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周学东 编  页数:3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十五章,系统阐述了龋病,牙齿发育性疾病,牙齿损伤性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牙体修复常用治疗技术,牙髓根尖周病常用治疗技术,牙周病常用治疗技术,口腔疾病的预防等。本书还针对目前口腔内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编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发现,设章节对全身疾病与口腔疾病、口腔病灶、现代根管治疗技术进行论述。本书图文并茂,力求理论结合临床,兼顾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需求。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研究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以及广大临床工作者和从事口腔预防保健工作者的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工作的参考。

作者简介

周学东,女,四川南充人。198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后赴丹麦奥尔胡斯皇家牙学院研修,1988年回国。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口腔医学年鉴》、《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龋病病因及防治技术,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6部,获省部科技成果奖6项。曾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四川省杰出创新人才奖和教学名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龋病  第一节  龋病病因学  第二节  龋病的诊断方法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  第四节  龋病的非手术治疗  第五节  牙体修复学第二章  牙齿发育性疾病  第一节  牙齿形态异常  第二节  牙齿结构异常  第三节  牙齿数量异常第三章  牙齿损伤性疾病  第一节  牙外伤  第二节  牙齿慢性损害  第三节  牙本质敏感症第四章  牙髓病  第一节  牙髓病病因学  第二节  临床分类、表现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第五章  根尖周病  第一节  根尖周病的病因  第二节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根尖周病的诊断  第四节  根尖周病的治疗第六章  牙龈病  第一节  牙龈病的病因  第二节  临床分类与诊断  第三节  牙龈炎的治疗方法第七章  牙周病  第一节  牙周病的病因  第二节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第三节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  第四节  牙周病临床病理  第五节  牙周病临床分类  第六节  牙周病临床治疗原则第八章  口腔黏膜病  第一节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三节  溃疡类疾病  第四节  口腔黏膜大疱性疾病  第五节  斑纹类疾病  第六节  唇疾病  第七节  口角炎  第八节  舌疾病第九章  全身疾病与口腔疾病  第一节  贫血  第二节  血细胞异常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第五节  维生素缺乏症  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  第七节  重金属及非金属中毒  第八节  性传播疾病  第九节  遗传性疾病第十章  口腔病灶  第一节  口腔病灶的概述  第二节  口腔病灶的感染途径及致病机制  第三节  口腔病灶与全身疾病  第四节  口腔病灶的防治原则第十一章  牙体修复常用治疗技术  第一节  窝沟封闭技术  第二节  预防性树脂充填  第三节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第四节  充填修复术  第五节  嵌体修复术  第六节  桩钉修复术  第七节  预成冠修复术第十二章  牙髓根尖周病常用治疗技术  第一节  盖髓术  第二节  活髓切断术  第三节  根尖诱导成形术  第四节  根管治疗术  第五节  根尖外科手术第十三章  现代根管治疗技术  第一节  镍钛根管预备技术  第二节  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  第三节  牙髓根尖周疾病显微治疗技术  第四节  MTA技术  第五节  超声波技术第十四章  牙周病常用治疗技术  第一节  牙周洁治术  第二节  牙龈切除术  第三节  牙周翻瓣术  第四节  膜龈手术  第五节  根分叉病变手术  第六节  松牙固定术第十五章  口腔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  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  第三节  牙周疾病的流行病学  第四节  氟牙症流行病学  第五节  其他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  第六节  口腔卫生状况与口腔保健措施的分级  第七节  菌斑控制

章节摘录

插图:(二)宿主因素宿主对龋病的影响包括机体的全身状况,抗病能力、牙齿结构组成、形态排列以及唾液的质和量等。牙齿结构组成、形态排列等直接关系到牙的抗龋力。牙齿点隙窝沟是龋病的好发部位。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等会造成细菌的停留和食物嵌塞,易产生龋病。唾液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会成为细菌在口腔的天然培养基,直接影响细菌的生长代谢、定植,参与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唾液的机械清洁作用。口腔要分泌大量唾液,在口腔内经常流动,对牙齿表面起到机械清洁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和细菌在牙齿表面的滞留,有利于口腔内糖的清除。同时,可稀释细菌产生的释放到口腔中的有毒物质,如有机酸,从而减少对牙齿表面的破坏。唾液中的蛋白质在龋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唾液黏蛋白是特殊的糖蛋白,吸附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有害物质侵入,还能凝集细菌,减少细菌对牙齿黏附。唾液糖蛋白能选择性地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获得性膜,为细菌黏附在牙齿表面提供条件,并作为牙面的保护膜,阻止细菌有机酸对牙齿表面的侵蚀。唾液中的富脯蛋白、富酪蛋白、淀粉酶及GTF等存在于获得性膜中,可作为一些细菌在牙齿表面受体,有利于这些细菌的黏附。唾液中的钙、磷酸盐及钾、钠、氟等无机离子参与牙菌斑生物膜及牙齿矿物质代谢,维持牙齿表面的完整性,促进牙齿萌出后的成熟,也可促进脱矿牙体组织的再矿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口腔内科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想想四本书合在一起也能想出来,用起来比较方便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