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最新进展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海洋  作者:王菊英//韩庚辰//张志锋  页数:248  字数:425000  

前言

  关于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概念  21世纪以来,全球海洋环境,特别是海岸带环境持续恶化。如何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欲有效地解决海洋的生态与环境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海洋环境监测,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的海洋环境数据,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对这些海洋环境数据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对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所谓海洋环境监测,是指在设定的时间和空/,-I内,使用统一的、可比的采样和检测手段,重复获取海洋环境要素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各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全过程。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欧洲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的奥斯陆一巴黎公约组织(OS·PAR)指出,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涵盖了三个层面的“重复测定”:  重复测定海洋环境各介质(包括水、沉积物和生物体)的质量和海洋环境的综合质量;  重复测定自然变化及人为活动向海洋输入的、可能会对海洋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物质和能量;  重复测定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效应。  对海洋环境进行评价,是对特定海域及沿海地区的环境健康状况进行综述,包括分析目标海域的水动力学、化学、栖息地和生物现状,评估人类活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具天然可变性的环境要素的影响效应等。因此,海洋环境评价是在海洋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的,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产品。

内容概要

本书综述了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海洋环境保护组织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领域中的最新工作进展,有所侧重地剖析了它们各自的海洋环境管理框架、监测计划和评价方法。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在较为全面地反映国际上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最新进展的同时,既注重了突出国际先进监测和评价方法学的科学性,又结合我国的海洋监测实践评价其借鉴意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该书对于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事业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广大工作者来说,该书也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OSPAR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最新进展  1.1  OSPAR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概述    1.1.1  背景情况    1.1.2  总体目标    1.1.3  监测与评价体系设计    1.1.4  指导原则    1.1.5  与海洋研究的关系    1.1.6  项目管理    1.1.7  进程安排  1.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战略    1.2.1  项目背景    1.2.2  项目设置    1.2.3  最新进展  1.3  富营养化战略    1.3.1  项目背景    1.3.2  项目设置    1.3.3  最新进展  1.4  有害物质战略    1.4.1  项目背景    1.4.2  项目设置    1.4.3  最新进展  1.5  放射性物质战略    1.5.1  项目背景    1.5.2  项目设置    1.5.3  最新进展  1.6  海上开发活动战略    1.6.1  项目背景    1.6.2  项目设置    1.6.3  最新进展  1.7  OSPAR海洋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1.7.1  项目背景    1.7.2  项目设置    1.7.3  最新进展  1.8  结语  参考文献第2章  澳大利亚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最新进展  2.1  澳大利亚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概述    2.1.1  背景资料    2.1.2  澳大利亚的海洋协调管理机构    2.1.3  澳大利亚的水质管理策略  2.2  澳大利亚主要的近岸和海洋污染问题    2.2.1  海上污染    2.2.2  陆源污染    2.2.3  海洋倾废  2.3  澳大利亚水质监测    2.3.1  澳大利亚水质监测与报告体系    2.3.2  河口及海洋水质目标  2.4  监测与评价个案1—生态健康监测计划EHMP    2.4.1  背景情况    2.4.2  河口/海湾监测评价方法  2.5  监测与评价个案2—河口状况评价    2.5.1  河口介绍    2.5.2  河口健康状况评价体系    2.5.3  河口状况评价结果  2.6  结语  参考文献第3章  加拿大海洋污染监测与评价进展  3.1  海洋监测管理  3.2  监测计划    3.2.1  有关趋势性监测与评价方面的计划    3.2.2  清单和分类系统  3.3  加拿大未来海洋监测和评价工作的方向  3.4  大西洋区域监测项目(AZMP)    3.4.1  监测目标    3.4.2  工作原则    3.4.3  监测指标和监测频率  3.5  缅因湾监测(Gulfwatch)    3.5.1  缅因湾概况    3.5.2  全海湾监测面临的困难    3.5.3  综合的全海湾监测计划(Gulfwatch计划)  3.6  北极监测和评价计划(AMAP)    3.6.1  概况    3.6.2  主要目标    3.6.3  监测计划内容    3.6.4  监测策略    3.6.5  监测频率    3.6.6  数据汇集和整理    3.6.7  评价结果  3.7  结语  参考文献第4章  欧盟水框架指令(WFD)下的河口与近岸水体监测与评价  4.1  欧盟水框架指令(WFD)概述    4.1.1  背景    4.1.2  WFD的主要特点    4.1.3  WFD的文件体系及内容    4.1.4  主要工作时间表  4.2  欧盟水框架指令下的河口水与近岸海水监测与评价    4.2.1  水体的生态学类型确认    4.2.2  确定每种水体类型(亚类)的背景环境    4.2.3  确定生态参数各质量状态级别的阈值    4.2.4  水体环境状态的监测    4.2.5  水体环境状态的评价  参考文献第5章  美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5.1  近岸水域状况的评价体系    5.1.1  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用途    5.1.3  针对水生生物使用功能的评价体系    5.1.4  保护人类食用安全的评价体系    5.1.5  分级标准汇总    5.1.6  综合指标的求算  5.2  美国近岸生态状况的评价结果    5.2.1  水质指标    5.2.2  沉积物质量指标    5.2.3  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指标  5.3  《全国河口计划近岸状况报告》介绍    5.3.1  《NEP报告》数据来源和分析    5.3.2  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    5.3.3  综合指标的求算    5.3.4  NEP河口近岸生态状况的评价结果    5.3.5  全国近岸生态状况与NEP河口近岸生态状况比较  5.4  其他近岸海域评价计划简介    5.4.1  近岸海洋环境状况的评价计划    5.4.2  贻贝和牡蛎中化学物质浓度的现状和趋势    5.4.3  鱼的内分泌紊乱:近期研究和成果评价    5.4.4  鱼类消费提示报告    5.4.5  海滩警告和关闭制度  5.5  部分关注焦点介绍    5.5.1  大西洋海岸环境指标合作研究组(ACEINC)    5.5.2  关于珊瑚礁健康状况的报告    5.5.3  赤潮(有害藻华,HAB)    5.5.4  全国河口研究保护系统    5.5.5  外来物种  参考文献第6章  海产品污染监测、评价及安全食用建议  6.1  海产品污染监测    6.1.1  目标生物种选择    6.1.2  目标分析物的选择及优先顺序    6.1.3  目标分析物的筛分值(SV)    6.1.4  现场实验程序  6.2  海产品食用风险评价    6.2.1  危害鉴定    6.2.2  剂量-响应评价    6.2.3  暴露评价    6.2.4  风险特征的描述  6.3  安全食用提示    6.3.1  一种海产品单一化学品暴露的食用限量的计算    6.3.2  多种海产品单一化学品暴露的食用限量的修正    6.3.3  多化学品暴露的食用限量的修正    6.3.4  海产品食用建议的表现形式  6.4  结语参考文献附录A  OSPAR富营养化状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附录B  生态质量目标EcoQO附录C  海洋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

章节摘录

  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也对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①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②经济因素;③OSPAR协议未包含的其他直接压力如海水养殖。这些因素本质上仍然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为此,有必要对OSPAR海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监测与评价,为规范人类活动、削减陆源污染物的人海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1.2 总体目标  OSPAR海洋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各签约方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以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海洋环境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终达到保护公众健康、养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目的。此外,对于海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海域,应采取切实可行的修复措施。  科学认识海洋是海洋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OSPAR协议要求签约方合作开展监测项目,建立质量保证方法、开发评价工具,并辅以必要的科学研究,提升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纳入对评价有益的科技进展。同时,充分利用OSPAR委员会的职能,定义和执行合作监测项目,批准和解释监测结果,完成质量现状评估,包括对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的评价以及优先行动计划的比选。  因此,OSPAR签约方将以联合评价和监测项目(JAMP)为基础共同工作,在2010年前完成上述职责。2010-2020年海洋环境保护战略的具体方案将于2010年确定。  1.1.3 监测与评价体系设计  OSPAR以统一协作的资料收集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基础,设置了五大专题战略,下面对OSPAR的整个战略设计和运行机制作简单介绍。  1.1.3.1 资料收集体系  OSPAR认为,资料收集需达到下述目标:  (1)描述参数的空间分布,包括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参数(例如人口统计学,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规模及其海洋环境效应,其他物种的分布和数量);  (2)确定时间变化趋势,作为评价管理措施有效性的工具,或采用适宜的指示物来评价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可变性;  (3)在人为压力和所观测到的环境效应及海洋环境的其他变化间建立相关关系。  因此,“资料收集”①是对狭义的“监测”所作的扩展,它需要涵盖所有形式的收集、汇编和处理数据以及收集各种附加资料,当然这其中包含了监测数据收集的内容。0SPAR定义监测为“重复测定”:  (1)重复测定海洋环境各介质(包括水、沉积物和生物体)的质量和海洋环境的综合质量。  (2)重复测定自然变化及人为活动向海洋输入的、可能会对海洋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物  ①汶单所说的“资料收集”包括了开展实际的现场监测和通过文献资料所获取的资料两种形式。

编辑推荐

  《国际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最新进展》是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成果,“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最新进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个商品不错,很好很有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