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哑子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作者:毛芦芦  页数:160  
Tag标签:无  

前言

  毛芦芦“战争儿童小说三部曲”,促使我思考许多关于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命题。  中国当下儿童文学是远离历史的,甚至对几十年前的历史都很少加以关注,它热心的是当下——正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当下。我去一些中小学讲课,经常会有老师和学生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写五六十年代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写写我们今天的生活呢?我总觉得他们的思路很奇怪:我为什么一定要写你们今天的生活呢?难道我从前的那些与我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就不算生活吗?真是岂有此理!我们有大量的作品就是为迎合这样一个奇怪的思路去写的。这些作品还被批评家们指认为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我却一直以为这是对“现实主义”的曲解。现实主义其实与写当下还是写从前无关。那些数百年前问世的经典作品,今天看来,不依然在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芒吗?  我曾很坚决地表达过:为今天写,不等于写今天。  毛芦芦在写战争三部曲时似乎也预感到了这一奇怪的思路。但她果断地说:有些历史,必须有人提起;有些事实,必须得到尊重;有些痛苦,必须得到记忆。  那段历史不只是成人文学的写作资源,也是儿童文学的写作资源。然而,除了个别儿童文学作家还在默默地开采它,我们大部分人都把它忘却了。这是很不应当的事情。毛芦芦调转头去,透过时间的苍茫,回到了那段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刻骨铭心的历史。烽烟中,历史在流血流泪,但中国的男人们女人们都在奋力抵抗和战斗,而更可歌可泣的是,还有那些善良而勇敢的孩子们也在呐喊、杀敌。这里有令人颤抖的残酷,却也有令人感动的坚韧、顽强、勇猛和智慧。我们,还有今天的孩子们,应当感谢毛芦芦让我们重回战争的现场。这个现场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和品质,阐释了战争的含义,解读了复杂的人性,而所有这一切,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赞成这个观点。  让孩子们知道这段历史,是为了他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这些故事无疑是沉重的,固然有欢笑,但从根本上说是悲剧性的,这与当下的儿童文学所奉行的快乐原则又是反调的。  “快乐”是当下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我们可以看到,处处在拿这个词来修饰几乎所有的行为:快乐语文、快乐数学、快乐英语、快乐作文……有个流行的观点几乎成为一种口号: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没有人怀疑过这个口号,都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今天的孩子真的那么不快乐吗?到底是他们的处境自然造成他们不快乐呢?还是由于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语境从而使他们似乎觉得不快乐了?他们的处境难道要比毛芦芦战争三部曲中的那些孩子们的处境还要糟糕吗?他们的童年固然不是十分理想的童年,他们也确实有不快乐的理由,但这些不快乐的理由是不是被我们大大夸张了?比起毛芦芦战争三部曲中的那些孩子们,今天的孩子们的处境大概不算是最糟糕的吧?既然叶一弥、柳哑子、林芝、毛栗子们没有抱怨、哀叹、绝望,而是擦干眼泪勇往直前,那么,今天的孩子也就没有太多的理由为自己的处境唉声叹气,大人们也就不应当只是看到孩子们“受苦受难”的一面而完全忘记了他们没着太多的优裕、舒适和惬意。  我总在思索:一个只知道快乐的孩子真的能够健康成长吗?  我想是不能的。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悲剧意识,而只是一味傻乐,他的成长八成是不会健康的。他长大了,只可能是一个眼大无光的单面人。  当下中国儿童文学不遗余力地制造所谓的快乐,我是一直怀疑的。仅靠这种没有质量、没有内涵并且格调低俗的快乐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那就奇怪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毛芦芦写作战争三部曲,其用意是令人尊敬的。它们的出版,对于调整中国儿童文学“快乐化”格局,是有重要意义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这样的书。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子北京大学

内容概要

  在浙西的柳村里,有一个哑巴孩子,名字叫柳哑子。他有一个幸福的家:殷实的家境、知书识礼的父亲、贤淑温柔的母亲,还有无忧无虑的弟弟。  然而,战争的阴影吞噬着父亲的灵魂,父亲变成了无药可救的鸦片鬼。家败了,人亡了,母亲成了寡妇,带着柳哑子和弟弟艰难度日,在贫苦中享受着些许的安宁。  然而,一个受伤的日本兵的到来打破了乡间平静的生活。善良的柳哑子好心救了他,没想到却给全村老小招来杀身之祸……祠堂的大火中,乡亲们唱起令人心碎的《摇篮曲》,柳哑子带着村里的孩子们死里逃生。  复仇之火熊熊燃起,柳哑子站在山坡上徐徐回望:童年,已成为战争中最无邪的祭品。

作者简介

  毛芦芦,本名毛芳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衢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三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和大奖,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等。小说集《芦花小旗》曾获浙江省共青团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

书籍目录

引子一、新娘二、葬礼三、逼债四、戒烟五、大六顺六、麻六七、春八、耕田九、城里先生十、鬼子十一、明月十二、受难十三、死火十四、新火尾声后记

章节摘录

  这天——农历六月六,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而那一池水,就在柳哑子前方不远处轻轻荡漾着。蜻蜓来了又去,蝴蝶飞过又回,青蛙聒噪着在岸边东一拨西一拨地划水,燕子斜着身子,反复用翅膀为菖蒲打着扇儿,黄鹂则拔高嗓门,不断用清新小曲为柳叶降温。水中,那东一簇西一簇的蓝莲花,就像一只只盛情邀约的小手,借着微风,使劲向柳哑子挥舞着,招摇着,摇得柳哑子每用小镰刀放倒一把稻子,都会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望着那一池柔和微笑着的水波,舔一下早已干焦的嘴唇。  母亲其实早注意到柳哑子对那池清水的无边兴趣了,但她却假装什么也没发现,只顾埋头割稻。嚓嚓嚓,嚓嚓嚓,镰刀与稻秆间那单调又执拗的碰击声,被火辣辣的阳光一蒸一煮,膨胀开来,几乎遮住了铺天盖地的蝉鸣。  长长的一垄稻子,终于割到头了。母亲拉拉柳哑子的袖子,示意他休息一下。柳哑子站在田边,看看母亲,又看看近在咫尺的那个大池塘,大大的眼里,全是柳丝儿迎风飘拂、鱼泡泡随水起伏的影子,还有那比池水更深的嬉水渴望。但他只是静静站着,默默承受着酷热的煎熬,尽力压制着扑向池水的冲动,以至于把一张小脸憋得赤紫赤紫的。柳哑子知道,这个池塘是他和弟弟的宿敌,是夺走他父亲生命的罪魁祸首,更是他母亲心中最大的禁区,所以,不管它看上去有多么清凉多么明澈多么妩媚多么诱人,他就是坚持着不向母亲提下水的要求。  看着柳哑子那副苦挨苦撑的懂事样儿,母亲心一酸,拍了拍柳哑子的肩膀,重重叹了口气。  柳哑子见自己把母亲脸上的阴云拉扯了出来,连忙歉疚地捏着小镰刀,低下头,弯下腰,撅起屁股,割起了第二垄稻子。  汗珠滚滚,稻浪滔滔。在炽烈的太阳底下,那挨挨挤挤的沉重稻穗,翻出一道又一道金黄的光晕,打在柳哑子身上,把清清秀秀的一个小人儿,晃得越发渺小越发单薄了。  但柳哑子才不管自己在那阔茫茫的十八甲大田里,到底像个水蚊子还是像个小蚱蜢呢!他只想多割一棵稻,再多割一棵稻,把母亲眼角的笑纹儿重新给牵引出来。  别看柳哑子只有八岁,别看柳哑子是个不会听不能说的哑巴,可他,已经知道体恤母亲照顾母亲了。  母亲看着儿子那奋力割稻的背影,心里不禁涨起一股又欣慰又痛楚的潮水。潮水冲上鼻窦,细无边际的泪浸润着她的眼眶——她的眼眶湿了。  “唉……景复啊,谢谢你用性命换来的这个儿子!谢谢你!你看,今天还是他的小生日,我本不让他跟来割稻的,他却一定要来帮我。天太热了,咱儿子明明很想下水去玩一玩,洗一洗,可他知道我嫉恨这池水,就硬生生地把这愿望压了下去。景复,其实我也真傻,我跟一池水较什么劲呢?我再跟它较劲,再不理它,它也不会把你送还给我了啊!唉,我早应该跟它讲和啦!”母亲一边唧唧咕咕自言自语,一边慢慢蹲下身去,颤巍巍、颤巍巍地把手插进了池水。  池水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凉爽,但母亲还是像碰到冰水那样,很快把手从水里抽了出来。  自从前年冬天柳哑子的父亲因救柳哑子淹死在这池塘里,母亲还是第一次触摸这池清水,第一次直面自己对这个池塘又恨又爱的感情呢!  当母亲把手从水里刷地抽回来时,她整个人竟像突然害了急病似的,一屁股瘫坐在塘坎上,蓄在眼里的潮水一涌而出,似乎是波涛滚滚,却又无声无息。  埋头割稻的柳哑子,因为离开塘坎还不远,所以很快就感觉身后出现了异样,不由匆匆转过身来。  啊,母亲怎么啦?她正坐在柳丝飘悠的塘坎上,举着一只手,对着被树阴画得斑斑驳驳的阳光,轻轻地摇着晃着,脸上挂满了汗水和泪水!  “呀!呀!”柳哑子焦急大叫着,一个纵跳就扑到了母亲膝前。  “我没事!傻儿子!我好了,不再怕它啦!”母亲摸摸儿子的脑袋,又抹抹自己脸上的泪水汗水,然后牵过儿子的小手,一下子就把儿子的手按进了池塘!  水,真的远不如想象的那么清凉,但它却让柳哑子惊喜地咧开了嘴唇!“啊!啊!”他欢愉地大吼了两声,马上又把嘴捂住了。  “为什么你突然好了?”柳哑子用眼神询问着母亲。  “我想通了。你还有很长很长的一辈子,我总不能让你和你弟弟永远避着这池水!我不是告诉你们,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勇敢面对吗?我也应该勇敢面对!”母亲用手比画着向儿子解释道。  柳哑子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他又“啊”地发出一声大吼,随即把整个脑袋都扎进了水里。  “哎呀,小心,儿子!”母亲抓着柳哑子的衣服,黝黑清秀的脸上,忍不住爬上一朵微笑的红桃花。  这花,与池塘边那纤纤袅袅的菖蒲花、与池塘中心那东一簇西一簇的蓝莲花、与母亲身后那无边的黄稻谷相互辉映着,一时间,把柳村的田野,照得一片通明……  当柳哑子从水中仰起脑袋,骤然撞上母亲那一脸甜美的微笑时,他不由怔住了。呆了半晌,他才张开嘴巴,费劲地吐出了一个含糊不清的词儿:“新羊!”  自从前年冬天被他父亲从铺着薄冰的池塘救上来以后,柳哑子高烧一场,耳朵就彻底听不见了,现在,他已经差不多完全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但母亲是懂得儿子的,母亲知道儿子此时想表达的是什么。儿子那是在夸奖她,说她美得像个新娘呢!  新娘!是的,现在这个艰苦劳碌、贫寒无依的母亲,以前,确实是柳村最漂亮最富有最高贵的新娘啊!  听到儿子对她的由衷赞美,母亲眼望着清凌凌的池水,不禁陷入了长长、长长的回忆……  P1-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柳哑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