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色经典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周春霞  页数:191  
Tag标签:无  

前言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回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宪法性”口号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急于摆脱文艺的“他律的束缚。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的研究成为时尚。可以说在文学理论这个园地里先后出现了“审美论转向”、“主体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实际上当我们实现这种“转向”之时或之前,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则开始了另一种“转向”,那就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的勃兴。西方文论向文化视野转移,有其自身的原因。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到晚期,自身的社会问题就越多。如种族冲突、阶级冲突、性别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工业化与自然的冲突等等,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人们已经对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评”和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文论感到不满足,因为他们主张文本绝对“自律”,以隔绝的眼光关注文本自身,就艺术谈艺术,就形式谈形式,完全脱离社会与现实,使读者无法从他们的笔下看到时代的面影和现实中的紧迫问题。阅读文学的大众。绝大多数总是关怀现实的。文学大众对“文本自足”的批评感到厌烦,他们要求有一种切中时弊的批评模式。这样就有一些理论批评家要超越“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重新重视文学的“他律”性,他们强调文学艺术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中,强调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如何“独立”,都不可能与社会文化毫无关系。相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丰厚的文化意义,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不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视野的文学研究逐渐成“气候”,各种“主义”应运而生:针对种族身份认同问题。出现了“东方主义”批评;针对性别对立问题,出现了“女权主义”批评;针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出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针对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出现了“新历史主义”……这种文化研究发展到极端,甚至提出了文学研究中的“反诗意”的观点。当西方兴起这些浪潮的时候,我们的理论界正在进行“审美”的狂欢、“主体”的狂欢和“语言”的狂欢,直到20世纪末,我们才发现我们又“落伍”了。要求走出“审美城”,呼吁建立中国的“文化研究”,“艺术文化学”或“文化诗学”的要求也被提出来了。

内容概要

  《解读红色经典: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以红色经典作品《青春之歌》为研究对象,把这部作品放入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中加以审视,试图更加深入地把握红色经典的文本张力及其在主流、精英、市场、大众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生产过程,进而挖掘红色经典现象的深层社会文化动因及其文化内涵.《解读红色经典: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拒绝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方法,而是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历史性、文本性、当代性,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力图还原历史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总之,这是一部在红色经典研究方面不乏创新的作品。

作者简介

  周春霞,女,山东人,现就职于北京联合大学,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化思潮、电影评论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童庆炳序程正民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第一章 多重动机和文本张力:《青春之歌》的创作一、《青春之歌》创作与“写工农兵”1.《讲话》及“写工农兵”2.讨论与批判:“知识分子”题材的当代境遇3.个体写作困境二、碰撞与整合:《青春之歌》创作动机谈1.动机簇现象及作家动机多重性2.三种动机间的碰撞与整合3.社会角色与创作动机的转化生成三、动机游移下的文本张力1.爱情与革命间的张力叙事2.个人与历史间的张力叙事四、社会组织下的个人生产:徘徊在“信”与“思”间的个人写作1.意识形态“询唤”与作家之“信”2.作家的自我经历与“思”3.徘徊在“信”与“思”问的个人写作小结第二章 主流规约与编辑身份矛盾:《青春之歌》的出版一、出版制度与《青春之歌》的出版1.出版制度的规范化2.《青春之歌》的出版二、审读意见中的矛盾与张力1.“现实性”与“可能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塑造2.个人与历史:两种叙事视角3.“增加”与“删除”:艺术表现三、出与不出之间:编辑身份及其矛盾1.编辑作为“把关人”2.编辑作为“受众的代言人”3.编辑作为“个人”4.出与不出之间小结第三章 两种批评、文学观念的交锋:《青春之歌》的论争一、《青春之歌》论争意图初探1.从十七年批评看论争2.从杂志定位看论争3.从“编者按”看论争二、丽种批评观念、文学观念的碰撞1.原则与现实2.政治与艺术三、多种批评声音交织下的红色经典生产1.民众的政治无意识及其多样性2.精英的复杂性及其介入生产的方式3.“收缩”的个人叙事小结第四章 组织生产与文本缝合:《青春之歌》的电影改编一、组织生产与电影《青春之歌》改编1.个人生产的困境2.组织生产的强势二、困境与突围:电影《青春之歌》的改编1.情节设置:单线条叙事2.人物安排:众星捧月的人物关系式三、组织干预下自我文艺观念的顽强表达:电影生产与改编理念1.从生活出发2.对主观主义批评的抵制小结第五章 多种社会力量的冲突与合谋:《青春之歌》的再生产一、第一版电视剧《青春之歌》1.三种因素遇合下的《青春之歌》改编2.人道主义话语的重新编码3.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的错位二、第二版电视剧《青春之歌》1.强化的革命叙事2.商业化运作模式3.作品的“二元”状态及其成因小结结语:文本张力?生产机制?文学观念一、对“红色经典”的认识二、红色经典生产过程中多种因素的互动与交锋三、红色经典生产中的文学观念碰撞四、红色经典生产中的个人因素参考文献附录一 张羽审稿意见(部分)附录二 欧阳凡海审稿意见附录三 陈建功访谈录附录四 老鬼访谈录后记

章节摘录

  1.动机簇现象及作家动机多重性  作家在创作时,会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所以表现在创作动机上,也形成了动机的多重性,基于这一现象,有学者在其他创作动机诸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机簇”这一概念。所谓“动机簇”,是指“一个动机内同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①任何创作动机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在许多子动机的支配下形成一个主导的动机,从而支撑着作家完成创作。这些子动机有时候表现为较低层次的生理满足,如基于基本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创作。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因为牛活所迫而进行创作;子动机有时候表现为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满足;有时候也表现为对国家、社会、民生的责任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动机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性的。  具体到《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而言,在构思小说伊始,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杨沫的创作动机中交织着三种不同的子动机:  一种子动机是“表现自我”,即基于自身经历而生发的讲述“自我”的个人动机。在构思之初,杨沫就想“把我的经历、生活、斗争组织成一篇东西”。②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青春之歌》是一部有着强烈“自叙传”色彩的小说。③所以,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林道静,不仅在个人气质上与作者杨沫十分相似,身上充盈着青春的气息与时尚的活力,就是林道静的遭遇与作者也有许多暗合的地方,充满了浪漫与传奇的色彩。小说中的主人公与余永泽在海边的浪漫相遇、激情相恋、毅然分手,与卢嘉川的相互默默爱慕,在杨沫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所以,杨沫对自己的这部长篇始终充满信心,自信来源于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常常在构思我那篇传记式的小说。如此篇能写成,我感觉一定不会太坏。因为有许多流着血泪的火热生活,在灼烧着我的心。丰富的生活,正确的观点,再加以一定的艺术加工,总会写出比较好的东西的。”④事实上,作者在这里表述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对小说的生活真实性的肯定,它同时还包含着作者在“丰富的生活”与“正确的观点”之间的矛盾与摇摆。而后者正是形成小说创作另一个子动机的原因所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解读红色经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