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作者:邓寅生  页数:460  

内容概要

  《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数字化、定量化、模型化、可视化、网络化与信息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需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煤矿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就煤矿水害防治的基础理论、防治技术、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设计、研究开发与实现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行了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  《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可作为从事矿山开采、矿山地质、矿井水害防治的工程技术、科研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尤其适合装备了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煤炭企业员工培训使用。

书籍目录

1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矿井水害防治的研究现状1.3 矿井水害防治存在的问题1.4 矿井水害研究的发展趋势2 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内容2.1 研究内容2.2 实验内容2.3 技术路线2.4 适用范围3 煤矿水害防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1 我国的主要含煤地层3.2 我国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区域类型3.3 我国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4 煤矿水害发生的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3.5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探测3.6 矿井水害预测3.7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数值模拟3.8 矿井水害防治的科学决策4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4.1 防水煤(岩)柱留设4.2 矿井涌水量预算4.3 矿井注浆堵水技术4.4 矿井疏水降压技术4.5 矿井防排水技术4.6 井下探放水技术4.7 带压开采技术5 矿井防治水信息化建设的GIS基础5.1 GIS概述5.2 煤矿GIS与数字矿山建设5.3 矿井防治水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设计6 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技术方法6.1 总体设计6.2 设计特色6.3 系统的部分分析方法与技术7 矿井基础水文地质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7.1 总体设计7.2 数据库设计7.3 功能设计7.4 系统实现8 矿井水害预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1 系统概述8.2 研究内容8.3 系统设计8.4 系统实现9 矿井防治水辅助决策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1 概述9.2 系统设计9.3 系统实现10 矿井水害防治信息化系统服务支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0.1 总体结构10.2 功能设计10.3 系统实现11 矿井防治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案例11.1 五矿应用案例11.2 梨园矿应用案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4.6疏水降压开采的工作步骤  疏水降压开采的工作步骤如下:  (1)进行以疏水降压为目的的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对预定疏水降压区的含水层、隔水层、进水和隔水边界、构造分布、水压标高、水量、水质等进行综合分析。如资料不足,则需投入一定的补充勘探工程量,以编制出疏水降压开采所要求的各种图件。  (2)分析资料提出疏水降压工程设计(包括图件和文字说明)。  (3)根据设计组织施工。  (4)随疏水降压开采工作的进展,及时进行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5)总结经验,效果评价,并提出今后工作意见。4.4.7疏水降压水文地质说明书及工程设计4.4.7.1疏水降压专门水文地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开采受承压含水层影响或威胁的煤层时的地质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1)采区所在地表位置、井下位置、上下限标高;煤层赋存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厚度、周围开采情况和采区储量;采区顶底有关煤层、含水层的情况,富水或采后积水情况;勘探钻孔的分布及其封闭质量。  (2)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区域地质发展简史及其特征;地质构造、区域构造形态及断层节理组的分布;火层岩侵人情况,岩墙、岩柱、岩床的产状和分布。  (3)气象、水文要素;含水层的划分及各层组的富水特征;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天然与人工露头及其流量、水位及水质动态特征。  (4)区域地质剖面图;影响或威胁生产的承压含水层的厚度、水位、富水性、边界条件及其补给水源和水量的分析,并编制水压等值线图;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隔水岩柱的厚度、岩性、岩组结构的变化,并编制隔水岩柱厚度等值线图;采区有关构造分布、断距、煤层与含水层对接情况分析,并编制含水层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分析图;承压含水层突水可能性分析,编制实际隔水层厚度和安全隔水岩柱厚度比值等值线图和突水系数等值线图;一般情况下涌水量和最大可能突水量的预测。  (5)带压开采时的有关建议;允许安全水头与疏降工作的建议;今后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的建议。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