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技术

出版时间:2004-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钱军浩 编  页数:238  

前言

  电子出版作为一个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行业,由电子出版提出的一些全新概念将对传统印刷和出版业产生深远影响。网络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催生”了为数众多的信息记录介质与信息传播媒体,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社会认识的改变。目前种类繁多的电子出版物产品,已经像潮水般涌进了人们的生活。CD音乐光盘、VCD以及DVD影碟光盘等等,早已为广大群众所熟悉。  电子出版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新兴应用技术,它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印刷技术、材料科学等技术学科为一体,技术含量很高,涉及面很广。因此,全面掌握和了解电子出版技术,使其在出版印刷等有关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印刷,是作为信息传播的手段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信息高新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现代社会的传播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使传播媒体出现多样化、相互融合的特征和趋势。因此,今天印刷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掌握传统纸类等为媒介的出版技术,还应具备新兴传播领域如电子出版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两方面的知识,是未来各类印刷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和了解的,二者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目前,许多高校已专门设立了“电子出版”这一新兴专业。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概述了电子出版物的一些基本知识;第二章介绍了电子出版系统的输入设备;第三章介绍了电子出版系统输出设备;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当前电子出版系统的种类及各自特点;第五章介绍了电子出版物及其类型;第六章论述了电子出版的创作环境与原理;第七章阐述了当前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复制与发行;第八章对印刷出版业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所写的内容涉及电子出版的各个方面,注重知识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应用性强,并力求用通俗的语言,阐述电子出版的原理、形式、创作、软硬件环境、复制与发行等方方面面。  本书可供印刷、电子出版、办公自动化、图文信息处理、电子信息、新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印刷工作者、广告设计人员、信息传播与出版人员、发行人员,以及广大需要电子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更是广大计算机用户、计算机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须文波教授、张逸新教授、王晓红博士、刘天雄博士、唐正宁副教授、冯斌副教授、孙寅、周春霞、王澜、陆瑞德、周明香等老师和工程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内容概要

  《电子出版技术》比较深入地介绍了电子出版各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电子出版概述、电子出版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电子出版的创作环境与原理、电子出版物的复制与发行、电子出版系统、电子出版物的类型以及印刷出版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电子出版技术》知识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较强,可供出版、印刷、办公自动化、图文信息、新闻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印刷、广告设计、出版发行及相关行业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电子出版概述第一节 书的演变与数字化时代一、书的演变与发展二、数字化时代与书的质变三、电子出版开创了新纪元四、依靠数字化生存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一、电子出版物的优势二、“书”无页码但有“智能”三、内部的信息表达丰富多彩四、创作和发行非常容易五、全方位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六、具有快捷绿色信息媒体的赞誉第三节 电子出版物的魅力一、超文本给思维安上翅膀二、虚拟现实能沟通百科第四节 电子出版物对文化和社会的冲击一、改变阅读方式二、看书优于看电视三、辅助教学体系(CAI)能缩小人们的智力差距四、图书出版需要转换角度看市场五、电子出版信息标准化六、版权问题将更加突出第五节 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趋势一、电子出版物将逐步成为出版界的主流二、网络电子出版物将通达千家万户三、超文本将成为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方向四、电子出版物将走向网络化、自动化、社会化第二章 电子出版系统输入设备第一节 文字输入设备一、键 盘二、笔触式键盘三、输入终端四、汉字自动识别的输入设备第二节 光笔与鼠标一、光 笔二、鼠标的种类与工作原理三、鼠标的安装与使用第三节 数字化仪技术与笔式输入系统一、数字化仪技术二、笔式输入系统的种类与工作原理第四节 扫描仪的种类及CCD技术一、扫描仪的发展背景二、扫描仪的种类三、扫描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五节 扫描仪的特性与应用一、信噪比二、动态范围和密度范围三、光学分辨率四、位深度五、清晰度六、采样位数与动态范围、信噪比及线性区大小等参数的相互关系第六节 扫描参数的计算与调整一、扫描分辨率的设定二、曝光量的调整三、扫描仪的前端校正第七节 测量扫描仪性能的简单方法第八节 数码照相机一、数码照相机的组成二、数码照相机的性能第三章 电子出版系统输出设备第一节 概 述一、基本概念二、打印机的分类三、汉字输出设备四、图像输出设备第二节 针式打印机一、针式打印机的结构二、机械部分三、电气部分四、打印机基本原理五、针式打印机的选择第三节 喷墨打印机一、喷墨打印的分类二、连续偏转型喷墨机构与原理三、随机式喷墨机构与原理四、相变喷墨打印技术五、喷墨打印机的选择第四节 热敏转印类打印机一、概 述二、热敏转印类打印机的基本原理三、热敏转印类打印机的性能与发展前景第五节 激光打印机一、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二、JY-22型激光打印机的机构与原理三、HP的RET分辨率增强技术与PCL语言四、加速汉字打印的方法五、各种激光打印机的性能比较六、激光打印机的使用与维护第六节 发光二极管打印机一、LE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二、LED打印机的性能第七节 激光照排机一、激光照排机的分类与结构原理二、激光照排机的技术参数第四章 电子出版系统第一节 概 述一、电子出版软件的概念、分类及性能二、用户界面与窗口技术三、字体与字库技术四、页面描述语言五、光栅图像处理器六、电子出版技术第二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与特点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第三节 桌面出版及轻印刷系统一、桌面出版系统二、轻印刷系统的概念及工艺流程第四节 高档电子出版系统一、精密激光照排系统二、彩色电子出版系统第五节 多媒体与电子出版系统一、信息媒体与多媒体二、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系统三、多媒体电子出版系统第六节 新闻电子出版与通信系统一、新闻电子出版系统的概念二、华光新闻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简介三、远程通信系统四、电子出版的网络化系统第五章 电子出版物及其类型第一节 电子出版物及其特点一、电子出版物及其特点二、电子出版物制作出版过程三、电子出版物的分类四、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及其前景第二节 磁性记录介质一、概述二、磁性记录技术三、磁 带四、磁 盘五、磁性记录介质的发展趋势第三节 光学存储介质一、概述二、光盘驱动器三、只读式光盘四、一次写入式光盘五、可擦式光盘六、光盘的发展趋势七、DVD光盘的制作及其数据处理第四节 电子纸记录介质一、电子纸的特点二、电子纸的显色技术第六章 电子出版的创作环境与原理第一节 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技术一、压缩技术二、声音技术三、MIDl技术四、图像技术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编辑软件一、建立良好的编辑环境二、编辑软件的种类三、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剪辑第三节 电子出版物的创作一、电子出版物的创作原理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规划与组织三、电子出版物媒体的预处理技术四、制作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网络化管理第四节 电子出版物的创作技巧一、写作技巧二、把印刷书转换成电子出版物的方法三、文字编排的设计原理四、版面设计技巧第七章 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复制与发行第一节 出版的机遇和风险一、出版变得很容易二、出版策略三、法制观念与版权保护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的发行与销售一、发行观念和方法的变革二、电子图书发行的渠道三、电子图书的销售技巧第三节 一网贯通全世界一、Internet在电子出版业中的应用二、我国的CHlNAPAC数据网与电子出版第四节 网络出版与管理一、网络出版及其产生的影响二、网络出版的特性第八章 印刷出版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期刊二、报纸三、图书四、商品目录五、包装印刷六、技术资料七、广告八、文教用品九、内部交流及其形式十、其他印刷产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电子出版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电子出版物这一崭新的信息媒体也应运而生,一个国家生产电子出版物的能力不仅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的电子出版物进展。  出版与技术联系密切,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传统出版模式的变革,电子出版正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  所谓电子出版,指以数字代码的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贮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方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出版物发展比较早,20世纪60年代兴起,80年代已初具规模。在我国,电子出版物起步较晚,最初是由少数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拥有相应设备的单位自发开展起来的。经过了近10年的开拓和发展,以软磁盘为媒体的电子出版物已达到相当水平,与此同时,国产只读光盘的迅速崛起,标志着我国电子出版业开始了新阶段,特别是网络出版物的兴起,显示出我国电子出版的强劲发展劲头。  电子出版物的类型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按出版类型可以分为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等。一种比较普遍的划分方法是按信息提供的方式分为单行的封装型电子出版物和电子网络出版物。前者以磁盘、集成电路卡、光盘等为载体,有软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图文光盘(CD-G)、照片光盘(Photo 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IC Card),其中只读光盘(CD-ROM)的优点最为突出,发展也最为迅速;电子网络出版物以数据库和通信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主机的硬盘存储介质,它除了可向用户提供即时的联机服务外,还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迅速提供传真出版、电子邮件等多种服务。  第一节 书的演变与数字化时代  一、书的演变与发展  1. 信息代码的演变  代码,是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表示有关事物信息段的统一约定与各种位组变形的符号。在古代,代码用象形符号表示;在远古,即象形文字出现以前,则是以一种图像代码的方式,即可以通过图形用“思维的眼睛”存入和回忆,或以一种言语的代码方式,即一种声音代码记录在自然记忆里,这种记录方式,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事件的具体过程通过言语方式描绘出来。而目前,我们可以用文字代码来记录,二进制或十进制数代码可以表示数字、字母等等,以进行数据处理。  言语使得人们不再主要靠图像,同时也靠词语。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因为用声音比用图像更接近自然并容易引发思考。心理学实验指出了人的自然记忆和计算机人工记忆之间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对双方来说,图像要占用比文字大得多的空间,或者可以说视觉信息比基于语言的信息需要更多的存储容量,如果人们没有学会用语言思考,几个基本概念就会占据大部分的自然记忆。  中国的象形文字流传至今,它用一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因此需要成千上万个字来表示所有的声音组合和音调。当用字母符号从可发声的音节中提取出来代表一个个单一的声音(音素)从而形成“拼音”时,就又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但有的音素(像辅音)非常初级,以至于没有元音的帮助就不能发音。从这点来看,用几十个符号就可以有效地记录声音。一个同时代的发现是阿拉伯(实际是印度)数字(1~9和0),它可以记录无穷的数字序列;特别是把10个数字减少为两个(二进制代码),并在计算机中记录所有字母的数学方法,使数据处理获得了质的飞跃。  计算机的质量、便捷和大容量存储性能依赖于二进制代码。不过代码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只要新码占的空间比旧码少就可以代替它。用数字媒体的话,这种节省是显而易见的:圣经包括了大约10000000个字母,1500000个单词,用计算机来编码,所占的物理空间比法老们在羊皮纸上用300个象形文字记录何时何地如何打了一场胜仗所用的还要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子出版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