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补偿机制的形成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钟大能  页数:357  字数:29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从外部效应及其公共风险防范的视野,建立一个基于外部效应与其公共风险防范分析的新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纠正环境资源领域的外部效应、防范其产生环境公共风险这样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研究,从而就为生态环境建设为什么是而且必须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政府防范和化解环境公共风险必然通过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来实现,由此展开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本书进而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论证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属性,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补偿机制的形成、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考察分析后,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规范框架,最后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调整与完善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钟大能,女,1968年9月生,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税收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发表的文章主要有《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核算研究》、《论公共财政管理中的预算执行控制与监督》、《西部民族地区生

书籍目录

导论第1章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1  生态环境及其衡量指标 1.2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第2章 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2.1  分析框架——外部效应及其公共风险的防范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外部效应及其环境风险分析 2.3  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产品区域属性分析第3章 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分析 3.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一般分析 3.2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导类型——财政补偿机制第4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4.1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评述 4.2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从地方性到区域性、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演进机理第5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其财政补偿机制分析 5.1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其财政补偿机制形成的总体考察 5.2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其财政补偿机制形成的典型省区考察 5.3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现状评析 5.4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规范框架第6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6.1  总体思路——建立一个长效、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 6.2  两类财政补偿机制的投资和补偿标准的调整核算框架 6.3  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6.4  生态环境建设税收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6.5  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推进 6.6  塑造廉价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2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2.1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并高度依赖于相关的环境条件。总体来说,由于自然环境在提供生命支持、提供自然资源、接受废弃物和为人类提供居住条件等四个方面具有的天然作用,经济学的研究一般把环境看做能够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资产。首先,对于消费活动而言,自然环境能够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服务,如淡水、净化的空气、吸收和接受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等废物。其次,对于生产活动而言,自然环境既是原材料和能源等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提供者,也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废物、废料的接收者。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只能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可持续状态,这取决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对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的供给功能部分甚至完全丧失;而不可再生或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的耗用则会导致资源减少的永远持续性。再次,自然环境对于生活生产的垃圾和废物废料的吸收功能也是有限的,即按照热力学定律自然环境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该阈值的自然环境退化就成为不可逆转,以后的经济发展对此也无能为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补偿机制的形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