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教育科学  作者:市川博  页数:46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荟萃了日本战后以培养市民资质为目的的社会科教育的研究成果;所选论文包含了多种立场、视角和层面,研究课题涉及:(1)社会科的基本问题__社会科应该综台弛还是分科化,科学研究成果应该系统地传授给J瞳还是把它们仅仅作为儿童解决问题、构建社会认识的媒介;(2)有关社会科的教学方法、教材开发、学力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课题,例如问题解决学习的展开方式、学习问题的确立和发展、社会学视角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教材开发和教材选择韵方法与视点、以考察学生思维深度与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试题设计方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等等(3)多样化的社会科教学实践模式,如使用地名教材的教学模式、辩论式教学模式,提案教学模式、模拟索鸱士模式。等等。(4)对社会科50年历史帧思与展望。这些研究具体而深入,瑾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是深入研究社会课程的重要交献。

作者简介

市川博,市川博教授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前身)教育学部,曾进入该大学教育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因工作关系退学。历任大阪府立大学、东京教育大学助教,横滨国立大学副教授、教授。2003年,从横滨国立大学退休后,任帝京大学教授。市川博教授早年研究近现代中国教育史,是日本研究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历史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代表。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从事社会科教育研究。其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深度,而且能与实践密切结合,培育了众多优秀的社会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有:《社会科教学:追求基于实感的理解》(1983)、《社会的变化与社会科教学》(1989)、《社会科、生活科与国际理解教育》(1994)、《创造运用磁性姓名牌的讨论课》(1995)、《指向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与评价》(2003)、连载系列论文《社会科教育中的学力与人性培育》(1980一1982),等等。 此外,市川博教授述担过任日本社会科教育学会会长、日本教育学会秘书长、日本学科教育学会副会长,以及日本教师教育学会、日本教育方法学会、日本课程学会的常任理事,并担任在社会科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民间教育研究团体“秉持社会科初衷学会”会长,20世纪90年代初被授予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顾问教授。市川博教授为推进中B两国的教育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书籍目录

编者序 1 关于社会科的综合性与系统性 1—1 社会科该怎么办?  1—2 反对社会科解体论 1—3 生活教育与社会科——对批判的答复 1—4 问题单元中的地理和历史——答胜田守一先生的批判  1—5 三论社会科——回复梅根悟先生 1—6 达成共识的线索——给胜田守一先生的信2 关于社会科教育中的科学认识 2—1 关于社会科教育中的经验、态度和人格主义  2—2 何谓“不相信知识”——答大? 2—3 关于教育和科学——答大? 2—4 科学与教育如何相互关联——围绕3 问题解决学习论 3—1 什么是问题解决 3—2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社会科4 学习问题(课题)的生成、发展与教学设计 4—1 社会科与生活科中学习课题的生成方式 4—2 学生的问题、知识与单元设计 4—3 社会科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克服形式主义与活动主义偏向5 社会科的教材论 5—1 我的教材研究 有田和正  5—2 论社会科中“教材的迫切性”——探讨“迫切性”的内涵与必要性 5—3 选择《啊!野麦岭》作为教材的理由——社会科教学设计的结构问题  5—4 选择教材的视点6 社会科的学力论和评价论 6—1 学力论的发展 6—2 社会科的学力结构 6—3 社会科的学力与评价——以书面考试为中心  6—4 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1 使用学情卡和座位表的教学模式——追求个性的成长2 以地名为教材的教学模式——活用地名的社会科教学3 辩论式教学模式——论社会科辩论式教学中反驳的指导4 提案教学模式——“提案社会科”的教学构成原理5 运用模拟教材的教学模式——对模拟教材的基础垂生考察6 使用磁性姓名牌的教学—--_磁性姓名牌教学模式的意义7 基于全球化视野的教学模式——社会科中全球教育的四种方法1 社会科的50年历程及其展望2 社会科50年与今后的使命作者简介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日本某一学科教育领域研究成果的译著。国内第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多视角、多层面地阐述社会课程之理念、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材开发、教学评价、教学模式以及问题和课题的译著。本书是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中的一本,荟萃了日本战后以培养市民资质为目的的社会科教育的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