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女们身旁

出版时间:2002-06-01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作者:普鲁斯特  页数:554  字数:411000  译者:桂裕芳,袁树仁 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追忆了叙述人马塞尔年轻时的感情经历。生活在巴黎上流社会的马塞尔钟情于富家少女希尔贝特,而希尔贝特的无情则击碎了他希望与她长相厮守的幻想。两年后,马塞尔前往巴尔贝克避暑休假,在海滩与一群少女不期而遇。这些少女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令马塞尔迷恋不已,在不拘礼节的气氛中,马塞尔和她们度过了一段快乐难忘的时光,并对阿尔贝蒂娜·西莫内产生了深深的恋情。然而好景不长,初秋的雨季来临之后,阿尔贝蒂娜首先不辞而别,其他少女也相继离去,马塞尔在怅惘中,回忆着这群纯朴的姑娘。

作者简介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二十世纪法国小说家,生于巴黎,父亲是位名医,母亲出身犹太富家。早年著有《悠游卒岁录》、《若望·桑德伊》、《驳圣伯夫》等。一九○五年起颂其毕生创作的六卷本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是人类想象力最深刻、最完美的成就之一,其中第二

书籍目录

第一卷 斯万夫人周围第二卷 地名:地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少女们身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9条)

 
 

  •      看普鲁斯特的作品。有种格外清醒又格外朦胧的感觉。
      
      
      
      
       对人性和人心细致深刻地揭示,反而让容易对实际生活中的人在
      
      距离上产生薄薄雾气,光影叠重。比如,一栋建筑,你正正地看它,
      
      感受到它的高大,它的用材,它表象的纹路和它的风格等等,间隙有
      
      光投射下来,你在影影绰绰间,透过它的影子,你看到它的设计上的
      
      菱角,它整体面貌上的构想等等,除去直视它时在视觉上美感带来的
      
      冲击和干扰,另一种方式反而诱发了你的另一种判断,正如普鲁斯特
      
      的文章。我们总是在人物的动作表情甚至身体状况,或是当时的时间
      
      点,气温气氛等等来感受故事中种种人物的心理和心情,但普鲁斯特
      
      的文章,把所有的专注里放在言辞间和言辞间隙的心理活动上,摒弃
      
      各种动作外景等等描述,较言之,我个人是更适应这种方式,更清
      
      晰更清醒。
      
      
      
      
      
       我并不擅长从全局去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是他正真最想要说明
      
      的。我只能说,我对作品中哪些记录颇有感受。比如,看主人翁和诺
      
      布瓦交谈时。仿佛在具体的两人对坐的景画之外,看到了心理上的波
      
      动率,那些像音乐不能捕捉又充满整个空间的情绪。
      
      
      
      
      
       诺布瓦先生那种深入骨髓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殷勤恭谦,其如其分
      
      的热情混合着严肃的审慎,言辞末眉角间的掩饰和强调。主人翁在爱
      
      情上的积郁和笨拙,爱情带来的巨大惊喜中充满了不安和悲伤。是选
      
      择缺乏远见地尽情享受当下,还是未雨绸缪地想要避免不可能逃过的
      
      不幸。可生活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兜转惆怅,计谋慌乱之
      
      间,你以为主宰了生活,可确实生活巧妙地利用了这种自以为是,玩
      
      弄了人的虚荣心,走过时间这长廊,在一个节点有面镜子放出了你来
      
      时一路的得意和彷徨。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不舍得你死的太痛快或活得太辛苦。
      
      我们总是爱讲究理性,你确定没有偏见注入吗,一种约定俗成的伪逻
      
      辑得出的判断或推理,远没有感性能带来更多的合理,甚至是美感。
      
      而伪逻辑只会带来乏味空洞的令人厌倦的美或说法。
      
      
      
      
       某种程度上,我更欣赏一种带着狡颉的谦虚。不要太用力,正真
      
      地不过分。那么,在婆娑树影前,在朦胧月光中,在斑驳日光里,在
      
      萧瑟在温润在一切变化里,那种流动带来的冲击,多么希望你感受到
      
      的是比回忆更长寿的安详的宁静。
      
  •     看第一部去斯万家那边时读了几十页没耐心了,后来再拾起来时突然惊觉这是一本何等奇美的书。于是乎这第二部就毫无难度,顺顺畅畅得看完了。写不出什么深刻读后感,就一直想是什么原因让我着迷于此书。首先他不是走剧情的,两本书1000多页的剧情三言两语就能概括。主线是作者的成长,他的感情生活以及听闻的斯万年轻时的感情生活(当斯万中年时通过认识他女儿得以结交斯万和斯万夫人)交叉写成。作者通过他独有的写作方式和手法缓慢的推动着剧情,以他少有的细腻敏感,丝丝入扣慢悠悠的写着他自己的故事(应该是反映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如此的悠长闲适,描述着那时代上层人士的生活。参加沙龙,观看戏剧,追求少女,海滨度假成了作者的主要生活内容。也因为如此,特别吸引我这个不思进取,懒散成性的人的胃口。读此书,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时空,那里时间是凝固的,生活是慵懒却精致的,步调极其缓慢,成天无所事事,撇撇情操。
      可惜周老只翻译了一二部,第五部不打算看了,不喜欢跳掉了情节看(虽说此书跳了看也无妨,但是书中时不时的会回头说以前的情节)。所以呀,等过段时间重新再来温习这两本,到时候呀不是看,而是要朗读。
  •     不得不说,在读过《在斯万家这边》后,总算开始适应普鲁斯特的风格了。相对于第一部,这一部给我的感觉更加深刻,可能是因为书中提到的内容我也经历过吧。
      从年前到年后,再加上工作原因,这部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作者对初恋的抉择,青春期对阿尔贝蒂娜的爱慕,还有他对成熟女性的迷恋,种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波动都触动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如果小说按照“大家都有这种经历、感觉、冲动但是却都没有发现,而恰好这个时候有人发现了还用华丽、浪漫、多愁善感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来定小说的语言是否经典,那么这一部无疑处处都是经典段落。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减缓了我对于普鲁斯特拗口又自以为是的表达方式的抵触,让我重温了青春时期的那些情绪和梦境。
  •     普鲁斯特写的真的太好了。读的时候,常常被精彩的地方牵引,恨不得手舞足蹈,现在看到德夏尔吕先生出场,再忍不住了,一定要爬出来吐吐槽。
      
      很多人说意识流难懂,其实《追寻逝去的时光》最有章法了!一点都不散漫。
      
      比如说斯万这个人物。他算是《追》里第一卷的中心人物了吧。第一卷第二部单独讲他的爱情。但是第一部里就已经或隐或显的铺垫他了。
      
      开头“我”睡不着觉,然后联想到小时候在贡布雷,睡觉时候的情形,带出“妈妈的吻”,(真是超神经质超敏感的一小孩),但是这个吻有的时候会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有客人来。客人是谁呢?斯万。接着就写斯万的古怪的性格。通过对斯万的态度和反应,把“我”家里的成员又轮着写了一遍。(两姑婆,外婆,外公,爸爸妈妈,“我”)然后,作者把斯万打发走了,第一轮往事的回想结束。
      
      在“贡布雷”第二章里,斯万作为“我”家里的熟朋友,时常露脸。我们对斯万的胃口早就被吊了起来。所以第一卷第二部写斯万的爱情,读者有非常强烈的亲近感。有的书把“斯万之恋”单独节选出来,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卷《少女花影下》,开头写“我”和吉尔贝特的青春期的恋情,其实或隐或显还是在通往斯万和他的夫人奥黛特。就好像“我”的恋情是上一场斯万恋情的呼应。(“我”对进入斯万家的渴望简直好比卡夫卡笔下的K想进入城堡的心情了)最终笔墨落在斯万夫人上。
      
      到了第二卷第二部里,“我”告别了和吉尔贝特的恋情,和外婆去巴尔贝克海滨,这个时候,“去斯万家那边”就要告一段落了,作者开始精心策划布局进入下一卷的《盖尔芒特家那边》。我总感觉德夏尔吕先生或是接下来的重头戏。只要看为了他的出场,作者所花的心思。
      
      但是最早对盖尔芒特家族的铺垫其实比斯万还早哩。让我们还是回到那个睡不着觉的小孩,回到第一卷。
      
      开头说了“我”现在失眠,联想小时候在贡布雷,因为从家里换到贡布雷的姑妈家,所以也睡不着。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家人为了让他安眠,给他放幻灯片,讲的是一个中世纪的传说,公爵的女儿被总管觊觎,遭其诬陷,奉命处死这个女人的仆人把她和儿子藏在荒野森林中,许多年后真相大白。后来“我”才告诉大家,在乡间的贡布雷,一边是斯万的宅邸。另一边小路通往的盖尔芒特家族就是这个公爵女儿的后裔哩。这个家族一下子就蒙上了神秘的气氛。不止于此,在写贡布雷的教堂的时候,窗玻璃上彩绘的图案也是和这个家族的历史相关的。层层叠叠,但是在第一卷里,真正正面出场的这个家族的人物只有一个侯爵夫人。
      
      好了,在第二卷第二部里,作者运足了势头,终于让这个家族重要的一个人物出场了。而这个德夏尔吕男爵也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他的名字了。早在贡布雷时期,“我”听闻斯万不幸的婚姻,奥黛特经常和那个德夏尔吕混在一起,别人都认定斯万为此戴了绿帽子。其实——嗯嗯,夏尔吕和奥黛特之间是“闺蜜”啦。哈哈。总之在第一部里,夏尔吕只出场了一次,就是和奥黛特和吉尔贝特出现在山楂花下,但是当时“我”被吸引的是小女孩,怎么会意识到这个怪叔叔。
      
      第二卷第二部,巴尔贝克海滨浴场,外婆的熟识是个侯爵夫人,然后侯爵夫人说他的侄孙要来,可以和“我”作伴。(当时就脑补红楼梦里贾宝玉和秦钟的情形,好基友啊)然后这个侄孙——人家有名有姓叫什么德圣卢,就和“我”熟识起来了。然后一天“我”的同学布洛克请他们俩吃饭,但是被推迟了。因为圣卢在等他的舅舅要来。然后通过圣卢,开始讲述这个舅舅的种种,只是我们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夏尔吕呢。圣卢管他叫巴拉梅德——文艺复兴时期的圣牌的名字。什么当年的巴黎翩翩佳公子了,人称“美惠三女神”之一。嗬。风度之佳不仅引来美人,还有浪荡公子哥主动求爱。噗。圣卢的讲述也包括对盖尔芒特家族的概况。很有点“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意思。
      
      但是那次他们没等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然后第二天,“我”从外头回来的时候,发现一个人盯着“我”看,作者就浓墨重彩写这个人的眼光,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之后“我”进了宾馆又出来,迎面走来那个侯爵夫人,圣卢和刚才盯着他看的那个人。这个时候侯爵夫人才正式介绍:不行,我要引原文,因为普鲁斯特哪怕是在这个人名呼之欲出的时候,仍然打了弯弯绕。
      
      “您好,我给您介绍我的侄子德盖尔芒特男爵,”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对我说。而那个陌生人眼睛不看我,(和之前紧盯着人看的状态大相径庭)嘴里含混不清地说了句“幸会”,接着就“嗯,嗯,嗯”地让人觉出他的客气是勉强的,同时屈起小指、食指和大拇指,伸出中指和无名指(上面都没有戒指),我隔着他的翻毛皮手套握了握这两根手指;然后他仍然不抬眼看我,朝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转过脸去。
      
      “天哪,瞧我都昏头了!“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说,“我怎么管你叫德盖尔芒特男爵。请让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德夏尔吕男爵。好在这也算不得大错,”她紧接这么一句,“你是盖尔芒特家的人嘛。”
      
      真的是,红楼梦里脂批说的“追魂摄魄之笔”,也不过如此了吧。
      
      
      
      
      
      
  •     
       在这个漫长的雨季,看完了周克希先生的译本在《在少女花影下——追寻逝去的时光Ⅱ》 。虽然老师上课已经提及一些关于作品的各种精妙之处,以及结合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 中给了我们的一些提示,但自己来接触马塞尔•普鲁斯特描绘给我们的这样一幅绵延、博大、温情脉脉的画卷时,还是心中溢满属于我自己的细节和情感体验。
       毫无疑问,我是喜欢这种随意但是追寻自己内心记忆和情感的铺陈式的写法的,我也喜欢这样一种敏感、细腻、多情的作者,让我窥见到一个男人对于他的父母的情感,他的初恋和情爱,他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各种鉴赏和观点,以及他对斯万夫人这种出身低微但是有着特殊魅力的女人的印象……
       我只看了第二卷,在“斯万夫人身旁”和“地方与地名:地方”这两个部分。仔细阅读的是第一部分“在斯万夫人身旁”。马塞尔的感悟很多,对于心理和意识的描写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爱情,这流逝的爱情。
       自从马塞尔在当松镇的斜坡上看见吉尔贝特之后,这位金栗色头发的少女变成了他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爱之人。新年过后当吉尔贝特重返香榭丽舍公园,马塞尔就决意要交给吉尔贝特一封信,这封信是她让他感到痛苦之时便下定决心要给她的。信中他对她说他俩从前的友谊随着旧岁而消逝了,他将忘却他的忧愁和怅惘,想重新建立一种坚实的美好的新的友谊,并希望吉尔贝特能费心呵护让它永远这么美。但是他却饱受不能相见之苦,他苦苦回想就是想不起来她那可爱的脸容,记起来的只是她把脸向他舒展开来的那些美妙瞬间。马塞尔怀着寻觅、焦急、苛求的心情期待与心爱的人约会,但是又想到了一旦她说出答允或是拒绝的话怕自己会又顿时欣喜或沮丧甚至忧喜参半。所以他才感到自己的初恋是这样的战战兢兢、恍恍惚惚。
       果然第二天吉尔贝特就回复他说:“您得知道,他们可看不上您!”有什么还能比知道心爱的人的父母不喜欢自己更让人沮丧的吗?于是马塞尔给吉尔贝特父亲斯万写了封长信想赢得好感,却没有想到斯万对我们这位陷入爱河的小伙子更加有敌意了。马塞尔愤愤然也好委屈也好,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把爱情抽象并提升为一般意义的爱情。然而之后与吉尔贝特在公园充满身体快感的夺信之争,也让他更加欲罢不能,即使病倒了只要一想起与吉尔贝特在一起的快乐还是会去香榭丽舍。
       在收到吉尔贝特的来信之后,马塞尔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降临了。我们这位体弱多病的哮喘病人,是彻底陷进这位少女的花影之下啦!他甚至每隔五分钟就会情不自禁的把信再读一遍再吻一遍。这些坠入爱河的表现,是后来的他不曾给予给其他女人的,男人对于初恋的怀念和不能忘怀也正是因为这时候理性的法则根本不起作用,仿佛就是魔法在操纵。这时候由于斯万夫妇对于弗朗索瓦兹的好感让马塞尔逐渐赢得了斯万夫妇的赏识,于是她们爱情的高潮期也就来了。他自由的进出斯万家里,熟悉了那些房间,一个一直对他封闭的仙境一下子向他敞开了通道。他欣赏吉尔贝特城堡摸样的蛋糕,喜欢奥黛特的为他弹奏的凡特伊奏鸣曲,喜欢斯万态度亲切的交谈,喜欢跟斯万夫妇一起去音乐会,更加感激在奥黛特的引荐下和崇拜的大作家贝戈特相识并领悟了贝戈特在文学上的鉴赏口味……
      而我最喜欢马塞尔对于自己心爱之人的客观的看法:吉尔贝特身上有两个她,分别得自父亲和母亲的两种禀性,时而显得坦诚时而显得狡狯,而还有第三个吉尔贝特由于受到那两个吉尔贝特争夺而痛苦。这让我联想到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潜伏着多重人格,倒不会像《致命ID》电影里面有十一种分裂人格,但是着实马塞尔把这种心理体验更加委婉的表达出来了。而当马塞尔看到斯万对于自己女儿的亲情,在担心女儿的这份爱太深太浓时,他却道出了一句让人惊喜的句子:“当我们知道一个人必定要在我们身后继续活下去,担心他或她对于自己的感情过于真挚之时,我们的话音会是这么的充满柔情的。”
      但是有一个细节我至今不是很明白,当布洛克告诉马塞尔女人最想做的事情其实是做爱,然后言传身教带他去了打炮屋时,马塞尔非但没有流露出至少在肉体上对于自己的情人吉尔贝特是一种背叛,反而觉得这个场所给他提供了幸福的样本,让他得以在女性美的观点中加入了“一种无从揆度的成分”。而他在面对老鸨像性交达到高潮时装出极度兴奋的样子给他介绍一个犹太妞时,他竟没有丝毫的对于目前的放荡生活的惭愧。或许是法国那个时候这样的公子哥的普遍作风,但是我无论如何也觉得这是导致他日后对于吉尔贝特装出的故意矜持以及因为阿尔贝蒂娜那晚上在床前拒绝他而故意疏远她有着深刻的关系。因为每每他在自己所心爱的女人那里受了委屈感到愁绪无法排遣时,他就会去他并不爱的那些女子那里哭个痛快寻求肉体上和精神上双重的暂时解脱。而他把莱奥尼姑妈留给她的一张长沙发给了老鸨之后,再去打炮屋看到这些家具被粗暴的玷污,又感到悲愤不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和一位小表妹是在这个长少发上尝了禁果的滋味。从这些描写我们都可以看出马塞尔追寻的其实就是一种岁月流逝的美好,得不到的美好。所有过去的人事和回忆对他而言都是值得追忆的,而往往忽略了当下的幸福和责任。
       之后不久,就是马塞尔暂停与吉尔贝特的交往,在忍受巨大痛苦的同时感叹着爱情的涵义。爱情的转折总是不经意间就来临,威胁悄然而至,一些看似最简单、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如其来的小事使得事态顷刻间就变得严重。其实两个真正相爱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小误会导致了终身的遗憾。而马塞尔对于这样的状态是早有看清楚的。 “爱情中有一种永恒的痛苦,欢乐冲淡了它,使它显得虚缈、遥远,但是它随时有可能以本来的面目狰狞的出现在你面前——要不是你一度得到过你所想望的东西,你早就该看见它了。”
      而导致他们疏远的竟是一开始被马塞尔当作幸福保证的事情——斯万夫妇支持马塞尔和他们女儿的交往。马塞尔最后一次去看吉尔贝特就是当她要出门去跳舞而被母亲制止,原因就是奥黛特觉得他特意去看她女儿吉尔贝特应该留在家里陪马塞尔才对,于是这两个年轻人为此产生了误会。本来是应该充满阳光、明媚宁静的天空就这样变得乌云密布。而马塞尔自作聪明的以为此时对吉尔贝特冷落一些才是不至于使得自己在她心里显得卑微的最好办法。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再去看她,高傲和痛苦却时刻纠缠着他。男人们就是这种普遍的矛盾心理,之前斯万对于奥黛特也是如此。在斯万痛苦万分的时候他也发誓只要有一天不再爱奥黛特,不再怕惹她发火,不再怕知道他爱她已不能自拔,他就扬眉吐气了。他想为自己长期受辱的自尊心报仇,但是最后奥黛特还是成了斯万的妻子,尽管另有新欢但是这也是用对奥黛特的爱法去爱另一个女人。显然,马塞尔和吉尔贝特没有这缘分。马塞尔在之后也给她写信,也去斯万家,但是这颗敏感的心却因为种种迹象感到了绵延的哀伤,一轮接着一轮的期待和失望也让他最后接受了这痛苦。下定决心远离吉尔贝特让她感到他的冷漠以减轻自己的折磨,但是这些却让他永远的失去了心爱之人。
      初恋就这样戛然而止,分手带来了心里创伤是无法估量的。当我们恋爱时爱情变得非常庞大,我们的感情被对方反弹回来,却被误认为是对方的感情。一个男人在初恋失恋之后精神上所受的最残酷的折磨就是长久的处于慢性自杀状态。想到自己以后迟早会爱山另外一个女人,这种念头夺走了初恋情人和全部的爱情与痛苦的这种想法才是最让人感到厌恶的。而马塞尔一直都认为爱情源于幻想。爱情是一种顽固的念头。他想着遗忘不幸的爱情,但是回忆唤起的忧伤比对吉尔贝特的不停思念引起的忧伤更痛彻心扉。或许还会幻想爱情回到原点,幻想吉尔贝特向自己请求原谅,幻想她想自己表白只爱自己一个人还要执意嫁给我,幻想一幕幕的缠绵……但是反反复复的煎熬让他不再想要想起这个人,想要的是平静。后来的日子,两个人客套的书信来往。马塞尔说:“生活可以把我们分开,但对相聚时光的回忆永远埋在我们心间。”吉尔贝特也就回答:“生活可以把我们分开,但它无法让我们忘怀那段对我们弥足珍贵的美好时光。”看到这里,不禁泪如雨下。爱情已是过去式,尽管不情愿,还想着复活,但已经真的不可能了。马塞尔甚至觉得与吉尔贝特,这个曾经温情脉脉的爱人现在却不愿再相见的朋友的通信,也是甜滋滋的苦涩。
       初恋恋人带给我们的忧伤总会随着时光消逝,当我们回忆往昔,再想到初见时山楂花开满的小径上她那回眸的一笑、想到繁密的月桂树后面充满身体快感的那幕场景、想到香榭丽舍大道上她和另外一个男子在一起、想到狠心的一句“您要愿意,我们就耗下去”、想到自己所受的巨大折磨……爱情,都会随着时光悄然退场,增强了我们承受忧伤的能力,给予了我们去爱下一个人的勇气。在少女花影下,最值得动容的就是这段青涩的初恋,较之后来马塞尔同时爱好几个少女,迷恋着爱的欲望不同,吉尔贝特永远是专属的记忆。
       马塞尔毕竟是女性气质过重的一位敏感的男性,从他的生活状态到爱情发展,他都是如此的细腻和微弱。我没有在他身上看到现金我们崇拜的那种英雄气概,那种为了专一的爱情而执着的力量。我想,我大抵是和他相像的,处于初恋中的自己也是在这样的在维护自尊心和为了赢得爱人的心两者之间不断徘徊,自己受了很多折磨,也使得所爱之人疲惫和疑惑。既要对方对自己窒息般的爱恋,又想要一个人体验着自由和毫无束缚的生活状态,而这其中还容不得半点的松懈和不那么深爱的细小表现。真不知,初恋也会不会也如马塞尔一般因为负气和想要赢回尊严一般,而最终导致手心里的爱人如时光一样轻飘飘的转瞬即逝。但是,马塞尔却让广大的读者,不管是恋爱中还是失恋的人,都体验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一种让爱情沉静下来的永恒的力量。
       只愿,有时间,让我继续去追寻剩下的六卷本。
      
  •     于你。于我。不期然地遇见了时光,也因此而遇见了年华。洗尽铅华过后,青春的色彩被更改,但幸好我们都还有旧时光可以用来诵读。   没有读完第一卷。但是在看到第二卷标题的时候,有种恍然的感觉。还记得想读《追忆似水年华》只是因为施定柔的《沥川往事》中这样的一段场景:"英文书名是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你学文学,一定听说过。""中文叫做《追忆似水年华》。""《追忆似水年华》?嗯,译得真美。如果哪天晚上你睡不着,让我用法语给你读这本书,读完第一页,你就想睡了。"他在我耳边絮语,声调低缓,如闻天籁。"是吗?"我转过身来,发现他披着浴袍,头倾着,气息拂拂,扫过我的耳垂,"为什么?""因为书的第一页就讲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看着我,带着捉弄的笑:"头两句是这样的:Longtepms, je me suis couché de bonne heure. Parfois, à peine ma bougie éteinte, mes yeux se fermaient si vite que je n'avais pas le temps de me dire: 'Je m'endors.'"他背诵给我听,那样优美的法语,梦呓般娓娓动听,令我恍惚。见我一脸迷茫,他又用英文解释:" It says: I have long had the habit of going to bed early. Sometimes, when I had put out my candle, my eyes would close so quickly that I had not even time to say:'I'm going to sleep.'"(长期以来,我都有早睡的习惯。有时候,蜡烛一灭,我的眼皮立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关于小秋,关于沥川,幸好他们在对的年华中遇见了对方。——于是冲动之下订购了这本书,算是一种对于美好的向往。   我们总会和一些事一些人由于时间而隔阻。一个小时,一天,一年,最长一辈子。这教会了我们去用回忆来重新往复时光。在安静之中获得流光溢彩,甚至是阴霾灰暗。   生活啊。我们在里面行走,于是匆匆结伴而行。却不想,交织在了丝丝脉搏。之后,我们找寻得到林立在街旁那个小馆,可是那些最美好的已如烟。   我们眼中法国人天性浪漫,随意洒脱。普鲁斯特却用独处、喧嚣、彷徨等这样的关键字来控诉他眼中上流社会的人情世态。曾听说法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玫瑰花瓣,大多数甜品上都要撒上花瓣。他们懂得享受生活,但也不忘回顾人生。   我们的末站均是归于平静。那些逝去的旧时光在斑驳的心房上温暖、浅浅地倒带着。
  •     两本书同时看完,一直开始写书评,在今天这个周五的晚上,为了排除烦扰,干脆一口气把两篇书评都写出来,虽然花了半个晚上的时间,但是写完后畅快之极。
      
      在费心费力的粗读完去斯万家那边,翻开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部,说实话是个很考验勇气的过程,但是虽然阅读感觉很是平淡和琐碎,普鲁斯特那生花的优美文笔,以及对这部名著的向往,还是让我坚持了下去,这一部名为在少女的花影下,名字听来就十分美妙,又极为贴切于本卷的内容,情窦初开的翩翩少年,沉浸于和吉尔贝特的爱情故事和对阿尔贝蒂娜的憧憬与向往,让主人公时喜时忧的吉尔贝特带给了他短暂的爱情,而后半部分则开启了主人公与对他开说犹如海中仙女的阿尔贝蒂娜的感情故事。
      
      普鲁斯特来自于盛产文学大家的法国,但是和我以往喜爱和熟读的巴尔扎卡、司汤达、大仲马等名家的小说相比,普鲁斯特更像一位拉丁作家,仿佛来自于西班牙或南美,因为仿佛只有马尔克斯或略撒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天马行空才能与追寻逝去的时光里如幻似真的意识飘动相媲美,可是普鲁斯特的笔下又没有南美人的怪诞和奇幻,思维、意识、时间、空间的跳动、变幻,是以非常写实的人物描绘、情景回放和思想论述来展开的。小说的这一特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人文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新颖是新颖,但是阅读中确实比较枯燥和困难,而真正能让我喜悦和折服的,还是作者随时随地(而且随机。。)迸发出的散文诗般优美的描述段落,对情、对景、对生活的观察是非同凡人的细致入微,且又充满着兴趣和感情,这才是这部名著的非凡之处。
      
      看完两部书,还要称赞一下这套人民文学版本的精致,不同于以往人文社出版外国文学所惯用的32开,这套书采用了16开的大开本,加上厚度超常,使整本书很有质感;拆掉深绿色的腰封后,封面是淡雅的白色,配上简单的图画和作者的草体签名,看起来素洁而典雅,十分切合本书的文笔风格,内页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更可贵的是每隔一部分就配上了一张印象派的彩色插画,所以总的说来,个人感觉这套书体现了人文社目前图书装帧设计的最高水平,称赞一下吧:)
  •      博尔赫斯说:“只有不属于时间的事物,才会在时间里永不消失。”那么所“追寻”的那“逝去的时光”,是否属于时间,是否永不消失?普鲁斯特告诉我们,那些时光一旦逝去,它们就不再停留在时间的长河中,如同梦中的界碑,将用不消失。
       如果说有一部小说最接近音乐中的协奏曲的话,那就是此书。普鲁斯特的语言,在细腻的心思的驱导下,如循环而绵延的旋律,把我们带往现实生活的难能可贵的情趣之中。那些恋爱的欢乐与悲伤,与亲人和朋友,抑或社会人士交往中的感动、思念、荣耀等等,纤细的心思和敏感的心灵,似细细流淌的泉水,清晰见底,让每一个读者有似曾相识之感,一如自己生活的倒影。而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变化,我们在茫然,抑或在偶尔的回望中不得不感叹惊人的巨变时,普鲁斯特将行进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颤音彰显出来,置于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无法回避生活的原型,无法将珍视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弃之不顾。只有这些记忆中的珍珠,才是时间中的永驻者,它们会留存于我们的身上,在举手投足间,在一次回眸间,在一纸信封上,在一种发髻上,在衣服的皱褶间,在鼻息间,在咖啡杯的内侧,在书的插图上,在一种气味中,在一种颜色中,都会汇聚成隐秘之精华,存于我们的灵魂中,存于肌肤下的血液中,竖起不灭之界碑。
       杖周老先生的心血,让我们有幸走进普鲁斯特,聆听生活的协奏曲的美妙音律,在此向他致敬。
  •     大约是在一年前吧
      在图书馆淘书的时候,
      东掏西掏翻出了这本书
      看了一下出版日期比我也就小那么几岁
      会把它借回家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
      曾经看韩剧我叫金三顺时
      当中有提到里面的玛德莱蒙什么的小点心
      一向爱吃的我
      当然毫不犹豫得把它借回家了
      当时只是随便翻翻
      却被里面冗长细致的描写吸引住了
      是周克希先生的翻译,
      我记得非常清楚
      其中有一段是描写午后教堂后的墓碑
      大意是
      墓碑的边缘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如同流淌开来的稠厚蜂蜜
      当时我竟然一时被震慑的说不出话来
      我想,文字原来还可以这样
      不过可惜的是,那本应该只是试印本.很薄.
      后来几经辗转也没有找到
      最近突然在网上看到有卖
      当然很开心的入了手
      虽然货还没到
      但是很期待即将到来的愉快阅读过程
      
      
      PS:
      在新华书店应该是104左右的价位,两本
      当当网加起来是八十多吧
      99read是六十多
      
  •     记得从前刚开始接触书籍的时候,觉得其中的虚情假意颇多。后来算是有些明白了,读书并不是加点酸,加点甜就可以,也不是让你点菜,你“吃”到的一定就是你点的、就是你想要的。其中,不同文化、不同时代所留下的不同,你能够读出的东西自然也不同。我们选择自己想读的书,有时就像那《巨人传》里羊贩子的羊,盲目地跟着巴奴日买下的羊就往海里跳,跳下了才能知道这本是不该来的地方。庆幸的是我们不同于群羊,我们即使跳下了还有机会,看过了要是不行就可以选择不再看,青春里犯了错也可以重头再来——青春就是拿来犯错的。也只有此才能明白那些精神上的东西——cosa mentale。
      在这第二卷中,最多的依旧是对普鲁斯特笔下文字里某种不得说出的情怀的不舍。尤为忿恨的是自己对此书经常读得“不明不白”。我的不满,这也算是最主要的不舍了。不过还好,我的喜欢并不是来自自己是否读得明白、读得顺畅、读得兴高采烈。我的判断,是我对让我困惑的文字总有莫名的偏爱。这些文字往往让人读下的不只是故事,这书里,若真要看故事,背后附加的梗概已经说的非常清楚。有些书是从故事取胜,而有些则注定不大关乎其本身的故事。但很多时候故事是看不透,背后的东西看不到,像我只能祈望潜意识能够明白。这又倒像书里的一个情境了:
      “每次上楼的时候,我一级一级往上走,脑子里已经既没有想法,也没有记忆,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最低级的生理反应,就这样一直走到能闻见斯万夫人香水味的地方”。
      要是读书真像这走楼梯,那就不妙了。
      
      这书,还有一特别得说:翻译。
      过去读桂裕芳译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第一卷斯万夫人周围时,也没发现不好。现在,仔细点发现题目都有些不对劲了:应该卷下才是部。而且当只读桂本时,倒还觉得译得不错,当真读了这本,桂本的问题就都显出来了,正是应了王安忆的话“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他使我有耐心重读普鲁斯特”。
      来几个对比:
      一、
      周译本:母亲听说要请德·诺布瓦先生来吃晚饭,不禁为戈达尔教授还在旅行途中,而她自己又跟斯万断绝了往来感到遗憾,否则初次莅临舍下的前大使阁下想必会对这两位先生很有兴趣。
      桂译本:在商量请德·诺布瓦先生第一次来家吃饭时,母亲说,遗憾的是戈达尔教授目前在外旅行,她本人又完全断绝了与斯万的交往,否则这两位陪客会使那位卸任的大使感兴趣的。
      二、
      周译本:而此时德·诺布瓦先生对脸部肌肉的控制已然达到收放自如的境地,他听人说话时,可以让人觉得他什么也没听见。
      桂译本:此刻,德·诺布瓦先生的面部肌肉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独立,因此他能够以听而不闻的表情听人说话。
      三、
      周译本:不知不觉吃下的蛋糕,也总得有消化的时候。但那还早呢。眼下,吉尔贝特在把我的茶递给我。我喝了一杯又一杯,其实光喝一杯就够我二十四个小时睡不着觉了。
      桂译本:我麻木地吃蛋糕,过一会儿就该进行消化了。不过为时尚早。这时,希尔贝特递给“我的茶”,我不停地喝着,其实一杯茶就足以使我在二十四小时内失眠。
  •     相比起《驳圣》,这一套(最早的版本记得共是七卷)读来更为厚重,并添了一份强而散的逻辑性,有着篇章段句兀自独立却意成体系的黏稠,以至一些初次涉足的旅人不得不为这如暗涌在其间酝酿的意绪流连,忽闻钟鸣昼且昏之时,脚步却只能愈发细碎牵绕,不复自拔了罢。
  •     by徐和瑾
      
       初识普鲁斯特,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现为司汤达大学)进修之时。当时文革刚结束,赴法国进修的教师由全国考试选拔,先考笔试,后考口试,我这个文革前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进修了两年法语的俄语教师,有幸跟我的法语启蒙老师一起入选第一批十人名单。
      
       进修时读到普鲁斯特作品片断,对其长句印象深刻。当时觉得搞文学对知识面要求颇高,就准备从事法语语言方面的研究,把法语文体学作为研究方向。对文体的看法中,有一种“偏离说”,认为文体是对语言规范的偏离,法国诗人瓦莱里(Valéry)、法国文体学家皮埃尔•吉罗(Pierre Guiraud)、奥地利文体学家莱奥•息匹茨(Leo Spitzer)均持此论。普鲁斯特的句子,对法语常规语言的偏离十分明显,可以作为我文体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回国后,写了介绍普鲁斯特的长文,题为《马塞尔•普鲁斯特》,经林秀清老师推荐,刊登在《外国文学报导》(1982年第2期)。这篇在当时属较早的介绍文章,后又原封不动地入选老系主任杨岂深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名著欣赏》第七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不过,因当时批判精神污染,要我加了一段文字,批判普鲁斯特认识论中借鉴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在教学中,法语专业三年级精读课的教材使用《法国实况》(La France en direct)第四册,均为法国文学作品选段,其中普鲁斯特的作品选自《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有讲马德莱娜蛋糕唤起无意识记忆的“记忆的机制”,有描述贡布雷的“圣伊莱尔教堂的钟楼”,还有“樊特伊的小乐句”。四年级精读课教材由我自编,收入普鲁斯特小说第一卷中叙述者去看望外叔公时巧遇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女士即奥黛特的那段,其译文和文体分析不久后作为“课文讲解”的系列文章之一刊登在《法语学习》上(1985年第1期),只是“外叔公”错译成“舅公”。应该说,当时对普鲁斯特的理解还相当肤浅,也并不全面。
      
      
       1983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来我系组译一套外国作家传记,我承译法国作家莫罗亚的《普鲁斯特传》(原名《寻找马塞尔•普鲁斯特》),1984年底完成上半部分,1986年9月全部译完。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众多问题,请教在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进修时的老师雅克•肖谢拉斯(Jacques Chocheyras)先生,他则给我介绍他的老同学、当时任巴黎第三大学普鲁斯特研究中心主任的让•米伊(Jean Milly)先生。米伊先生在普鲁斯特小说书名的翻译、创作的特点、手稿的研究等问题作了十分详细的答复。这部传记虽说发表于1949年,是论述普鲁斯特及其作品的第一部传记,其中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分析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因此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普鲁斯特研究的入门书。分析中除谈到无意识记忆即普鲁斯特的回忆方式,还谈了小说中使用的隐喻即联想、普鲁斯特的爱情理论,以及这部基本上没有故事情节的作品中经常使用的幽默。收到译稿后,出版社先说要跟译林出版社的小说全译本同步出版,后来索性渺无音信。
      
       在译完这本传记后不久,译林出版社派编辑来我系,谈论《追忆似水年华》的翻译工作,并说后几卷的译者尚未确定。我虽说很想参加这一工作,但因跟这位编辑并不相识,不敢贸然毛遂自荐。不过,没过多久,这位编辑来信联系,希望我承译半卷,是第四卷还是第七卷则由我选择,最后确定由我翻译第七卷的上半部分。后来得知,我能心想事成,是同事陆谷孙的大力推荐。翻译中理解问题不少。1988年上半年,乘去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汉语的机会,当面请教米伊先生。不巧的是,他当时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等学期结束他回到法国,约好在他家里见面。我的问题从上午9点一直问到12点,虽然尚未问完,也不好意思再问下去,只好匆匆告辞。在巴黎时,米伊先生主持校勘的《追忆似水年华》新版本已由弗拉马里翁(Flammarion)出版社陆续出齐,他陪我去出版社,并请该社寄一套给我。与老版本相比,这一根据普鲁斯特的手稿重新校订的新版本有不少修改,特别是对作者生前未能定稿的后三卷。另外,七星丛书版也开始出新版本,但当时只出了三卷。收到这套书后,我建议译林出版社根据这新版本修改中译本。出版社虽然觉得建议有道理,但考虑到工作量过大,会影响原定的出版计划,最后只能放弃。1990年,小说的翻译工作全部完成,中译本出版的新闻发布会定于11月初在北京举行,在我的提议下,米伊先生应邀参加,并在北京、武汉和上海作巡回讲座。我写好发言,准备参加会议,但这时查出患有鼻咽癌,必须立即进行放疗,无法赴会。米伊先生来沪作讲座时,我去听了,后又去宾馆看望他。他请我著文评述中译本,该文题名为《<追忆似水年华>的汉译》,发表于1992年的《普鲁斯特学刊》。
      
       1996年,因《普鲁斯特传》迟迟未能出版,就求助于译林出版社,该社表示同意,并立即向法方购买版权,在得知浙江文艺出版社已捷足先登之后,译林的编辑韩沪麟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我,要我尽快与浙江文艺取得联系。该社编辑王雯雯收到我的信后当即作了答复,该社在看了我的第一章译稿后和我签了合同。我又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对译稿进行校阅和修改。责编是毕业不久的中文系研究生,虽不懂法文,但为了编辑该书,把《追忆似水年华》的中译本读了三遍。看完我的译稿,提出了十几个问题,写了七八张信纸。书出版后,我又通读一遍,觉得排印错误不多,从编辑角度上看令人满意。只是在“译后记”中,我提到的“巴黎三大教授”米伊和“巴黎四大教授”邦卡尔,变成了“巴黎三大教授之一”和“巴黎四大教授之一”,虽说我在校样中曾将“之一”删掉。在系里跟陆谷孙谈起此事,在觉得好笑之余,他也向我指出,产生这一误解,跟我过于简略不无关系,我也觉得不能过多责怪青年编辑,据说该编辑也对此后悔不已。不过,我感到遗憾的是,出版社起初同意书后附有小说的内容提要,但最终却并未采用。我提出这一建议,是觉得此前介绍普鲁斯特小说的内容提要都写得不够理想。不久后为1999年版的《辞海》撰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条目。对叙述者和阿尔贝蒂娜的恋爱,我是这样写的:“第二次去巴尔贝克后,他把阿尔贝蒂娜带回家住,但经常怀疑她是同性恋,使她不辞而别”。等辞典出版后一看,已改成:“后决定娶她时,她却不辞而别。”(第1269页)其实这时叙述者并未“决定娶她”,而是“决定跟她分手”。(参见米伊先生序,载拙译《在斯万家这边》序二,第23页)“内容提要”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翻译这部传记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编写了五六万字的内容提要后,觉得译林出版社的译本,虽说在翻译前搞了详细的人名、地名译名表,但在译名上仍存在众多不统一的地方。另外,人名中有名有姓的已收入译名表,无名无姓的却并未收入,如奥黛特的舅舅、英国富翁、贡布雷修道院院长等,一些人物的绰号也没有收入,至于文艺作品名以及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术语,则根本没有搞译名表。对这一问题,以及译本依据的法文版本陈旧的问题(这时七星丛书版的新版本也已出齐),我向译林出版社作了反映,希望在再版时能考虑解决这些问题。出版社领导对此表示认同,并觉得该书由15人合译,在译文风格上也不统一。2001年底,该社编辑韩沪麟跟我联系,希望我独自承担重译这部巨作的任务。请我翻译此书,一是因为我长期担任法语专业高年级精读课的教学任务,在法文理解上有优势,二是因为我当时已参加普鲁斯特之友协会,并被聘为巴黎第三大学普鲁斯特研究中心通信研究员,对国外普鲁斯特研究的情况比较熟悉。2002年初,我去译林出版社商讨此事,谈了自己的设想,认为翻译这部小说应作点学术研究。当時虽说刚跟上海译文出版社签订编写《新法汉小词典》的合同,但出于对普鲁斯特作品的喜爱,还是初步同意承译其小说,等确定翻译所依据的法文版本后再签署正式合同。
      
       同年3月,我应邀去法国拉罗谢尔大学任教,米伊先生刚在离该市不远的夏特拉永(Châtelaillon)市海边买了一幢房子。去看望他时,我直截了当地问他:是否能证明他主持校勘的弗拉马里翁出版社的版本最佳?没过几天,他送来两篇文章,主要论述各种版本的区别,特别是后三卷各校勘本的区別,以及他主持校勘的版本的特点。翻译所依据的版本虽已确定,但鉴于七星丛书版的影响,决定在译本中注出与该版本的区别之处,第一卷译完后算了一下,只有二十几处,主要是分行、接排、书名的字体等问题。
      
       2002年的“山楂花日”,安排在5月11日和12日两个双休日,由普鲁斯特之友协会组织。走出伊利埃-贡布雷火车站,不久就看到一张地图。在翻译《普鲁斯特传》时,看到书中说côté(边)这个词在乡下的意思是“路”,所以把《在斯万家那边》改译成《斯万家之路》。这时看到地图,只见左面上方标出“盖尔芒特那边”,下方标出“斯万家那边”,心里豁然开朗,感到还是应该像译林的译本那样译,但又觉得都译成“那边”没有区别,应把“斯万家”称为“这边”。这个困惑多时的问题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答。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在协会秘书长米蕾伊•纳蒂莱尔(Mireille Naturel)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盖尔芒特那边”的维尔邦城堡,还有“斯万的花园”卡特朗牧场,牧场周围是英国山楂树篱,当时正值白色和粉红色山楂花盛开之时。山楂树篱在春天开花,犹如过去在马利亚月(即5月)初领圣体的姑娘,因此自1935年以来,普鲁斯特爱好者于每年5月来此朝拜,“山楂花日”的名称由此而来。此外,还参观了维耶维克的钟楼、圣埃芒的教堂、米鲁格兰一个墙面砌有巨石的房屋以及伊利埃-贡布雷的圣雅克教堂,即小说中的圣伊莱尔教堂。当然,还有莱奥妮姑妈之屋,即普鲁斯特博物馆所在地。当然,普鲁斯特笔下的贡布雷,已经过系统的改造,跟伊利埃-贡布雷的地貌大相径庭,如圣伊莱尔教堂的一些珍宝,就是从其它教堂“搬来”。况且,自1881年哮喘首次发作之后,马塞尔•普鲁斯特就不再来此度假。这次参观的所见所闻,后整理成文发表。(《外国文艺•译文》2005年第1期)
      
       经过一年半的工作,《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终于在2004年脱稿,并于翌年出版。这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米伊先生在给弗拉马里翁出版的小说新版本总序(即拙译本中“序二”)中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并认为这部作品是社会小说、心理小说、自传体小说、教育小说、文学论著、象征主义作品、为同性恋辩护的著作等的总和,因为这是部巨作。在第一卷中,作者首先展现叙述者马塞尔追忆似水年华的方式,即无意识回忆,后又叙述斯万在马塞尔出生前的一次恋爱经历,阐述了作者的爱情理论,如嫉妒和遗忘在爱情中的作用。不过,在我看来,小说中不少精彩片断都跟文学和艺术有关,从某种角度上看,普鲁斯特在指引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这里有斯万热恋时听到的“小乐句”,即樊特伊《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的行板,也有他失恋时在圣欧韦尔特侯爵夫人府最后一次听到樊特伊奏鸣曲时的感受。斯万爱上奥黛特,是因为他发现她跟波堤切利画的西坡拉相像,绘画作品成了他们恋爱的“大媒人”。而在“贡布雷”中描写睡莲的那段文字,则是忠实描绘莫奈以《睡莲》命名的系列油画。斯万在去圣欧韦尔特侯爵夫人府时联想到的威尼斯督治府的巨人阶梯,就在叹息桥旁边,可惜2002年去该地旅游时并不知道,与其失之交臂。而叙述者少年时想去却因病没有去成的佛罗伦萨老桥,那次去时其实已近在咫尺,导游带我们去购物的商店就在阿尔诺河旁边,并且在商店里待的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读过普鲁斯特的小说,在旅游中肯定不会错过这些精彩景点。
      
       在第一卷的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法国朋友的大力支持。原准备请尼斯大学法国文学教授克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女士帮助解答疑难问题,她也一口答应,并立刻买来《在斯万家这边》的法文本,但考虑到她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杜拉斯研究工作,就改请米伊先生帮忙。一卷译完,问题竟提了600多个,虽说大部分问题只须由他在我提出的两种理解中选择正确的一种,但也花费了他很多时间。当时,我觉得伊利埃-贡布雷的一些照片对理解小说有帮助,就向普鲁斯特之友协会秘书长米蕾伊•纳蒂雷尔女士提出要求,希望能将照片用作中译本的插图。她要我先征得协会会长让-皮埃尔•昂格雷米(中文名杨鹤鸣)先生的同意。昂格雷米先生收到我的信后,于2003年10月初给我打来电话,表示同意,对我的翻译工作进行鼓励,并说他是中法文化年的法方主席。会长开了绿灯,秘书长亲自在普鲁斯特博物馆里拍了20多张照片,于2004年2月寄来,供我的译本免费使用。最近,昂格雷米先生又寄来邀请信,请我参加今年11月份在伊利埃-贡布雷召开、由法国中央大区博物馆协会组织的“中央大区欢乐博物馆日” 活动,并作30至40分钟的发言,谈普鲁斯特小说的汉译。在翻译中,也得到国内同行的帮助。书中谈到法布尔的《昆虫记》时提到一种蜂,原文为guêpe fouisseuse,法汉词典中均查不到,译林出版社的老译本译为“土居的蜂”(第125页)。这时得知花城出版社出版了由昆虫学家校阅的新版本,但在上海的书店未能买到。多亏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李玉民先生帮忙,请花城出版社寄来十卷本的《昆虫记》中译本,终于找到这种蜂的大名:泥蜂。而关于夏多布里昂描写的无意识回忆,是看了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程依荣先生寄来的三卷本《墓后回忆录》之后才有了确切的了解。罗新璋先生则寄来他在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红与黑》译本,书后附有十多篇评论文章,供我参考,并祝我的“普译普照大地”,以资鼓励。自古文人相轻,但我看到的却是文人相助。翻译普鲁斯特,却“译”出了一个和谐世界。
      
       译完第一卷后,得首先完成最早签约的《新法汉小词典》。另外,上世纪初在俄语教研室的同事夏仲翼,请我为他主编的《大辞海•外国文学卷》编写法国文学的条目,除修订《辞海》原有的150多个条目,尚须增加300个条目,由我一人完成。原以为这一工作不会花费很多时间,结果用了四五个月时间才编完。这两个工作虽说费时颇多,但也不无裨益。词典虽“小”,却收词4万,词组、短语也大多囊括其中,编完后得益匪浅。另外,如果说在译第一卷时,小说中提到的法国作家中还有不少 “陌生人”,现在译第二卷,书中出现的法国作家都已是“老相识”,作注也只须参阅自己编的条目。第二卷开始时,叙述者终于获准去看贝尔玛演的戏,展现的是戏剧世界;而马塞尔的父亲邀请大使德•诺普瓦先生来家里吃晚饭,则谈论了外交界的种种趣事。当然,还有对书中作家的评论,对事物充满哲理的看法等等。我希望第二卷以及其后各卷能尽快译完,把普鲁斯特展现的各种精彩纷呈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桃花按:徐老师是个典型的老一辈学人,有不虚度时光的雄心。他的法文和中文功底都上佳,做人、做事极为踏实、负责。在第一卷重印、第二卷出版的时候,重读他这篇文章,觉得还是非常感动。
      
      目前,他的第三卷也在编校中,不出意外年底可以出版。以后至少可以保证一年一卷的速度来出版。
      
      实际上,徐老师为此付出的精力远远超出一般读者的想象。第一卷重印的时候,他重读全文,把从头至尾又校订了一遍。第一卷重出之际,法国普鲁斯特研究专家让·米伊先生修改了之前所写的序言,他主动译出新序言放在正文前面。
      
      两卷都附有16页铜版彩色插图,都是与文中内容有关的地点、景色、名画。三个索引都是中法文对照的,对译者和编辑都是特别大的麻烦,但是希望对研究者有帮助。内容提要可以帮助迅速查找文中的内容。第二卷的译后记见:http://book.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24727152/
      
      第一卷修订本见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30263/
      
      
  •     这本书很多出版社都出过多种版本。
      可以说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最为得意之作。
      也开创了意识流小说的先河。
      个人比较推荐译者周克希的版本。
      他翻译过一次此书。
      算是翻译得最为贴切的一位。
  •      一、
       Proust是一个时间的魔法师,他带领我们穿越由时间的尘埃所铺成的荒漠,在这片无垠的荒漠中寻找白色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According to:《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第一卷《斯万夫人周围》(桂裕芳 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 笔 记
       ①P39~P42 译文:爱情这个现象具有纯粹的主观性,它是一种创造,它将我们本身的许多因素附加在社会中的某人身上,从而创造一个与这同名人毫不相似的人。人们往往感到不可理解:某人竟然在我们眼中如此举足轻重,其实他们和我们所见到的并非同一个人。
       我的笔记:⑴一个人在进入其他人的印象中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我们所认识的某个人(我们印象中的某个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他(她)”,而只是他(她)本身与我们的主观臆想、判断相结合、损益后产生的真实幻影。也就是说,这个印象是真实但不确切的。⑵不仅你眼中的别人的形象是经过你主观上的加工后形成的,就连你自己也时刻在变化,随着你自己主观认识的变化,你会发现自己的客体——身体、所作所为、甚至名字——正在变得陌生,之前的自己或在腐化,或已死亡。(此处,引用一位不太出名的诗人后安所写的两首诗来注解:
       水 井
            故乡倒映过童年和蓝天的水井
            被乡邻们用石头堵死了
            人们都不惋惜
            因为曾经以它为生的人
            过早地死去了
            每一个清晨,衰老和丑陋都将更多地诞生
            人们在那种新生里,喊着自己
            越来越陌生的名字
      
       多年以后
            多年后再见她的模样
            弟弟默默地哭了
            童年收集的美丽玻璃碎片
            闪闪发亮
           他们曾经花着脸、浑身肮脏,在野地里玩耍
            如今,他们的手和脸,连同活生生的颜色
            都被洗掉了
            站在河边,河水一刻不停留
       (出自黑蓝网刊八十五号) )
       ②P60 译文:的确,当我们不爱某人时,我们往往使他(她)静止。我们所珍爱的模特儿时时在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只有拍坏了的照片。
       我的笔记:记忆是静止的,现实是流动的;记忆是永远存在的,无论它是否被记起,现实总将变成回忆,时间将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回忆的永恒的力量超越(蔑视)了时间的存在。
       ③P71 译文:满篇是字的信纸不能马上被思想吸收。然而当我读完信以后,我想到它,它便成为我遐想的对象,成为Cosa mentale(意大利语,意即思想性的事),我爱不释手,每隔五分钟就得再读一遍,再亲吻一次。于是,我认识了我的幸福。
       我的笔记:这可以看做一个形象的具体例子,来证述“真正的幸福在于回忆过去静止中的幸福”。任何物体只有进入了回忆,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想、揣测、证实的过程中,才逐渐露出其内核,变得明晰而轻盈,这大概可以称作“时间的力量”吧。
      
      
      
       三、初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事特征
       (others) 如果从传统文学观来看,《追忆》更像是散文、回忆录、论文的杂糅,而不是虚构性的小说(好吧,我承认,其实我觉得把它叫做什么都无所谓。小说也好,散文也罢,流水账亦可,反正它就是它,它和写它的人才不在乎后代的人管它叫什么!),因为整部小说里甚至几乎没出现过货真价实的对话。可以想象,如果是Ernest Hemingway看了这部小说,他差不多一定会骂这是“垃圾”,因为“通篇都是废话”。一句“真正的幸福在于回忆过去静止中的幸福”,需要用7部15卷,250多万字来证明吗?似乎没这个必要吧。但普鲁斯特正是将“真正的幸福在于回忆过去静止中的幸福”这句话融入了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去细细地描述,才使得每一个瞬间都产生了一种幸福的光辉,才真正地把生命的每段过程都刻在了永恒的时间上。(时间与回忆都是永恒的,即使宇宙毁灭了依然如此,二者都是容器,永远没有尽头的容器,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容括其中。只是,时间与回忆,哪个更长寿呢?面对这个Q,普鲁斯特笑而不语。)
      
       (正文) 绝大多数人读了这部被捧奉为20世纪文学经典里程碑式的小说之后,都大失所望而且产生了阅读阴影,认为这是一部“情节,基本没有;事件,可有可无;语言,啰嗦加啰嗦”(是不是觉得有点像很多日本writers写的小说?)的劣质作品,但是,(天啊,我真的不想这么说)这也正是它独特的风格所在。
       Proust在《追忆》中模糊了文体,模糊了叙事、议论、抒情之间的距离,像《喧哗与骚动》里的班吉一样絮絮叨叨地讲自己和希尔贝特、其他人的那些破事儿。
       在《追忆》里,可以说作者与叙事者是完全融为一体的,这与作者全知全能,又明显操控着文本的传统写作方式迥然不同。写作者(Proust)完全融入文本,像是一部电影的放映者兼评论员、观众,而传统模式下的作者基本上只具有前两个身份,而不具有(或者很少具有)第三种身份,即“观众”的身份。(而且传统模式下,作家的“评论员”身份也绝对不像Proust这位评论员那样隔三差五地,几乎每页上都要品评点什么。)我所谓的“观众”的身份是指写作者在文本中的观察、叙述视角,在《追忆》中它与写作者自身的视角(即从文本外部的视角)构成了一个双重视角。传统的小说,基本上只有作者一个人的视角,作者代替主人公和读者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在文本中具有独一性、至高的统摄性;而《追忆》之中,除了作者自身的视角,控制着整部小说的发展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主人公自身(而不是作者的傀儡和替代品)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主人公自己有了生命,有了在文本中自由叙事的尊严和权力。《追忆》的作者与主人公既融合又相离,是两个平等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作者大主人公小、前者操控后者的关系。继续用电影来比喻的话,就是传统小说的作者像是一个操控者,他一个人说了算,主人公其实是没有实权的;而《追忆》中,普鲁斯特(作者)和小马塞尔(主人公)同样拥有权力,虽然小马塞尔(主人公)坐在观众席,而普鲁斯特(作者)站在操控者的位置,但是,实际上他们是同一个人,只是从文本自身的本质来说,他们都是小马塞尔,而从写作过程的本质来说,他们都是普鲁斯特而已。
      
  •   最长的一本?? 红轮500万字 才是笑傲群雄吧
  •   刚看了一下。。。确有有追忆最长的,长见识了。。。
  •   第一卷很好,想看第二卷……
  •   差异还蛮大呀,幸好买了周克希的译本。
  •   正在费劲地看周的译本,才买的,冲着里面的插图才买来看的。
  •   周克希的译本译文优美,只是第二本太拖曳吧,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又得停好些天才能再看去一点点,这是怎么了?
  •   我也觉得那种始终被吊着胃口的感觉很不好。有什么办法让我一口气读完它么,我怕自己没耐心?
  •   只祈祷周老有生之年一定要译完全部七卷,以目前的进度不知道还需要多久啊。
  •   “对于读者,我还是感到歉然。等待这套译本出齐,需要足够的耐心,甚至需要经历人生中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希望我的努力能够不辜负读者的谅解、宽容和支持……”周克希先生这样说。
    但是世上有很多小小的不如意。
  •   周老大概忘记了这书只适合某个年龄层 我并非指这书的受众范围狭窄 而是指看这书的年龄是有保质期的 过了保质期 所能引起的共鸣与感动就变得极其微弱了
    羡慕全套书翻译完成后正当20岁或60岁的那些人
  •   觉得楼主有点不负责任,书都没看就给个三星的评价。
  •   从《上海壹周》上才知道第二卷已经出版,但没想到已经转投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一定要买回来看的。毕竟转眼已是六年的时光,六年的饥渴与盼望……
  •   所以你对自己的评价很到位。
  •   书都没看就写书评.
    屁憋不住了非得放出来么?
  •   哈哈 楼上搞笑 看来你憋不住都是咽回去
  •   连根毛都,你好幽默:)
  •   抢到沙发!
  •   追忆这本书,我没事的时候会拿出来看一看,沉迷一下。但是太厚了啊,每次躺着看吧,举得手酸,趴着看,放枕头上吧,太高了,放胸口上吧,把胸口压的更平了,后来我想还是也许把大厚本砍开,变成几份看会好些。
  •   坐到沙发上! 哈哈
  •   刷得太快了这也
  •   追忆 我还没有看过 就像没去过西藏一样
  •   慢慢看,睡前看一点,就好像吃糖一样
  •   你的意思是说看追忆会有蛀牙吗?
  •   坐在长沙发上
  •   这本书确实像蛀牙,很有存在感:会痛、会流哈喇子、会觉得那里有个洞,但是当吃到里面的糖,又顾不到那么多,因为糖是那么的香甜。
  •   我在徐老师“这边”
  •   我看追忆感觉就像看一帧一帧的黑白照片,偶尔抱着抽出一张看看。
  •   嗯哼,插图都是彩色的!(原来就黑白的除外)
  •   玛特,吃冰棍么
  •   在等秋日做,还没得呢
  •   呃, 是不是以前有人翻成在少女四周的那一卷?
  •   看看, 我就不灌水, 我比你们好。 咔咔。
  •   《在少女们身旁》
  •   悄悄问:册子能不能多点薄点,纸张软点
  •   这套书,找朋友从学校的图书馆借出。
    他一本本的借,我一本本的还。每去一次,还要从地铁乘出租。
    到最后发现我取书所费的钞票比买书还贵。
    所以,这个新版本,我要买!
    因为我借了很多回,一次都没看完。实在不好意思再借了。
  •   lss惊见小广告
  •   我看到普鲁斯特小组里面在讨论人文社新版好便宜,分别才49和55……可是译林版是分别42和45,而且是精装、彩色插图、译序、译后记、三个索引和内容简介,分量很足……当然,比较像砖头……像秋日那样拿来压胸部不行,会压得更平……
  •   读一本,另一本当枕头
  •   练胸口碎大石
  •   2010-06-24 11:11:29 木犀
      悄悄问:册子能不能多点薄点,纸张软点
    -----
    是阿,国内好多书要是纸张软点薄点轻点就好了
  •   嗯,同意木犀和亲爱的L意见,可是这书,第一卷518页,第二卷657页,真是怎么也薄不了
  •   恩,当然,骆驼钻不进猴子的窝。只是想要是能轻便软和一些就好了。
    就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精装的硬壳书,很简单的素色封面好一点,但总的还是觉得软和的书亲切。
  •   我们组织团购吧 我有一爿小店~
    亲爱的L…哇鸣,我要改名叫最最最亲爱的木犀
  •   就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精装的硬壳书,很简单的素色封面好一点,但总的还是觉得软和的书亲切。
    ----
    同意 不到万不得已, 不买精装
  •   木犀发店址或者照片上来看~
    最最最亲爱的木犀你上来就把等级提那么高让可能跟风的玛特等同学情何以堪阿。。。。
  •   哼我就是防着秋日之流
  •   精装书给人“郑重读书”的感觉。翻开精装书,好像做一件神圣的事情。
  •   基本上要一卷一种装帧了,七卷下来摆在书架上将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啊!
  •   不会啊。换装帧是迫不得已的,第一次封面用纸,厂家不再生产了。
    以后不会再换了,会一直保持这样。
  •   2010-06-24 12:09:39 桃花石上书生
      精装书给人“郑重读书”的感觉。翻开精装书,好像做一件神圣的事情。
    -----
    恩,书架上一套剑桥艺术史就感觉很好。
  •   TO保卫三千,
    另外就是,虽然封面换了,但是书脊的设计和开本都没有动,摆在书架上不会很惨烈的~!:)
  •    2010-06-24 12:09:39 桃花石上书生
        精装书给人“郑重读书”的感觉。翻开精装书,好像做一件神圣的事情。
      -----
    嗯,话是如此没错。
    可我还是更喜欢有亲切感的轻薄的小说,那种适合随时随地随便是谁都能很便利的翻阅的书。
  •   那要看精装就很神圣的话, 很多精装书都不配。
  •   我要向桃花表功。我宣布,如果把我放逐到荒岛上,只能带一套书,我要带徐老师翻译的这套!
  •   因为它册数多。。。就像说“荒岛唱片”就会有人要带全套“指环”一样
  •   我也要表功,如果选择给我男朋友朗读,我一定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要读好久好久,而且,要是读好多遍就要更久。。。
  •   哦,还有,一定要是徐老师翻译的这个
  •   2010-06-24 14:00:34 数袜子  那要看精装就很神圣的话, 很多精装书都不配。
    ------------
    这本是配的! :)
    谢谢猫老师和秋日的鼎力支持!
  •   只是在“译后记”中,我提到的“巴黎三大教授”米伊和“巴黎四大教授”邦卡尔,变成了“巴黎三大教授之一”和“巴黎四大教授之一”,虽说我在校样中曾将“之一”删掉。
        -------------
        呵呵,这是编辑中间流传的一个著名冷笑话(也不怪原来《普鲁斯特传》的编辑,当年查找背景知识没有现在容易,原编辑是中文系出身,也很难想象巴黎的大学都叫“巴黎一大、巴黎二大、……巴黎十三大”这么白痴的名字)我是巴黎三大的,所以施老师每次见到就很夸张地说“巴黎三大美女之一来了”,听了好囧好冷当然也开心。
  •   八大山人发来八封贺电
  •   八大山人,刚好两桌麻将啊-)
  •   对楼上木犀同学不解,关八大山人何事?桃花姐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我亲爱的八大怎么就变两桌了?
  •   LS严肃了
  •   楼上说的是,哈哈,是有点...
  •   精装好(要是布面精装就更好),彩插好。
  •   哈哈,大家一起期待...
  •   为什么不像国外,有硬皮,纸皮和口袋书?精装如字典般,只好平摊在桌子上,做出宛如查资料般的郑重态度。要说装帧,最满意的还是九一年的七卷本,纸软软的,五六百页也不觉得重。拿在手里亲切的像个好朋友。最不满意的是两卷本,字小的,书厚的。后来的三卷本差强人意,封面也变纸皮了,字也大了些。已经收了人文版的两册,就是开本太大捧在手里很累,其他倒觉得还好。还是忍不住要收徐译本的两册啊,希望再出版式别再变了。
  •   一年一卷或两年一卷倒无所谓,就是希望出版方顺应读者之意,别将装帧朝令夕改。
    这次也只能再买一次第一卷了……
  •   可不可以出一套手稿本?就是書裏面只有原作者寫下的文字,而不要附加其它的東西。什麽序啊,後記,註釋,評論單獨結集一本大辭典,誰想要誰去買
    我只是想看一本小說,簡單一點多好!就像妳想買块里脊肉,對方却要搭一塊肥膘説這個更香
  •   因为楼上夸我,不好意思粗暴回应-)
    ……序言附录等都是留给想读的读者的,不喜欢可以只读正文,要知道还是有很多需要它们的读者。这不是买一送一,买瘦搭肥,而是买衣服附赠了纽扣、线和洗涤说明-)
  •   序言附录等都是留给想读的读者的,不喜欢可以只读正文,要知道还是有很多需要它们的读者。
    -----------------------------
    +
  •   我昨天晚上熬夜读了莫洛亚的序, 写得很好。
    读到1点半才呼呼的。 我容易么我。
  •   绝对不容易!
  •   如果附赠的都是可以像标牌一起剪去并丢进抽屉,应该勉强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你买了一件西服,上面却有明显的logo在那里,无论多么的大牌可能我都不太会喜欢。
  •   你可以直接读正文而不用读序的,它真的会那么重要吗?
  •    这本书很有存在感
  •   同意,序言是个好东西
  •   很想买这个版本,大家能告诉我在网上哪里有卖的吗?
  •   如果是没有序言的书,阿嚏同学倒真是可以考虑一下那是不是出版物了,古今中外还真是劳烦一下您找出一本只有正文没有其他的书,手稿本?普鲁斯特的手稿您有那本事看明白嘛? 最讨厌那种吹毛求疵闲来无事以为自己多有见解多与众不同,要真有这个本事巴黎三大估计得请您去当教授了...
  •   第三卷有书号了,什么时候能出版?
  •   同问。虽然第一卷才看到一半。
  •   很快。月底能付印,下个月书店有售。
  •   太棒了!买书的愉悦是看书的时候的不来的。哈哈哈。学姐,我要来南京了。
  •   啊,我看到你问租房-) 可以去house365、搜房网和西祠胡同问问
  •   MERCI!
  •   2011-03-25 15:39:08 桃花石上书生  很快。月底能付印,下个月书店有售。
    太棒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