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史

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广播电视  作者:赵卫防  页数:4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时期(1897—1945年),延续时期(1945—1955年),黄金时期(1956—1966年),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年),繁荣时期(1979—1993年),风格化时期(1994—2006年)。每个时期的流变都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中加以描述,也特别看重论述香港和内地、台湾以及海外的互动关系,从而凸显了立论的主轴:香港电影是在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的历史、文化和权力的“嬉戏”中此消彼长地成长发展的,因此有着复合文化体的特质。其变化的总趋势是中原文化的强势地位由强而弱,文化特性由体现国家民族意识和官方意识形态的精英性逐渐转向根植于民间市井的世俗性和商业性。

作者简介

赵卫防,出生于1967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影学博士 多年来从事影视史论特别是港台电影研究与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多次赴港进行学术交流,在内地与香港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簏论文:完成国家“十五”规划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香港电影篇”与“事件、政策篇”两部分。

书籍目录

序总论第一章 香江映画·拓荒演进——初创时期(1897一1945)  第一节 启蒙:电影发行放映业的缘起 第二节 萌芽:电影制作的起步 第三节 草创:“香港民新”及其他制片公司的电影拍摄活动 第四节 香港电影业的重兴和发展 第五节  第一次繁荣:粤语电影的勃兴 第六节 香港电影的 第二个停滞期第二章 文化传承·左右角逐——延续时期(1945—1955)  第一节 战后电影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节 延续与创新的国语片 第三节 粤语片及其他方言语种的影片 第三章 打造东方影都·磨砺经典影像——黄金时期(1956—1966) 第一节 现代化和全球化:香港电影工业大厂体制的创新 第二节 时装文艺片  第三节 以戏曲电影为主的古装文艺片  第四节 喜剧、武侠、歌舞等类型片 第四章 呼唤本土意识·重塑传统类型——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 第一节 电影工业格局的变化及发展 第二节 武侠类型的新发展 第三节 其他类型片的本土化转型第五章 香江影都·再续神话——繁荣时期(1979—1993) 第一节 巨变中的香港电影工业 第二节 锋芒尽显的“新浪潮”电影 第三节 商业类型电影的整合与变异  第四节 文艺片新景观第六章 体制趋个性·光影现沧桑——风格化时期(1994—2006)  第一节 香港电影工业的低迷与调整 第二节 商业类型及创作者的个性化特色 第三节 文艺片及其“作者”的个性特征附录一 香港电影工业年表附录二 香港电影在内地、台湾及海外地区获奖一览表附录三 香港电影本土奖项获奖名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香港电影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内容丰富~~作者把香港的电影史写的很仔细~通过分析对比~每个时期每段历史都写的很清楚~
  •   比较清晰勾勒了香港电影的历史
  •   老师推荐的书 对于研究香港电影有很大的帮助
  •   喜欢香港电影的可以翻翻,开卷有益。
  •   专业用书,留着写论文。
  •   我很喜欢这本书,讲的很好。
  •   顺便表扬下送书的大叔!
  •   初感觉,厚实,纸张很不错。内容大概翻了翻,有兴趣一读
  •   内容很多,大致看了一下,不敢发表太多评价,但应该对想整体了解香港电影的人有所帮助。
  •   了解香港电影,值得一读。用来当资料实用,没有仔细研读,感觉还可以
  •   一部从香港工业史角度撰写的香港电影史,脉络清晰,很有帮助
  •   这本书纸质一般,字有点小。
  •   书的内容是不错的,但是拿到货书皮一角居然烂了一道2寸长的口子,太让人失望了,西安地区换货比较麻烦,就算了,毕竟只是书皮的问题,希望当当下次发货的时候检查清楚商品再发货
  •   这本书,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本书除了夸大左派人的左派影响和作品质量,其他的还行
  •   一般.作者认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