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叶连松,靳新彬 著  页数:224  

前言

  叶连松同志是我多年来熟识的同志。多年来在河北几座电厂建设中,特别是在黄骅港的建设中联系较多。2000年6月,叶连松同志离开中共河北省委书记领导岗位后,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经过20多年的从政生涯,重新致力于教学和编著工作。他勤于治学、耕耘不辍,十分难能可贵。2001年,叶连松出版了《阔步迈向新世纪》一书。2003年至2005年,叶连松等同志先后编著出版了《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工业化》这两部姊妹作。前不久,叶连松、靳新彬著述出版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叶连松著述了《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这些力作。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技术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  叶连松、靳新彬所著的《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这本书,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很需要的著作,我高兴地为这本书出版作序。  工业化是指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用机器大工业的成就对国民经济进行根本技术改造的历史过程。实行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但长期以来,我国仍在沿袭世界各国工业化走过的传统工业化老路。  当今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新的道路,一是有别于我国长期以来沿循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有别于世界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样,“新型工业化”与“中国特色”工业化结合,就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内容概要

本书概述了中国能源资源储量,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能源工业的未来发展,建设一批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积极开发油气替代能源,石油战略储备与氢能源技术、可燃冰研发等。    本书阐述了全国电力市场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系统论述了优化发展火电、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强调中国必须坚持能源结构多元化,发电方式多样化,加快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秸秆和城市垃圾等生物质能发电,形成合理的能源结构。    本书论述了利用当前我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机遇期,加快电力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科技含量,建设节能减排、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使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成为新一代主力机组;“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介绍了燃煤发电烟气脱硫技术、节能减排、节能重点工业行业和重点工程等。全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较完整的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的框架体系。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一本知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力作,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学、经济学、能源学、管理学与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及理论工作者参考书籍,特别是供各级党委和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者与专业技术干部指导实践参考书籍,也可作为领导与专业技术干部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作者简介

叶连松,1935年生。山东省莱阳人。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机械系、船舶内燃机及动力装置专业毕业。留校先后在火箭发动机教研室、船舶制冷装置教研室任教14年。后任石家庄柴油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任石家庄市副市长。1983~2000年,先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河北省省长、河北省委书记。
  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书籍目录

内容简介序第一章  中国能源资源储量  第一节  中国不可再生资源    一、中国煤炭资源    二、中国石油资源    三、中国天然气资源    四、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资源第二章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一、综采工作面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高产高效矿井    二、燃煤发电促进煤电联营是煤炭消费的发展趋势    三、煤炭生产经营向高度集约化和大型集团化方向发展    四、运用遥控和自动化采煤设备成为产煤发达国家的一大发展趋势    五、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世界各国优先发展露天开采    六、煤炭地下气化及化学采煤  第二节  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    二、中国煤炭工业中心由东向西转移第三章  中国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节  近几年中国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    一、煤炭工业驶入健康发展轨道,有效发挥了基础能源的支撑作用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稳步发展,能源国际合作初见成效    三、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电源和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快发展,替代能源产业开始起步  第二节  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油气资源不足,煤炭资源开发回收率低,浪费严重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承载压力增大    三、能源技术落后,能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综合利用率低    四、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能源消耗高    五、能源工业缺乏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和合理布局    六、石油对外依存度大,石油储备体系刚刚建立,国家经济安全存在隐患    七、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  第三节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工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源勘探滞后,资源开发回收率低    二、煤炭行业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三、采煤、掘进技术装备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    四、露天煤矿产量比重低    五、煤炭生产洗选比例低    六、煤炭开发和运输成本高    七、煤炭开发和利用的环境压力增大    八、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高第四章  中国能源工业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加强能源工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第二节  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及煤炭工业的未来发展    一、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建设一批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    二、关闭、整合、改造和重组小型煤矿    三、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减少直接燃烧煤炭总量,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节  从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出发,积极开发油气替代能源    一、煤的干馏    二、煤的气化    三、煤的液化  第四节  油气资源开发、石油战略储备与氢能源技术    一、油气资源开发与石油战略储备    二、氢能源技术    三、可燃冰研发第五章  全国电力市场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  第一节  全国电力市场基本分析    一、2003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二、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三、2005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四、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五、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六、2008-2010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预计  第二节  优化能源工业发展方针  第三节  未来新型工业化阶段电力需求预测  第四节  影响电力供需形势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理顺煤电运关系,确保电煤供应    二、统一规划电源电网建设,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    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四、建立煤电价格协调机制,合理配置电力资源第六章  火力发电  第一节  燃煤发电  第二节  燃气发电第七章  水力发电  第一节  中国水力发电现状  第二节  中国水力发电未来发展第八章  核能发电  第一节  核能发电原理  第二节  世界核电发展及发展模式    一、世界核电发展    二、世界核电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中国核电发展及发展模式    一、中国核电发展    二、中国核电投资集团    三、中国核电发展模式  第四节  中国未来核电的加快发展    一、中国核电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二、加快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核电设备国产化第九章  新能源发电  第一节  能源结构多元化,发电方式多样化    一、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第二节  风力发电    一、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二、风力发电的优越性    三、世界风电发展迅速    四、世界风电发展趋势    五、中国风电发展开始起步并初具规模    六、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一、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二、光伏发电产业及多晶硅生产技术    三、太阳能开发利用已形成产业规模  第四节  生物质能发电    一、秸秆发电    二、垃圾发电    三、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四、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化  第五节  海浪发电及潮汐发电    一、海浪发电    二、潮汐发电第十章  充分利用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机遇期,加大电力结构调整步伐  第一节  电力工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突出矛盾    一、电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二、电源规模结构不合理    三、发电装机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低    四、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电力发展输变电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  第二节  充分利用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机遇期  第三节  电力结构调整任务和重点    一、合理控制燃煤机组,逐步降低燃煤发电比重    二、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的科技含量,建设节能减排、高参数、大容量环保发电机组    三、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    四、“上大压小”,加大关停小火电机组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五、科学利用水能资源,合理有序开发水电    六、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七、大力发展可再生新型能源    八、调整发电调度规划,支持节能、环保电力发展    九、加强电网统一规划,加快电网建设步伐  第四节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我国发电集团竞争力第十一章  燃煤发电烟气脱硫技术  第一节  二氧化硫严重污染及减排治理要求  第二节  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第三节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艺    一、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二、旋转喷雾半干法脱硫工艺    三、海水脱硫工艺    四、电子束法脱硫工艺(EBA)    五、炉内喷钙尾部烟气增湿活化法脱硫工艺(LIFAC)    六、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    七、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第四节  实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原则及重点项目    一、燃煤发电烟气脱硫的基本原则    二、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项目规模及重点项目第十二章  节能减排  第一节  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节  节能成绩明显,能源利用效率差距很大    一、节能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产值能耗下降,年均节能率提高    三、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四、能源消耗国际比较    五、工业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  第三节  能源挑战与节能目标    一、落实宏观节能指标    二、落实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    三、落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    四、落实宏观管理目标  第四节  从源头上抓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  第五节  中国能源发展及节能减排    一、优化能源结构    二、节约能源资源    三、组织科技攻关    四、加强环境保护    五、健全体制机制  第六节  节能重点工业行业和重点工程    一、电力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有色金属工业    四、石油石化工业    五、汽车工业    六、化学工业    七、建材工业    八、煤炭工业    九、机械工业  第七节  坚持节能优先方针,建立节能型社会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附录二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附录三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附录四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节 从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出发,  积极开发油气替代能源  发展替代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强替代能源的科技开发,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及低热值煤、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和有效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走能源结构多元化路子,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原煤的直接燃烧,减轻石油进口压力,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对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

  现阶段,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撑,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和经济安全的可靠保障。结合中国国情特征,必须坚持能源结构多元化,发电方式多样化,优化发展不可再生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步伐,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我们期待伟大的祖国,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奋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