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农村读物  作者:维克多·雨果  页数:254  译者:孙娟  

前言

若干年前,本书的作者在参观圣母院,或者更确切地说,在遍索圣母院上上下下的时候,在那两座钟楼之一的一个黑暗角落里的墙上发现了一个手刻的单词: ANARKH 这几个大写希腊字母,因年深日久,已经发黑,并且深深地嵌进了石头里。它们的形状和姿态,都显示着某种为哥特式所固有的神奇的特征,仿佛要人明白它们出自一个中世纪人之手。这个词所蕴涵的那种悲凉的宿命观,更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作者寻思再三,反复猜测,想知道那个痛苦的灵魂到底是谁,又为什么定要在这座古老教堂的额头上留下这个罪恶或不幸的印记,并迟迟不愿离去? 再后来,那堵墙又重遭涂抹,或者是打磨,反正已弄不清究竟是哪一种原因了,从此,字迹便消失不见。近两个世纪以来,各座中世纪的绝妙建筑无一不遭受此种待遇。破坏来自四面八方,里里外外到处残破不全。神父们乱涂乱抹,建筑师们乱刮乱磨,然后是民众跑来把它们夷为平地。因此,刻在圣母院幽暗钟楼上的神秘单词,以及这个单词所忧伤地显示着的不为人知的悲惨命运,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本书作者一些捕风捉影的回忆。在墙上写下那个词的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随风而逝了;墙上的词也已消失无踪了;也许,教堂本身也会很快从地面上消失了吧。

内容概要

  《巴黎圣母院》为“随身听名著”之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在小说中,雨果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描述了爱丝美拉达、卡希魔多和弗罗洛等几个主要人物命运间的纠结、冲突、毁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性地再现了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部诗歌、20部小说、12部剧本、21篇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1827年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这篇《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雨果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书籍目录

雨果原序第一卷一、司法官大厅二、皮埃尔•甘古瓦三、波旁主教大人四、雅克·科勃诺尔老板五、卡西莫多六、艾丝美拉达第二卷一、从沙西德到锡拉二、河滩广场三、以德报怨四、夜盯美人梢,必有麻烦事五、麻烦接踵而来六、摔罐成亲七、新婚之夜第三卷一、巴黎圣母院二、巴黎俯瞰第四卷一、善良的人们二、克洛德·孚罗洛神父三、圣母院的敲钟人四、狗和主人五、克洛德·孚罗洛(续)六、不得民心第五卷一、圣马尔丹修道院的负责人二、“这一个将把那一个消灭”第六卷一、对古代司法的公正而客观的评述二、老鼠洞三、关于玉米饼四、一滴水,由一滴眼泪回报五、关于玉米饼故事的结局第七卷一、对山羊倾述秘密的危险二、有着明显区别的神父和哲学家三、圣母院的钟四、宿命五、两个身穿黑衣的人六、公开诅咒别人的结果七、妖僧八、临河窗子的特别用途第八卷一、枯叶代替了银币二、枯叶代替了银币(续)三、枯叶代替了银币(续完)四、把一切希望都抛弃五、妈妈六、三人各有所思第九卷一、疯狂的昏热二、驼子、独眼、瘸子三、聋子四、陶罐和水晶瓶五、红门的钥匙六、红门的钥匙(续)第十卷一、在倍尔那丹街上甘古瓦妙计不断二、当你的乞丐去吧!三、欢乐万岁!四、好心肠帮倒忙五、法王路易十一的祈祷室六、提着小刀闲游七、沙多倍尔驰援第十一卷一、红色的小鞋二、美丽的白衣姑娘三、弗比斯的婚事四、卡西莫多的婚事

章节摘录

348年6叶二月零19天前的今天,巴黎的市民被旧城区、大学区和市民居住区(新城区)三重城垣里教堂中轰鸣的钟声惊醒了。在历史上,1482年1月6日那一天,实在无法引起人们的任何记忆。那件事情,虽然一大早就让巴黎居民及教堂的钟声喧闹不止,但是实在不值得过于大惊小怪。庇卡底人和勃艮第人并没有来进攻,也并非要进行抬圣骨盒的仪式,拉斯葡萄园的学生并没有起来暴动,“尊贵无比的国王陛下”也并非要进行人城仪式,那些男男女女的盗窃犯并没有要被巴黎的司法官判以漂亮的绞刑,而那些戴着十五世纪流行一时的羽毛盛装的使臣们也并非要到来。只不过为了王太子与弗朗德勒的玛格丽特公主的联姻,有一支特殊的人马一弗朗德勒的使臣们.就在两天以前来到了巴黎。波旁红衣主教笑容满面地迎接了那帮满身土气的弗朗德勒市政官,并在他的波旁府邸用许多“讽刺剧、寓意剧与笑剧”来热情招待他们,以便能讨好国王。然而,一场瓢泼大雨将其房门口雅致的帘幔浇得不成样子,这使得主教大人异常厌烦。用让•德•特洛瓦的话来说,1月6日这一天,对巴黎全体市民来说是喜气洋洋的一天,因为自古以来,这一天始终是主显节与愚人节合二为一的无比隆重的日子。在1482年1月6日那一天,不仅将在河滩边的广场上点燃节日篝火,还将在布拉克小教堂的墓地里种上五月树,并在司法官的礼堂里上演圣迹剧。巴黎总管的差役,穿着漂亮的紫色毛质短棉袄,在胸前佩了个白色大十字,头天就在各十字街口吹起喇叭,太声向巴黎市民宣告总管府的通知。因而,成群结队的市民们,在早早关上家门、店铺以后,男男女女,扶老携幼,从各个地方赶向那三个地点。人人都有自己的主意,有的去看篝火,有的去看五月树,而有的则去看圣迹剧。1月是看篝火的最佳时节,_这一点是从古遗传至今的共识,而圣迹剧,由于在司法官上演,四处有遮盖,干燥暖和,所以大部分巴黎市民都涌向篝火和圣迹剧的场所,这是爱看热闹的巴黎市民颇为聪明的一点。.至于布拉克小教堂基地里的那株可怜的五月树,则是纸花稀疏.在1月的严寒中瑟瑟发抖。两天前来到这儿的弗朗德勒的那些使臣们,要来司法官观看圣迹剧,并且同时观看挑选丑人王。市民们都知道这一消息,洇而赶向司法官四周大街小巷的人尤其多。尽管这间大厅在当时被号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礼堂(确实,索瓦尔那时还没有测量过蒙塔吉城堡的大厅),想要在那天挤进大厅里却是无比艰难。司法官广场上人满为患,水泄不通,像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让那些临街的巴黎市民们得以站在窗口大饱眼福。五、六条通向广场的大街,好比五、六个河口,无时无刻不是人流滚滚,涌人大海。如同海浪拍击海岸上突出的岩石一般,逐渐壮大的人流不停地冲击着广场四周的房屋和无规则的墙角。司法官是一座壮观巍峨的哥特式建筑,两股人流在其正中央高大的台阶上不断上上下下,从台阶中段开始,被劈成两半,顺着两侧的台阶奔泻而下。如同飞流泻人河海一般,这两股人群组成的流水不断地汇人广场。由叫喊声、笑闹声和无数双脚的践踏声合成的巨大的喧哗声,时而凶猛异常,那人流一波波地从后向前推向台阶,时而缓缓退缩,导致人群中不断引起骚动,形成一层层的漩涡;原来是总管府的弓箭手跑来维持治安,骑警骑着马来维持秩序。这个传统由巴黎总管府传到保安队,又传到骑警队,再传到当今巴黎警察队,真是妙不可言。成千上万的人头出现在家家户户的大门口、窗户前、窗洞里、屋顶上。善良、平静而诚实的市民们,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注视着司法官,注视着喧闹的人群.因为有好多巴黎市民.至今仍只是袖手旁观,看看热闹就能满足的人。如果眼前的高墙后面正在发生什么大事,那么看着高墙本身也是件令人兴趣盎然的事。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这些1830年的人们能够回到十五世纪,和这些巴黎人混杂在一起,那么和他们一起挤挤绊绊、拉拉扯扯、磕磕碰碰地挤进那个本来宽敞,而在1482年1月6日这天却显得异常拥挤不堪的大厅,或许是件很有趣味、颇有魅力的事情。我们对某些古老的东西感到新奇,恰恰是因为它的古老,尽管它确实很古老。读者若能和我们一起夹杂在这群身着罩衫、短袄或是短裙的嘈杂人群中挤人大厅,那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若是读者同意,我们不妨来尽情想象一番。首先,是耳际轰鸣,头晕眼花。在我们头顶上是漆成天蓝色的木雕贴面,饰以金色百合花图案的双排尖拱圆顶;在我们脚下是黑白两色相间的大理石地面。几步开外,是一根巨大无比的柱子,其后又是一根巨柱。一根接着一根。在大厅里,共有七根柱子纵向支撑着双排尖拱在横向正中的落点。柱子周围都放着一些东西:前四根周围是杂货摊,出售闪闪发光的玻璃器具和金属饰品,后三根周围是橡木板凳,早已被诉讼人的短裤及代讼人的长袍所磨平。大厅周围,从法拉蒙起的历代法国国王的雕像,沿着高高的外墙,在门与门之间,.窗与窗之间,柱与柱之间,排成没有尽头的队伍。其中,有闭目垂臂的懒散国王,也有昂首冲天、双臂高举的好斗君主。尖拱的长窗上镶着五光十色的玻璃;宽敞的出人口安装着华美精致的门扉。所有的这一切,从拱顶、柱子、墙壁、窗框,到护板、雕像,从上至下无一不涂上绚丽的天蓝色和金色。然而,早在当年,这金碧交辉之色已显暗淡,后来到1549年,已被灰尘和蜘蛛网所淹没,全然没有当年的风采了,尽管杜布厄尔还是按照传统大加赞美。现在,请各位想象一下,在一月份惨淡阳光的映照下,一股人流涌进这个宽广的长方形大厅,五颜六色,吵吵闹闹,不断地沿着墙壁移动,绕着柱子打转。到这儿为止,想来各位读者已对我们将要更进一步描述其有趣细节的画面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了。毋庸置疑,如果亨利四世不是被拉瓦亚克所暗杀,那么,司法官的档案里就不会存有他的档案,他的共犯们也不会由于利害关系而去销毁那些档案,而那些放火犯也不会在想销毁那些档案但无计可施之时,干脆放火焚烧了档案室。要火烧档案室就得火烧司法官。要不是这样,1618年的大火灾也就不会存在了。古老的司法官,连同它的大厅,也就会依然耸立。这样我就不必细细描述,读者也不必阅读这些描述。我会对读者说:“你们自己去看吧!,,这情况可以说明一个道理:但凡重大事件,往往难料其结果。当然,非常可能的是:首先,拉瓦亚克并没有任何共犯;其次,即使他有,他的共犯们其实与1618年的那场大火灾毫无牵连。若是这样,失火的原因便可有两种其他说法,而两者都是言之有理的。其一,如大家所知,那颗一尺宽、一肘高的燃烧着的大星星i恰好于3月7日午夜以后从天上坠落,掉在司法官屋顶上。其二,见于岱奥菲的这四行诗:悲惨之极的游戏:司法女神在巴黎,吞下太多的贿赂,自把殿宇来烧掉。关于司法官1618年的失火事件有以上三种政治的、自然的、诗的说法,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三种说法,不幸的是,司法官无疑是失火了,这是个事实。由于这次大火灾,更由于连续多次的修缮工作几乎清除了幸免于火的一切残余,所以今天的司法官早已所剩无几了;法国历代君王这幢最早的住所也就所剩无几了。在美男子菲利浦在位之时,司法官这位罗浮宫的长兄,就已岁数不小了。人们甚至去那儿寻找国王罗贝尔所兴建的、为艾尔加杜所描述过的宏伟建筑的遗迹。

编辑推荐

《巴黎圣母院》为“随身听名著”之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在小说中,雨果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描述了爱丝美拉达、卡希魔多和弗罗洛等几个主要人物命运间的纠结、冲突、毁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性地再现了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巴黎圣母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放在车子里,希望女儿不用费眼睛来读名著!
  •   本来不想说,非要说几句才给积分,这不气人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