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简明教程

出版时间:2002-9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乔清举 主编  页数:458  字数:376000  

内容概要

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信心,锻炼和提高民族理论思维水平,培养民族的首创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国情,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建立在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应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伟大复兴。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能很好地建设国家的。学习中国哲学史,对于深入掌握国情,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更好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是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和室外部分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同志们的集体成果,内容截止到近代结束。本书可供中央党校各种班次学员和社会上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同志们参考。本书参考了中国哲学史的有关教材和专著,也吸收了近年来中国哲学史界的许多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乔清举: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先秦诸子百家哲学  第一节 老子的“道”的哲学  第二节 孔子的“仁”的哲学  第三节 墨子与前期墨家哲学  第四节 孟子的仁政哲学  第五节 后期墨家哲学  第六节 庄了的相对主义哲学  第七节 兵家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第八节 《易经》和《易传》的哲学思想  第九节 惠施、公孙龙的名辩哲学  第十节 荀子对先秦哲学的批判与总结  第十一节 韩非的法家哲学第二章 汉代的经学与哲学  第一节 黄老道和《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董仲舒的大一统哲学  第三节 王充的理性主义哲学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道教和佛教哲学  第一节 王弼的贵无论哲学  第二节 悲頠的崇有论哲学  第三节 言意之辩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第四节 敦象的独化论哲学  第五节 葛洪与道教的形成  第六节 佛教的传统和僧肇的哲学  第七节 范缜的神灭论第四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和儒学的意义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第二节 韩愈、李翱的道统治学:儒学在反佛斗争中的复兴  第三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天人观第五章 宋明新儒学的形成及其学派  第一节 理学开山周敦颐的哲学  第二节 王安石的“荆公新学”  第三节 张载的“天人一气”的宇宙本体论  第四节 程颢、程颐的“体用一源”的哲学体系  第五节 朱喜煌理一元论的哲学体系  第六节 陈亮、叶适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第七节 陆九渊的心学  第八节 集心学大成的王守仁的哲学  第九节 罗软顺的气学唯物主义哲学  第十节 王廷相的气本论唯物主义哲学第六章 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 王夫之对古代哲学的批判和总结  第二节 黄宗羲的启蒙哲学  第三节 颜元的“实学”

章节摘录

一、《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根据出土汉简的记载,孙武是一个开明进步的地主阶级军事家。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赞同对周代的井田制进行改革。当时晋国面临着被六卿瓜分的局面,孙武认为,晋国的六卿中,谁对旧有的井田制改革得彻底,谁就能掌握晋国的政权。在他看来,赵氏能够彻底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并且不收土地税,公家贫而人民富,主、臣节俭,将来晋国一定会归到赵氏的手中。作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学家,孙子对于战争有一套独到的看法。他深知战争维系着国家人民的生死存亡,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火攻篇》),所以,他主张对战争采取极为慎重的态度,不主张轻率用兵,尤其反对穷兵黩武,指出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火攻篇》),这样才是“安国全军之道”。尤其是,他认为,战争也是政治的一部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能够不用兵而达到目的,是最好的策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应该说,这是《孙子兵法》中最光辉的内容之一。孙武军事思想的哲学意义,首先是他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在如何取得战争胜利的问题上,孙武主张“禁祥去疑”,即反对各种迷信符瑞。具体地说,“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闻篇》)。这就是说,不能祈祷鬼神进行占卜,不能对事物进行比附,也不能靠对天上星辰运行的猜测来取得战争的胜利,而要通过对敌我双方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充分掌握双方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应该说,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符合朴素唯物主义的原理的。不仅如此,孙子还提出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主张。

后记

本书是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和室外部分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同志们的集体成果,内容截止到近代结束。本书可供中央党校各种班次学员和社会上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同志们参考。各章撰写者如下:乔清举:导言,第一章第七节、第四章、第五章第九节、第六章第三、四节。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史简明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