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梁福兴,吴忠军 主编  页数:298  字数:456000  

前言

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世界旅游业的出现。但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旅游业,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从那时至今,旅游从为少数上层阶层所能享受的活动发展到现今大众旅游和社会旅游时代,仅经历了50多年的时间。在这短短50多年的历程中,世界旅游业发展大大超出世界经济总体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国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8亿人次,全球平均增长率高达5.5%;2006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8.42亿万人次,同比增长4.5%,超出了旅游业的发展预期。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每年将有10亿多人出国旅游。旅游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一个重要因子。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优势。上下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方圆960万km2的国土,使中国的旅游资源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尽管我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正从一个旅游资源大国走向旅游接待大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世界所关注。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2 494万人次,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出境旅游总人数为3452.36万人次。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可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6亿人次以上,出境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左右,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左右,居民人均出游可达2次,旅游业总收入可达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将每年新增直接就业7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50万人。到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拉动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蓬勃发展、无限生机的旅游业,给旅游教育;尤其是高等旅游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旅游管理是工商管理下面的一个小学科,却面向的是大产业,如何使旅游学科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旅游产业服务,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培养所需各类人才,是每一个旅游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做大做强旅游学科,使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步,就必须加大旅游学科建设的力度,其中之一就是要搞好旅游教材的建设。因为,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全国部分高校编写“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就是推动旅游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者与民俗旅游心理,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理解,民俗旅游资源分区及其特点,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原理,民俗旅游市场调查与产品营销,民俗旅游展演体验与社区居民组织管理,民俗旅游资源的抢救与保护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俗旅游业发展前景等内容。每章都设置了本章概要、关键性术语、章首案例、思考题、经验训练、案例分析、推荐阅读书目和相关链接等栏目。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有选择地把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旅游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关键性理论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精选了大量经典时新的案例穿插其间,既强调对民俗旅游学系统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阐释和讲解,又将这些阐释和讲解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民俗旅游的资源调查、景区开发、项目规划、经营管理等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之中,突出了系统知识传授和经验技术指导,具有理论前瞻性和临场应用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授课教材,也可以作为景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应用民俗学、应用民族学、旅游人类学等其他科研人员、业务人员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1.1 民俗文化概述  1.1.1 民俗的概念  1.1.2 民俗的特征  1.1.3 民俗的类别  1.1.4 民俗的功能  1.1.5 民俗的形成  1.1.6 民俗的发展  1.1.7 民俗的变迁 1.2 民俗研究概述  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  1.2.2 民俗研究的主要方法 1.3 民俗旅游概述  1.3.1 民俗旅游的概念  1.3.2 民俗旅游的特征  1.3.3 民俗旅游的类型  1.3.4 民俗旅游的价值  1.3.5 民俗旅游的构成 1.4 民俗旅游学学科建设  1.4.1 建设民俗旅游学学科的急迫性  1.4.2 建设民俗旅游学学科的可能性  1.4.3 民俗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1.4.4 民俗旅游学的理论方法第2章 民俗旅游者与民俗旅游心理 2.1 民俗旅游者及其特征  2.1.1 民俗旅游者的定义  2.1.2 民俗旅游者的特征 2.2 民俗旅游者的类型  2.2.1 消遣观光型民俗旅游者  2.2.2 参与体验型民俗旅游者  2.2.3 考察了解型民俗旅游者 2.3 民俗旅游者的心理特点  2.3.1 旅游决策阶段的心理  2.3.2 旅行游览阶段的心理  2.3.3 旅游结束阶段的心理 2.4 民俗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2.4.1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与特点  2.4.2 民俗旅游跨文化交流第3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理解 3.1 生计技艺民俗旅游资源  3.1.1 渔猎采集民俗旅游资源  3.1.2 草场游牧民俗旅游资源  3.1.3 土地农耕民俗旅游资源  3.1.4 江海渔业民俗旅游资源  3.1.5 百工匠艺民俗旅游资源  3.1.6 商贩贸易民俗旅游资源 3.2 聚落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3.2.1 古村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3.2.2 古寨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3.2.3 古镇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3.2.4 古城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3.3 服装体饰民俗旅游资源  3.3.1 服饰装束民俗旅游资源  ……第4章 民俗旅游资源分区及其文化特点第5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第6章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原理第7章 民俗旅游市场调查与产品营销第8章 民俗旅游展演体验与社区居民组织管理第9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抢救与保护第10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俗旅游业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2.8 美洲民俗文化区及其特点美洲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北濒北冰洋,南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附近许多岛屿组成。北美洲、南美洲是自然地理分区的概念,巴拿马运河一般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而北美、拉丁美洲是行政分区的概念。美洲不仅可以按区域和行政分区,还可以按语言、文化及国家类型分区。北美以经济发达的英语国家为主,包括加拿大和美国;而拉丁美洲通常指美国以南的中美洲、南美洲国家和地区,顾名思义,这一区域都属于拉丁语系国家,有着相似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美洲居民中,欧洲移民后裔、印欧混血后裔和黑白混血后裔占多数,还有黑人、日本人、华人、原住民印第安人以及因纽特(爱斯基摩)人等。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来自远古时代亚洲的移民印第安人已经在美洲的土地上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并形成了古老而又发达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成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标。经过漫长的文化演变,现代美洲的主体文化,已经转变为西欧传统文化。土生土长的印第安文化、非洲黑人移民文化和有限的东方外来文化则成为美洲文化的次要成分。因此,美洲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富有特色的混合文化结构,即截然不同的几种文化成分能够和谐、融合地共存并发展。由于北美洲深受西欧民俗文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西欧传统文化特色,因此以下所说的美洲民俗文化仅指美洲本土居民的传统民俗文化,而在美洲本土居民的民俗文化区内,又以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传统民俗文化为典型代表。一般而言,美洲原住民是指除生活在北极圈一带的爱斯基摩人之外的所有美洲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也是一个笼统的泛称,其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大异其趣。印第安人种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即红种人,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实际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及其语言不下1500个,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也都各有差异,其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并且起源独特、形式多样。总体而言,美洲原居民的民族性格主要体现在注重体面、大丈夫气概、热情奔放和擅长言谈等方面。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的态度。虽然其宗教信仰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被欧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但原始精神仍然存在,并与基督教信仰相混杂,成为一种奇怪的宗教信仰,如图腾柱仪式、太阳神崇拜和鬼舞教信仰等。几乎所有的庆典和活动的场面形式都是圆圈式的,因为他们相信世界上的权势是以圆圈的形式进行循环的。所有庆典仪式和活动方式,都起源于对自然神灵的信仰。他们认为神创造的世界是均衡、和谐的,人们有义务按照神的意旨采用圆圈的形式进行,以控制所有生命存在形式的各个方面。还有,许多其他宗教庆典活动,比如平原印第安人的太阳舞,求神降雨的雨舞以及蛇舞等,都充满了神秘魔幻的色彩。

编辑推荐

《民俗旅游学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俗旅游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于民俗的介绍,由于外行,错误、硬伤较多
  •   专业用书,内容都大同小异,这是老师推荐购买的版本
  •   还不错的一本教材,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