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安全系统论

出版时间:2007-08-01  出版社:煤炭工  作者:郭金刚  页数:287  

内容概要

  《五环安全系统论》是笔者在王庄煤矿从事安全生产领导工作中,对安全管理的一次系统研究和总结,在编写中,笔者努力把“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把研究对象由单纯的煤矿井下安全拓展到了煤矿生产安全、生活服务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家居安全等各个环节,力图在煤矿安全理念提升、安全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绩效评估等方面构建一种全新的模式,并通过诸多真实的事例和深入的个案分析,对书中提出的“五环”安全管理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它的出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国有煤矿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本质安全型示范矿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作者简介

  郭金刚,男,回族,1964年9月出生,河南省中牟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IPM高级职业经理人,先后历任潞安矿务局漳村煤矿综采二队技术员、企管科科长助理、副科长、漳村煤矿驻郑州办事处主任兼凯源公司经理、漳村煤矿副矿长、总工程师、潞安矿务局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98年3月~2006年4月,任潞安集团公司王庄煤矿矿长。2006年4月至今,任潞安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6月兼任潞安研究院院长。长治市郊区第六届人大代表、长治市政协常委、中国煤炭学会“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山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焦作工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与核心内容第一节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第二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基本内涵第三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的组织结构第四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的流程设计第五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的运行机制第六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的保障体系第二章 煤炭生产安全环的安全管理与实践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综采安装环及运行机制第三节 掘进开拓环及运行机制第四节 机电管理环第五节 辅助运输环第六节 一通三防环第七节 地面辅助生产环第三章 地面安全四环的安全管理与实践第一节 地面安全四环概述第二节 生活服务安全环第三节 家居安全环第四节 治安安全环第五节 道路与非道路交通安全环第四章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原有管理系统的整合第一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第二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建设第三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六大体系抓安全第四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安全预警和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第五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煤矿环境安全第六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国际安全社区建设第七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第五章 “五环”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一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价值第二节 “五环”安全系统管理的安全经济效益分析第三节 从“五环”到“六环”的升华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作为闻名全国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的王庄煤矿,在搞好井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一直在探讨和追求着另一个层面的安全工作,即井上各个层面的安全工作。早在1998年,该矿就响亮地提出了在安全管理方面“井上向井下学习”的口号,在建立地面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各种配套制度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全面实施“五环”安全系统管理工程埋下一个大的伏笔。  安全、健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煤矿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全与卫生水平有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王庄煤矿的经济状态明显好转,当经济基础好转、物质生活富裕之时,安全、健康成了广大职工最普遍的要求。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地把安全与健康作为的人生中的最基本需要,对不安全、不卫生的操作工艺及作业环境就会自觉地抵制和反对,自觉地保护自己,从客观上推动了煤矿安全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安全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使煤矿职工能充分享受到安全、健康、舒适的社会的文明,也能感到安全生产为人类的发展和安全与健康产生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王庄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创立了具有煤矿特色的“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模式”,通过层层传递压力,落实责任,自下而上逐级负责,实行安全管理倒挂钩考核,建立起了王庄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由于煤矿井工开采的特殊性,职工轻微伤害事故还有时发生。基于这种情况,2003年该矿制定了职工行为规范条例,其目的就在于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将“磕磕碰碰、挤手砸脚”的伤害事故降到最低乃至从根本上杜绝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过去,从潞矿集团公司到下属各矿一直采用的是“六大体系”抓安全,即生产、指挥、保证、教育、后勤、宣传“六大体系”抓安全。实践证明,“六大体系”抓安全对煤炭生产安全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其本身特有属性的制约,它又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安全管理中暴露出各部门职责不清、积极性主动性差、只注重煤炭生产过程、职工参与不够等明显不足。特别是随着矿井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化,矿井装备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迈进,对矿井和企业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逐步与国际接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五环安全系统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