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受教育资格与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芦琦  页数:260  

前言

  编辑出版《上海法学文库》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它有助于推动上海的法学研究和培育法学新人。近两年,上海市法学会发布了几十项课题,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让会员承接,在已完成的项目中,有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有的还得到了较高层次的奖项。法学会每年还组织一些规模不等的研讨会、报告会,为会员更好地从事教学、科研和法律事务工作搭建交流的平台。上述服务会员、凝聚会员的努力,得到了广大会员的肯定。在2005年年初的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上,大家对法学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希望采取一些措施,有利于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多出人才,尤其是扶植一批有潜质的法学新人。法学会采纳了大家的建议,经酝酿筹备后,《上海法学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正式起步了。  在起步之际,我想就《文库》的编辑理念向大家作以下说明。  作为《文库》,它应当具有包容性。法学学科所有专业的论著,包括论及法律实务中理论问题的专著,都可以纳入《文库》之中;只要坚持宪法确立的各项原则,凡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的学术著作,都可以纳入《文库》之中。  作为《文库》,它应当具有学术性。我们希望列入《文库》的著作,理论上应有所创新,即使是实务类的著作也是如此,当然,实务类的著作还应当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为了保证《文库》的质量,我们借鉴了国内已有的做法,采用较严格的评审制度对书稿加以筛选。

内容概要

本书以古代受教育者、受教育资格、受教育权利在中西方的历史演进与实现为探索主题,以“去特权化”的动态扫描b历史还原为贯穿线索,聚焦中国古代儒士的受教育仕进权,揭示由受教育权创设与行使而孕育推动的西方城邦文明,力求从客观的角度对封建制形态下的中西方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实现的“和而不同”给出个人的见地与阐发。

作者简介

芦琦,女,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开放教育学院副院长。曾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并先后取得法学学士、法理学硕士以及法律史博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主要为科技法与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法学等。现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领衔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公开发表40余篇论文,主编教材若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受教育:一个永恒的权利命题  第一节  关于受教育资格与权利的一般界说  第二节  受教育权利实现及其相关问题第二章  特权体制下的古代受教育者及其分野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受教育者概述  第二节  西方古代受教育者概览  第三节  特权体制下的古代受教育者及其分野第三章  古代受教育资格设定中的特权化与去特权化  第一节  关于古代受教育者入学资格与条件概述及比较  第二节  关于中国古代宗室成员的入学要求及相关设定  第三节  与中国古代受教育有关的入学与考试资格限制  第四节  国子监入学资格设定中的特权化与去特权化第四章  “儒士”身份资格变迁中的受教育权利及其实现  第一节  “士”与“儒”的结合:从受教育资格到身份化权利  第二节  门第与户籍:魏晋与隋唐时期受教育资格与权利的嬗变  第三节  宋代以降儒士受教育权利的赋予及其实现第五章  城邦文明推动下的古代受教育权利及其实现  第一节  古希腊与古罗马奴隶制时期的“公民受教育特权”  第二节  西欧中世纪教会权垄断统治下的受教育权利  第三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受教育权利及其实现第六章  封建社会受教育权利实现问题之中西比较  第一节  关于受教育权利设定的文教思想渊源之中西比较  第二节  关于受教育者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实现之中西比较  第三节  关于受教育权利实现的保障条件与措施之中西比较  第四节  关于古代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去特权化”实现之中西比较第七章  关于古代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与未实现  第一节  关于古代受教育权利的存疑与释疑  第二节  关于古代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与未实现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受教育:一个永恒的权利命题  第二节 受教育权利实现及其相关问题  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阐发到卢梭“天赋人权”革命学说的提出,直至联合国《人权宣言》奏响“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行动口号,其所表达出的共同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权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平等实现。这已经成为人类致力于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共同愿望与美好祈福。  关于受教育权利实现的问题,与受教育权利本身一样,是一个引起多方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鉴于本研究侧重于对中西方受教育权利的历史比较,故采用法学与历史学的交叉比较的研究方法来展开问题并依次推进,这将成为本文叙事与论述的主要进路与特点。  一、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基本条件及衡量标准  受教育权的实现,或者说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它是一个富含内容与变化的综合评价系统,是基于对受教育(教育)的制度、行为、文化等多种条件、要素及其总和所做的一个整体性评价和判断。因为,比起受教育权概念的多维与多解,对受教育权实现的可能回答,则会因人、因国别、因历史年代、因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众口不一。因此,可以说,如果我们在一个缺乏预设的规范性制度与衡量标准的前提下来空泛讨论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话题,从任何意义上说,这都将是无意义的举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受教育资格与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