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1793-1901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聂作平  
Tag标签:无  

前言

2009年春天,为了给《中国国家地理》采写一篇关于福建港口的长文,我在福建沿海走马观花地跑了一圈。我发现,在中国,负山面海的福建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漫长的年代里,起伏的群山将它和中原隔绝,而浩瀚的海洋又让它的子民止步于汹涌澎湃的蔚蓝。但是,当历史翻到近代,它忽然又因那片海洋而成为西风东渐的桥头堡。在福州,我寻找林则徐墓、严复墓,探访沈葆桢故居、马尾海战遗址。其间,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在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中国人在这突如其来的巨变面前的种种反应与作为,无论是盲目排外还是惧洋媚外,无论是关上大门还是敞开门户,直到今天,仍然能让我们从中读出无限感慨和启示。    对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来说,它的臣民们在巨变中的体验无疑是痛苦的、疑虑丛生的:他们对西方列国所知甚少,因为“天朝”从来都自命为世界的中心,理应四方来朝,万国入贺,他们却鲜有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习惯。这种所知甚少导致了巨变前的傲慢自负和巨变中的彷徨无助。身处这巨变年代的有识者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客他们所遭逢的时代如此天翻地覆,而考察那些身份与地位殊异,仅因生存时空交汇而有着共同命运的大清子民——封疆大吏也好,平头百姓也罢,都被那个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时代,赋予一个寓意深长的符号:“杂种”——混合了东西方文明的“杂种”。    在这种思考中,我开始细心体味和把握我注意到的那些早已尸骨无存的人。他们何其不幸,生在那样一个变革动荡的时代,两种文明在他们的世界角力交锋。他们可能措手不及,可能被全新的观念和全新的技术打得昏头转向:诸如叶名琛,诸如张荫桓,诸如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他们又何其幸运,在两种文明最初的交锋中,有了比先人更多的道路可供选择,有了更为广阔的生存方式舒展性灵:诸如王韬,诸如严复。    我一直以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是教科书上确认的1840年,标志事件也不是鸦片战争,而是1793年,标志事件则是英国人马戛尔尼来华,这一事件意味着中国和西方的真正接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也从此开始。原本封闭并享受这种封闭的天朝,终于不得不在一次次打击之下放低身段。以往,天朝以为世界上的国家虽然众多,但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天朝。另一个是其他国家;而现在,它不得不承认,天朝只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中的一个,而天朝和其他国家,并不存在谁天然地比谁更优越更高贵。这种承认是痛苦的,不甘的,但必须经历这种痛苦和不甘,中国才有融入国际社会的机会。可以说,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其实就是中国被迫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这个进程如此漫长而艰辛,几代人在丧权辱国的噩梦中苦苦挣扎。    这部书中的人物和事件所涉及的时间,上为1793年,下为1901年。前者是马戛尔尼来华,西方世界主动向东方中国递出橄榄枝;后者为义和团运动,一次精英与草根合谋的大规模的排外与仇杀。后者同时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暗示:尽管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几代人为了融入国际社会或者说为了追赶西方,经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维新变法等史无前例的阵痛,但一百多年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进展和改观。这说明,历史的发展常常不是笔直向前的,而是有着若干的迂回与后退。    我关心的其实不是那些历史事件,毕竟它们早已广为人知。我关心的是处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人,他们的悲欢,他们的得失,他们的顺从与抗争、阴暗或明媚。在阅读我所关注的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文字,并试图走近他们的心路历程时,我能感觉得到,当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在面前展开之时,他们的命运必将比其他时代的人更加丰富,也更加艰难。这种既丰富又艰难的命运,将使他们的人生充满意想不到的起承转合。换言之,生存于1793—1901这个漫长而艰辛时期的中国人,不论对浩荡的世界潮流采取何种态度与姿势,都将因时代的波诡云谲而有了足够精彩抑或足够黯淡的人生。    这一系列历史随笔的写作长达两年多。跨度长的写作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而思考越多,或许,越能让我准确地切中那个远去时代的脉搏。在写作此书之时,我也萌生了另一个念头:要写一部比砖头更厚的中国近代史。因为,我想用我的方式阐释历史,阐释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您现在看到的这本小书只是个开始。路还在远方,像历史一样漫长。    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和读者所了解的常识迥异。对此,我真诚地希望。如果它们是错误的甚至荒谬的,我愿意接受每一位读者理性的批评。当然,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也对我的观点文责自负。

内容概要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华,这一事件标志着封闭的天朝与西方世界的相交与碰撞。生于这种大变革、大融合、大冲突下的中国人,从龚自珍到林则徐,从严复到叶名琛,从张荫桓到王韬,从容闳到刘光第,从郭嵩焘到义和团,尽管身份地位各异,都成为东西方文明角力之际催生的杂种。在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他们或拯救,或绝望,或逍遥,或愤怒,最终都无法阻止社会集体腐败的大清帝国滑向深渊的车轮。

作者简介

  聂作平,男,1969年生于四川富顺,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发表和出版作品300余万字。代表作有随笔集《历史的B面》、《历史的耻部》(和吴思的《血酬定律》同获新浪网、当当网评定的“2003年度最有价值图书”),专著《1644:帝国的疼痛》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英国第一位汉学家眼里的天朝
第二章 来自高级官员张集馨的报告
第三章 从龚自珍的诗文看天朝没落
第四章 林则徐与严复:英雄的真相
第五章 叶名琛从总督到罪人的宿命
第六章 第一留学生容闳和他夭折的强国梦
第七章 留美幼童:祖国亲生的杂种
第八章 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的孤独之旅
第九章 报界第一人王韬的生存方式
第十章 光绪重臣张荫桓之乱世功名
第十一章 公祭政治犯刘光第的幕后玄机
第十二章 “义民” 义和团VS“汉奸”李鸿章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英国第一位汉学家眼里的天朝尽管我努力克制这种神奇而又令我沮丧——可能也令所有中国人沮丧——的联想,但思维总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一千多年前那则著名的寓言:黔之驴。在这场现实版的驴与虎的博弈中,中国充当了那头愚蠢的庞然大物,而人口与历史均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的英国,则充当了狡黠而又隐忍的老虎。在从“慭慭然,莫相知”到“大骇甚恐”,到“稍近益狎”,再到因断定“技止此耳”而“断其喉,尽其肉”的不断深入中,最初把驴子视为神的老虎,终于获得了饱餐的机会。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接触,始于明清之际。西方对中国最早的了解,来自传教士、冒险家和商人们的转述。在这些夸张的东方传说中,西方最早的中国形象近似于哈哈镜中的反射:通过这面神奇的镜子,东方的没落与专制缩小了,光辉与仁厚放大了。这个盛产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广大国度,得天独厚地沐浴着圣人的教化。伏尔泰为此断言:从道德层面上,西方应该毫不犹豫地向中国学习。莱布尼茨则说:“这是一个神奇的帝国,由一个欧洲人应该羡慕的开明君主极好地统治着。”伏尔泰和莱布尼茨都没见过的这个开明君主,就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四任皇帝:乾隆。但是,当东西方真正近距离接触后,雾里看花般的美好想象顿时被残酷的现实之手撕得粉碎。而东方中国的真相之幕,则由一个毕生与中国打交道的英国绅士揭开。1793年9月14日,当这个英国绅士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他在位于北京一百多英里外的热河行宫,见到了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的乾隆。那是一个秋意深浓的早晨,这个英国孩子在一群中国官员的带领下,在黑暗中行走了四公里后,走进了灯火通明的行宫。这是一顶黄色的大帐篷,周围如众星拱月般拥挤着无数小帐篷。英国孩子进入帐篷时,看到一个精神矍烁,看上去只有六十多岁的老人端坐在龙椅上。按照此前双方经过多次艰难磋商才达成的协议,一个英国绅士向乾隆单腿下跪行礼。礼毕,英国绅士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呈给了乾隆。之后,这个孩子随同他的父亲也跟着上前行礼。当乾隆听说这个满头卷发的小洋人居然会说汉语,兴致勃勃地要小洋人说几句。于是,小洋人就用一年来在前往中国途中学会的汉语向乾隆表达了祝福和感谢。这个小洋人,就是后来成为英国第一位汉学家的乔治•托马斯•斯当东,那位率先向乾隆行礼的英国绅士,就是著名的马戛尔尼。接见之后的日子,作为英王特使的马戛尔尼以为他的外交使命才刚刚开始。当他正准备就若干重要事务和天朝官员商讨时,天朝却一再暗示:你的朝贡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该返回你们的国家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尽管聪慧过人,但想必不一定会对东西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有很深刻的理解。多年以后,当他长大成人,才会明白这场后来被史学家们称为“聋子之间的对话”的失败外交会对地球东西端的两个大国产生多么久远的影响。在天朝,擅自学习汉语是死罪我们今天常说清朝闭关锁国,并把晚近中国的落后归之于这种漫长的固步自封。但事实上,清朝将近三百年间,真正闭关锁国的时间只有区区二十一年,还不到这个王朝历史的十分之一。并且,这种闭关锁国从现实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正确选择:明朝灭亡后,唯有台湾郑氏凭借风急浪高的海峡继续奉朱明正朔,不断派兵骚扰沿海。为此,1662年,康熙下令禁绝所有口岸的对外贸易,并将沿海居民内撤30-50里。1683年,随着台湾问题的解决,清政府取消了海禁。两年后,又在广州、漳州、宁波和云台山四地开设海关,这就是所谓的四口通商。清朝二十一年的闭关锁国,却给后人留下了长期与世隔绝的坏印象。究其因,不在于海禁政策施行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清朝君臣固有的观念里挥之不去的天朝情结。简单地讲,清朝——无论君王还是臣民,都以天朝上国自居。他们自认为物产丰富的天朝无所不有,根本用不着和夷人做生意通有无。仁慈的皇帝之所以允许通商,不过是对夷人的恭顺赐予的“恩惠”。也就是说,当天朝觉得夷人不够恭顺,可以随时取消这种“恩惠”。就像马戛尔尼使团中的一个成员在他的游记里写过的那样:“中国人从小时候吃奶起就逐步养成了对外国人和商人的偏见。”在四口通商维持了七十多年后,正是恼怒于夷人的不够恭顺,清朝才从实质上断绝了宁波、厦门和上海的贸易,仅仅开放广州,实行一口通商。这件事得从一个叫洪任辉的英国人说起。洪任辉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中国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英国人。此人精通汉语,是英国第一个汉语翻译,多年来一直在广州为东印度公司服务。当时,西方与清朝的主要贸易地是广州,而广州地方官员几乎无一例外地利用职权之便,向洋商大肆敲诈勒索。东印度公司不胜其扰,同时也为了扩大与清朝的贸易,指派洪任辉和喀喇生带两支商船北上定海。随后,英国方面把更多的商船发往宁波等地。如此一来,到达广州的英国商船便急剧减少,广州官员的灰色银两与海关税收均呈直线下降。为此,两广总督向乾隆提请将宁波的关税翻一番,打算以这种方式来迫使洋商“自愿”留在广州。对帝国税收来说,无论洋商的目的地是广州还是宁波,其收益原本都一样。但乾隆不这样想,他不愿看到洋人的船只像蝗虫一样从南方扩散到北方;他希望看到的局面是,在广州这个地方,保有一个帝国与夷人之间的窗口,既以此彰显天朝对恭顺熟番的关照和恩赐,也方便宫中进购自鸣钟、八音鼓之类的西洋新玩意儿。果然,宁波的关税很快就比广州高出了一倍。在这种情况下,东印度公司再次指派洪任辉北上。这个说得一口标准汉语的英国人,因缘际会地成了第一个向中国皇帝告御状的外国人。洪任辉到达天津后,通过向官员行贿,将一纸诉状送达乾隆御前。状纸中,洪任辉指控粤海关监督李永标等官员敲诈勒索,作为洋商代理机构的洋行故意拖欠货款,希望天朝改革现行贸易制度,保护洋商正常贸易。乾隆看完状纸,龙颜大怒——皇上最大的愤怒,不是他选定的官员们假公济私,而是这个非我族类的夷人,不但说得一口汉语,而且还找到了中国人帮他写状纸,此中隐情必定就是中外勾结。况且,这个夷人对天朝恩赐的贸易机会,不但不心怀感激,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有辱天朝体面。独裁者愤怒的后果很严重:洪任辉被押往澳门,在大牢里蹲了3年,那个胆敢给洪任辉写状纸的中国人刘怀,被斩首示众。在乾隆亲自给洪任辉拟定的几条罪名中,最令今人意外的一条是:擅自学习汉语。学习汉语竟然是一种罪行,在今天各个国家都努力推广自己的语言文字,以期增进了解的背景下,这简直匪夷所思。后来,当斯当东一行前往中国,他们物色到两个在意大利学习的中国神父,并聘两人为翻译。但当使团抵达中国后,其中一个神父即胆怯退出——他一定知道刘怀的前车之覆。另一个神父之所以敢留下来,仅仅因为他长得像外国人。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今天完全无法理解,但当时的朝廷理直气壮:夷人一旦会说汉语或国人一旦会说夷语,他们就有可能互相勾结,图谋不轨。这种简单的推理,类似于只要有鸡巴就必定是强奸犯。多年以来,却少有人质疑其荒诞与不经——三十多年前的“文革”时期,不是也有许多会说外语的人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吗?洪任辉豪气干云地前往北京告御状,不仅没能解决事实上的一口通商和朝贡贸易体制下清朝官员对洋商的巧取豪夺,反而因激怒了乾隆而被监禁。更重要的是,朝廷很快下了一道旨意,正式规定广州是向洋商开放的唯一口岸。从此,广州就成为帝国这间铁屋上硕果仅存的一个巴掌大的窗口,一直要等到鸦片战争时期,才有更多的窗口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次第洞开。作为对洪任辉擅自告状和居然懂得汉语的惩罚,朝廷在确定一口通商国策的同时,还对洋商作了诸多被西方人认为令人发指的规定。比如在广州的洋商,春节必须撤到澳门,直至次年秋天才准再来;洋商的女性眷属,一律不准进入广州;在广州的洋商,其起居行动,仅限于划定的十三行区域;外国人不准学中文,也成为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教科书曾经一再教育我们: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方就处于不平等状态,中国就饱受列强欺凌。但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B面,那就是在鸦片战争以前,中西方同样处于不平等状态。那种不平等,乃是在中国自命天朝上国的前提下对西方的种种苛求与阿Q式的精神胜利的不平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身为晚清重臣,其悲剧不在于代表这个腐朽的国家与洋人签订了几多不平等条约,而在于他有识见有魄力,但每当帝国有重大决策时,他却被排斥在外,而一旦当局者把事情搞砸,却又总是要他出面忍气吞声地收拾残局。  ——《天朝1793-1901》@李鸿章-【晚清改革总设计师】严复不仅是个历史人物,还是个未来人物。也就是说,严复的思想和行动——更多的当然是思想,既影响过他的时代,还影响过他身后的世界。  ——《天朝1793-1901》@严复-【清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一个多世纪之前,郭嵩焘通过设身处地的考察与思索,得出了民主令国家强盛的结论,并宣布,中国教化在汉朝以后就已式微,与被士大夫们轻视的英国相比,天朝上国其实就是三代时的夷狄之邦。  ——《天朝1793-1901》@郭嵩焘-【清代首位驻外使节、湘军创建者之一】他的痛哭和癫狂,隐含着对那个不可救药的时代的绝望,但内心深处,他依然热爱着腐朽的王朝和王朝统治下的神州。所谓爱之愈深,痛之愈切是也,又所谓哀莫大于心不死是也。  ——《天朝1793-1901》@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我们可能有着一个半世纪前的种种困境与危机,却没有一个半世纪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容闳这样的先驱。在没有先驱的时代,漠视甚至蔑视先驱就成为凡夫俗子的原罪。  ——《天朝1793-1901》@容闳-【留学美国第一人、中国留学生之父】刘光第被捕之前,曾经义愤地对友人说过“吾属死,正气尽矣。”事实也正如他的断言,当这群希望通过改革使国家走出瓶颈的知识分子被处死之后,后来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愿相信这个日薄西山的王朝,再也不会对改革维新抱希望了。  ——《天朝1793-1901》@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变法参与者】义和团乃是一场被清政府高层利用的运动,是器,是工具。它给中国带来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浩劫。可以说,它加速了大清王朝覆灭的进程,也让遭逢此劫的芸芸众生苦痛悲怆。  ——《天朝1793-1901》@义和团-【领导庚子年间最大规模动乱的民间组织】

编辑推荐

《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编辑推荐:第一部以剖析时代精英之恨分析大清之死的著作,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793年而非1840年,第一回将中西文明交锋作为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突破道德评价引领一切的史观,超越传统看待大变局下的人物。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体味先驱遗恨,看透大清之死,历史照进现实,洞察把握当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朝1793-1901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8条)

 
 

  •   什么是铁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坚固的、封闭的、黑暗的、痈滞的内部空间。我写出这个名词,是想用来形容1793——1901年之间的中国社会,那是一个让中国人倍感屈辱、饱尝血泪而又不愿过多回首的时代。而之所以想到这个词,则是因为看了聂作平先生所著《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后的良多感慨。

    1793年英国使者马尔戛尼来华是作者认为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1901年则是义和团这一精英与草根合谋的大规模排外与仇杀的落幕,慈禧下诏开始变法,实行新政。他选取了这104年间的一些人物作为样本来考察历史,这些人中间有英国第一位汉学家,曾经随马尔戛尼使团访华的斯当东,有大清帝国的肱股重臣李鸿章、林则徐,有高级官员张集馨、叶名琛、郭嵩焘、张荫桓,有无名京官刘光第,也有落拓文人龚自珍,报界第一人王韬、第一留学生容闳等。作者通过对历史和他们人生的梳理,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B面:原来龚自珍、严复、王韬都是屡试不第,阴差阳错才成了痛苦的旁观者,才成了伟大的思想家,才成了办报的行者;原来民族英雄林则徐只是精于文牍,却昧于世界,阴差阳错成了民族英雄;原来封疆大吏叶名琛竟是误国的首犯,最后被俘,客死异乡;原来今天的留学精英在当时竟被侮为“杂种”;原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只是一名循吏,因为枉死而名留青史……他以此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龚自珍所谓的“衰世”的众生相。

    除去旁观者斯当东,这些人都是传统型的知识分子,是那个时代的精英阶层。他们的愚昧和麻木,他们的无奈和彷徨,他们的判断和选择,他们的痛苦和挣扎,无不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无不显示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愚昧和可怜、迷惘和彷徨、判断和选择、痛苦和挣扎。那个时代的主流是什么?不是变法与图强,而是封闭、无知与麻木!上至皇帝、官僚,下至一般百姓,都象井底之蛙一样无不沉湎于天朝上国的自我意淫式的幻想中,做着太平盛世的弥天大梦,从来不想要睁开眼看一看世界,拒不承认西方的强大。对世界潮流的无知使它过分的盲目自大,官、兵、民各阶层之间的冷漠与脱节使整个社会成为一架濒于零散的机器已不敷使用却无人察觉。而在吃过亏之后,传统的巨大惯性使他们无法接受一个新世界,仍然耽于幻想,冥顽不化,用鸵鸟政策作为应对恐惧的办法,变得更加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自我臃滞,拒绝一切变化,以致于把所有的奇技淫巧都视为吃人的工具,连带着把时代的先知先觉者,把那些与洋人打交道者,都视为堕落者、叛逆者和不折不扣的败类,进行无情的攻击和打压。由此把整个社会、整个时代都彻底变成了一潭腐烂发臭的死水、一间密不透风的铁屋,死气沉沉,了无生机和希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社会精英的固步自封,才把他们自己和我们的民族拖入了屈辱和痛苦的深渊。而一个社会沦落至些,必然需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这个人是谁?是张集馨、叶名琛还是林则徐?或者是嘉庆、咸丰还是慈禧?更不会是侵略者。我们固然可以把原因归结为统治阶级的无能、腐朽和堕落。但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的话言犹在耳。无论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群体,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顺从和抗争,都只不过是面对外来压力而采取的一种应对行为,都只能顺应所身处的这个社会,却无法也无力承担沉沦之痛。而象龚自珍、魏源等人,当这个社会的主流抛弃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无处栖身,看到了问题,却没有解答的机会,救赎无望,就只能寄情诗歌文章,纵欲灯红酒绿,甚至吸食鸦片,来作精神上的自我麻醉和逃避,他们本人可能已经算得上是时代的弃儿了,还能苛求什么呢?显然,作者也持同样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对他们进行历史刻像的时候,仍然给予了这些生于不幸时代的生命个体以相当大的理解和同情。而对于他们所存身的铁屋般的时代和社会,则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

    按照物理学的说法,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长达两千多年都遥遥领先于周边民族的事实,让我们得以傲视群邦。而即便被武力征服也能同化征服者的历史,更让我们有理由为我们所谓的“衣冠”而自傲。但长而久之,这种自傲就僵化为强大的传统和社会的惯性,迷惑了我们的心智,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对周边的变化不再敏感,甚至视不见。当变化来临时,已经成为“花岗岩”的脑袋,心智无法开化,手脚已被束缚,无法也无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可能没有人想到,当初我们引以为豪的、成就我们光荣与伟大的东西,在时移世迁的19世纪,竟会成为我们无法承受的沉重包袱。这些衰世中的知识分子,除了个别能够先知先觉者之外,大部分仍然、也必然要选择因循守旧,因为他们害怕看到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东西一旦“夷变”的残酷,始终不敢面对落后与失败。这种保守的心理,大概当年明朝遗民拒绝改换衣冠,清朝只能用“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来推广相似吧。然而,毁灭自身的,正是曾经成就自身的,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从社会中的人,到整个社会已经全部僵化而无可救药了……重症需下猛药!就象马尔戛尼使团一位成员的日记中所写的——中国除了被一个文明的国家征服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痛恨侵略者,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加以改变,传统的巨大力量会使我们这艘沉疴己重的航船沿着惯性继续向前,缓缓走向沉没,中华民族将仍然被排斥在世界潮流之外。所以,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血泪和耻辱是我们为重新进入世界潮流所付出的代价,是我们自己挣来的。

    虽然如此,也不是说这些人,这些偏巧生于巨变前夜的人对此就丝毫没有一点责任。他们作为中华传统的传承者,是作者在《历史的B面》中提出来的——毒素累积过程的一环,他们的不思进取、惧怕改变仍然是可耻的、可悲的、可叹的!当然,历史必然充满痛苦与无奈,由他们所书写的近代史尤为如此。我们当然不可能对那些罪恶满盈的侵略者感恩戴德,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将永远使我们铭刻在心。但中国,这个当年怀揣珠宝招摇过市的幼儿,其被动挨打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不是19世纪也是20世纪,不是英国也是法国,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没有必要对侵略者不断声讨,也没有必要对当时的社会恨恨不已,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再拿今天的行事标准去强求古人。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从伤害中找到被伤害的根源,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对历史的反省中找出自强的道路,让历史这面镜子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每个人最终也将走进历史,今天的所作所为将成就明天的历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让我们的后人审视今天的历史时,把我们也当成铁屋的构造者,和麻木不仁的僵化的塑像,而加以声讨。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一方面,要时刻警惕当年铁屋在形态上、制度上、社会上、文化上的再造,另一方面,要时刻反省我们的态度,注重在对历史的审视中,在与历史的对话 中汲取面向未来、迎接未来、战胜未来的力量,用我们积极的、开放的态度以及切实的行动,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来,重新找回我们的自尊,重现我们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这便是这本书,这座铁屋,这些众生相,所带给我个人的启示。
  •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华,这一事件标志着封闭的天朝与西方世界的相交与碰撞。生于这种大变革、大融合、大冲突下的中国人,从龚自珍到林则徐,从严复到叶名琛,从张荫桓到王韬,从容闳到刘光第,从郭嵩焘到义和团,尽管身份地位各异,都成为东西方文明角力之际催生的杂种。在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他们或拯救,或绝望,或逍遥,或愤怒,最终都无法阻止社会集体腐败的大清帝国滑向深渊的车轮。
  •   有关大清朝从天朝上国到列强鱼肉到最后土崩瓦解的这一段沉重历史,这是我所读过的书当中比较特别的一本。作者聂作平独辟蹊径,不再从为人所熟知的历史宏观大事件展开陈述,而是带领我们走近、探索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的生活命运,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悲欢,从个人的命运遭际结局折射出一个时代命运没落的诸多因素。这种由点及面延伸的笔法,令人读来新鲜动容,激发出既有对时代人物命运的同情哀悼,更多有对国家肉食者的怒其不争,再有是对列强欺人太甚的痛恨!

    历史过去,大清朝早已结束灰飞烟灭百年,但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索远远没有结束,还将继续,叩动每一个读历史人的心扉。这是一段让人无法平静从容品读的历史……

    之所以说作者观点特到,是作者那种不囿于常规,敢于探索,超越传统的大胆精神。教科书以及大多数历史书告诉我们,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作者打破传统,告诉我们早在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来华事件已经是近代史的发端了。抛开对历史发生时间上一些无聊的争论,我们只想读到更完整更丰满的历史。这本书正是从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来华至1901年“庚子事变”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八国签订丧权屈辱的《辛丑条约》结束止。看向《辛丑条约》的条款,直教人心情愤慨不已。清朝之下之中国,就是被清政府慈禧为首的肉食者们的极度昏庸腐败无能所灭,而对于侵略中国的各国列强中,愈加痛恨那一依带水的蕞尔小国日本大和民族!八国瓜分《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到最后终有点良心发现,承认赔款太多,当此同时在当时优秀的外交家梁诚的努力周旋下,其他国家遂一一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独独日本小国一个子儿也不退,用中国的黄金白银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振军武力,并在三十余年后对华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再一次把中国推向苦难深重的热火深渊当中。日本鬼子的侵华暴行不说也罢!总之,在作家聂作平的笔下,无论是清政府高级官员张集馨的官场笔记也罢;敏感疏狂而又热爱这个国度但却无用武之地的诗人龚自珍用诗表达内心的绝望痛苦也好;还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与思想家严复的身前身后的命运生活;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和他夭折在路上的强国之梦;留美幼童十五年学业被迫中断,被急召回国并沦为祖国亲生的“杂种”---日暮途穷的大清帝国拒绝一种新文明的拯救。天朝大国这座千疮百孔的大厦被不作为淹没在腐臭流聋当中痛苦静默等死!及至中国报界第一人王韬的流荡而无可自控的生命旅程;光绪朝的重臣张荫桓的乱世功名和一部翔实的外交日记;“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死后在家乡备受哀荣的事实真相……书里如此众多的看点,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个人的命运际遇与国家的命运际遇紧密相连。有国才有家!国强则家强!国弱则家弱!

    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今日之中国,以无可阻挡之势高速发展展示出自己强大的实力,正是中国各方面的日益强大不可侵犯,才赢得了世界大多数的尊敬和尊重。但是,不管任何时候,都有人对这片地大物博的珍贵国土虎视眈眈,要使别重蹈覆辙落入挨打受欺凌的局面,只有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支撑着,我们才能一直过上安宁的幸福生活。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这面镜子,真切照见了一个时代兴衰的因源。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时时“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细微之处最真实《天朝 中西交锋之下的乌合之众》

    封面有点吓人,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两个怪兽,原来是一把剪刀,一面代表古老的中国,一面代表的是现代化了的西方,那么这把剪刀要剪向谁呢?仔细看,原来里面有一条辫子,辫子隐喻的就是清朝那些千百万拖着辫子在土地上求生的黎民百姓吧!在这把剪刀下想要生存可并不容易啊。

    书中描写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人炮舰炮轰广州的时候竟然有很多小民在来回飞驰的炮弹下,好奇地看热闹,并且还有一些舢板来到英国的舰队中贩卖蔬菜和水果。第二次鸦片战争英人炮轰北京的时候依旧有很多百姓在看轰城的热闹。对于这些中国百姓来说,这是一场朝廷和洋人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负,他们的生活依旧在贫困和无望中挣扎。

    从1793—1901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难以忘记的。是中华古老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最初的碰撞,结果我们都知道,我们被撞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中国为什么会输?而且输得这么惨?很多很多人,从很多很多方面都进行了论证,但是这本书并不是提出什么理论,也没用讲述什么观点,只是把视角放到了细微之处,观察描写了在这一百年中的一些人,一些并不是特别耀眼的人,一些并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的身上,从他们的身上,从他们的故事中,让我们看清楚那个时代,看清楚这些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这本书一共写了十几个人,有的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但是并非只写了这一年,而是用这十几个人串联起来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第一个人竟然是一个英国人,就是跟随第一位英国特使马戈尔尼来到中国的斯当东。当年斯当东跟着马戈尔尼来到中国,并且见到了乾隆,而且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还学了点汉语,所以很受乾隆的喜欢。后来斯当东成为了第一个汉学家。后面还有高官张集馨、文人龚自珍、英雄林则徐、思想家严复、两广总督叶名琛、第一位留学生容闳、留美幼童、第一位使节郭嵩焘、报人王韬、重臣张荫桓、政治犯刘光第、义和团和李鸿章。

    应该说这里面绝大多数人我们都听说过,也都大致知道一点他们的故事,但是一旦进入细微的历史细节,我们马上就会发现,这些人其实和我们想象的样子完全不同。当你越来越了解历史,越来越了解哪些历史中的细节,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困惑。善与恶,好与坏马上变得模糊起来,本来在我们的教科书上泾渭分明的好人和坏人也都一点一点变成了具体的人,让你不再能够一眼就区分出来。当你看到真正的革命的时候,你会怀疑革命真的正确吗?当你看到改良的背面时,你会怀疑改良的目的纯洁吗?当你深入到那个中西文明冲撞的巨大漩涡时,你会发现那种巨大的文明的冲突,误会,隔阂,偏见,猜测,傲慢,让一切常规思维都发生了改变,整个世界都不再能够说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就是历史的复杂和历史的魅力吧!好在我们总算走过了那段坎坷屈辱的历史,可以轻松地回头看看那段故事了。但是我们又从中看清楚了什么呢?很多故事其实现在还在发生,文明的冲突还在进行。那个巨大的漩涡虽然已经过去,但是风浪暗流依然让我们的航船在航行中充满了风险。
  •   古之成大事者,必先吹个牛逼,然后像傻逼一样努力,像二逼一样对挫折失败不以为意,最后才能把吹过的牛逼变成自己真正的牛逼。

    天朝其实就是这样。很久很久以前,天朝就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在周围都是未开化民族的环境中,天朝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最为优秀,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所以,天朝的领导人成为天子,天朝的绰号就是天朝,所以,四夷必须宾服,万国必须来朝——这才是天朝上国必须有的风采嘛。事实上,在四夷不宾服,万国没来朝的时候,天朝已经认为自己是最牛逼的国家了,并且,在吹过这个牛逼之后,天朝真的做到了牛逼——至少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天朝曾经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最牛逼或者至少最牛逼的国家之一。如此一来,天朝必然有底气有理由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天朝上国,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自己的小弟,咱做带头大哥的自然可以对他们吆五喝六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牛逼吹过之后成了现实,现实又延续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让天朝真的以为自己永远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国家,是最上国的上国——很遗憾,牛逼和牛皮都是一样,只要是吹的,总有破的时候,当时间走到大清王朝末年,一直以来的牛逼,终于到了顶点之后轰然破碎。

    我们可爱的天朝,其实在当时依然是很牛逼的,但是已经不是最牛逼的了。天朝不懂,天朝依然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带头大哥,你们做小弟的即使再有能耐,见了我也要服服帖帖的。如此一来,恼了几个当时已经很牛逼的国家,尤其是以近代工业闻名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当时无论是科技水平还是经济实力,都已处于世界顶尖位置,它对天朝觊觎已久,但是看天朝乃庞然大物,如老虎对“黔之驴”一样,开始总有些忌惮,“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马戛尔尼访华,某种意义上就是英国这只老虎对天朝这只驴的“窥之”,不过,这“窥之”不是偷偷摸摸从远处窥的,而是走到近前窥了又窥。然而,庞然大物的天朝依然懵懵懂懂,以为这位远道而来的小弟虽然有些不礼貌,但是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以后的命运。英国了解到天朝“技止此耳”之后,又通过一系列的试探,最后和那只老虎一样,将天朝“断其喉,尽其肉”饱餐一顿。似乎天朝这盘肉太大,而英国这只虎的竞争者又太多,于是后来俄国熊、美国鹰、日本狗都通通来到这头驴面前,将它分而食之……如各位所知,天朝曾经很牛逼,后来却成了傻逼。就像紫霞仙子说过的:我猜中了开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天朝为什么从牛逼变成了傻逼呢?难道天朝就喜欢自甘堕落,就认为做牛逼做得厌烦了,反而做傻逼很有成就感?聂作平这家伙对天朝观察了一番,说出来的一番话倒是有点靠谱。聂作平认为,中西文明的交锋是天朝从牛逼变傻逼的根本原因。中西文明各有其特点,西方文明的特点在于其破坏性,新文明不断地破坏旧文明,从而达到文明的更新换代,文明更新换代再促进技术以及制度的更新换代。而中国文明的特点在于继承和维护,在于保持原有的特点“一辈子不动摇”,即“祖宗之法,岂能变之”?一个是从不断地变化中更新换代一直前进,一个是在因循守旧中停步不前,两相对比,当然是前者越来越领先于后者。偏偏后者是个“富N代”,光靠老一辈的遗产就能排在世界富豪榜的前几位,这就像一个小屁孩儿手中有万贯家私,而其邻居都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在看到这个小屁孩儿有如此多的财富却几乎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那么,抢劫的发生就是理所当然顺其自然的了。

    其实作为“富N代”的这个小屁孩儿——天朝,其实还有有几个忠实的家丁的,比如龚自珍、林则徐、严复、张荫桓、李鸿章等。他们曾经试图努力维护这个“家族”的利益,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或者至少震慑那几个虎视眈眈的邻居。然而,此时的天朝之所以称其为傻逼,就在于其无法认清自己所处的危险处境,不知道自己落后的根本原因,在此情况下,又对几个有远见有能力的“家丁”——即晚清的那些精英、重臣们,没有足够的重用和信任,所以,使得这个其实很傻逼,但又认为自己很牛逼的小屁孩儿,最终丢了自己全部的家产。当然,小屁孩儿的家产几乎被邻居们瓜分殆尽,而邻居们之间又分赃不均,于是才给了小屁孩儿的继任者翻身的机会——那已经是后话了。

    我们已经无法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小屁孩儿:你丫是个傻逼,听我的,我让你成为世界第一,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使穿越回去也没用。历史是无法假设也无法更改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仔细思考“逝者”的傻逼之处,好让我们自己现在不再继续做这种傻逼的事,不再继续当傻逼的继承人。毕竟,我们当富二代也好,权二代也好,总之别再当傻逼二代了。
  •   读过聂作平的《历史的B面》,比较喜欢这样的历史写法,也喜欢看这些经过了仔细观察和分析后得出论断的文字。书中谈及的天朝和一些事件发生在是大清帝国1793-1901这段时期,作者通过几个人物的命运和其在当时的活动记录,反映了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许多真相,尤其是在中西文化的大冲突中,人物在其中起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对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和缘由有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也许书中大多数人物对当今的大多数读者来说都非常陌生,或者只略微听说后知道了一个名字而已,这些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渺小的一个点滴,但的确从这些事件中让人感到了历史的生动,而大多数情况却又是一种悲哀。就拿书中写的王韬来说,我起初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游览甪直的时候见到过有这么一幢故居,是一个旅游的景点,但是对其人却了解不多,只晓得他在旧时代是个新闻报业人和思想家,今天当我读到了作者的文字以后,才知道原来王韬的身世是如此的矛盾和复杂,他所做过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好或是坏,或者从道德层面文化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对于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与立场的反应,然而作者只是力争客观地叙述这些事实,并尽量用古人自己的视角和其时代的背景加上其个人性格的特征进行理性的推断,并阐释出符合其行为的思想缘由,就像书中说的王韬给太平天国的建议和对清政府的建议同样具有很高的战略用途,任何一方真正要是采用了将会在明显改变力量的天平,而他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因为从心底赞成或者拥护任何一方的行政,而是在考虑自己的仕途;对于他本人的生活习性、不良嗜好和才思智慧作者并没有去刻意的褒贬,只是综合的体现出来,让人感到这是生动也真实的人物和历史。

    至于书中谈到的乾隆年间,我们的天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还对一切国外的东西有夜郎自大和有盲目的自信,仿佛黔驴碰到猛虎,经过了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沉重打击后,又渐渐变得一切崇洋媚外的彻底自卑,这种转变不禁让人深深一惊,其实这些问题在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时就有过激烈的讨论与争辩,我们落后挨打了,到底是要全盘西化还是辩证地用拿来主义进行有利的改造。但是,我们从作者所选择的这些人物,龚自珍、林则徐,严复、叶名琛,张荫桓、容闳、端方,郭嵩焘、王韬,还有那位英国的使臣马戛尔尼的故事中,看到了中西文化是如何在具体的事件上细微的冲突和产生明显的对比的,也是通过这样的小事,慢慢演变成文化的较量,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只是这种进程是如何一路发展而来的,我们很少去真正的思考,作者所写的这些悲哀的事实,正是我们要从中吸取的教训,也是我们要对照的和去思考将来的方向!
  •   对于历史,大部人都比较钟情于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大事件,但在《天朝中西方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中,读到了许多让人可叹可气可悲可恨的“小人物”。晚清这个时代距离现今比较近,容易追索更多的线索和话题。而且这个时代是我们大家较为熟知的王朝,在这部书中的对晚清描述,作者聂士成延续《历史的B面》的写作风格,着重于历史的侧面和细微处。

    本书共写了晚清历史潮流下的十来个人,英国人斯当东、高官张集馨、文人龚自珍、英雄林则徐、思想家严复、两广总督叶名琛、第一位留学生、留美幼童、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报人王韬、重臣张荫桓、六君子刘光第、“汉奸”李鸿章等等,有积极进取,上下求索的人,有爱莫能助清醒的旁观者,有不合时宜固步自封老而疆化的人,这些人及他们的事件我们或多或少听说过,但我们也只能知道这些发生的事,至于他们当时的心境,或悲或喜,或忧或痛,只有深入历史的细节,结合当时的大环境,我们才能感知一二。恰如隔世听风雨,但闻人语响,谁解其中味,苍茫云海间。

    透过那些人那些事,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病入膏肓、腐朽没落的晚清朝代,这个庞大的帝国就象一艘又大又旧即将搁浅的老船,却又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它幅员辽阔,夜郎自大,不愿和别国建立关系,也不容许与西方发生任何关系。落后未必就一定会挨打,只有既落后,又拒绝浩荡的世界潮流,就逃不脱被动挨打的悲惨命运。每个王朝的兴替,如同潮起潮落,终究是有始有终。每个王朝兴旺的原因各有不同,但衰败灭亡时却都是一样的,内外交困。这敌人不是西方人,而是腐朽的专制制度和奴才文化。

    在历史的厚重与灾难面前,个人的际遇实在不值一提。这本书是学者写给大众的历史读物,通俗易懂,轻松有趣,没有历史教科书的枯燥与呆板,还原了真实细微的历史,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百年前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痛之切,痛之深,无以有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要是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发现它悲剧性的力量,我们迟早会被那可怕的历史力量所击败,并成为新的悲剧主角。
  •   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最清晰、最真实、最本质、最彻底的大清;最客观、最犀利、最深刻、最独特的解读。...
  •   
    先前读过聂作平的《历史的B面》,作者幽默有趣的问题,与众不同的思路,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本书《天朝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读罢,清朝此间百余年的历史清晰起来。

    恕我浅薄,对清朝的了解仅限于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粗线条的介绍。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昏庸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让人痛恨痛心。那些鱼肉我百姓的列强,那些烧杀抢掠的行为,让我愤怒愤慨。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结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怎么就落后了呢?

    天朝的覆灭告诉我们什么?天朝思想之可怕。何谓“天朝”?封建王朝对外亦自称“天朝”。意指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天朝大国”。上至清朝的统治阶级,下到普通百姓,皆闭目塞听,不知中华之外,有其他国家。即使有,也以自我为中心,其他国家皆为蛮夷。不屑与其他国家贸易。甚至流行各种谣言,说什么洋人膝盖不能发弯,跌倒就起不来,外国人要挖小孩眼睛等等。整个国家,几乎没有清醒的人,都愚昧不堪。不睁眼看世界,不知别国经济军事的巨大发展。夜郎自大,闭关自守,自取其祸。

    天朝究竟怎么了?历史教科书上自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的内容。是不是就都是洋人不对?列强环伺,天朝的肉食者们都为国家社稷考虑过没有?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天朝不会。天朝没有国际法的概念。天朝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赛跑中落后了,土老帽了,不知游戏规则了。不知彼,盲目乐观,自取其辱。

    究竟什么才是爱国?是不是一定要主战?不少人以爱国的名义的所作所为,就是是否有利于国家人民?主战是不是就比主和更爱国?主战就更男人,更有骨气?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是不是就正义?李鸿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不是就是民族的罪人?看了此书,你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同样是学习西方,几乎同时派留学出过留学,为什么日本能迅速崛起,而中国毫无起色?小日本甚至强大起来之后,羞辱块头比他大得多的中国?为什么李鸿章得不到清廷的重用?龚自珍进不了翰林院?为什么国人将留学幼童视作杂种?凡此种种,统治阶层甚至国民的愚昧导致了国仇家恨。

    作者能突破传统,能突破道德评价,重新审视那段中西文明交锋下的历史。那100余年里,天朝充当的是窝囊受人欺的角色。当睁眼看世界,顺应世界潮流。哪怕现在更是如此。鉴《天朝》,知兴亡。
  •   在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他们或拯救,或绝望,或逍遥,或愤怒,最终都无法阻止社会集体腐败的大清帝国滑向深渊的车轮
  •   书的质量很好,印刷、排版和包装都不错,通读下来基本也没发现有什么错误。关于书的内容,选取的视角比较独特,以一些代表人物和主要事件为主线,讲述了晚清时期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于大清帝国灭亡的原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有些观点和传统的教科书中所讲述的并不一样,长见识了。总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对于晚清众多学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对晚清的没落做了诸多的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解释。
    本书从晚清中的一些人物来进一步解读晚清没落的无奈和悲情。遗憾的是我没看到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历史的B面》,无法对其写作风格有多的评价,只是有些地方感觉有点稍显凌乱。
    全书从外国人想与清朝建立一种交往开始描写,书写了对方对中国国土的向往,而清朝正处在乾隆时期,他对这些外国人没有什么好感,一直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感觉,对这些不按照规矩出牌的人,他无任何兴趣。更对于那些精妙的机械作品,他已经习惯了农业开发的模式,对这种机械装备他不会感到什么,就是认为这些是一些小玩意而已,容易让人玩物丧志。其实两个不同国度的人,对对方的历史在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他们都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这个是很难做到的。两者之间发生接触中障碍是一点也不意外,如果没障碍我们到该意外了。只是很可惜中国错过了一次与世界近距离的好好交流的机会。
    作者选择了一些较为典型的人物,从社会的不断阶层中选择了这些人,从他们的眼里和感受中来揭开清朝当时真正的现状与没落的内幕。清朝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其实到了乾隆的末年,清朝就已经开始走入了自己衰落期,内部问题不断暴露、外部发展不曾主动了解,还一味继续躺在这幅员辽阔的疆土上,继续期盼着周边来朝拜自己,将自己奉为主人。严厉打击教会,这个是理念最大的碰撞,中国的皇帝是天子(天之骄子),是独一无二的疆土主宰。而西方的教会却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多违背中国的传统,老天竟然有两个儿子,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他们是双胞胎?也许这也是清朝不愿意接受西方的一个原因吧。
    在内忧外患不断加剧的情况,自己的统治者又意识不到这样的情况,最终清朝只能走向衰亡,走向不断被动挨打,不断挨打后又被动打开国门的尴尬局面。
    书中专门揭示了义和团的发生和发展,让我们在里面又可以感受到一些政治统治者的手段以及民众的无知与落后。
    历史就是如此,不进则退,从悲剧中走来的目的不是继续悲剧,而是走向一个终结悲剧的前方。
  •   然我们面对真正的历史,天朝是介绍大清的选择
  •   对落后的大清帝国的有力批评,刮目相看,影射当今社会现实
  •   彻底的大清新的解读、喜欢这样的作品
  •   看到了原来的天朝,就想到了现在的天朝。还真是鉴古喻今啊。
    我是从新浪读书看到了,于是就过来买了。书很好。
  •   本书主要是讲述清末以来一百余年的历史,与教科书上说的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不同,作者根据自己对史书的记载把年限往前推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西方真正与天朝有官方往来的1793年。作者以此为开端和事由,以时间为经,以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纬,编制出了清末以来中西方在战争与烟火中展开的交往。
  •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从独特的角度阐述了何为“乌合之众”,好!
  •   抚古思今,现在的“天朝”又有多少改进?我们现在比清朝又进步了多少?某些方面可能还不如,清朝时还有些忧国忧民的精英群体。万民齐喑的时代跟现代又何其相似?
  •   确实是帮乌合之众,很真实,很客观
  •   看到作者微博里有人说,如果把下面的时间去掉,这本书就不能出版了。
    呵呵。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以前还是现在,都一直在发生着。
    天朝,继承了很多腐朽的东西。
  •   中西交锋,才知谁才能笑到最后。
  •   从《历史的B面》《历史的耻部》《帝国的疼痛:1644》一路追到这里,太有才了
  •   可怜的龚自珍,我们今天的痛苦的小知识分子们,身上或许还有他的影子呢。他看得清楚,所以就有痛苦吧。
    中华民族自身的儒家文化呢,必须灭亡之后,就可以继续前进了。
  •   天朝,真是让人无奈。
    看了这本书,百感交集
  •   说了很多一般民众不知道的史实,发人深省,如清凉剂可以使人多做理性思考,少做狂热天朝迷梦
  •   作者的风格有些像雷颐、秦晖两位。历史人物的选取不限于政治中心人物,更多的是知识分子。从小处着眼,深刻剖析了中国近代艰难的变革历程,不仅是一部评论性质的史书,更对今天的国人有所助力
  •   聂作平的书,一次买了两本,观点挺新颖,另一个角度了解历史
  •   还是没有吴思的文字有味道,虽然两人一起得过最有价值
  •   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便只能去背负历史的责任。
    不管这个责任让他们成了英雄还是狗熊。
    他们都是乌合之众。
  •   在很多人眼中,李鸿章都是不折不扣的大汉奸,事实上……而刘光第,真的是维新激进而死么……解开历史谜团的一本书
  •   还可以吧,比教科书上的犀利深刻。虽然是只写了几个清末的人物画像,不过透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式的人生经历,可以对清末的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   5分,了解天朝历史的好书!天朝一直在兜圈子,就是不走正路!
  •   如果要了解历史,那就去看天朝!
  •   想知道大历史,那就去看天朝!
  •   现在是这种情况了!现在的官员已经到了极度疯狂的地步:无官不贪.贪而不藏!天朝危也---
  •   中国梦 天朝梦 慢慢做 慢慢梦
  •   晚清历史,最不能让人忘怀,这书不错,读来意气难平呀
  •   历史是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看到小姑娘被涂抹成大家闺秀的样子,很少有小家碧玉,更少有野丫头。
    这本书,大概可以算作野丫头了。
    其中很多观点都是很野很叛逆的。我未必认可,但是相当喜欢。
  •   这段历史,是咱们害怕去面对的,却又是最应该去面对的
  •   两本书都不错,天朝看完啦,咋感觉有点象什么呢!争取长假看完后一本!
  •   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应该始于1793年,我感觉很有道理!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触!总之作者的观点较新颖,读起来很有味道!
  •   读聂作平的书,总是让人有种畅快淋漓之感,质量一般,内容不错
  •   去看天朝吧,还有点意思!
  •   此书是在当当网打折活动时以3折 买下的,对具体的人的描写很精细,擅长创造群像,春秋笔法也颇为深刻独到。!!
  •   以往历史书的封面不是黑就是灰,这个剪刀设计有中西文化的剪影,很好啊!!!
  •   这本书详细的交代了清末一段历史的中西对比,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   生动!是对干瘪的教科书的很好补充。且观点犀利,发人深省
  •   这个作者是写历史B面的那个吧?这本比B面强!通俗,同时资料更翔实严谨
  •   独特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审视,不错,看着很过瘾。
  •   观点独特,视角新颖,资料翔实,说别人未说。
  •   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传统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办事风格。
  •   看戏说历史的都看腻了,向严谨致敬!
  •   中国屈辱历史的发端,了解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   刚读了几章,感觉这本很有深度书的切入点很独到,语言和思想都很深刻。写的不错。
  •   喜欢吴思,喜欢吴思的所有书,这个作者跟吴思齐名,好
  •   聂老师的历史书果然如大家点评的一样好,看完此书,对近代史更感兴趣了
  •   在网上逛过许多看过徐福哦,没见过这么深刻又还看得懂的历史写作。想来是撞见高人了,推荐给朋友们去~
  •   也很喜欢作者的另一本书《历史的B面》读过他在人文地理上的文字
  •   看看帝国是怎么没落了·!
  •   看见《历史的B面》过来的,作者果然好才
  •   老聶是歷史寫作中的時家和大家,把一些簡單的歷史現象,能夠尋出深刻的道理,敘述磅礴,有趣有味。推薦。
  •   研究透彻,观点新颖,对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很有价值。
  •   立意深刻,角度新颖,值得一看。
  •   特别特别赞的书,在学校图书馆看到,决定把正版书买回来。
  •   作者很有见地,观点很有价值,不人云亦云,很值得阅读。
  •   文章不深奥,有层次。详细的描述了那段历史!好书!
  •   一本好书。中西方对比研究中古的那段特殊历史,分析得比较透彻
  •   把我的幻想都给弄没了,我多爱这个国家啊,我不想看到这些。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以晚晴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的经历显示出晚清的满目疮痍
  •   语言生动,见解独到深刻,值得品读
  •   独特视角,引发思考
  •   有独特的见解,值得一看。很不错
  •   读史让人沉重,因为沉重,生命才有了重量
    好书
  •   从新的角度拷问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一本好书,比我看过的所有课本强。
  •   跟细致的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书
  •   很好的书,让我能很明白的了解那一段历史。
  •   从历史的维度,洞悉古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很好的书
  •   好好看的历史书,大家去看看吧!
  •   这是一本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大家去看!
  •   去看吧,一本不错的历史书!
  •   这是一本还不错的大众历史书,大家都兴趣就去看吧!
  •   作者的有些观点值得思考!
  •   抢购的,看后很有收获,知道了那个变迁时代的不同的人生际遇,很开眼界
  •   晚清时代,外族频扰;中华男儿,矢志兴邦。
  •   一些文章还是写的非常地道有文采的。
  •   好书,很喜欢,对于历史的那段故事有了新的了解
  •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读读 很好
  •   系统的讲述了晚清的历史,很好。
  •   内容很生动,浅显易懂,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   虽然历史学的一般,但是却很喜欢历史~~~
  •   看清历史、看清大众
  •   其实对于历史,不管正面还是反面,都是许多诡秘的色彩。
  •   快去看吧,如果你喜欢历史,还是不错滴!
  •   还不错,应该是正版书吧。
  •   额非常值得,我是真的喜欢。感觉应该好好的多看几遍
  •   清末史一直是被 我们少看一眼的。
  •   折现了很多现实问题,还不错。
  •   晚晴的中国
  •   利用放假的时间好好读读这基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