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事集

出版时间:2008-09-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许章润  页数:42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活在事中。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串起了时间,把生命填满,当事人身临其境,用慰藉或者忧伤来抵挡。人活在世上。世界是事件的舞台,众生起舞,被迫扮演着人生,构成了人世。这人世,萍水倥偬,生死间的过场,既实在,又缥缈,让我们恨爱交加,留恋而又渴望解脱。到末了,白头歌尽,万古沉灭,却愈发糊涂,于是有一代代的追问不休。生也有涯,世界不朽,答案总是联翩带着疑问,世事不外笼统于恨爱中打滚。人活在自己的心事里。诸事纷披,都在心里,心事是人的定义的要素,心灵是存在的家园。心中有心事,便是对理解做出理解,用人

内容概要

人活在事中。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串起了时间,把生命填满,当事人身临其境,用慰藉或者忧伤来抵挡。 这册文字,载记了作者的事,辗转其中的六件事;映照着作者的心事,这二十年的心事。它们让作者活在这世上,歌哭于事,得失由心,快乐而忧伤,赞叹又怔忡,充实却凄惶。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这到底又算是个多大的事呢,朋友!?

作者简介

许章润,安微庐江人。少年无知,幻想当画家,经载涂鸦,晨钟暮鼓,三试不第,自诩美院落榜生。从此自卑,表现出来便是自傲。转习法律,以图糊口,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治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早先主要用力于刑事法学,日久生厌,学术兴味渐在抽象的法律哲学探讨,而于比较法与宪政,则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

书籍目录

一  鬼事 我 吾乡 民之初(一) 民之初(二) 鬼事 这世上有孔子 师之过 拂袖而去 上帝保佑你获得绿卡 乡民的死法 胃病患者 这五方杂处之地二  世事 “迁责杀父”情结 利害不来则已,一来俱至 异哉,所谓暂住证 建设法律的生活方式 罪者的清白 现代选民 诗人的那口气 机器幽了我们一默 去秋今夏的十件赏心乐事 法学士“村官” 阶层流动、分配正义与思想自由三  文事 儒者的自信 心的资源 内行的外行话:汉学家们 关于所谓“报”的几点释义 文化作为整体的不可分解性 文化反思的提法本身需要反思 言说与言说者 学位论文的人身专属性 抱着理想主义一同自杀 鉴识力与所谓一流大学 东边与西边美丽的法学院 学院路41号今夜复今夜 西南有山 江河流经之地 ……四  心事五  治事六  编事

章节摘录

一 鬼事民之初(一)秋夜静坐,蝉鸣不已,忽的想起昔年与母亲闲聊时她告诉我的一件小事。说是六十年代初,人获得食物成了一件最难的事。母亲老家的左庄,饿死者什之六七,竟至有死者数日无人掩埋,尸停床上,蛆从尸出的。其时,母亲刚二十几岁,却已有四个儿女,每日早出晚归在小镇工厂做工。老大,我大哥,时十岁许,随母做工。余下三个小的,像现在许多乡村农忙时节那样,锁在家里靠天收。二哥因不堪饥饿,总用小手抠墙上的泥吃,每晚父母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洗去他满嘴的泥。三哥发烧,没看医生,光让喝凉开水,几天就死了。三岁,毁去皮囊,超然解脱。我没见过他,那时这世上还没我,只听父亲说他是兄弟中长得最乖的。直到现在,每年除夕父母烧纸钱,列祖列宗之后,照例还有他一份,想也能吃饱穿暖了。小镇距左庄约五里。这年冬天,一位远房爷爷,我的远房祖爷爷,饿得慌,自觉怕是挺不过去,乃决然一早动身,从左庄走到小镇,想找我母亲要碗那年月常规的稀糊糊吃。老人走得慢,赶到时人早去上班,隔着门缝,三个泥娃,老小相视。老人倚坐门槛,直至夕阳西坠,仍不见归人,一线希求遂绝,口中喃喃,走回。第二天中午,儿女发现他躺在床上,死了。据他们后来告诉我母亲,老人回家后喝了一瓢水,上床睡下,不停地重复说:要是大姐(称我母亲)在,肯定给我碗糊吃。母亲回忆,那夜家中灶上和碗柜有开锅拿碗弄筷的声音,肯定是老人的饿魂盘桓不去。老人死后又十年,我也已八九岁,翩翩少年。一场大水过后,四壁如洗。记得每日两餐,仍是糊糊。我排行老末,但与正处青少年的哥哥姐姐享有同额食物:两碗糊糊,稠稠的!转眼又二十多年,眼看身边许多人相继走了,我心戚然;我已早过而立,女儿也已五岁,看她每顿香喷喷地大嚼大咽,我心温然。我时忍不住想逗她玩:乖乖想吃糊糊吗?话未出口,又打消这个念头。因为问她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稀罕,为什么要扫孩子的兴呢!不要紧,等有空时,不用跑远,带她去离这个繁华京城不足百公里的什么乡村,肯定还能吃上这样的糊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六事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许章润先生的书我比较喜欢他的文章、书我都比较喜欢这本六事集写得更为吸引人非法律专业的也可以一睹
  •   服务很好,书到得也快,赞一个。书我只看了一点,文笔很好,需要很静下心来欣赏的一本书。
  •   这本是是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的,我就在当当上买了,书是正品,值得阅读收藏
  •   许章润先生的文字我是很喜欢的,不过或许没有接触过法学专业感觉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有些不甚明了,不过文字真真是很好的
  •   一个字:好!
    我觉得这书的装帧跟许老师的气质最为契合,甚至怀疑许老师参与了本书的装帧设计。文字、装帧、用纸都非常考究。
  •   这才是大家手笔。
  •   仔细看才有收获
  •   就书而言,很喜欢这本~ 书的纸张滑滑的不错,也没有什么质量问题。
  •   很高兴的是许师的杂书阅读竟然和我有很多交叉,窃喜。读完就忙不迭的推荐给我师弟师妹们。
  •   买来送给女朋友,她很喜欢!当然,我也很喜欢!
  •   作者阅历丰富,思想深邃,文字雅正,很喜欢。
  •   许章润教授是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写杂文的法律人之一
  •   作品差,作者人品也差,看到第47页,还借出租车司机之嘴骂人,原来其本人也是安徽人,数典忘祖的狗东西。
  •   书是好书,内容非常值得一读,但让我忍无可忍的是卓越发过来的这本书本身的质量实在是太烂了:1.扉页上有半个泥脚印,不知道是谁踩上去的;2.书口上面有一个黑指印,显然是有人用脏手抹了一下;3.封底有一个很明显的折痕,还有被绳索捆压的印迹;4.整本书受了潮,书页已经弯曲变形。这本书我在图书馆已经阅毕,现在买下来完全是为了珍藏,没想到拿到手的书竟然是这样的品相。
  •   送货快,书内质量算不错,但封面太过简陋了,体现了书作者朴素、内敛、不张扬的高知分子的本性。书的内涵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   数只有七成新,表面还有污渍。但书的内容十分不错,值得一读。
  •   刚看到书的时候还以为是封皮忘了包,差点打客服,就是两款很直接的硬纸板,看着很容易坏。不过里面的纸质手感很好,作者文笔也很好,看着很舒服
  •   文人不藏拙,说的就是这样的文集。
  •   装帧太可笑了,粘两张硬板纸在封面和封底上,不知是为了加厚还是加重,自以为古雅,实际不伦不类,翻看起来也不方便
  •   许先生的书是好书,无赘多言。只是这本法律出版社的书让我很不满意,看似精装,其实只是两面两片硬纸板而已!满分是送给许先生和卓越,法律出版社让人很失望!
  •   一个法学家的良心。文采与思想的火花起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