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漫画生活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张乐平  页数:166  字数:6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乐平是个多才多艺的大画家,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由于三毛的影响实太大,所以他在其他方面的成绩,就容易被人们忽略。其实,张乐平在速写、宣传画、彩墨画、年画、国画以及时政漫画等方面,也都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本书以他创作的时间为序,也选编了一部分,供读者观赏,使大家对这位大艺术家有更多的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张乐平看到少年儿童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们不再是面黄肌瘦、饱受欺凌的流浪儿童,而成了祖国的花朵,他便创作了《三毛迎解放》《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爱科学》等作品,用他的画笔描绘新社会的儿童生活。以三毛为题材的连环漫画,总共有十多部,这个艺术形象在全国范围内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台湾女作家陈平,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儿童漫画形象,欣然把“三毛”作为自已的笔名发表大量作品,她自巳还认张乐平为“义父”。这是艺术与文学的结缘,也是海峡两岸两代文艺家的深情厚谊,可见老漫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影响之深远。  张乐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20世纪30年代初即开始美术创作,在艺坛辛勤耕耘五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杰出成就。本书主要选取他在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辅以相关的文字材料,给这位老漫画家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作一个生动活泼又简明扼要的介绍。

作者简介

张乐平,生于191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幼年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后当过学徒,在艰苦的环境中习艺学画,画过广告,向报刊投稿发表作品,逐渐在漫画界崭露头角。1935年开始创作儿童漫画人物“三毛”。1936年出席全国漫画家协会筹备会议,被推选为上海分会筹备委员。
  

书籍目录

爱绘画的学徒 从母亲手中知道了艺术  剪纸 美术老师非常喜欢我  童年的回忆 当学徒偷着画画  “一吹一拍”  一个道学家的训子  诱惑  “财源”  对话  幽默的画  未来派之广告术  孝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权利与义务  映过悲剧后  艺术的欣赏者(剪布)  今之博士多矣  出卖同情的报酬  卖儿者  最后的胜利?  窘?  跳舞厅见闻早期三毛 天真的三毛打了畸形社会的耳光  物尽其用  做游戏  学司马光  学时髦  模仿  妙计  爱国未遂抗日救亡 历史的回顾——抗战工作  鸡与黄狼合作  世界武力比赛的号令已经准备好了!  杀鸡儆猴  敌军姿态一瞥  穷凶极恶的结果  幻想中的无敌空军  没有眼睛的炸弹  消极主义,自取灭亡!  惟有军民合作,才能消灭敌人  侵略者的坟墓  共荣圈  敌寇脸谱:怒、笑、惊、悲  敌寇姿态:奸淫、杀戮(布画)  父亲的遗物(布画)  号角响了(布画)  这一槌的滋味如何  “礼仪廉耻”之礼  “礼仪廉耻”之耻三毛在战后重新出现 我们不能解甲 《三毛从军记》自序  无题  德政  深得民意  无题  可望而不可即  竞选中的小戏剧  不平衡的平衡!  两句夜里的闲话  一段未来的对白  古文化国的文化  三不管  宣传战  宣传新文明保守旧精神  三毛从军记  不必费心  周游世界  大失所望  闲人免进《三毛流浪记》诞生 我怎样画三毛的——为“三毛义展”写  美梦幻灭  威胁之下  减价竞卖  一得一失  难得光明  哪有光明  出外卖艺  泄露机关  两个行列  吃不消的  理想与现实 三毛走上银幕创作新的三毛 《三毛今昔》自序  经济侵略  原物归还  托儿所里——没人收留  不约而同——扶持老人  《三毛迎解放》自序  黄浦怒吼  军警火并  向日葵  坏书不能看  斗蟋蟀  应有的地位  三毛何辜!  劳资协商,克服困难  消灭四害,人人有责  引经据典  多数与少数  自打耳光  向官僚主义批评到底  小组会中的小组会  笑话  人云亦云  “公合”“私营”  物以稀为贵  扣帽三步曲  买来麻烦  上行下效  教子无方  忙中有错  取长补短在解放日报社 苦恼人的笑——追思张乐平  干劲冲天,日月增光  家务劳动社会化  南京路上风光好  满载而归  搬不动,放不下  某公的耳朵  疏密有致  恶鬼扮天仙  久别重逢  猫哺鼠三毛又“复活”了 不要到“六一”才想起儿童  好事不扬  难为情吗  画像  遗传工程  功到自然成  乐山大佛  禁止赌博  爱护动物  污染  画三毛“画”出了个女儿漫画之外 同行朋友谈张乐平的绘画  钱的力量  抢救伤员  劫后诸暨  小船  波洛乃兹和玛佐卡舞  招贤榜前  庆祝“五一”劳动节  清兵清将  财主  民团  妈妈安心去生产  比谁的快  树枝  园林  水乡  烧粗布衣喻  奇怪林  东郭先生  《红楼梦》小孩:板儿  《红楼梦》小孩:贾兰  不倒翁 我爱儿童,我爱儿童漫画  小孤女  小宝宝  顽猫阿咪  留在地主家  小猫咪咪  宝宝唱  惭愧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比谁削的好  乱吃  祖国万岁

章节摘录

  十五年前我开始动手画三毛,那时中国的漫画工作者似乎还甚少尝试不用文字对白的漫画创作;就是读者似乎也没有养成欣赏不用文字说明的漫画的风气。特别是长篇连载的漫画,作者似乎必须添上若干文字以补画笔的不足,而读者也似乎习惯于通过文字的媒介来了解画面的意义。  我画三毛,当然是一个冒险的尝试!我想尽可能减少借助文字的帮助,要让读者从我的画笔带来的线条去知道他所要知道的。但我对人生的体验太少,就拿我所要创造的三毛来说,虽然环绕在我周遭的正是成千成万的三毛,我从小就和这些识与不识的三毛身贴着身,心贴着心;我甚至可以这样说:“我就是从三毛的世界长大的!”即使这样,我还不能说,我已彻底了解三毛的生活相。我还不敢保证我的画笔如实地把三毛的真面目毫无遗憾地传达给读者。  但我毕竟勇敢地舍弃运用连篇累牍的文字说白来创作三毛了。我每次新到一个地方,甚至我每天离开自己的屋子走到每一条大街上,我都可以看见我所要创作的人物。他们永远是瘦骨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以避风雨的藏身之处,更谈不上享受温暖的家庭之乐与良好的教育。我们这个好社会到处就是充斥着这些小人物;充斥着这些所谓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充斥着所谓新生的第二代。我愤怒,我咒诅,我发誓让我的画笔永远不停地为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朋友们控诉,为这些无辜的苦难的孩子们服务!尽管我的技巧还没有成熟,尽管我的观察还有遗漏,但我爱人类、爱成千成万在苦难中成长的孩子们的心是永远热烈的!十五年来,我把我对他们的同情、友爱,通过我的画笔付与三毛!我从未在意自己的劳苦,我更未计及自己的成败,我只一心一意通过三毛传达出人生的爱与恨、是与非、光明与黑暗……  十五年来,在我创作三毛的过程中,最使我感到安慰的,就是成千成万识与不识的小朋友们都爱看三毛;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我先后在《申报》和《大公报》所发表的《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曾经获得广大的读者支持,他们为三毛的痛苦而流泪,也为三毛的快乐而雀跃。千千万万识与不识的小读者们常常随画中人三毛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我就常常接到这样的读者投书:“兹寄上毛线背心一件,祈费神转与张乐平先生,并请转告张先生将此背心为三毛着上。近来天气奇冷,而三毛身上仅着一破香港衫,此背心虽小,三毛或可能使其稍驱寒冷,略获温暖,千万读者亦能安心矣。”这是成百成千感人心肺的例子之一。我常常为这些纯洁伟大的爱心所感动,我知道我的辛劳并没有白费,这也正是说明为什么我成年累月不眠不休地创造三毛的理由。  十五年来我画三毛,我忘不了开始时的孤单和寂寞;但现在却有着成千成万识与不识的朋友结伴而行。路本来是没有的,有入走才有路。毕竟我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创作的路。三毛是不会孤独的,我自己也不再是孤独和寂寞的了。  孙夫人主办的儿童福利会,为了救济跟三毛同一命运的小朋友们举办“三毛义展”。我抱歉我的作品还没有成熟,特别是三十张彩色义卖作品,都是在带病中赶画的,但是想起千千万万的三毛们因为孙夫人这一义举而得到实惠,作为三毛作者的我,还会有比这个更快乐的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漫画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但当时没有形成系列的“三毛形象”。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创作系列的“三毛形象”。1946年底,上海《申报》连载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7年5月,《大公报》“现代儿童”副刊编辑陈伟球请示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拟请张乐平画几幅漫画连载。王芸生当即表示,可以请张乐平画一套类似《三毛从军记》题材的漫画,并给张乐平写了一个便条,介绍编辑去约稿。编辑遵嘱,前往张宅拜访,张乐平说他已有流浪中的“三毛”的构思,答应画一套“三毛”的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

      为了创作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在上海有一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流浪儿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他们为小阿弟,想和他们搭话,谁知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只好败兴而归。一路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流浪儿都是衣衫破烂,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尽管是旧西装,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睬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上来,眼睛直直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了自己的苦难生活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事情,丰富了他创作的想象力。

      这套《三毛流浪记》的漫画,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大公报》第三版上连载,10天以后,改在本市版上刊出,前后登载8个月。这套连环漫画的内容,除了最初几幅反映了一个流浪儿童的遭遇外,更多的篇幅则是从三毛的眼里揭露了在国民党统治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作者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是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典型。
  •   因为读三毛传知道张老与陈平的关系,突然对张老也产生了兴趣。书不错,有很多漫画作品,又增添一个欣赏文艺的题材。
  •   不错,我比较喜欢他的画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