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海洋管理研究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崔旺来  页数:253  

前言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21世纪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个更加复杂和更具挑战性的海洋时代,全球化、信息革命、海洋经济与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和问题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治理提出了空前的挑战。政府海洋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严格意义上的政府海洋管理研究的创立,仅是数十年之前的事情。然而,政府海洋管理却经历了特有的演进过程,而且随着人类进入海洋世纪,这一理论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在运用各种手段对海洋进行调控和驾驭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和海洋部门对海洋运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公众也越来越期待政府在海洋经济和海洋事务领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环境已日益复杂,这些变化都从客观上要求对海洋部门的涉海活动作更为广泛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海洋管理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海洋管理学所主要研究的海洋权益问题,同时也涵盖了这种权益活动的经济影响,海洋部门涉海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对各种类型的海洋政策进行评价等问题。  本书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产物。作者侧重从行政学、政治学的视角,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地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政府管理海洋的实际出发,分析在海洋经济时代政府海洋管理的主要职能和内涵,融合了海洋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理念和方法,构建了政府海洋管理的理论框架。考察海洋经济时代政府的职能,着重探讨了“为何需要政府在海洋经济时代担任角色”、“政府如何在海洋经济时代管理海洋”、“政府管理海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如何改进管理效能”、“在海洋经济时代,我国可以向沿海发达国家借鉴什么”等主要问题。本书全面、详细地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为海洋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海洋理论的研究者、政府部门和涉海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条了解政府海洋管理权威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政府海洋管理学是研究社会涉海活动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强的新兴学科。本书在构建政府海洋管理学研究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状况下的政府海洋管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历史发展、内在机理,在海洋经济时代政府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握中国海洋经济的规律以及政府管理海洋的职能、方法、制度,特别是如何体现政府管理海洋的行为,对海洋经济整体运行的规划、决策、调控,政府海洋政策分析等。这些内容一方面体现政府海洋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体现政府海洋管理的操作思路与途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参考。

内容概要

《政府海洋管理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产物。作者侧重从行政学、政治学的视角,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地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政府管理海洋的实际出发,分析在海洋经济时代政府海洋管理的主要职能和内涵,融合了海洋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理念和方法,构建了政府海洋管理的理论框架。考察海洋经济时代政府的职能,着重探讨了“为何需要政府在海洋经济时代担任角色”、“政府如何在海洋经济时代管理海洋”、“政府管理海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如何改进管理效能”、“在海洋经济时代,我国可以向沿海发达国家借鉴什么”等主要问题。

作者简介

崔旺来,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行政管理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行政组织学、公务员考试应试分析等主干课程。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2项。参加的课题多项。《协同建构浙台海洋产业科技园》、《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等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成果获得厅局级社会科学和优秀教学奖,获得省级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国行政管理》、《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10余篇文章被EI、ISTP、ISSHP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图书5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管理原理论 第一节 政府海洋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政府海洋管理的概念诠释  二、政府海洋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政府海洋管理的变革趋势 第二节 政府海洋管理的公共性论  一、现代政府的公共性分析  二、政府海洋管理的公共性  三、彰显政府海洋管理公共性 第三节 政府海洋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理念内涵新解  二、公共治理理念  三、系统整合原理  四、权变管理理论 第四节 政府海洋管理的角色定位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是政策到位  二、海洋经济对政府管理角色的挑战  三、海洋经济时代政府管理角色定位 第五节 政府海洋管理的公民参与  一、公民参与的功能审视  二、公民参与的价值向度  三、公民参与的制约因素  四、公民参与的战略选择第二章 管理体制论 第一节 政府海洋管理体制概说  一、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含义  二、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类型  三、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困境  四、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沿革  五、主要海洋国海洋管理体制 第二节 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运行  一、政府海洋管理机构的概念界定  二、我国政府海洋管理机构的设置  三、我国政府海洋管理机构的特征  四、我国政府海洋管理机构的职责 第三节 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变革  一、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的问题  二、政府海洋管理体制变革的趋势  三、政府海洋管理创新体制的构建第三章 管理制度论 第一节 政府海洋管理制度界说  一、政府海洋管理制度的内涵  二、政府海洋管理制度的构成  三、政府海洋管理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 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安排  一、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安排的界定  二、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安排的结构  三、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安排的环境 第三节 政府海洋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创新的理念  二、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创新的瓶颈  三、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创新的层面  四、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  五、政府海洋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第四章 管理政策论 第一节 海洋公共政策的理论界述  一、海洋公共政策的概念  二、海洋公共政策的制定  三、海洋公共政策的运行 第二节 建设和谐海洋的公共政策  一、建设和谐海洋公共政策的根据  二、建设和谐海洋面临的政策困惑  三、建构和谐海洋公共政策的路径 第三节 政府海洋产业政策的实施  一、政府海洋产业政策的理论界定  二、我国海洋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三、完善政府政策支撑和调控体系  四、政府海洋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第五章 海洋资源论第六章 海洋环境论第七章 海洋权益论第八章 海洋服务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约束(控制、制约)的基础上,对被管理对象进行疏理并使之有序的行为。管理作为一种行为,具有行为主体、客体、目的、结果四大要素。管理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有意识社会行为。在自然界,某些动物也有类似管理的行为,但那只是受自然力和本能控制的行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有意识的管理行为。故管理行为的主体是人。管理行为的客体说到底也是人,是人的行为。管理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所有和管理的目的都离不开建立某种秩序。管理行为的结果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通常情况正反两面同时都有,但必然有一方起主导作用。管理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产关系,因此管理属上层建筑。社会管理是否合理有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管理作为国家的行政活动,内在包含着“政治”与“行政”两个基本点,一方面,管理与政治有着不解之缘,它以政治为前提,在立法确立的大框架下,将政治决策加以真实地兑现,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执行、操作为主要特征,对国家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活动过程。因此,国家行政部门在国家立法部门授权下,对与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进行管理,这些事务包括经济、财务、教育、卫生、科学、邮政、交通、外事、民族、国防建设、海洋管理等方面,因而就有政府经济管理、政府财政管理、政府教育管理、政府卫生管理、政府外交管理、政府海洋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一般称为部门行政。  政府海洋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顾名思义,是与海洋有关的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海洋是人类进行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和空间。但是,海洋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海洋还具有相对于人口日益增长的稀缺性、海洋用途逆转的困难性和海洋利用的巨大社会性。这就要求任何国家和政府都必须代表社会对全部海洋利用进行必要的指导、调控和管理。  关于政府海洋管理的定义,现在学术界在认识上还不是很明确。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政府海洋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国(或地区)的国情(或区情)和行政体制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给出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政府海洋管理定义似乎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然而,结合对管理含义的认识和对我国现阶段政府海洋管理的具体实践的研究,给出适用于我国的政府海洋管理定义又是可能的。我们可以认为,政府海洋管理在我国是指: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宪法和与海洋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海洋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简言之,政府海洋管理也就是政府海洋行政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可见,海洋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其客体是海洋、海洋利用过程和与之相关的组织与个人行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府海洋管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系统的论述,但深入性不够。改样事务中政府行为的滞后性,分析阐述不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