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与贵州三农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中国经济  作者:洪名勇  页数:384  

内容概要

  《建设新农村与贵州三家问题研究》共分为十章,第一章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情况;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农地利用;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农地流转;第四章 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社会项目评价;第五章 贵州农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第六章 贵州农业经济结构演变与调整;第七章 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第八章 贵州农村居民消费研究;第九章 人口发展战略调整;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支持研究。

作者简介

  洪名勇,1965年生,教授,博士,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管专家,省高校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贵州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贵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贵州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科基金(2项)、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省软科学课题等省级以上课题13项,参与完成世界银行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社科基金、省软科学课题、省长基金等省级课题四项,完成横向课题多项;获省社科二等奖(独立)2次,三等奖3次(一次排名第一、二次排名第三、一次排名第四),出版专著6部。在《民族研究》、《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问题》、《高校理论战线》、《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农业经济问题》、《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等多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19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济学文摘》全文转载或转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情况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基本情况、特点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带来的影响第三节 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制约因素第四节 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对策与建议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农地利用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土地利用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与农地利用效率下降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农地流转第一节 农户农地流转和流转行为概况第二节 土地流转理论及意愿第三节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第四节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四章 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社会项目评价第一节 项目区经济社会背景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分析第三节 生计模式第四节 水土保持项目与缓解农村贫困第五节 项目公众参与第六节 学习与经验第七节 结论与建议第五章 贵州农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第一节 贵州农业经济增长分析第二节 贵州农业经济波动分析第三节 农业经济在贵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第四节 促进贵州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第六章 贵州农业经济结构演变与调整第一节 贵州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第二节 贵州农业经济结构的比较分析第三节 贵州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环境分析第四节 贵州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七章 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第一节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第二节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第三节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第四节 促进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对策建议第八章 贵州农村居民消费研究第一节 农村居民支出水平变化第二节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三节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特征第四节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第五节 改善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第九章 人口发展战略调整第一节 贵州优先投资于人的领域:理论源流与分析框架第二节 人口控制与投资于人的领域:总体评介第三节 未来贵州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第四节 实现贵州人口发展战略转变面临的六大挑战第五节 优先投资于人的主要领域:基本思路第六节 优先投资于人的主要领域:近期应急措施与长期对策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支持研究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其对贵州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第三节 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第四节 贵州农村金融体系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五节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对策探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情况: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一直是贵州省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省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而且土层薄、多贫瘠,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仅靠土地收入农民增收很困难。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部门就业。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来说无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贵州省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基本情况、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百万川军人黔”序幕的拉开,贵州农村劳动力也开始向省外流动,从农村到城市、到省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在这里,我们将对贵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历程、基本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从1986年正安县组织300名“娘子军”赴广东打工为先导,如今已有20年了。这20年来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1986~1992年),转移规模较小,转移率较低,一般在5%~6%,转移规模未超过100万人,呈波浪式的发展。  二是发展阶段(1993~1994年),随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转移率迅速提高。转移率由1992年的6.23%上升到1994年的20.45%,转移规模也由92.48万人增加到317.96万人,平均每年增长85.42%,呈超常发展的态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设新农村与贵州三农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