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陈金芳  页数:172  字数:248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依据,对人的素质及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工作历经十五载,其间得到黄枬森、陈志尚、袁贵仁等知名学者的悉心指导,并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的素质理论探源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的素质的思想
 二、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的素质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素质的论述
第二章 人的素质的内涵、外延和特征
 一、人的素质的基本涵义
 二、人的素质的层次结构及其辩证关系
 三、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辩证关系
 四、人的综合素质与人的创新能力
第三章 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环境与人的素质
 二、社会实践与人的素质
 三、教育与人的素质
第四章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素质教育的由来
 二、素质教育的实质
第五章 素质教育的推进及其体制性障碍
 一、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分析 
第六章 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七章 素质教育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章节摘录

  (二)重德与养性自西周以来,道德问题就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人们重德、敬德,注重德性修养,并把人的德性修养看得高于一切,认为人之所以贵于万物,就在于人有道德。  早在周朝的时候,统治者就提出了“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思想,虽然带有神学意味,但在人类思想史上不啻是个巨大进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都很重德,只是对于“德”的理解各有诛异。儒家重“仁”,其“仁”学思想的核心便是“德”;道家主张自然无为即为“德”,《淮南子》认为,人的本性纯朴天真、自然无为,故“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墨家理解的“德”与功利主义相关联,“兼相爱、交相利”即有“德”。后世传人中国的佛学则对现实世界持否定态度,主张自性清净,但为了彼岸世界(来世)的幸福,也主张积善行德--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至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的重德传统,认为人之所以是宇宙中的最高贵者,不仅在于人有四肢百体,与天数相合,更重要的是人有心、有性、有情、有仁义道德。宋代的朱熹提出“人与物异在仁义礼智”的命题,强调人与物的区别亦主要在道德。他把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并用道德说明人,界定人。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但是,有道德确实是人的一种特性,是人区别于物的一个特点。我们主张现实的人,强调人的社会性,他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劳动等社会实践,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也都是由他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没有抽象不变的永恒的道德,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都是历史的、变化的。道德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在阶级社会中,人总是阶级的人,道德也带有阶级性。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十分重德,而且注重“养性”。所谓“养性”主要是指德性修养或道德践履。儒家的养性功夫体现在“重行”与“反思”。孔子所说的“行”是指把一定的道德原则运用到人的行为中,做到身体力行。孔子还主张“修己安人”意指通过自我道德修养,使别人得到安乐。在孔子看来,成为真正的“仁”人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将主体道德修养和济世结合起来,“以天下为己任”,“修己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主体与社会的结合中寻求“仁”的价值的现实实现,从而获得主体道德修养的真正意义。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后世的儒家学者所继承,逐渐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原则。  孟子所说的“行”与孔子有所不同。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潜在素质,这四端经过人的反省内求,不断地保持和扩充,就能发展成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仁、义、礼、智。  ……

编辑推荐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