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消期地貌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徐兴永,于洪军 著  页数:235  字数:340000  

内容概要

过去对冰消期的认识,只限于冰川融水能使全球海面升高,而对于冰消期的动力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貌类型,则缺乏系统的描述与研究。也就是说,过去只强调冰期时期形成的冰川地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冰消期所形成地貌特征的探究。为弥补这一不足,徐兴永、于洪军所著的《冰消期地貌》则着重于对历次冰消期所形成的多种地貌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不言而喻,本书属于“冰川活动区冰消期古地貌的研究”,从而有别于过去古冰川遗迹的研究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古冰川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国外古冰川地质研究史
第二节 国内古冰川地质研究史
第三节 中国东部古冰川遗迹的研究
一、中国东部古冰川研究历史
二、山东丘陵一带古冰川遗迹的新发现
第四节 冰与冰川冰的物理特征
一、粒雪的形成
二、冰川冰的物理性质
三、冰川运动
第五节 雪线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二、关于中国东部冰期时期低海拔雪线问题
三、关于冰川上的平衡线问题
四、中国南方的雪灾
第二章 冰臼的形成
第一节 冰臼的定义
一、冰臼
二、混合型冰臼
第二节 冰臼研究史
第三节 冰臼成因
一、“人为因素”形成冰臼
二、自然因素形成冰臼
三、正在活动中的冰洞与冰裂隙
四、冰川湖底保存着冰臼
五、全球气候变暖而暴露出来的冰臼
第四节 我国对冰臼的发现与研究
一、我国冰臼的发现历史
二、近期新发现的冰臼
第三章 崂山地区冰臼
第一节 山顶发育的冰臼
一、天波池
二、鹤山沫浴盆
三、瑶池冰臼群
四、仰天池
五、低海拔丘顶发育的冰臼
六、其他典型冰臼
第二节 崮顶发育的冰臼
一、自然碑
二、翠屏岩
三、其他崮顶冰臼
第三节 漂砾上发育的冰臼
第四章 鲁、苏沿岸山地冰臼
第一节 鲁中山地
一、泰山冰臼
二、峄山冰臼
三、沂山冰臼
第二节 鲁东山地
一、圣经山冰臼
二、招虎山冰臼
三、乳山山顶上的冰臼
四、槎山冰臼
五、大珠山冰臼
六、浮山冰臼
七、大泽山冰臼
第三节 江苏孔望山
第五章 福建地区冰臼
第一节 中国南方地区冰臼成因
第二节 福建地区的冰臼
一、开口型冰臼
二、圆形冰臼
三、雏形冰臼
四、冰川刻蚀作用
五、臼中臼型冰臼
六、带有明显螺旋纹的冰臼
七、单冰消期形成的冰臼
八、多冰期的冰消期形成的冰臼群
九、里罗棋布的冰臼群
十、山坡与谷坡上的冰臼
第三节 高起的终碛箜岗与谷底岩坎
一、高起的终碛垄岗
二、谷底岩坎
第六章 浙江等地区冰臼与石林
第一节 浙江新昌地区冰臼
第二节 浙江舟山群岛上的冰臼
第三节 江西地区的冰臼
一、庐山冰臼
二、上饶县平富乡冰臼
第四节 冰消期的冰川石林
一、北方的冰川石林
二、辽东半岛冰峪中的石林
三、南方的冰川石林
第七章 冰水冲蚀地貌
第一节 冰水冲蚀地貌类型
一、冰水流痕槽
二、冰水流痕槽的地貌形态
三、冰水冲蚀槽(冰簾痕)
四、冰水夷平面
五、冰下河床型侵蚀槽
第二节 福建地区冰水冲蚀地貌
一、冰水冲蚀槽
二、融水侵蚀槽
第八章 季候泥沉积
第一节 崂山古冰川湖中季候泥沉积的发现
第二节 冰碛海岸地貌
第九章 山东丘陵古冰川堆积地貌
第十章 我国东部低山丘陵区的漂砾
第一节 鲁、苏、浙山地漂砾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 古冰川漂砾堆积地貌
第十一章 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沉积环境
第一节 中国东部地区古冰缘地貌
一、冰缘地貌的古气候意义
二、冰缘地貌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东部及邻区古冰缘地貌类型
四、冰楔、砂楔、冰卷泥等冰缘地貌类型
第二节 中国近海陆架古冰缘地貌
一、斑块状分布的塌陷沉积
二、冰缘揉皱结构
三、类冰楔型沉识结构
四、冰期时期冰缘环境中的喜冷动物群分布
五、中国东部及近海陆絮区古冰缘界线的确定
第三节 中国东部最后冰期时期的气候环境
一、最后冰期的降温幅度问题
二、数值模拟的结果
三、中国东部术次冰盛期的气候环境
第四节 最后冰消期对陆架沉积环境的影响
一、最后冰消期近海陆架环境特征
二、最后冰消期近海陆架沉积特征
三、冰消期对陆架沉积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古冰川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国外古冰川地质研究史  随着对冰川与冰川遗迹认识的提高和调查资料的积累,终于导致冰川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1750年A.c.博尔迪埃描述了冰的塑性,为冰川运动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779年法国的苏萨里,首次使用“漂砾”一词,解释侏罗山石灰岩上的花岗岩漂砾的成因。其实,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存在,但至今尚未被认识与开发(如:山东沂源县芝芳沟十八转谷地中,有一花岗岩形成的终碛横在谷口,至今其残存高度仍然有数米,而谷地的两侧竟为石灰岩,谷底为石灰岩块与花岗岩块的混合堆积,表明当地曾被古冰川所覆盖,来自沂水源头的巨大的冰川舌,带着花岗岩块曾延伸到鲁山南侧的十八转谷地)。  1795年,英国的赫顿提出这些漂砾是由冰川搬运而来的。1832年德国的伯恩哈德提出北欧大陆曾发生过大规模冰川作用。1837年瑞士的阿加西提出“大冰期”概念和冰期术语,并在1841年开始用一系列的精密测量来确定冰川的移动规律,首次发现冰川两侧的移动速度比中部慢,而冰川中部的移动速度又比终点快。随着欧洲、北美洲与阿尔卑斯分布的陆地冰川和山地冰川的发现以及冰期间冰期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冰动型海面变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42年,玛克拉仁认为冰体的融化,必然要引起海面的升起。1852年,英国的兰姆赛论证了苏格兰和威尔士古冰川作用的地层中有两次冰期的遗迹;1858年,瑞典的希尔发现在两次冰期之间的沉积层中确有温暖气候带的植物化石群遗迹,称“间冰期”。  1901年,德国A.彭克和瑞士E.布吕克纳在阿尔卑斯山前和山麓地带划分出了由4次冰川作用的“冰碛物”所组成的沉积系列,并以慕尼黑以西多瑙河的4条小支流的名称命名,即恭兹(Gunz)、民德(Mindel)、里斯(Riss)和玉木(Wurm)(最后)冰期。冰期时冰体大多以分散的山谷冰川的形式出现,而没有形成整个冰盖(大陆冰川与山地冰川连成一片时,冰川可分布到山体以外),有些冰川向下延伸到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的平原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冰舌。他们把冰期与冰期之间的冰退时期称为间冰期,也就是暖期。值得提出的是,彭克在阿尔卑斯所创立的第四纪冰期,为四大冰期,即所谓经典的四大冰期划分法。20世纪30年代戴里从冰动型的海面变化,进而提出“冰川控制论”。 他认为海面变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的升高破坏了大洋水、大气水和陆地降水之间的平衡。 当温暖的间冰期气候变为寒冷冰期气候时,大面积的降水由雨变为雪,由雪转化为粒雪,再从粒雪变为粒冰,从粒冰集合成冰川冰, 停留在陆上积累成冰盖而不返回海洋,从而使海洋失去平衡,海洋水体体积的不断缩小,导致海面下降。1936年赫斯主张: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增大而引起低纬度地区的海面上升,而在高纬度地区海面发生下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冰消期地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