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断(1-4)

出版时间:1998-03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高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秣陵春2.茂陵秋3.五陵游4.延陵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楼梦断(1-4)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高阳这部红楼系列很长,十年之内为了消磨时间和解闷我读过很多次。最初当然是为了对《红楼梦》的兴趣看的,但实际上,这是真正高阳风格的历史小说。对高阳来说,对自己的学问见识极为自负,写写历史小说只是为了承载他自己对于历史的观点和“考据”,这点在长篇作品里尤为明显。因此这部书距离《红楼梦》本身已很遥远,曹雪芹和曹家只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串起高阳对于康雍乾三朝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独家解读。
       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就是全书人物极多,上至朝堂下至草莽,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得不亦乐乎,曹雪芹却是其中面目最模糊不清的一个,他的性格中只有厌弃仕途和尊重妇女两条比较明显。情节上,如果刨掉全书所有历史相关事件,剩下的基本就三件事:做媒(正房小妾都算);算命;绣春。做媒简直是不厌其烦,几乎所有的主角除了守寡的短命的,全做了一遍,个别人物做了n遍不止,每次做媒写起来少则三四页多则大半本。给平郡王算命也是,左一位高人右一位高人详细批过,批得到底合不合理得让家父来瞧瞧才能判断,我自己一窍不通,但每次我都不由得想:算命又不是跳大神的,早就算出福彭短命还一算再算很烦的啊!另外从《红楼梦断》到《大野龙蛇》,总是情节不够绣春来凑,每到编的接不上气时,就把她拉出来讲上十几页。绣春要嫁人了,绣春打胎了,绣春要出家了,绣春还俗了,绣春又要嫁人了……一直到最后一本绣春还在为单薄的主线情节做着贡献,作者真是抓住了不放手,只拣她一个人捏。
       如果忽略曹家,单看书里的历史成分,那乐子就更大了。这方面槽点遍地不胜枚举,只说一句:凡一件事有几种不同说法的,作者永远只取最有趣的那种,而不是最合理的那种。当然作为通俗小说作家必得考虑吸引读者,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喜欢的设定,是14被从圈禁里放出来之后每天闭门看春宫读小黄书。不厚道的说,书里这位14还真不适合当皇帝,开个书社出版Playboy还差不离。
       曹家李家的各位人物与红楼中人,都不算完全相似。我觉得还原度最高的是曹震及其两任太太。从这也可以看出,才华与能力真是勉强不来的。高阳在历史小说作家里,已算是很不错的人物了。可比较一下曹雪芹在平儿身上用了多少笔墨,高阳又在锦儿身上用了多少,而这两人哪个形象更鲜明,更讨人喜欢?
      
  •     平生最爱的小说是《红楼梦》,这些年最愿意读的历史小说家是高阳,眼下三联出了四大本高阳写的《红楼梦断》,不一口气读完是万万不可能的了。为什么会喜欢高阳?一直对历史小说有一种特殊的迷恋,相信有不少人也和我一样吧。我相信人是有前世的,历史小说就是对我们的前生前世的记录,或者说是再现。就算是想象和推测吧,也够牵心揪肺的了。可是非常不幸得很,从我们的《李自成》(第1卷)和《金瓯缺》以后,好像就再也没有读到什么好看的历史小说。这些年来历史小说蛮热的,我也挑了不少有名的来读,可总觉得不够“味道”。我也说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味道,姑且名之为“历史味”吧。历史小说同一般小说不一样,它需要一种老到的风格,一种沉郁的基调,一种苍茫的颜色。我们的历史小说,按说写得都很努力,可就是觉得都有些“嫩”,笔力较弱,语言又不够老辣,让人看了不过瘾。幸亏海峡对面还有一个高阳,多少填补了一些空白,就像金庸封笔以后还可以读古龙,这里面有些欣慰,也有些无奈。
      
      读《红楼梦断》之前,并没有指望高阳会再写一遍《红楼梦》。相信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的作家都不会敢做这种僭越的事情。可是真正到了阅读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拿来和《红楼梦》比比。和曹雪芹一样,高阳也是描摹人情世故的大师,刻画的深度当然不会比得上曹雪芹,但广度上面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曹雪芹把放大镜聚焦在大观园,高阳的笔触一直延伸到从朝廷到妓院的各个角落。中国文化的重大特征就是特别注重人际关系,高阳笔下的人物几乎全部精于此道。无论是在官场或是在闺房,简直每一个人都是公关高手、心理学大师。大家都很会察言观色,能读懂别人的潜台词,会迂回曲折地通盘考虑各种人际因素,善于搞综合平衡,连丫环们也不例外。《红楼梦》里面王熙凤把人际关系的消长归纳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这也是《红楼梦断》的重要题旨,从中又可以见到非常中国化的东西,在西方小说中常见的那些你死我活的重大冲突,在高阳那里被软化、微小化、日常生活化了。深受“五四”反传统思想影响的我们,既反感那种腐朽的家族政治,又被抛进了更为粗糙简陋甚至是赤裸裸的人际关系,回过头来看看高阳笔下精致微妙的人情世态,那些近乎艺术化的微观权力运作,既新奇陌生又有隐约的熟悉和亲近,足以令人心醉神迷。
      
      同大陆的历史小说家相比,高阳精通文史,练达人情,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花招。但是他也就止步于此了,他无意于对所有这一切作出道德的判断,更不知“批判”为何物。因此他的小说通常满足于再现,甚至是为了他在学术上的考证服务。所以就文学性而言,我们会觉得高阳还停留在“术”的阶段,没有进乎“艺”。在高阳所有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喜欢穿插各种掌故轶闻,滔滔不绝,信手拈来,然而这只能算讲小故事的能手,却非搞大叙事的行家,更缺乏总体把握的能力。有时我简直要怀疑他的作品是否仅仅是放大了的古代笔记小说。但是在这部《红楼梦断》里面,可以看到高阳要向《红楼梦》学习,试图作成一种宏大的结构的努力。起首便写李煦(相当于宁国府贾珍)骚扰儿媳妇鼎大奶奶(秦可卿),鼎大奶奶含羞自尽,看似突兀,却暗含了以后纷至沓来的各种变故的总因:家丑外扬,老太太受刺激而去世,李煦因此在康熙那里失宠,得不到好位置来弥补多年的亏空,给继位的雍正凭空制造了整他的口实,而李煦家的破败又牵动着曹家的命运。这种结构,看似完整严密,其实太过直线浅近,更过分强调外在的因素,哪像《红楼梦》,那才叫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谁会用《红楼梦》的水平去要求一部现代作品呢?我想,就把高阳的作品当作失传已久的传统文化教科书来读吧,那里面的东西够我们学习批判和欣赏一辈子的了。
      
      作者:严锋
      
  •     前日答应替人代购高阳,恰一周末上午,送了一个路痴朋友到地方,转身便离福州路不远,正好再去这条书店街逛逛。一直听上海的朋友说有家打折特卖书店,就在外文书店对面。特意对书城过而不入,跑去那边。书店不大,只有小半层的样子,书却是不少,盖因每本皆不相同,只摆放一两本之故。用了两个小时就逛过来了,最后拿了一套高阳的红楼梦断和一本Steven·King的小说。大概都是三四折的样子。书大概是盗版,纸张略逊一筹,且字似乎有一点斜。贪便宜果然没有好下场啊……其他倒也还好,没发现有很明显的错字。
      
      高阳的文字很现代口语化,没有那种当时的语境,这让我一开始读起来颇有些不舒服。而渐渐的读得多些,发现不仅仅是遣词用字如此,说话的口气,描述的方式大多都有这个问题。很多地方的人情世故,我觉得大可不必说得这么的透,能看这类小说的读者,大多都能心领神会。而非要明明白白的捅破一层窗户纸,仿佛舞台上的话剧演员非要停下来给你讲个明白,那就无趣得很了。
      
      书的开头并不是很吸引我,不过很快便勾起了悬念。前两部看下来,李家的终于破败,终是让人叹了口气。不过想想看还有后两本,也就还有希望。
      
      --------------------------------------------------------------------------------
      
      上面的部分,写于半个月以前,大概还是看第三本延陵剑的时候。中间隔了这么久,也找不回当时的那个感觉,随便写点感受补完了吧。
      
      文字方面说过了,一个字,糙。不仅仅是词句都是白话的问题,表达出的意思也很直白浅显,对应于那个时代背景,很失味道。不过高阳毕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很多细节中关于当时的习惯民俗,写得很是详至,且不像亭长小武的那种近乎堆砌典故的写法。关于大家族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很好看。有些事,放在而今看来,已是十分的不可思议。不过,这一点要是换了外国读者,怕是未必能看懂吧,笑,不知这算不算刻入骨髓的文化烙印。
      
      历史方面,启示有二:
      一则当时社会全然没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架构。若托人带信从北京到南京,须到处求亲拜友,找有关系的人帮忙。寄钱也是一样。南京北京之间还是第一等繁华要道,若是两边皆是穷乡僻壤,那可如何是好?可见在此等社会环境之下,涉及异地运作之事,成本必定极高。想起有人云: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一笑。
      二则感慨于宗族观念,即便是皇帝,也要靠包衣这种自家奴才以做耳目,庞大的文官系统,似乎全然不可以信赖。至于升斗小民,就更要依托家族,方以成事。整个社会的运作,都被牢牢的捆绑在家族的范畴之内,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想到这里,结尾时震二奶奶的殉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有一感慨,书中诸人,往往彼此间勾心斗角、费尽心机,智者也好,愚人也罢,全部心思才智都用在人际关系之上,再无半点他事。看着看着,对前日与朋友说起的修齐治平倒是有些感触。旧时中国,做事全在人情世故,书上教得道理,却说不得心得,须要自行领悟方可。只是这四大本看下来,着实令人郁闷得紧。苦笑,难怪亿人之国,难以全社稷。
  •   稍显武断!再看几遍!
  •   借问一下,哪边有下载啊?呵呵。
  •   我以为,高阳的作品还不够锋利,他对笔下的人物其实是怀有一种怜香惜玉的心情,写得不够惨烈。即使出现了一些悲剧性的人物和事件,也被他用细枝末节的东西冲淡了味道。但我还是要说,高阳的书,可读性极强。
  •   《李自成》也算好看的历史小说?口味真挺重
  •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大秦帝国》,孙皓晖写的。我不知道这个能不能被你称为好的历史小说,反正不管你同不同意,我是同意的。大秦很好。正准备看红楼梦断系列。
  •   不知有没有可读性
  •   继续继续。
    说起上海书店三楼,如今可真是气派多了,整个楼面全部打通,放着满墙满架的打折新书,折得厉害的大约是原价的三成吧,最多也就五折,所以我每次去都能看见不少人在那里扎着。我觉得出版业真算是个利润空间很大的行业,20元卖得,6元也照样卖得。有朋友在这个行业里做,承他告知,三四折大约就是书的出厂价,因此即使当当上打对折也是有得赚滴。季风就更不谈了。去季风的都是上海的雅皮,要品味自然不能惜金,何况它的地段的租金也不菲,都算到了买书人的头上,所以在我记忆里季风应该是不打折的。你以后若有空再临沪上,我可以与你齐去逛逛几家新开的大型打折书铺,然后拎着大包小包打折书到季风泡咖啡,气死他们家老板:)
    高阳的古文造诣深湛,览《高阳说诗》、《明末四公子》、《清末四公子》等书即可知。小说是他的余技,且属报上连载面向大众,可能文字就显得“糙”了些,但若写成四六骈体,恐怕是没人要看。五四那个时代下来的作家,遣词造句总使我觉得有种洒然自得之处,为当代写手之软肋。无论现今的写手们如何为赋新词强说愁,可那词与句总显得互相不亲,有点拉郎配的感觉。当然也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象凤歌《沧海》的文字,我个人感觉就很舒服,momoho更是好手段!其实我和你一样,也眼高手低惯了,期以共勉。
  •   嗯,印象里上海的书店打折的很少。季风在地铁里的黄金地段自不用说。上海书城和大众书局(徐家汇美罗城)也是一样。印象里有一家昂立书店,多在高校附近,人文社科类的书居多,好像略微能多打一些,似乎是85折左右。那会儿网络书店竞争得正火,当当卓越经常特价,所以很少在书店里买书,大多都是翻阅。hoho,上海书城里一坐一下午还是很惬意的。可惜07年以后,网络特价貌似就很少见了。哦,早年间还有个专门卖人文类书籍的旌旗书店,只是服务做的太差,有一次我买完寄到江苏一个县里的书,居然跑了快两个月。不过他们经常三折买书。我记得我收过一套美国人三部曲,就是三折在他家拿下的,很是开心。
    高阳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是历史。其他的印象相对就很淡。于我而言,属于绝对在水准之上,不过并不十分爱的作者。当然,在历史小说里,已然算是翘楚。曾经问过看书胜我十倍的朋友,类似的还有什么推荐,曰:南宫博。后来在图书馆见到南宫的《杨贵妃》,特意借了回来看。hoho,给我的感觉,文字还不如高阳。不过历史感还是不错的。笑,想起那个朋友曾经说我是文字障,是针对我喜欢狐狸/猴子,还有椴爷这几个说的。至于现在的写手,文字上过关的都很少吧……
  •   我个人以为,现今的写手和现今的作家,还是两个概念。大陆作家虽然不以炼字锤句为写作的终极追求,但笔下有灵气的人依然颇多,大约是文化底蕴使然。台湾那边,如朱天文,香港如董桥,都是锤炼汉字的行家里手。但若说到写手,我的理解是指网络写手,这群人中的确文字过关者很少,偏偏如今正是他们当道的时代,排行榜上的畅销书也大多出于若辈之手,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很难不让人担心大陆整体文化(文字?)水平的下滑。我看见那种佶屈聱牙的文字,根本读不下去,简直是种生理排斥反应,貌似你也是。笑。南宫博我没看过。说到网络写手,我觉得还是网络初兴时的水平高,比如有个笔名“最后的浪人”,写了个如今也太监的《冰霜谱》,那时看觉得还不错,和现今一比,简直神作。
  •   嗯,现在的写手文字,如果真的平均一下的话,水准怕是惨不忍睹。不过我倒并不太悲观。我觉得是网络这个革命性技术的出现(连带个人电脑的大幅普及),一下子大幅拓宽了看字儿(暂时说不上看书吧,hoho)的人群,太多的人之前是根本不会来看字的。尤其是在这个多媒体时代,读图时代,只要还有人看字儿,我相信就会有进步。金字塔的塔基虽然非常低矮,但假以时日,总会有塔尖耸立云中——只要塔基足够宽广。而且,如果考虑大量的blog写作的话,起点这种网络写作,也不是那么令人担忧了。
  •   嗯,你比我乐观。当然我也希望会这样,只要金字塔没被造成烂泥墙,最好的思想没有被及时河蟹,塔尖终究会冒出来的。妖刀应该就算吧,虽然与我朝好像没啥关系,算是海峡对岸冒的塔尖。我们这边,小椴凤歌,也是正冉冉向上的塔尖,而且他们有年龄优势——不过这两位已经脱离写手队伍了吧,我记得小椴都有宗师的帽子了,但愿他戴着这顶铁帽子还扛得住。
  •   hoho,瞎乐观而已。你看大刘,一口一个科幻已死。那才真是吓人。
    文字这种东西,不知道是否跟营养太少可能也有关系。希望网络的普及,能改进一下这种状况。毕竟今后的时代,不太存在你看不到什么的问题了(嗯,GFW暂且无视……),只要你想看。
    椴爷我最后看的是女儿行,已经不太能吸引我了,浮华的东西太多。我记得他说过杯雪之后不写武侠了?不知道现在算不算是反悔食言,hoho
    另,幽冥你若未看过,有机会或可一试。若是和妖刀对比的话,文字精巧或有不及,故事与人物或可胜之。而且已经出来了21本,很可以看上一气的了。
  •   你既然这么大力推荐幽冥,我是一定要拿起来看看的,上回看和幽冥有关的闲书,怕是要追溯到温大的《血河车》了——惨痛,又是他的一个坑。这套幽冥写完了吧?别也是个坑啊。大刘这个预言肯定不准,准的话他三体三也好不要写了——他确在写么?二设定的时间已经推到了这么未来的未来,我估计三也只好写那艘逃掉的飞船了。玄。椴还说过类似封笔的话?他封笔他家狗吃什么,呵呵。你若有兴趣,可以拿高阳的《八大胡同》、《粉末春秋》一看,我那时也如你读幽冥般看得昏天黑地,不知天光之将晓。
  •   哈哈,这我已经很收敛了。我每每刚看完书,还沉浸其中的时候,还要夸张上许多。
    幽冥仙途还没写完,不过21本也有百卅多万字了。大刘的blog你看过没?反正总是那个论调的。三体三前阵子听说,好像是刚开始谋划,还没具体方案。我刚看完二时,也以为是没的续了。还能写什么呢?
    椴爷说过的,大概是在清韵。我还记得,大概是03、04年的时候,一次深夜他忽然写了一个贴,大抵是为情所苦,很决绝的文字。题目好像是唤作蓝,很是令人感慨了一番。然则第二天那帖子就不见了。只是到底是不是那次提到的我却记不大准了。
    好,下次我试试这两本。说起历史小说,不知兄对凌力观感如何?前阵子看过少年天子,感觉不过不失,还不错的。这个月又借来了梦断关河,初翻了几十页,也还可以。
  •   椴好像迄今独身吧。他有时煮字是太投入了,能想见其人其情,如果他的感情观与他书中所写的无甚差距,恐怕在当世是很难觅到这样的女子的。叹。
      
      凌力的书偶没看过,听冰兄这样说,应该也值得一读。如今不比大学的时候,有大把时间看书,现在基本上是把宝贵的非睡眠时间奉献给了工作,剩余的边角料奉献给了看贴回帖的伟大工程。wbzd上都是买书的朋友,讨论用的材料居然都是偶没看过的什么37,38,39,40折的内容。偶一怒之下,在我们那长贴上也分析了一气,用的材料是第一、第二折的内容,算是抛块瓦片,等冰兄的和氏璧。wbzd偶就不去混了,抓破美人脸也是件很无趣的事。
  •   http://freezinglee.blogbus.com/logs/586919.html,刚才翻自己blog旧文,翻出这么一篇逛书店的贴。顺手贴在这里吧。
    那个帖子记得是椴爷的一段内心独白,似乎是青梅竹马的妹子?不过记不准了。当时自己亦苦于此,看完之后十分感慨。一叹
    笑,第八本外面已经放出全本了,只是猴子自己要守规矩,须得慢慢贴来。我上个月一直忍着没看,想等他自己放出的正版。结果还差两天时一时兴起,破了戒……这个月看了36、37,38扫了一眼,先放下了。现在的妖刀,拿起来能一直看,不过想不起来时也并不怎么流连。兄台那篇大作我可能要辜负美意了。前几折的时间相隔得久了些,细节已不是那么清楚了。且我看书不求甚解,只图一时痛快,很少做分析推演,能做的无非是我手写我口,把脑中混沌的感受滤清罢了。
  •   从你帖子上看,你住得离华师大、交大那块地儿挺近的,黄金地段啊。偶不经常去那里踩点,主要还是个银子问题,上海反正也有的是价廉物美的铺子,偶还是比较喜欢逛此类地方。帖子里描写的生活还是蛮惬意的,仍有几分大学的气息,我看了眼时间,也是四年前了。青梅竹马,终成良人,当然是人间的美事,不过现如今人间的美事是日渐稀少,唯愿兄能够红莺星动,得偿心愿。
    至于妖刀,我还是跟着猴子贴文的节奏看,心下倒也不急,有些以前看晚报连载的意趣。这书写得越发象本文人书了,如镜花缘,我估摸如果没有H段,有很多wbzd上的小朋友都跟不下去了。而且猴子又用了这么多伏笔,象个中国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最后不知道他能不能让大家信服。我那也是一时兴至,随便写写,冰兄无需挂虑。
  •   我那时是在单位附近租的房子,大抵在吴中路、虹梅路交口一带。坐公车到徐家汇差不多半小时吧,其实离华师大、交大都还有些距离,黄金地段哪里住得起,hoho。俺不是土著,住的时间又短,那些好地方便是享受不到啦。倒是几次有上海的朋友带路,去过大自鸣钟买D盘,还在文庙附近看到一家专卖网文D版书的小店。对了,温大侠的少年无情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还在文庙看到了今古传奇。笑,看了那么多他们的文,这本杂志却是惟一一次见到。
  •   借问一下各位高手,哪边有下载啊?呵呵。
  •   你是说高阳的下载?这个在网上貌似是相对冷门一些,不知道好找不?我自己的话,基本都是买和从图书馆借的。你试着GG百度一番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