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04-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艾洪德  页数:240  字数:2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经过国际比较和制度分析,对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核心也即理论线索是如下的几个问题:第一,个人信用本身的界定、研究基础及与其他社会分支科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二,个人信用制度的理论构成和实际发展的态势特征;第三,包括征言制度的我国个人信用问题产生原因、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全文一共包括七章:第一章与第二章从个人信用的理论基础和信用同其他学科的影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文章的第一个研究目的进行了总结;第三章-第五章从个人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中个人征信制度的构成要素分析和国外发达国家征信制度产业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文章的第二个研究目的进行了解释;第六章-第七章则从市场经济中我国的个人信用问题和我国的个人征信制度问题研究的角度对文章的第三个研究目的进行了剖析。

作者简介

艾洪德,1955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其1982年以来先后出版专著5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4部,其中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及特色   四、论文框架第一章 市场经济中个人信用问题的理论基础  引言  第一节 个人信用的概念基础    一、信用概念在我国古代的诠释    二、信用概念在西方的诠释    三、信用概念在我国当代的诠释    四、信用概念在本书的诠释  第二节 个人信用思想体系在我国研究的历史基础    一、儒家思想形成前的信用研究基础    二、儒家思想形成是的信用研究基础    三、儒家思想形成后的信用研究基础  第三节 个人信用的特征域分析    一、信用观念是以诚信和信任为基础的“恕道”伦理    二、信用观念是利益寻求中所形成的道德遵循    三、信用观念是理性依据下的沉淀体验    四、信用观念来源具有多重维度性    五、信用观念应该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共识伦理或底线伦理    六、信用资源具有相应的市场价值    七、信用建设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与个人行为的综合    八、由信用消耗向信用恢复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  第四节 个人信用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信用对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    二、个人信用对社会政治的现实意义    三、个人信用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四、个人信用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第二章 市场经济中个人信用观念的影响要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信用文化与宗教的共同发展    一、概述    二、宗教与信用的影响关系    三、各宗教形态中有关信用的阐述    四、我国历史上宗教对个人信用观念的作用影响  第二节 信用文化与法律的共同发展    一、概述    二、法律与信用的影响关系    三、合同法中有关信用的具体研究    四、我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第三节 信用文化与家庭伦理的共同发展    一、概述    二、家庭伦理与信用的影响关系……第三章 市场经济中个人信用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 市场经济中个人征信制度的构成要素分析第五章 世界发达国家的个人征信制度产业比较研究第六章 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第七章 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征信制度问题研究附录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