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4卷)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教育科学  作者:褚宏启主编  页数:4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是为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水平而搭建的学术平台。  《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旨在呈现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传播教育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倡导健康向上的思想趋向和学术风气,尤其注重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突破,以引导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不断前进,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提供最有价值的认识,从而改善中国教育管理的知识状况,提升中国教育管理的实践水准。

书籍目录

研究反思学校效能研究:理论、实践与争论/程晋宽对学校效能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蔡永红中国大陆学校效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孙绵涛谢延龙理论前沿对当前教育效能模式建构方法的批判性分析:建立动态模式的重要性/波特·克里默斯凯瑞克兹当前学校效能研究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上)/查尔斯·特德利 戴维·雷诺兹学校治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及其变革/徐建平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角色的嬗变/杨天平孙孝花我国城市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模式分析/黄晓婷管理者研究中小学校长绩效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以北京市为例 /赵 茜 王梅中小学校长薪酬制度研究/吕 蕾教育局长的领导有效性——基于深圳市NS区教育局的实地研究/蒋和勇教育政策和法律论学生的表达自由权/茅锐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江雪梅《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投稿须知

章节摘录

  研究反思  学校效能研究:理论、实践与争论/程晋宽  有效学校与学校效能研究的基本视角  学校是一种复杂的人造组织,学校效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学校效能研究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视角。克拉克(K.E.Clark)认为,学校效能研究可以划分为学生成就研究和学校变革程度研究两大类。拉尔夫(P.Ralph)则把学校效能研究划分为“有效学校研究”和“学校效果研究”两大类。有效学校研究旨在阐明学校与学校的主要差异,而学校效果研究旨在阐明学校和班级水准对于学生成就影响的差异。综合各种学校效能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者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人们对学校效能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和路径,主要有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谌启标“学校效能研究论纲”一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研究视角(谌启标,2001,25-28)。  一、教育经济学的“投入一产出模型”研究视角  “投入一产出模型”研究的视角是建立在教育经济学的分析基础上的,它把“学校效能”与“学校质量效果”等同,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学生。这种研究视角注重学校的生产功能模型,试图说明在控制学校中学生个体社会经济背景的条件下,不同学校之间运用经济、政治资源的结果会使学校质量具有显著差异。  亚当斯(A.Adams)从国际教育比较的角度对学校效能的“投入一产出模型”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主要涉及以下“投入一产出”的标准:(1)教育资源投入,包括生均投入、教师资格、师生比等方面;  (2)教育成果/产出,包括学业成就、考试分数、生均投入、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3)教学过程,包括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水平等方面;(4)教学内容;(5)学校声望;(6)文化价值。  “投入一产出模型”的研究认为,经济资源,包括师生比、教师教育、教师经验、教师薪水、生均成本、教师素质和领导素质等方面,与学生成就的相关性不大。学校效能研究提出,学校应当正确地利用有关政策和投入资源,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资源条件,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效益,就可以提高学校效能。  美国联邦教育部还根据这一观点制定了“有效学校”的考核标准,包括:(1)学校组织的质量水平; (2)学校气氛; (3)校长领导水平。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编写的初衷是为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水平而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旨在呈现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以引导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不断前进,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提供最有价值的认识,从而改善中国教育管理的知识状况,提升中国教育管理的实践水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4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