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戴维.乔纳森  页数:347  译者:任友群  
Tag标签:无  

前言

  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如果从1962年格拉泽(Robert Glaser)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算起①,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教学设计”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它最初诞生于美国,在美国经历了它最初的发展阶段,随后则跨海越洋传播至世界其他许多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该学科被引进我国。我国许多学者为该学科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该领域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进行创新,并由此催生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呢?我们认为,任何创新都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创新的本质特点是原创性及其相对于创新活动目标的价值。然而,创新也绝不是凭空捏造、闭门造车,创新需要批判性的继承,需要对所需突破的领域的全面了解、把握与反思,以避免断章取义或造成南橘北枳。为此,多重视角审视作为舶来品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历程,揭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并进一步展望该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以支撑本土相关研究的高起点、大视野以及战略性思考--这应当是在相关领域中开创本土创新研究不可回避的议题。这也是我们策划这套“译丛”的意图。  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历史的回顾、研究的定位与未来的抉择三个方面作出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希望据此提供一个为该译丛选择文本的参考框架。  一、教学设计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教学设计的由来  作为一个专业研究领域,教学设计与其他专业一样有其漫长的前科学发展历程。众所周知,人类对学与教活动的筹划与安排在经验性层面上的努力古已有之。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关的思想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有关学习与记忆的认知基础的论述后来由13世纪著名经院哲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加以拓展,他通过自由意志来论述对教义的理解。四百年后,约翰·洛克提出几乎所有的理性推理和知识都必须经由经验而获得,并由此提升了亚里士多德有关人的初始的智力空白状态的主张。接着,在20世纪的转折点上,杜威提出了教育哲学的若干宗旨,其目的在于发扬这样一种理念,即强调学习与行动的联姻,而不是事实的机械背诵才是学习发生的最佳时机。接近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观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影响日益突出。桑代克的联结论表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原始的刺激一反应(S-R)模型。

内容概要

  全部的生活都是问题解决(卡尔·波普尔语)。人类从开始走出原始状态,就在与世界进行互动,并力求对他们所经验的事物建构意义,这对人类而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知识、意义和理解不能离开有意义、有意图的活动而存在。而问题解决正是弥合了时代精神与建构性学习的追求。因此,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问题解决(本书作者语)。  本书关注的是。如何用现代技术帮助学习者对意义进行个人或社会合作建构以及解决问题。它为教育技术支持知识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书内容横向涉及问题解决的关键过程,纵向涉及不同的问题解决类型,将二者融会于一体,并在一个框架之中整合了美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多个典型案例,为理论与实践搭建了桥梁。

作者简介

戴维.乔纳森David H. Jonassen

书籍目录

序第1章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什么是学习?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技术如何促进学习?  从技术中学习  用技术学习  技术怎样促进学习 建构主义的含义  对教师的含义  对学生的含义 结论 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第2章 问题解决是有意义的学习 什么在驱动学习?  问题解决的类型  用技术解决问题  信息查询  给任务或内容建模  决策  设计 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第3章 从互联网学习:通过探究从信息中获得知识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上有什么?它是如何管理的?  互联网带来了哪些新东西? 那么,我们能利用互联网和网络做什么?  用互联网进行研究 互联网学习活动  面向探究的合作学习 从信息到知识:科学探究和实验  分布式的数据收集  结果开放的、学生导向的研究项目 网络发布  研究的发布  发布原创的主意和想法 拓展视野:虚拟旅行  虚拟田野旅行  在线探险 结论 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第4章 在互联网上构建技术支持的学习共同体 组建共同体第5章 用技术来进行可视化学习:第6章 在用超媒体建构现实中学习第7章 在探索微世界与虚拟现实中学习第8章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第9章 评估基于技术的建构性学习和问题参考资料索引

章节摘录

  和任何其他优秀的故事一样,电子故事由类似的结构组成: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像其他类型的叙事一样,电子叙事同样也包含一系列发生在特定环境中涉及某些人物的事件。通过这些电子叙事活动,学生们将逐步理解所有这些元素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如何巧妙地处理视频来达到故事需要的效果。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像批评家一样批判地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想法和决定。  个人纪录片  让学生对拍摄纪录片感兴趣的方法是拍摄个人纪录片。也就是说,他们创作一个关于自己的纪录片。由他们自己决定最合适的布景,希望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个性,以及以何种格式(format)描述自己。个人纪录片有很多种形式。有些学生创作成个人日记,另外有些学生带领观众参观他们的房间,还有些学生演奏音乐,背诵诗词,或者各种角色扮演。自我是很多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会积极参与。  对个人纪录片作进一步拓展,可用外语制作。R J.佩尔蒂埃(Pelletier,1990)建议让学生们在外语课堂上录制一段关于他们的房问、家庭、教师或图书馆的纪录片,或者为某些活动(如,家庭晚餐,微型高尔夫,打保龄球,或者其他活动)创建一个拍摄录像的大纲。在叙述的时候要求他们只能用正在学习的外语,相对于将语言作为学习的目标,个l生化地使用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将新学习的词汇与以前学会的词汇组织起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尽可能地让学生口头表达他们的叙述。  R.J.佩尔蒂埃同样建议给学生提供帮助,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拍摄范围。整个录影应该比较短(3-5分钟),重点放在数量有限的物体和现象上。设想一下让学生拍摄篮球或足球比赛,并让他们用西班牙语作实况报道。这时你是在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保证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学习词汇比从书本上背诵要记得更好也更易于保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二版)好
  •   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之思,颇有启发意义。
  •   建构主义的学习者可以参考!
  •   这本书是教育技术及教学设计必看的书之一
  •   乔纳森不愧为教学设计的顶级大师,该书教给人许多实用的技术。建议将其专著《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方法》译成中文出版,本人盼望几年了。
  •   老师推荐的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必看,其他专业看了也不吃亏。
  •   是一本很有启发的书,对常规教学和活动教学均有所指导。耐心的看哦!书的质量也很好!
  •   很厚的一本书,需要慢慢研究
  •   作者乔纳森不久前去世了,看着他留下的财富难免觉得有些忧伤,很好的书,思想的冲击,很值得拥有。
  •   全新的理念与方法,让我们体会了一种新的方式与方法,让我们也认识到了某些新的东西。
  •   内容详实,很受启发,很值。
  •   有收获,很不错的书!
  •   听老师说起过好多次了
  •   马上就读,好期待!
  •   看到书了,不错
  •   对于研究生、本科生或是老师都还是挺有用的。
  •   对书还有发货速度都很满意
  •   深入浅出的讲解,初读,也许收获不大,再读、三读及至掩卷遐思,或许觉得应该就是这样。
  •   不错。挺好,页面字迹清晰。
  •   运送的太慢
  •   经常在当当上买书,非常快捷,优惠较大!
  •   解决问题不仅仅是态度的问题,态度再好如果不能善用工具,犹如情绪激昂的小孩,什么事也做不成;一个人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就必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本书是一本管用的书。
  •   老师介绍的,美国教育技术研究生的经典教材,很可惜没有找到原版,因为原版的内容界面设计都比这个要出色的多
  •   想法不错 有借鉴意义 虽然书有点年代
  •   要慢慢理解
  •   不错,值得一看,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   书是和其他的书一起买的,还没细看,但愿不失望!
  •   专业书,没有想象中的好
  •   书很好 但是还没看完呢
  •   看后很受启发,但翻译的水平不咋地
  •   发货速度快,书的质量不错,好评!
  •   如果当当还用15天的等待来服务,我将考虑更换别到别处购书。
  •   这是学术书籍来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