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央党校  作者:汪篯  页数: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书于1980年由求实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汪筏先生,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师从陈寅恪。其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他的著作《汪筏隋唐史论稿》和本书中收录的《唐太宗》一文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对隋唐时期历史发展有其独到的见解,对后人研究隋唐断代史影响深远。由此,汪筏先生研究隋唐史的造诣可见一斑。但汪筏先生英年早逝,身后文稿札记大部分佚失,也造成现在知道他名字的人不多,甚为遗憾。  本书原是1962年汪筏先生在中央党校讲课的记录稿,出版时增加了《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和《唐代前期的法令和制度》两篇文章, 出版后影响极大。为尊重汪筏先生学术研究的整体性,.本次再版未对原书内容进行任何删减,让广大读者可以原汁原味地体会这位老先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术精神。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施政经验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一直是后人分析、研究、关注的焦点。他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他的一些主要施政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广大党政领导干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区别于图书市场上部分戏说类历史图书,本书通过真实的史料记载和严谨的考察研究, 向读者展示了一位真实的历史伟人一一唐太宗,还原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一一贞观之治,真正体现出了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学术风格。

作者简介

汪篯(1916一1966年),1916年出生于扬州,1931年考入省立扬州中学,]934升入清华大学。]938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推荐留在西南联大,师从陈寅恪。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主要著作有: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汪篯唐史论稿》等。

书籍目录

唐太宗 (一)唐太宗所处的时代 (二)晋阳?兵 (三)唐太宗的战略战术 (四)玄武门事变 (五)唐太宗的用人政策 (六)“贞观之治” (七)边疆问题和民族政策 (八)太宗中晚年的政治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唐代前期的法令和制度 均田令和租庸调法 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关 学校和科举制度 军事制度 法律制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因为豪族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是比较牢固的,他们在地方上有很大势力,所以,各地的豪族地主就控制了地方。汉代郡县长官虽由中央任免,但郡县佐官则由郡县长官辟用,例由本地人充当。封建国家要依靠有势力的地主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郡县的实际权力逐渐被他们掌握了去。西汉末年,出现了不少世为郡县吏的著姓。到东汉时候,更出现了一些世代公卿和世吏二千石的名门。到魏晋时期,更形成了士族门阀垄断高官的九品中正制。代替豪族大土地所有制和部曲佃客制的,是普通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户制。这种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由于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冶铁技术的进步,过去的小铁犁铧逐渐发展成为重约三市斤并具有犁壁的铁犁。这种犁犁辕不论曲直,较前都减短很多,没有“回转相妨”的缺点,因而提高了耕作的速度。这种犁经过改进,比较省力,是用单牛曳引的。这种犁的生产效率比大犁铧更高,它提高了精耕细作的水平,加强了农民在生产上的独立性。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已不需要地主用“合耦田器”等办法来加以干预和监督,而大族豪强地主对农民严紧的人身奴役,也就成了生产发展的巨大障碍。经过长期的一系列的阶级斗争,地主对于田庄的经营管理,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都比较松弛了。

编辑推荐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是领导干部,阅读书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很想看看这类书,把我几十年死记历史的那点道道破一下。分析问题就应该从政,经,史,军,俗,乃至地理气候,人文等全面来,而不是硬套无产阶级框框。
  •   还是在看《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时知道作者的,所以买了他的专著,不错。
  •   慕作者之名买的,非常薄的小书!
  •   好评,书的质量不错,服务到位
  •   很好很喜欢,很薄的一本书,但是很有厚重感。
  •   适合做历史教科书
  •   给老爷子买的,不知道他看了没,给个好评先
  •   这部著作虽然字数不多,但观点鲜明,很客观,有利于我们对唐太宗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及他的时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