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抒怀

出版时间:1996-10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都市抒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寂寞•城市
      父母从上海来北京看我,久别重逢,感触是少不了的。一个人在外,已经习惯了许多东西,包括应得的,争取的,不得不承受的,当然也有无时无刻的出乎意料。忙碌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空了下来就会闲的发慌。
      愈来愈明白李宗盛在《忙与盲》中表达的情绪,尤其是在深夜时一个人对着昏暗的台灯看书时,寂寞感时不时袭上心头,无法名状的难熬。算起来在外漂泊已经有不少时日,漂的繁琐远远多过泊的暂憩。都市的紧张总是催人奋进,可也促人老得更快,林立的钢筋混凝土折射出失却光泽的日照,一如我的生活。
      陪着父母逛了故宫爬了香山登了长城下了定陵,日子过得分外快,于是愉悦也丢失得分外快。无论在人前是怎样的精力充沛、自信开朗,但那因寂寞而油然而生的自伤和挫折总是无可避免。
      网络上一个熟稔的朋友这样比喻现在的自己:像猪一样享受——自我安慰的惰性;像狗一样规律——代价是堕落的高贵;像蜜蜂一样工作——昙花一现的风光;像猫一样随性——自己快乐就好的自私……
      除了最后一点我嘲讽她的自我标榜,别的都是一模一样的贴切而无奈。
      我们再也不会蹲在自家门槛前捧着大碗吃饭,但我们时常通过电话预约客户的晚餐,无非是用虚伪换取下一顿更丰盛的夜宴;我们再也不会在大年夜的晚上凑齐家族中所有的成员,取而代之的是提前几年预定一张饭店的圆桌,以及收到一大堆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号码发来的短信祝福。
      难怪,我们会寂寞。
      
      ——————————
      
      寂寞•城市•伤感
      和寂寞相对立的是无尽的奢靡和贪婪——这点,似乎只适用于城市。或者做一位正直而贫穷的天使,或者做一个对得起自己但愧对一切的恶魔,没有中间值。
      寂寞的定义不少,夜深人静时就着老旧的台灯听调频的“今夜不太晚”;一个人在零下七度的城市夜晚散步只因迟迟无法入眠;每天收到十几通电话几十条短信却报不出其中五分之一人的名字;埋头在被窝中哭泣醒来却不知道为什么面上肌肤绷得这样紧……
      城市的概念也有很多,通宵的不出售软饮料的酒吧;在二十九层楼办公还是无法享受到一丝从落地窗口透进来的阳光;街道总是很宽机车总是很多相识的人总是很少;把钱给了小姐把烟给了大哥把一片残迹给了钟点工把惟一的寂寞留给了自己……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情不自禁地伤感。悲哀的伤感。
      美国导演奥利佛•斯通的电影《华尔街》里,高登•盖科这样说——“贪婪是好的”。从此毫无节制的贪婪似乎成了某种时尚,甚至是有钱人在现代都市立足的必修技能。于是高登•盖科这个虚拟的形象摇身一变化作美国商界的“杰出代表”,他甚至因此登上了著名的《Fortune》杂志的封面。
      十几年以后,一个叫李宇春的年轻的中国女孩也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所不同的是,她的成名轨迹更似一幕离奇的传说。上亿美钞的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的背后是一个城市无奈的哭泣的脸,他低声浅吟:我们一无所有,只有有尽的金钱和无尽的孤独;我们一无所有,只有对昙花一现的追逐、对传统礼教的不屑,以及在其中的不知疲倦。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城市的另一种层面的寂寞表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所寄托——当然这并不能怪罪于他们——于是偶像的作用无限放大,偶像的形象无限高大……可是不久后人们发现,自己其实早已丢失了对偶像的认同及归属——那个仅仅属于张国荣、小虎队时代的荣耀。最后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便用所谓的“娱乐时代”来横加解释……
      可笑可悲的寂寞城市。
      
      ——————————
      
      寂寞•城市•伪善
      最近发觉自己似乎越来越容易被影响,旁的人的观点,旁的环境的转变,总教我丢失掉固有的偏执和立场,甚至丢失掉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信仰。其实,这也应该归咎于寂寞。
      总是在理想状态中怀念高邮的咸鸭蛋,怀念那片悠远静逸的乡村——但那毕竟不是生活。音箱里传出《老友记》的背景笑声,我早已经听的习惯。美国佬的笑爽朗干脆、肆无忌惮,又有些自然警惕的做作——都市人无可避免的通病。
      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能像马休•派瑞一样开朗达观,但既然身在城市,企望过六人行那样的生活,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城市人习惯宣传、捧杀、帮助、美化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或多或少的,总有其目的存在,人愈发的膨胀,也就愈发的寂寞。于是,这个道貌岸然的光彩绚烂的时刻充满着新鲜时刻充斥着刺激的城市的陋习也就愈来愈多地展示在人前。
      都市人总是时不时一脸辛苦而哀怨地对朋友说:真想去那个梦想中的村庄生活一辈子。我看着他们虔诚的样子,忍不住嘲笑——真就离开了城市,真就到了那个“梦想”中的地方,没有霓虹灯下的发廊,没有BBS里虚伪造作的互相吹嘘,没有在崩溃边缘将他拉拽回来的卡洛•纳婷格丽的天籁般的歌声,没有城市中一旦寂寞还有聊以自慰的电视广播杂志小说汽车模型网络游戏……他还能生活一辈子?——伪田园比伪小资,实实在在要恶心的多。
      因寂寞而虚伪起来的城市人。
      
      ——————————
      
      寂寞•城市•文学
      《中国体育》做了一篇“足彩美女”彭久洋的专访,跑去采访的是隔壁办公桌的小易,回来以后他徒发感叹,分不清是赞赏还是旁的什么。忽然提起这个陌生的名字,是因为就着寂寞的话题,我联想起在这个城市中“大放异彩”的人群——美女作家。
      回过头来看彭久洋多年前在《人民文学》刊载的文字,然后读现在的莫名其妙的姑且还能称之为文章的文章:为网游写的《真封神》;为新浪的咸湿拥趸们写的《拒绝骨感》;为丑态百出的足彩写的《健康才性感》……两者天壤之别,教人由衷哀伤。
      从电影学院中默默无闻的清纯女孩,到如今的不再寂寞,一切都是城市作的祟。
      既然谈到美女作家,正好就势借题发挥一下,女同胞们不要心生怨怼才好。先是卫慧、棉棉的自我私生活暴光,接着是九丹的乌鸦叫板,很快延伸到尹丽川高举“下半身”旗帜,当然还有更出名的木子美竹影青瞳,性写作一时蔚然成风。一大批认识汉字的“文学女青年”打着“性心理小说”的可耻的幌子,在赚足了名声听够了财声后“顺理成章”地目空一切,恨不得批评家从此绝迹——休要再挡老娘的财路。
      尹丽川起码还是诚实的,她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女作家的好处,就是很容易借助性写作成名。她说她的一位朋友写了一本很性感的长篇小说,只可惜那人是男的,要是女的早就名扬千里了。
      我很不厚道,我固执地以为:所谓“身体写作”,为的不过是捞一杯藉着浮躁和演绎出名的羹而已。
      沉年旧事,翻出来晒晒太阳,免得自己被寂寞城市的话题折磨得昏昏欲睡。
      和都市沾了边的文学,偶尔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林耀德。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位作家——其实我更愿意尊称他为文学家。我甚至认为,他的诗歌、散文开创了一个时代,80年代后90年代初期的“都市散文”派,始创于他,也终结于他。
      我读《一座城市的身世》时,第一次被城市的寂寞感深深震撼,林耀德的文字中时常出现的暴力、血腥和杀戮,不合时宜而又恰如其分地填塞我寂寞的心灵,就像西方世界的洛特曼、巴岱尔那样——我读不懂西方的犀利,我却懂林耀德带给我的寂寞城市的心情。
      这种震撼在多年后看余杰的《火与冰》时偶有浮现——可惜余杰不争气的后续跟进和因为儿女私情而衍生入文字中的小肚鸡肠,让这却已经是逝去的感动。
      96年,三十四岁的林耀德莫名地死了,“这头伟大的兽环绕了太阳三十四周”——批评家们也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
      感动永远消逝,城市,继续仅存寂寞。
      再后来,我读了王文华的一些文字,和林耀德一样,同是台湾人,同拿城市作为创作的唯一源泉。虽然我的固执的根深蒂固的偏执让我对这类“没营养”的文字快餐提不起胃口,但不可否认,王文华们毕竟在这块寂寞的土地上,为寂寞增添了新的积极的注解。
      简单、流畅、快餐式的感动、一点点龌龊一点点自嘲——这便够了。
      
      ——————————
      
      寂寞•城市•我
      下了班,没心情在QQ上整些无聊的话题,收拾包裹跑路。为了撑起虚弱的身体,回家喝了碗炖了二十个小时的鸡汤,边祈祷不要倒霉地被禽流感波及边脱光衣服趴在写字桌上打开电脑,草草写下此文,记录起我当时的寂寞心情。
      收尾时忽然感到无比的畅快,不知道是因为凌晨将至,今夜终于可以不必继续煎熬寂寞;还是因为看着仍然在昏暗的路灯下忙碌着的人们,于是庆幸生命对于自己的眷恋。
      既然回不去儿时的纯粹干净的城市,那么寂寞,便寂寞些吧。
      零点零零分,准备合上电脑,尝试在梦中,想象一个不寂寞的夜……
      
      
  •   說實話,在這個媒體轟炸的時代,我們被他們的觀點牽引着,似乎失去暸自己原有的想法,自己也無法徬斷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
    所以拒絕媒體是囬歸自我的最好方法吧!
    我們需要的也就是陽光,空氣和水還有一些愛而已!
    開始嘗試生活在沒有媒體報到的世界!一如安妮寶貝曾經寫的。關心自己的生存狀態纔為重點!
  •   某些地方不免有点过激的观点 但是总的说来作者写的很深刻 也很用心
  •   也许每个人的血液里面都有寂寞在作祟。
    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寂寞,特别能打动人,因为他也有寂寞。
    我突然想知道古之圣人是否也会寂寞?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比如孔同学,似乎写的东西都是大道理,俨然普渡众生样。好像每根头发到每个脚趾都高尚得不得了,都在之乎者也。很少在他的言词窥见一丝半点的寂寞。他是否也会抱着双腿坐在床上看着天空发呆吗?试过蒙住脑袋在被窝里无声泪流吗?或者突然间眼神里闪过一丝寂寞?
    鬼才知道啊~~
    我想说,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寂寞了。
  •   说点题外话:
    深圳的寂寞是相对的,北京的寂寞才是真的寂寞。。。。北京少有24小时营业的小店,少有可口的甜品,少有看得下去的服务,。。
    深圳虽然也没有家,但至少还有个属于我自己的窝,在北京我一无所有,除了一份工作。
  •   寂寞清苦但是高贵
  •   感动永远消逝,城市,继续仅存寂寞。
    寂寞是灵魂在作崇
  •   城市中,寂寞充满着身体的每个角落,
    如同血液般流遍全身。
    一种可怕的空洞状态,摆脱不了,只能习惯。
    反而在喧闹的人群中才能掩藏自己……
  •   有的时候 城市里的寂寞让人发疯
    但生活在其中的人
    却不得不继续
    令人心凉...
    其实
    一直想逃开
  •   不知道你的风筝追到没有。
  •   享受寂寞,寂寞也是一种美
    但城市中的人喜欢热闹,热闹之后是更大的寂寞包围着你
  •   寂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和你一样,生活在北京,前段时间父母从老家来北京小住。
    父母在的日子里,每天按时下班,推掉所有应酬,晚饭吃得准时,还有时间和父母一起出去遛弯。就是这样看上去平静的日子,一样让我感到寂寞。寂寞,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情绪,无法对父母说,他们已经承受不了我没有来由的寂寞,又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的寂寞。无法对朋友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谁又比谁充实呢。
    就这样,在寂寞中度过春天,夏天,就在昨天,当气温降到27度后,我才发现,原来秋天已经过去二十多天,而我,未曾从寂寞中走出半步。
  •   城市容易把人跟人之间的距离变远变的模糊。我们要爱这些芸芸众生,让彼此都进入对方的生命,哪怕是擦肩而过之人,大家出来工作,都是不容易的,我们应该彼此关爱,彼此怜惜那么我想我们就不会孤独了,,
  •   一直读到将近最后,在发现和这本书相关的内容,关于寂寞说的不错,可是也不至于要把不相干的文字放在这本书的评论这里。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   所谓寂寞,其实就是空虚、无聊、浮躁的代名词!对这种“寂寞”的反抗,除了用文字发一些牢骚之外,就是学着象美国电影《的士司机》的主人公那样去开枪!......或者闭上眼昏昏的睡去。
  •   ??????怎么会如此寂寞?????????
    中学时代的我,其实也和文中写得一样,经常会觉得非常寂寞.现在很难理解这种寂寞了.过去的自己是再也回不来了!
    但为什么现在不会了,可能是麻木了吧!虽然现在也偶尔会觉得寂寞.现在社会,生活节奏那么快,恐怕很多人已经没时间也没心情去思考寂寞与否了.
  •   你把都市的寂寞说的太透彻了
  •   无法消除的孤独感
  •   能感受到你隐藏在心底的困顿与寂寞
    男人,是个不轻易表露感情的物体
    压抑着,隐忍着
    刻意忘却着
    如此三番
    便更加寂寞了
    城市,把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网络,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
    不同的是,城市的距离跨越之后,就是温热的触感
    而网络,却更加冰冷
    能,不寂寞吗?
  •   你现在还是很寂寞吗?
  •   写的真好。很羡慕你可以用文字这样说出自己的感觉。
    寂寞与孤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清楚是一回事,可生活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总是感觉,一天下来,躺在床上那刻有时是最幸福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