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黄文辉,曾溅辉 主编  页数:209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一核心,以典型的环境地质问题、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机制和预防预测措施、环境评价为主线,论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着重研究了化石燃料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本书可作为地质、矿产、石油行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环境地质学”
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灾害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石油地质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油气田和煤田勘探开发工作的生产、科研人员参考。本书主要由黄文辉、曾溅辉主编。

书籍目录

第1篇  基础理论
1 绪论
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2 地球环境历史
2.1 宇宙中的地球
2.2 地球上的人类
3 矿物与岩石
3.1 矿物综述
3.2 岩石综述
第2篇 地球环境的内部变化
4 板块构造
4.1 大陆漂移学说
4.2 板块构造学说
4.3 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
4.4 板块边界的类型
4.5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速度、方向
5 地震活动
5.1 地震的基本概念
5.2 地震的成因
5.3 地震的主要类型
5.4 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震灾害的特点
5.5 地震的前兆和监测
5.6 地震预报的现状
5.7 地震的避震方法
5.8 我国地震带分布
5.9 唐山地震
5.10 汶川地震
6 火山活动
6.1 火山活动概述
6.2 火山活动的成因
6.3 火山的影响
6.4 火山分布
第3篇 地球环境的外部变化
7 滑坡与泥石流
7.1 滑坡
7.2 泥石流
8 河流与洪灾
8.1 河流
8.2 洪灾
第4篇 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
9 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体污染
9.1 我国水资源状况
9.2 水体的污染和水体的自净
9.3 水体污染防治途径
10 我国土壤资源与土地污染
10.1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10.2 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10.3 土壤污染的状况及原因
10.4 土地污染的危害
10.5 土地污染的防治
11 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
11.1 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1.2 矿产资源的种类与成因
11.3 矿产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11.4 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2 我国化石燃料概况
12.1 石油工业的概况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
12.2 煤炭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3 我国化石燃料利用的环境问题
13.1 我国油气生产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13.2 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
14 能源状况及趋势分析
14.1 世界能源状况与趋势分析
14.2 我国能源现状与趋势分析
15 未来新能源
15.1 太阳能
15.2 风能
15.3 生物质能
15.4 水能
15.5 核能
15.6 地热能
15.7 可燃冰
15.8 海洋能
15.9 其他新能源
第5篇 城市环境与人体健康
16 固体废物处理
167 1 概述
16.2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城市垃圾的处理
16.3 北京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实例
17 医学地质
17.1 环境生命元素与健康
17.2 地质环境与健康
17.3 地质环境与地方病
17.4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6篇 环境法规
18 环境法规
18.1 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与目的
18.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8.3 全面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18.4 保护和改善环境
18.5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18.6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2.2.1 煤岩学基础知识煤是一种固体可燃矿物。从岩石学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可燃性有机沉积岩。由于成煤原始材料及成煤作用条件变化很大,其岩石组成很复杂。一般来说,煤的岩石组成在成煤第一阶段,即泥炭化阶段经生物化学作用后,已稳定下来(煤岩组分定型);在成煤第二阶段即煤化阶段,经物理、化学作用,已定型的各煤岩组分又经受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在中变质阶段(烟煤)可显示出典型的煤岩特征,而到高变质阶段(无烟煤)各煤岩组分的差异已难于辨认了。12.2.1.1 宏观煤岩成分宏观煤岩成分是指用肉眼可以区分开的基本组成单位,通常可以分成镜煤、丝炭、亮煤、暗煤四种成分,其中镜煤和丝炭属简单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属复杂煤岩成分。(1)镜煤:镜煤呈黑色,光泽强,密度小,结构均一,具有贝壳状断口、内生裂隙特别发育,性质较脆,易破碎,故煤的细粉小。在显微镜下观察,镜煤的轮廓清楚、质地纯净,主要是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形成的,其中凝胶化组分占98%以上。

编辑推荐

《环境地质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地质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