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徐光远,陈松群 著  页数:414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及城市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的规划、布局、建设、交通、环保等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日益重视。如何建设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城市?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应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作出哪些贡献?应采用哪些先进的思想、观念、理念、模式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每一个从事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者、城市建设领导者,以及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作者近年来致力于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完成了“云南小城镇研究”、“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和“昆明东城区产业结构布局”等科研成果。这些成果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并获省市社科奖励,得到了昆明市城建部门领导的好评。

内容概要

  《城市经济学》从昆明城市规划实证分析的角度,围绕城市交通、城市土地、高科技园区和大学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以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论述了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具备的新思路、新理念。例如,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关系方面,在《城市经济学》第二章“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关系研究”中,提出了:“产业是第一性的,城市发展是第二性,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的观点。参与《城市经济学》编写的人员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二是从事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和专业人士:三是具备一定理论功底.并访问过世界多个城市的研究生。

作者简介

  陈松群,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任昆明驻京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市建设局局长等职。  多年来,致力于昆明城市发展建设。对昆明的历史风貌、地方文化、文物古迹颇有研究。支持在昆高等院校学者、专家开展昆明城市建设理论、战略构想、政策建议的研究。曾组织、策划了《昆明城市形象研究》、《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昆明乡镇产业建设支撑研究报告》等一批重大课题,并获得省、市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对昆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徐光远,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云南大学留学生院院长、经济学院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公派赴美国麻州波士顿本特里学院访问学习,获PHIBETADELTA国际组织本特里学院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国际学者”的证书和奖章。  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在云南省内外做过几百场经济学报告,荣获云南大学第二、第三、第五届教学优秀奖,主持了云南省教委社科项目“云南省小城镇建设研究”,云南省建设厅项目“滇中城市群产业和经济发展研究”,昆明市规划局项目“昆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研究”等几十项课题,在核心刊物发表大量高质量论文,代表论文有:“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等,主编及参编了《当代西方经济学十大理论热点》、《微观经济学》、《营销经济人概论》、《当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城市经济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一、城市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二、二战后城市发展的现实和实践推动第二节 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引入和发展一、历史原因造成的滞后发展状态二、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一、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三、产业结构调整变动导向理论四、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原则第二节 城市建设理论一、城市发展二、城市建设三、城市带、城市群四、城市建设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理论一、产业结构对城市建设的决定作用二、城市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三、支配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经济规律四、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建设互动演进关系的再认识第三章 城市经济增长与效益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原理二、城市经济增长的途径三、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和限制因素四、城市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五、城市经济增长的预测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一、制定城市经济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二、公共政策三、补贴和优惠政策第四节 可持续增长一、可持续发展二、可持续性增长第五节 城市经济效益一、城市经济效益是综合经济效益二、影响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三、城市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四、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第四章 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第一节 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一、高新科技的含义二、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三、高新科技与科学园区四、高新科技与大学城第二节 科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一、科学园区的发展及分类二、国内外主要科学园区比较三、科学园区与城市产业发展四、科学园区与城市化五、我国科学园区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三节 科学园区与大学、科研机构一、孵化器与大学科技园二、科技创新与知识中心第四节 大学城与城市发展一、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二、大学城集聚效应分析三、大学城与城市化四、我国大学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五章 城市交通第一节 城市交通概述一、城市交通的内涵二、国外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三、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节 城市交通的经济分析一、城市交通的需求分析二、城市交通的供给分析第三节 城市交通模式一、我国城市交通的模式选择二、巴西库里蒂巴经验第六章 城市土地问题研究第一节 城市土地经济学概论一、土地特性的分类二、城市土地的特征三、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城市土地市场的特性一、城市土地市场的不完全性二、城市土地市场的交易特殊性三、城市土地市场的多层次、多方位性四、城市土地市场的投机性五、城市土地市场交易行为的延续性第三节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一、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二、影响城市土地市场的因素第四节 地租理论及现实意义一、地租理论的回顾二、城市地租的特点三、地租理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意义四、地租杠杆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第五节 城市土地经营第七章 城市住房第八章 城市财政与市政建设第九章 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附录一:昆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附录二:从2005年昆明秋季房交会看昆明房地产市场附录三:新昆明、滇中城市群暨昆明城市功能定位研究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大学城与城市化  (一)大学城本身就是一定规模的城镇,建设大学城是重要的城市扩展方式  大学城首先是一座城市,是以大学为核心,以高校为主体的特殊城市,它具有一般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大学城集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既是教育园区,也是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大学城既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又能加快所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城市扩展方式。大学城作为以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信息和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区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大学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既具有城市的共同特征,又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大学城的显著特征表现为:  (1)人口素质高。大学城不仅人口密集,而且人口智力也密集。大学城人口以学生为主体,集聚了高智力,高学历的人才群体,人口总体素质高。  (2)第三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是大学城的立命之本。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成为主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3)集聚效应明显。有着内在联系的高校相对集中,可以产生多方面的集聚效应。  (4)“城市病”轻。“城市病”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交通不畅、就业紧张等一系列的问题。大学城的“城市病”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学城中的主体是高素质的人才。大学城是一座生态城,因为教育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它的发展是不会破坏生态的。  ……

编辑推荐

  《城市经济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解决城市经济学中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为从事城市建设的领导、实际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言简意赅和具中国特色的读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