮看过这首词之后,就有了投鞭渡江,占领大宋花花世界的野心。后人有人专门写诗记述这件事情说:“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可见,花柳繁密对人的诱惑有多大。    花柳还常常和风月、和艳情有关。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花柳病,说的就是性病。解放前医疗水平低下,人们的保健知识不多,不知淋病、艾滋之类的东东为何物,就把性病统称为花柳病。    上述两句话,意思很直白,那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似锦的繁华时,只有放下眼前的繁华,才能看清繁华背后的落寞,才能显出我们的目光并不仅仅盯着眼前,为一叶所障目;只有在疾风骤雨中不失掉本性,经得住各种考验,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立足。淡泊的心境,是经过了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之后才能获得的,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也要经过大是大非的磨炼之后才可以养成坚韧的性格。    如果仅仅是这样理解,我们可能对陈先生的话产生一些疑问。因为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在风月场中打拼的经历,没有财力也没有机会成为所谓上流社会的宠儿,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没有机会在风口浪尖上磨练,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里,能给我们体会的挫折,在一些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看来,也实在算不得什么磨练。那么,我们怎样体会陈先生这两句话的深意呢?    其实,正如一句俚语所说,没吃过猪肉,难道我们还没见过猪跑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前,我们要实现淡泊与镇定,用现代人的话说,淡定,那么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归纳和借鉴的能力。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从容面对了。    P2-6

后记

原文:    文章不疗山水癖,    身心每被野云羁。    新解:    读多少书,写多少文章也满足不了喜欢山水真趣的癖好,身体和心灵总是被变幻无方的云影所羁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种方式都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亲近我们这个世界的有效方法。而认识这个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书与走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净化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有可能把认识世界的切身感受,记在心里,写在纸上,留给后人。    说我们有亲近山水的癖好,说我们的身心总被野云所羁绊,不如说我们厌倦了被世俗生活的羁绊,而宁愿让山水和白云与我们为伴。回归山水,回归自然,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癖好,其实是我们追求自由,摆脱桎梏,要求心灵向真善美复归的一种渴求。而说到底,追求财富或者厌倦财富,追求情爱或者厌倦人间的情欲,乃至于追求真山真水的野趣或者在山野中呆腻了想要回到城市中的喧嚣,都不过是对某种境界的追求。这种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就是随心所欲的境界。所以说,自由,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心血来潮,不问结果,开始对《小窗幽记》做重新解读,是从五月一日小长假那天开始的,至今写了三个月零二十二天,全文计二十六万余字。时间虽不长,但写的不算快,应该说这个东西完全是凭爱好写的,写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功利目的,只是想把读《小窗幽记》时的一些心得记下来,所以,也可以算做一种读书笔记吧。    《小窗幽记》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每集的主题不同,但是,“醒”这一集,可是说是全书的概括,主要是写对人生的总体的看法和对人修身修心的总体要求,其他各集,则就社会人生的不同侧面,总结归纳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智慧结晶,所以,其他各集的内涵远不如第一集这么厚重。鉴于此,我的“读书笔记”也只是对第一集“醒”的心得而已。    古今的社会环境不同,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古人的看法,有些是今天的我们所不认同的。但是作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高度概括,《小窗幽记》里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精华内容,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今的社会现象,在这样一个唯物质的世界里如何保持我们自己内心的纯真,应该说都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中国古人的人生智慧,对现代人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月一日建博客的那天,我在博客的“关于我”中这样写道,“从小玩到大,以玩儿的心态学习和工作,所以心态一直年轻。越想追求自由越觉得自由遥不可及。越是遥不可及就越想得到,郁闷中。自娱自乐写着玩儿,把博当硬盘用了。”没想到,冥冥中自有天意,“醒”这一集最后的一句话,“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居然也明里暗里在讲自由。可见,文化的传承,不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对于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都具有那么直接的一致性。    让我们的心,远离纯物质的羁绊,在山水间,获得最终的解脱吧。    2011年8月22日晚20点30分

编辑推荐

人,只要是社会的人,就存在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问题。人的一生都是在这个命题中度过,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概莫能外。这个命题促使人的智慧发展到了极致,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很早就具备了完备社会特性的泱泱大国,古人思考的内容和所处的境遇,在历史中不断轮回。明人陈继儒和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两样呢?读读崔北方编写的这本书《读懂中国人:从透视中国人的智慧》,它就是你想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懂中国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