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出版时间:2004-6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吴永军 编  页数:202  

前言

  从2001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经历了两年多研究、探索的路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组织了对国家级实验区的调研与评估,同时各地也多次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了调研和评估。方方面面的反馈情况表明,近三年来,课程改革实验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校长、教师正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大纲和教科书上规定的知识,学校的教育应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校长、教师在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对教

内容概要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备课的各个方面,如传统备课的问题及新课程的新思维、与文本对话、与课程标准对话、与教材对话、与课程资源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及同伴对话、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名师备课谈等,力求成为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良师益友。

书籍目录

引子 我的备课一、升华使命,课改角色的重新定位二、解读课标,与新课程理念对话三、建构与超越,教材的同构与异构四、了解学生,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生活五、教育无痕,感悟教学策略的选择六、师生互动,教学流程的动态生成第一章 新课程备课的新思维第一节 传统备课的主要问题一、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二、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三、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四、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五、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策略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基本要求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一般策略第三节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备课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备课步骤二、网络教案的制作第二章 与文本对话第一节 与课程标准对话一、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精神二、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三、对话基础上的超越第二节 与教材对话一、通览全局,整体把握二、酌取精要,以小见大三、融会综合,荟萃精华第三节 与课程资源对话一、比较与精选:取舍近态课程资源二、寻觅与探究:开发远态课程资源三、激活与创生:优化设计课程资源四、执行与反思:培植新生态的课程资源第三章 与学生对话第一节 学生需要的现代课堂一、学生调查问卷二、调查结果及反思第二节 备课中的学生观一、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待这种资源二、学生是独立的人,我们要尊重学生三、学生是能动的人,我们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四、教师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第三节 从“预设”到“生成”一、教学过程不是预设不变的二、预设,为了生成的有效三、生成性资源的即时利用四、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第四章 与自己、同伴及社会对话第一节 自我反思——在备课中与自我对话一、“我的知识够丰富吗?”二、“我的教学技能够完善吗?”三、“我的情感丰富吗?我的态度积极吗?我的价值观正确吗?”第二节 同伴互助——在备课中与同伴对话一、同学科教师的协作备课二、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第三节 校内外互动——在备课中与社区的对话一、与社区中的家长对话二、与社区中的专家学者对话三、充分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第五章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第一节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教学结构设计的概念及教学结构理论的发展二、新课程的教学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第二节 课堂教学新策略一、自主学习及其教学策略二、合作学习及其教学策略三、探究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第三节 别样的作业与练习一、两种类型的作业与练习各自的内在规约性及其功能二、任务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三、任务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策略四、语文学科任务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常规举措及例证说明五、数学学科任务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常规举措及例证说明第六章 名师备课谈第一节 共性化的备课观一、分析学生的需求二、钻研教材三、选择教法第二节 个性化的备课过程第三节 备课方法谈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做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因而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所体现的特点也可以有所不同。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3.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说,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够拥有大量“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第二,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第三,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第四,资源共享。  在备课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所搜集的资料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要力争做到:(1)学“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2)用“生活”。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生活知识解决一些问题。(3)服务“生活”。因为有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增强这样的意识。(4)创造“生活”。这是一个高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构思。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