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专题研究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王亚东,梁万年 等编著  页数:220  

前言

急救医疗服务是医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急、危、重伤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人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同时,急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在总结急救医疗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并以法律的方式对急救医疗机构、急救专业技术人员和对急救医疗服务产生影响的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规范。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地认识到急救立法的重要性,并通过建立国家和地方的急救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规范急救体系。目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制定了本国的急救医疗服务法律,一些地方立法机构以国家法律为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急救立法活动,如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许多州、省及大城市都制定出各自的急救法律,甚至中小城市、县也制定了地方性急救法规。我国院前急救体系及其相应的法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专门针对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较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急救医疗服务的目的、内容、范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院前急救体系及其法律法规已经明显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近年来,国内已有十多个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或政府规章的方式,制定出本地的急救医疗服务政策法规,在规范急救行为、促进急救体系建设、调整相关社会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内容概要

为促进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北京市急救立法的步伐,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市科委的资助下整理编撰了“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研究丛书”。本丛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为《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立法研究》,第二部为《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专题研究》,第三部为《国内外急救医疗服务立法研究》。本丛书可以为急救相关管理机构、卫生法学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    《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专题研究》针对影响急救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将专题研究报告汇集成册,包括以下十二个专题:一,北京市急救培训机构及公众的急救知识培训现状与发展研究;二,北京市特殊场所的急救现状与法规要求研究;三,公众的急救权利、义务与责任研究;四,制约特殊人群现场急救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五,北京市急救医疗体系院前院内衔接现况研究;六,救护车行驶速度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研究;七,北京市急救医疗救援风险基金研究;八,急救医疗服务的社会性研究;九,院前急救组织的性质分析;十,北京市院前急救队伍现况分析;十一,急救指挥调度机构的功能及建设设想;十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网底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设想。

作者简介

王亚东,1961年8月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致力于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卫生项目管理与评价及急救医疗服务管理等,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书籍目录

前言专题一 北京市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对象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现况调查    (三)定性访谈  三、结果    (一)北京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急救知识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结果    (二)医科大学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三)北京市急诊患者和陪诊者急救培训现状及需求研究结果    (四)北京市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定性研究结果    (五)北京市急救培训机构现场考察及访谈结果  四、讨论专题二 北京市特殊场所的急救现状与法规要求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对象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现况调查    (三)专家咨询  三、结果    (一)特殊场所的一般情况    (二)特殊场所急救制度和组织管理情况    (三)特殊场所急救设备、人员状况    (四)特殊场所急救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五)急救立法可行性分析    (六)国内外的相关经验  四、讨论专题三 公众的急救权利、义务与责任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于公众急救义务责任的认识结果分析  四、讨论    (一)公众急救义务的法律化需要慎重    (二)防止将公众的“见危不救”行为犯罪化    (三)赋予公民因善意的急救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以责任豁免权专题四 北京市急救医疗体系院前院内衔接的现况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专题五 北京市城八区急救网络布局的研究专题六 救护车行驶速度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专题七 北京市急救医疗救援风险基金研究专题八 急救医疗服务的社会性研究专题九 院前急救组织的性质分析专题十 北京市院前急救队伍现状分析专题十一 急救指挥调度机构的功能及建设设想专题十二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网底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设想

章节摘录

插图:急救专家多次呼吁应在特殊人群(消防武警、公安巡警、司机等)中率先普及心肺复苏和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以提高社会人群对突发灾难事故和疾病的应急能力。本研究认为,特殊人群整体素质较高,军事化与半军事化管理,配备先进通讯、交通设备,行动快捷,工作性质常使其充当“第一目击者”或伤病员,而且他们自身对急救知识技能有迫切的需求,学习的积极性高。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特殊人群的“第一目击者”作用,对警察、机动车驾驶员等特殊人群进行现场初期救护知识技能培训,使受训者掌握最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救生技术。关于特殊人群的急救组织和设备问题,本研究提示,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特殊人群中无需成立专门的急救组织,但为了便于特殊人群及时实施现场急救,应该为其配备简单、常用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止血带、绷带、敷料、三角巾、纱布等。同时考虑药品使用人员的资格问题,不能为特殊人群配备药品。关于特殊人群的急救资质问题,本次定性研究结果提示,国家应该制定明确的急救培训机构的准入标准,对提供急救培训的机构进行资质认证,促使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规范化。由于特殊人群只是进行一些初级急救操作,不涉及专业急救人员的高级急救技能,可以直接授权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对接受培训且考核合格的特殊人群颁发急救员证书,获得证书者即具备急救资格,无需另设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已获得急救员证书的人再次进行第三方认证。(五)北京市急救培训机构现场考察及访谈结果1.急救培训机构现况(1)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机构现况:北京市红十字会1998年开始对公众普及急救培训,负责公众急救知识培训工作的部门是北京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该中心是经北京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是从事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全市卫生救护培训网络的建立和管理;负责制定救护培训教学计划;有统一的救护培训教材和模拟训练教具、统一规范的教学标准、统一的考核和统一发证制度。

编辑推荐

《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专题研究》: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研究丛书(2)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立法专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