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第1版 (2009年2月1日)  作者:李永新 编  页数:2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全部内容是作者多年对公务员考试潜心研究的成果,作者未授权任何单位以任何形式转载《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的任何内容,任何与《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相同的内容都是非法抄袭。 《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具体还具有以下特点:  [1]广手把手”教会你写申论  《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一大特点是深入浅出。与其他辅导书论述一些大的原则、方针、政策不同,《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着重对申论作答的每一个环节即阅读、概括、对策、文章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使考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真正认识申论考试考的是什么,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而且能够掌握应对申论考试的作答技巧并真正学会写好申论。  [2]紧跟考试动态,详细讲解“对策有效性分析”全部题型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越来越注重“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对策有效性”分析是最能够体现这一考试宗旨的题型。这种模式以能力为导向,命题新颖,思路较活,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详细解析“对策有效性分析”的全部题型及其命题特点、作答技巧,并从考生的角度找到了一条应对有效的方法与模式。  [3]讲解各种重要“分析方法”和“标准表述”形式  申论作答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是分析能力的提升,分析能力的核心是分析方法,所以,《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极为重视对分析方法的讲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还针对每一种题型为考生提供了符合考试要求的标准表述形式。  [4]紧抓社会热点,洞悉2010年申论考试趋向  申论命题的背景材料都取于社会热点,这使得《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在编写时有针对性地对当前社会热点进行全面、简洁的分析与概括,并针对性地抽取目前社会最受关注的热点材料编集成“实战演练例题”和“全真模拟试题”。试题形式规范、材料权威。

作者简介

  李永新,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首席培训官。

书籍目录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变化趋势分析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第一节 申论概述一、申论的含义二、申论文体的本质——特定的议论文三、申论考试的目的和作用四、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五、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六、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七、申论考试的题目要求第二节 应对申论考试的根本方法——系统思考一、概括部分的系统思考二、分析部分的系统思考三、对策部分的系统思考四、论证部分的系统思考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评分标准一、命题相关情况二、阅卷情况三、评分标准第四节 申论作答要求一、硬性要求二、软性要求第五节 申论典型真题权威分析一、典型真题二、分析点评第二章 阅读理解第一节 阅读理解的原则一、时间原则二、整体把握的原则三、筛选性原则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应试方法一、阅读第一遍——带着问题阅读,了解材料内容二、阅读第二遍——理清脉络第三章 总结概括第一节 总结概括综述一、总结概括的题型分类二、总结概括的作答要求三、总结概括的评分标准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一般应试方法一、删减要素的方法二、分类归纳的方法三、抓住关键句的方法四、寻根究底法第三节 总结概括实战演练一、公务员考试制度凸显公平机制问题二、技工短缺问题三、食品安全问题四、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问题五、政府诚信问题第四章 综合分析第一节 综合分析概述一、综合分析部分成为申论考试题型变化的主要阵地二、综合分析主要是对部分给定材料的分析三、综合分析的具体题型四、分析原因的方法五、示例第二节 综合分析实战演练一、失地农民利益受损问题二、民办教育陷入困境问题三、教育乱收费问题第五章 提出对策第一节 提出对策概说一、提出对策的具体题型二、提出对策的总体要求三、提出对策的表述方法四、提出对策部分的评分标准第二节 提出对策实战演练第一部分 标准习题演练一、公务员考试制度凸显公平机制问题二、技工短缺问题三、食品安全问题四、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问题五、政府诚信问题第二部分 最新热点问题六、节 约型社会问题七、节 能减排问题八、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九、安全生产问题十、社会保障问题第六章 论证表述(一)——议论文第一节 议论文概说一、议论文三要素二、议论文的总体要求三、评分标准第二节 文章 的立意与拟题一、立意二、拟题第三节 论证的方法一、例证二、引证三、喻证四、对比论证五、理论论证六、类比论证七、假设论证八、归谬论证第四节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及文风一、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二、形象生动三、情理交融四、朴素精练第五节 论证表述实战演练第一部分 标准习题演练一、公务员考试制度凸显公平机制问题二、技工短缺问题三、食品安全问题四、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问题五、政府诚信问题第二部分 最新热点参考例文六、廉洁问题七、诚信问题八、团结问题九、用人问题十、监督问题十一、政绩问题十二、服务业发展问题十三、作风问题第七章 论证表述(二)——公文式申论文章第一节 演讲稿一、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二、演讲稿的结构及写作方法三、演讲稿的语言要求第二节 讲话稿一、讲话稿的特点二、讲话稿的结构及写作方法三、讲话稿的语言要求第三节 意见一、意见的特点二、意见的结构三、意见的撰写要求第四节 报告一、报告的特点二、报告的结构三、报告的撰写要求第五节 请示一、请示的特点二、请示的撰写要求三、请示的结构第六节 意见、报告、请示的语言要求一、庄重准确二、简明通顺三、平实得体第八章 历年考试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九章 社会热点之一:必备基础理论第一节 十七大报告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一、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二、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节 和谐社会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五节 依法治国一、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二、胡锦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六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实质第十章 社会热点之二:重大专项宏观政策第一节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虽然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好办法五、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第二节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五、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六、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四节 科技自主创新一、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理论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第五节 节 约型社会一、温家宝: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节 能减排工作——在全国节 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二、加快建设节 约型社会三、把节 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第六节 物权法一、胡锦涛:认真学习全面实施物权法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局面二、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第十一章 社会热点之三:重大社会问题第一节 民生问题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第二节 教育问题一、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二、教育发展要追求公平与效率和谐三、陈至立: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节 医疗问题一、胡锦涛强调: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二、温家宝主持: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三、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医改:医药收支分开、降药价五、解决药价问题要从体制上寻找办法第四节 资源与环境问题一、重新审视相关关系二、周生贤:污染减排指标考验政府责任三、灾害风险管理——防微杜渐除隐患第五节 住房问题一、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第六节 老龄化问题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第七节 社会保障问题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八节 弱势群体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二、关注弱势群体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第九节 服务型政府一、服务型政府的基础理论二、胡锦涛: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第十二章 中央人民政府部分机构职能介绍第一节 国务院组成部门一、发展改革委员会二、教育部三、公安部四、监察部五、民政部六、财政部七、国土资源部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九、农业部十、商务部十一、卫生部十二、审计署第二节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第三节 国务院直属机构一、海关总署二、国家税务总局三、国家工商总局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  第一节 申论概述  一、申论的含义  申论,“申”即说明、申述,“论”即议论、论证。申论作为一种对国家公务人员能力测试的载体,其意义为: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说明和申述,发表中肯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论证。  申论考试的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拔优秀的公务员人才。申论考试就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一种能力测试,考核的是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材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文字表达的能力。申论测试在设题上不是一个提问应对一种能力,而是每一个提问都要以“四种能力”来应对。这就使申论测试具有双重性:既具有选拔性考试的“择优汰劣”的功能,又具有测评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价值。仅仅会写“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但缺乏快速、准确处理“社会问题”素材的能力,缺乏公文性文章的写作基本功,是很难顺利通过申论考试的。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命题者不可能在150分钟的时间内考查全部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考生对试卷各问题的作答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务员完成日常工作流程的缩影,申论考试中出现的背景材料也因此不可能是大量的原始信息,而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正因为是“半成品”,材料一般会呈现出脉络不清、段落不明、顺序颠倒、内容散乱的状态,需要在考试的过程中进一步归纳、整理、加工。但从近几年申论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申论考试的答案往往可以从给定的材料中得出。  二、申论文体的本质——特定的议论文  申论考试答案的主体部分是写作议论文。归纳、概括、摘要、排序等,均属再现给定资料内容的“再现题”,接近于有唯一确定答案的客观题,不属于写作类主观题。尽管再现材料的作答过程是广义的“写作”——书写文字,或勾画符号,记录逻辑思考的轨迹;但它是对材料的再现,不是主观创造和再加工,因此,不能列入严格意义的写作范畴。分析问题——现象、本质、影响、原因及结果等,提出对策,简要评论问题,均属写作类试题。不管这些分析、评论、说明长短、规则与否,有没有固定格式,它们的功能都是认识事物、说明道理、解决问题,就本质而言,和明确要求的“议论文”试题性质相同,都属于议论文文体。  作为申论试题答案的议论文,之所以独特,在于它是依据给定资料、符合规定要求、针对特定问题展开论述、阐明观点的文体。第一,它必须依据给定资料,论点必须从资料中提炼,论据必须从资料中查找,论述的精神主旨不能过度超越和背离资料给出的信息边界;第二,它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显而易见的要求如字数限制,较易掌握的要求如有事实、有数字,不易掌握的要求如观点鲜明、全面充分、切实可行、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行文简洁。如何鲜明?如何全面?如何可行?如何清楚、严谨、简洁?这既有一部分是通常写作类应试文体的要求,更多还是公务员考试考查应试者适应处理政府机关公务文书能力的要求决定的,申论文体的本质,就是要写出向政府机关公务文书标准看齐的议论文。  三、申论考试的目的和作用  (一)目的  (1)直接目的——测验能力  申论考试的直接目的,是测验应试者是否具备适应公务员职位的基本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和条件作文,测验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从材料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材料内容和思维结果的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提出对策,均属广义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要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还要用到更高级形式的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同时也涉及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足够的实践基础如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也不可能形成正确认识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文字表达即书面语言表达,也就是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一样,同属于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公务员应对职位要求、处理日常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申论对此进行测验,就是衡量应试者是否具有担任公务员的能力,是否具有胜任相关职位的潜力。  申论考试要求应试者依托有限时间、有限条件,完成资料阅读,分析概括要点并以规定形式复述,写出文理通顺、实用性强的文章,这已不是单纯写作能力的测试,而是接近于紧迫的行政机关工作“实战”背景,对应试者实际工作能力的测试。机关工作大量事务和具体问题需要公务员做出分析判断,通过思维的加工处理,形成意见和决策,用文书的形式固化下来;不仅公务处理的结果是文书,大多数处理的对象本身就是文书,公务员工作主要就是在同各式文书材料打交道,通常条件下,文书材料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申论考试以能否在规定时间、凭借有限条件完成和做好材料处理为标准,实质就是与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相对应,测验应试者适应这种工作内容和条件的素质和能力。  (2)间接目的——储备人才  通过一定量度标准和条件对应试者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测验、评价,申论考试能为择优录用公务员人才提供依据。同时,考试不仅是为行政机关选拔当前需用人才,而且是为国家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力量。通过备考和应试的过程,使应试者受到对应机关工作要求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和锻炼,即便现时没有被录取,一支数量庞大的求职人群也“在考试中学习了考试”,提高了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与公务员的职业要求更为接近,也就扩大了公务员队伍后备人才储备和来源。  (二)作用  (1)基本作用——选拔人才  国家将“根据给定材料写作”从笔试科目中分离出来,把申论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独立科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检测应试者思维和写作能力,选拔优秀公务员人才。“选人”,是申论考试也是古往今来官员录用写作类考试的基本作用。  为什么从古至今,无分中外,政府都用写作选拔官吏人才?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现代文明社会,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写作继肢体接触和说话之后,是人类第三位的交流方式。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由于交流工具、传播中介的高度发展,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之间人们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便利,交流障碍都要少,纸张平面媒体的爆炸式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人们更多地借助文字交流,写作的地位有日趋提高甚至超越前两种交流方式之势。写作地位的空前提高,使具备写作能力,成为人们融入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个职业领域都少不了对内对外的交流,必然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成为各行业选拔工作人员的共通标准。作为现代社会的组织者,每天各级国家机关都流通着大量的政务信息,要保证政情的上通下达,对相关工作人员写作能力的要求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为迫切,自然也要把写作定为选拔工作人员的标准,且标准更高。  在国家机关——政府工作部门中,写作不仅是一种人际交流工具、信息的传播方式,更是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的内在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董仲舒献《天人三策》得到汉武帝的重用,诸葛亮作《出师表》而被后世信为贤相;王安石不断上书宋神宗达致“君臣合契”,终于实现了推行变法的抱负;作为蜚声中外的政治家,周恩来的讲话稿从不假手秘书;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出色的领导人不善于写作,每一个领导才能出众的政治家,无一不是卓越的演说家、文章家。  为什么优秀领导人同时是优秀的演说者、文章作者?这就涉及写作和语言的密切关系。语言是思想的外现,写作则是把语言定型化、物质化。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产生语流,经过第一道整理工序,外现为口头语言,即说话;经过进一步的系统整理,记录为书面语言,就是写作。因此,写作实质是语言能力的延伸;更深层的,则是思维能力的系统和固化。能写的人基本就是会说的人,也是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的人。这样的人,无疑适合政务工作的需要,具备领导者和政治家的潜质,也是国家机关选拔人才的对象。  申论第一位的作用,就是在有限时间内、有限条件下,较为全面地考查应试者写作能力——包括思维与表达能力,以度量其是否适合机关工作要求,根据考试结果,结合其他考试成绩,择优录用。  (2)间接作用——政治凝聚与社会调节’  申论同其他公务员考试科目一样,间接作用体现在:政治凝聚和社会调节。中国历代以选官为目的的笔试考试、以八股文应试文体为登峰造极的科举制度,向来有政治凝聚和社会调节两方面的巨大作用。唐太宗曾望着入闱应试的举予说:“天下英杰尽入我彀中矣!”通过考试,维系知识分子的人心,除了做官不再有三心二意、做危害统治的事情。北宋王安石为科举制度设计和厘定的规范,使孔孟之道成为朝廷选官、举子应考的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价值,通过考试进入政界的南宋状元文天祥;明朝唯一的“三元”商辂、名臣于谦都是实践这一价值的精英。金、元、清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蒙古人的元朝一度废止科举考试,导致人心离析,加速了短命覆亡;女真人的金、清全盘继承中原王朝的科举制度,吸引了知识精英加入统治集团,很快稳定了社会局势,使广大知识分子以致他们背后的平民阶层忘记了掠夺和屠杀带来的创痛,认同民族敌人的统治并与其同化。  通过申论考试,应试者将会认识到试题和给定资料反映出来的国家意志、政府施政理念和主流价值,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增强对国家的认同,适应政府对公务员的要求,使应试者按照考试所体现出来的要求设计自我、重塑自我,进而实现自身价值,不仅在就职前、在备考应考的过程中自觉地靠近政府、靠近政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而且把自我塑造延伸到就职以后,在公务员岗位上遵守政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紧密地凝聚在政府周围。这就是申论考试政治上凝聚应试者——未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作用。  申论考试对社会人才布局、教育资源布局和发展方向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一是对各层次、各界人才的磁吸效应。尤其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申论应试水平,作为求职就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追求目标,因而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增强自身的相关能力,使自身知识结构、能力水平适应申论考试的要求;二是对教育资源布局和发展的导向作用。不论是公立教育机构、人事部门的培训机构,还是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各种教育资源,根据求职者的需求,都把申论考试作为重要的研究、教育、培训内容和项目,随申论的变化而调整方向,不断更新内容、改革形式,为应试者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服务。申论考试对人才自身和教育、社会的调节作用都是巨大的,个人、机构乃至相关的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随申论而发生变化。  (3)文体效用——指导实践  申论答案作为不同形式的应试文体,无论是摘要、综述、原因分析、对策条陈,还是完整篇章,对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只要真正做到题目要求,确有一定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陛,就有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可用来指导实践。作答中提出的观点、对策、措施,符合认识事物的逻辑程序,符合一定的理论原则,符合客观对象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高水平的申论答案,还可能有一定的创意性,就疑难问题提出一家之言的独到见解,对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确有参考和指导价值。当然,指导实践不能代替实践,观点对策要转化为行动、进而转化为成果,必须借助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配合;但是可以肯定,做得好的申论答案,通常就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编辑推荐

  培训学员百万人次,李永新考生称为中国公考培训第一讲师。  精准把握命题趋势,浓度点拨解题技巧,涵盖全部考试题型,详解重、难、疑点。  奉献权威实用精品,搭建考试成功阶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