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增长与贷款风险防范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廖亮  页数:258  

内容概要

在新经济形势与经济体制下,公共部门向银行转移资金供应责任的动因与机制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治理资金供应的的紊乱关系,提高资金使用和经济运行的效率?如何规避经济运行中潜在与显现的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 ?本书属于“财政与银行关系”这个大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专题,是对这个领域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总结。

作者简介

廖亮,男,1975年6月生,陕西西安人,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信贷一部、信贷管理部工作,现就职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办公室。已在国家、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在实际工作中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的不良贷款 第一节 银行不良贷款的性质与危害 第二节 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四个阶段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规模第二章 财政因素影响银行信贷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财政与银行资金功能错配的起因:从经济转型与财政稳定角度的研究 第二节 财政与银行资金功能错配的起因:从财政与银行资金分配角度的研究 第三节 财政因素影响银行信贷的实现条件 第四节 财政因素导致不良贷款的机制和途径第三章 经济转型中财政与银行关系的简要回顾 第一节 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的变迁及相互关系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 第三节 财政能力与金融能力的对比及相互关系第四章 财政投资对贷款风险的影响与防范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中的财政宏观调控 第二节 财政投资项目中银行配套贷款的必要性 第三节 银行对财政投资项目贷款的风险防范 第四节 财政投资项目的风险暴露与不良贷款的形成第五章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财政地位 第二节 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及其成因 第三节 地方政府激励结构导致的财政资金缺口扩大 第四节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第五节 地方政府影响银行的信贷配给分析 第六节 风险暴露与不良贷款的形成第六章 事业单位投资建设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以高等学校贷款为例 第一节 事业单位及其财务改革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经济性质与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缺口与银行贷款 第四节 高校贷款的风险分析第七章 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改革和调整财政体制 第二节 利用财政手段处置银行不良贷款 第三节 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的不良货款  (二)不良贷款的定义  《贷款通则》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不良贷款”的定义是描述性的: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对各类贷款的含义分别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判断标准。财政部2002年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表述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其实质就是不良贷款,并要求当贷款的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时,应单独核算。显然,上述定义也都是管理与实务层面的概念,不是对不良贷款的性质及内涵、外延做出的学术上的界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将“不良资产”、“不良债权”、“不良贷款”等词目混用的问题。尽管在我国现在的资产结构模式下,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从理论角度讲,“不良资产”、“不良债权”、“不良贷款”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三个范畴。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商业银行的资产包括国外资产、储备资产、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对政府的债权、对居民和企业的债权、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债权指后四项,而贷款仅指债权中以货币信贷形式表现出来的一部分。同时,从会计学意义上,必然存在着不良资产大于不良债权,不良债权大于不良贷款的逻辑关系。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集中,加上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约束,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货款这一资产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共投资增长与贷款风险防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准备看,感觉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