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出版时间:2004-5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樊文龙  页数:159  字数:1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教育部最新颂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背古诗文的篇目编写,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丰富的图片、科学的版式等多要素的有机结合,使读者在找到一条高效学习和背诵三诗文的捷径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本书采用异型40开本,这种开本有阅读轻松、携带方便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是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艺术欣赏和家庭教育的理想工具。

书籍目录

江南敕勒歌咏鹅风咏柳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凉州词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文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别董大绝句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游子吟江雪渔歌子塞下曲望洞庭浪淘沙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小儿垂钓悯农悯农……

章节摘录

书摘                                  背景知识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年。该年十月,当时独掌朝政的杨国忠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国(即今云南省西部洱海附近),以失败而告终。杨国忠为掩盖战败之实,继续邀功,招募士兵企图重新作战。百姓听说南诏多瘴疠,无人愿意应征。杨国忠便派御史分道捕人,强行征召,押往军中。于是,便出现了一幕幕父母妻子奔走相送、哭声震天的惨景。作者档案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省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曾担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人称“杜拾遗”、“杜工部”。由于他是京兆(长安)杜陵人,所以常自称“杜陵野老”。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聪颖善学,七岁便能作诗文。他青年时期曾游历齐鲁一带,后求仕不果,又继续漫游。后授河西尉,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安史之乱中,流亡的杜甫曾被安禄山的队伍俘虏到长安。后来逃出,被肃宗拜为左拾遗,旋即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杜甫弃官入蜀,在严武手下又一度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自成都来到夔州,于57岁那年出蜀游历。大历五年,杜甫病死于自长沙到岳阳的一条船上。    现存杜甫诗歌一千四百多首,它们既是诗人伟大人格的写真,也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些作品对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现实作了生动的记录,展示了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因此后人称其为“诗史”。    杜甫继承了《诗经》、汉乐府以来诗歌的写实传统,为中国古代诗歌反映现实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他博采古今作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擅长各种诗体,以其精深博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后人所称道。由于杜甫在诗歌艺术上具有高超的造诣,更因为他具有忧国忧民、大济天下苍生的高贵品格,因此人们将其尊称为“诗圣”。    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发生于渭水河畔,咸阳桥边。作品借役夫之口,诉说了人民的痛苦和愤恨,并具有明显的反劝穷兵黩武的思想倾向,控诉了封建统治者视人命为草芥的暴行。    诗人一开始描写送别的场面。只见车马众多,士兵整装待发,亲人们则拦路哭泣。在此用了多处细节描写。比如,为了强调送别的人数之多,写“尘埃不见咸阳桥”。而亲人的“牵衣”则表明其依依不舍之情,“顿足”又足见其伤心欲绝。这些细节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的场面之惨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征人及其家属的同情。    接着,通过过路人的询问,引出了征夫的血泪控诉。先由一个人从年少到衰老的遭遇,反映出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死亡人数之多。然后便由场面描写转入议论式批判,向人们指出灾难的真正制造者其实便是只顾满足一己私欲的统治者,正是由于其“开边意未已”,才导致“边亭流血成海水”。战争严重破坏了生产,使全国的百姓都深受其害。统治者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作人,使其“被驱不异犬与鸡”。    在诗歌的最后一部分,征夫控诉的话题由讲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直接恶果,转向了对战争给社会造成的深层危害的揭示。社会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频繁的战争增加了租税,可出租税的劳动力又全被拉到战场上去了。最奇怪的是,民间竟然产生“生男不如生女”的价值取向。到了结尾部分,诗人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更为悲怆的场景——古战场。这里白骨累累,阴风瑟瑟,多少人远离家乡,战死于此,从此只与黄沙野草作伴,其景惨不忍睹。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杜诗的沉郁和直面现实的风格,内容上以叙述的口气展开,处处流露出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及同情。作品充分运用了古体诗的自由度,具有灵活多变的句式,换韵八次,参差跌宕。    12    蜀相    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汩满襟!    到哪里去寻找丞相的祠堂?锦官城外的松柏高大茂盛,青郁蔽日。映绿台阶的碧草枉自显示春天的颜色,隔着树叶的黄鹂空自发出动听的声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教天下大事,诸葛亮为刘备父子两朝开创大业一片忠心。出兵伐魏还没成功却已身死,后代的英雄一想到此便泪湿衣襟。背景知识    杜甫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诗人,他一直希望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百姓有所贡献的贤臣。杜甫一生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怛却从未忘记国家和天下苍生的命运。在他看来,鞠躬早瘁、死而诟已的诸葛亮是占代贤臣的典范。因此视其为自己的榜样。杜甫生活的时代,唐上朝已逐步走上了下坡路,昔日雄风不再。杜甫目睹安史之乱绐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忍不住呼吁赶紧出现像诸葛亮这样的贤臣来匡正社稷吧!这首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初到成都后的杜南游览武侯祠时所作。除此之外,他还写过很多悼念诸葛亮的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出版说明为了帮助高中生学习和掌握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背古诗文,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图文版《高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本书力图通过多种要素的组合,使学生找到一条高效学习和背诵古诗文捷径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质。具体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体例科学,内容丰富。每篇包含“正文”、“注释”、“译文”、“作者档案”、“背景知识”、“帮你理解”和“关键词句”七个板块,从多种角度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原作。    二、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充分利用绘画、文物、实景照片等图片诠释文字内容,并运用合理的版式变化,使读者高效地、深层地掌握原作。    三、开本独特,使用方便。本书采用的异型40开本,具有阅读轻松和携带方便的特点,给读者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编辑推荐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