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的全球金融失衡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方兴起  页数:296  

前言

  在西方学术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的世界历史的论著中,不乏研究世界霸权盛衰史的论著,但是,在我们所熟悉的西方学者的论著中,却很少看到利用马克思的霸权兴衰理论来研究世界霸权盛衰史。在国内,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的世界历史,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大热点,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部分,即马克思的霸权兴衰理论,却被许多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学者所忽略。而恰恰是马克思的霸权兴衰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应对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的全球金融失衡(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是全球金融失衡加剧的突出体现)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和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本书试图基于马克思的霸权兴衰理论,对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的全球金融失衡问题给予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析。为此,我希望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外,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拓展出一种新的范式。十余年的苦苦思索,总算探索出一种范式(详见本书第二章 。当然,算不算一种新范式,还有待读者去评判)。本书正是借助这种范式,突破了人们将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8月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看作孤立的事件,而将它们视作美国霸权衰落期全球金融失衡的表现,进而探寻到导致全球金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的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形式的世界货币。

内容概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金融动荡表明,引发金融危机(包括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2009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国际因素是美元霸权支配下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不仅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会影响我国,随着我国对外日益开放,金融危机也会在我国发生。我国人民似乎还没有面对危机的心理准备,这是非常危险的。    ◎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无法回避。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存在短期、中期与长期的区别。    ◎即使我们无力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但只要坚持渐进的、开而不放任的对外开放政策,则无论国内存在什么问题,我们都有能力防范、应对和化解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

方兴起 1950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个人专著四本,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从经济学家的灾难性预言到美国次贷危机 第二章 研究全球金融失衡的新范式    第一节  商品与货币的双向关系      第二节  实体性金融交易与虚拟性金融交易      第三节  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节  “五种社会形态”与“三大社会发展阶段”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第二篇  一面现实的镜子——英镑与大英帝国的盛衰 第四章 英镑的不可替代性与大英帝国的鼎盛期 第五章 英镑的替代性与大英帝国的衰亡 第六章 凯恩斯方案拯救了谁第三篇  衰落时期的美国霸权 第七章 世界货币:从金银形式到纯粹的纸币形式 第八章 霸权衰落期的“美元-武力本位” 第九章 美国经济结构的虚拟化第四篇  从索罗斯到克鲁格曼的金融危机理论 第十章 乔治索罗斯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论    第一节 分析框架    第二节  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第三节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    第五节  思考与分析 第十一章 保罗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    第一节 挑战“华盛顿共识”    第二节  大衰退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第三节  需求不足与贫富“大分化”    第四节  思考与分析第五篇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美国次贷危机 第十二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国际因素    第一节  东亚:奇迹、危机、复苏和复兴        第二节  日元/美元汇率非对称浮动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的“外汇根源” 第十三章 美元泛滥与美国次贷危机    第一节  化解股市泡沫破裂后果的房地产泡沫    第二节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大海啸 第十四章 美国化解金融危机的双重标准    第一节  救助亚洲金融危机的美国标准    第二节  救助次贷危机的美国标准第六篇  中国离金融危机还有多远? 第十五章 引发中国金融危机的国际因素    第一节  危机在市场经济中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二节  汇率效应与外部压力下的开放 第十六章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趋势:世界货币的非国家化    第一节  旧体系的新基础:中美两国集团(G2)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三阶段” 第十七章 产业创新:防范、应对与化解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产业创新在防范和应对危机中的作用    第二节  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创新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从经济学家的灾难性预言到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在1987年出版的《1990年大萧条》一书中曾预言:在美国,一场与l929年大萧条同样的灾难,将于1990年爆发,并将困扰整个世界至少到1996年。巴特拉说:“我是经济学家,接受的是科学分析方法的训练。我既不是一个欢故作惊人之语的人,也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悲观论者。然而,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另一场大萧条正在酝酿之中,而且除非我们采取直接的补救行动,否则我们在90年代将不得不支付的代价,便是一场大灾难。”(巴特拉,1987)  巴特拉认为,经济活动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衰退、萧条、复苏和高涨。当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下降时,经济就处于衰退之中,衰退加重时便成为萧条。衰退通常持续1到3年,在此期间失业虽然上升,但一般低于12%。当衰退持续3年以上,并且失业率介12%至20%之间时,经济便可说是在遭受一场萧条,当失业居高下,经济停滞6年以上时,这个国家遭遇的困境便可称为大萧条。他说:美国经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繁荣昌盛,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它也经历了各种动乱。它常常遇到衰退,有时则是萧条,但大萧条是难得发生的。  他认为,美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政府管制和货币增长每隔30年便出现一次高潮。这些现象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或有定数的周期。

编辑推荐

  《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的全球金融失衡》试图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霸权兴衰理论和货币金融理论拓展出一种新的范式,以解析美国霸权自20世纪70年代初衰落以来的全球金融动荡。在美国霸权鼎盛时期,美元对全球金融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美元则成为全球金融动荡或失衡的根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国霸权衰落时期的全球金融失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